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這是一個公正的社會,但不是公平,有的人天生就站在肩膀上登高遠望。
高考也是,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需要經歷高考,今天探討高考的另一條路-體制外學校。
體制外(外籍人士子女學校):未來不準備參加國內的中考、高考,目標是去國外讀高中或大學。
雙軌制(公立高中國際部):兼顧國內課程和國際課程。比如平和雙語,既學國內課程,也學香港朗文採用美國 教材外教授課。小升初70%擇校進入體制內重點中學, 剩下30%體制外。
雙語學校:以母語(漢語)和第二語言(一般為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學校,通過教學和環境,經過若干階段的訓練,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語的表達水平。
一、新政下體制外學校的影響
1)外籍人士子女學校影響不大。
2)義務教育階段民辦雙語學校同樣需要搖號升學。
3)外籍子女在選擇入讀民辦雙語學校或普通民辦時也同樣需要經過搖號。對於部分外籍子女佔比較高的民辦,有可能單設外籍子女招生計劃,單獨進行搖號錄取。
二、國際學校:上海典型升學路徑
由於政策因素,外籍人士子女與中國學生在國際學校升學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路徑。其中,外籍子女多選擇專門的外籍人士子女學校,該類學校不對中國學生開放。而中國學生則可在義務教育階段自由選擇接受中國教育體系還是純國際課程。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何時切換至國際課程體系或雙軌制,都很難再走回頭路參加高考,海外升學成為唯一選擇。目前還是建議學生在小學及初中階段選擇國內課程打好基礎,可以選擇公立學校的國際部或者是雙語學校,這樣同時也可以享受到出國留學的便利(升學率)。
三、學校數量及就讀人數持續提升
四、國際學校的四大課程體系分類
目前世界主流的教育課程分為Level, AP, IB,BC四種。一般而言各家國際學校都會向學生提供1-2種國際課程體系以供選擇。 每種課程類型都對應著不同的升學目的地,不同課程之間存在著不小的轉換成本。因此選擇以國際學校作為留學跳板的家庭, 尤其是高中生家庭,應根據授課類型慎重選擇學校,以免影響留學打算。
五、上海優質國際學校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