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匯總 | 想上體制外學校?盤點滬16區偏體制外的小學!

2021-02-19 家長幫上海站

隨著國際教育的低齡化,越來越多的家長都開始考慮從小就讀偏體制外的小學。今天,小編邀請了一位論壇大神@陶奕希,為大家盤點一下關於偏體制外的上海小學

這些學校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目前從小就走體制外課程的學校,第二類是學校中的某些班型是偏體制外的融合班,第三類是一貫制學校,其高中是有國際課程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不管是偏體制內還是體制外,課程設置都是在上海二期課改的基礎上加入自己學校的融合課程。

包玉剛是走體制外的學校,學生一般在初中的時候出去的比較多,能申請不錯的美國高中。一般包玉剛插班的學生多在高中以下,因為高中走體制外的話,從學校上來看,可能在很多理念上無法能很快的適應。

上外附小有部分直升名額去上外附中,上外附中多為爬藤的孩子。所以想爬藤的孩子從上外附小-上外120這條路還是不錯的。

徐匯世外小學有雙語部和pyp融合部,pyp是ib課程的小學部課程但指招收外籍,雙語班中國籍的可以入學。

剩餘學校就是在小學有融合課程,偏體制外的教育模式。

閔行和浦東是偏體制外的學校比較多的聚集地,多為一貫制的學校或者走體制外的學校。

走體制外的上海閔行區萬科雙語學校(小學)、上海閔行區諾德安達雙語學校、上海閔行區民辦美高雙語學校、上海閔行區民辦德閎學校(小學)、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惠立學校(小學)等學校都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走體制外教學模式的學校。

一貫制的民辦學校很多都有在高中開設國際課程,基本上一貫制的學校都有直升的名額。

非中心城區的這些學校多位大家熟知的學校開設的分校,例如杭州灣(星河灣)、青浦世外(世外)、金山世外(世外)等等,這些學校還是很不錯的。其他一貫制的民辦學校很多都有在高中開設國際課程,上一貫制的學校都有直升的優勢。

想了解更多關於上海國際教育相關的事兒,可以添加國際教育小助手哦,我們邀請了各學段懂國際教育的家長為你在群裡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上海16區體制外學校學費匯總!養一個孩子要燒多少錢?看完扎心了…
    此前,大手牽小手 邀請專家寫了一篇乾貨文章《局勢不明朗的時候,普娃的求學路線該怎樣規劃》,被許多魔都家長怒贊!這位專家的觀點概括而言就是:已經在體制外國際化教育賽道上的家庭,從雙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生,請堅定腳步走下去,體制外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抓牢校內課程GPA,第二標化,第三活動。注意排序。
  • 從體制內轉到體制外學校,應該準備什麼?
    而面對體制內激烈的升學競爭,近年來很多家長把目光紛紛投向了體制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國際教育。如果想讓孩子從體制內的學校轉向體制外學校,家長需要如何準備?又該注意什麼呢?國際/國外小學→國際/國外初中→國際/國外高中→國外大學用等級劃分,學生只要達到一定區間即可,不存在「1分差千人」的情況。
  • 臺灣教育創新探底:體制內與體制外學校一起「野蠻生長」
    臺灣自1987年開始社會轉型,民間的教育逐漸生長,在體制外出現的「另類學校」,既是對標準化的體制內教育的質疑,也是一種逃離和自救。制度該為學習者調整」的非學校型態不再被視為體制外。這個重新定義,走了至少二十多年。常有臺灣老師問大陸同行:什麼是「小升初」?即使在相似的傳統教育模式中,兩岸教育面貌也大不相同。
  • 真實故事 | 孩子在「體制內」和「體制外」學校讀書,到底會有什麼區別?
    再問,你將來想學什麼,小S說不知道。於是,話題再度飄回了學校……分別時,我們祝小S明年中考順利,並約好中考後再見。從「體制內」走向「體制外」:各有優勢,「適合」最重要!本想讓孩子在體制內完成基礎教育階段,再到美國讀大學,但孩子入讀一年級就不適應,二年級我們就轉到了國際學校。
  • 那些體制內和體制外的教育都想要的家庭,最後怎麼樣了?
    從「體制內」走向「體制外」:各有優勢,「適合」最重要!@東方欲曉本想讓孩子在體制內完成基礎教育階段,再到美國讀大學,但孩子入讀一年級就不適應,二年級我們就轉到了國際學校。在體制內外讀書,感受有什麼差別呢?
  • 體制內轉軌體制外學校,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相較於體制內教育,國際學校在學生的基礎教育的紮實程度上相對較弱,對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要求較高。這點在往期的「沃賞校」中已經提及多次,許多學校的管理模式和學風相對自由,對學生的自制力是個考驗。因此,如果父母認可這種相對寬鬆的教育模式,並且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有相對明確而理智的評估,確定他們能夠在比較寬鬆的氛圍環境中保持良好學習態度,那麼就擁有了體制內轉體制外教育的前提基礎。
  • 體制內or體制外,擇校究竟該怎麼選?
    在孩子升學的問題上,父母往往會比孩子本人壓力更大。最簡單的對比,小時候我們只用考慮如何做好這道題,但為人父母后我們面臨的卻是幫助孩子走好一生的路。所以有些知識點,我們更應該提前了解與考量。比如,體制內外學校的選擇。
  •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
    分析了這麼多體制內外的利弊,想必你應該開始明白,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選擇,或者,你是否應該從體制內跳出來,或者從體制外考入體制內?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保留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裡面提到一個觀點,我至今認同:在體制內的人,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的生活穩定,就可以浪費時間的天天打遊戲、上班等下班、下班等工資,這樣的生活只會讓人在晚年的時候後悔。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丨體制內生存實錄(上)
    ,你在體制內工作還是體制外?體制內/體制外的工作情況和生活如何?工作得開心嗎?有哪些經驗和建議可以分享?體制外的童鞋有想過跳進體制內嗎?是否行動上岸了呢?體制內的童鞋有想過跳出體制外嗎?是否行動跳出了呢?
  • 逃離體制內!33所上海民辦國際學校分析,國內孩子也能上!
    接下來小手心盤點了上海所有中國籍孩子可以上的民辦國際化學校,大多都分設了境內班和境外班,境內班主要體制內升學,境外班走出國路線。上海市16區國際學校分布情況上海的國際學校主要集中教育大區,強區,比如浦東、閔行、徐匯,浦東作為高知階層聚集區,國際學校最多,高達27所。
  • 2020年高考另一條路:體制外學校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這是一個公正的社會,但不是公平,有的人天生就站在肩膀上登高遠望。高考也是,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需要經歷高考,今天探討高考的另一條路-體制外學校。體制外(外籍人士子女學校):未來不準備參加國內的中考、高考,目標是去國外讀高中或大學。雙軌制(公立高中國際部):兼顧國內課程和國際課程。比如平和雙語,既學國內課程,也學香港朗文採用美國 教材外教授課。小升初70%擇校進入體制內重點中學, 剩下30%體制外。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丨體制內生存實錄(下)
    那大家都是怎麼想的呢?體制外的童鞋有想過跳進體制內嗎?是否行動上岸了呢?體制內的童鞋有想過跳出體制外嗎?是否行動跳出了呢?關於體制內外的一切,之前和大家徵集了話題,以下整理自大家的故事~其實體制是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進去的人呆久了想出來。
  • 畢業後選擇:體制內or體制外
    「西方國家的高材生在創造社會財富,我國的高層次人在拼命往體制內擠……」這是我去年在浙江大學聽講座時一位浙大的教授的原話,話雖然聽起來偏貶義,但結論其實是挺符合當前我國就業實際的,至少目前體制內是很多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的優先選擇,其中不乏頂尖高校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 體制內的女人,往往不想嫁給體制外的男人?
    什麼是體制內的人,什麼是體制外的人?體制內的人一般是指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企職工等,是擁有「鐵飯碗」的人,工作和收入相對穩定。體制外的人,就是指私企打工、自主創業、自由職業者等,收入和工作不很穩定,隨時都可能失去「飯碗」的人。曾經和一位女老師聊到相親之類的話題。
  • 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工作哪個好?
    就是應為家裡人認為公務員是鐵飯碗,是體制內的工作,死活就讓考。paperfree的小編給大家聊一聊體制工作與非體制工作的關係。很多人都認為在體制內的工作就是好工作,公務員就是鐵飯碗,吃國家飯的,這是上代人、或者上上代人的思想,而且根深蒂固。
  • 上海又一區175所小學大盤點!附招生計劃、學費標準
    了解上海16區幼小初教育資源盤點是平和旗下的,軟硬體設施一流,還入選上哪學「十大最美民辦小學」之一;尚德實驗學校也是浦東比較有實力的民辦校,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國際部於一身。除了福山正達,浦東大部分民辦小學都是比較偏體制外,大多是雙語、英語為特色。
  • 閔行最便宜的雙語學校!外區招收人數多,面談難度還低!
    在閔行乃至全市的民辦學校中,華二紫竹絕對排得上名號,被稱為華二的「乾兒子「。還沒開辦時就引來熱議,每年招生季更是家長們關注的熱門學校。 今年全市招生,外區招生人數多,全市的家長都可以關注。還是九年一貫制辦學,十分省心!
  • 這些體制外學校的課外活動「秒殺」校外興趣班!
    特別是一些體制外學校,本身在課程設置就與各種活動相結合,課外活動更是豐富多彩。那麼,上海熱門體制外學校的特色課程有哪些?課外活動有哪些呢?今天一起來看下~世界外國語小學,作為滬上知名的老牌國際學校,享有極高的聲譽,每年小升初大部分學生都能進入滬上知名初中。
  • 體制內or體制外,真的那麼重要嗎?
    叔覺得,不管你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要不斷地學習進步提升自己,當你有了足夠的能力和實力,體制內和體制外應該就沒啥區別了。保持能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文|李尚龍 出處|龍影部落(ID: lslmoviegoers)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子,上了一所一般的大學,學習的是播音主持專業。
  • 每年讓孩子花一個月遊學 體制外的雁山學堂受爭議
    在雁山學堂書房裡,大班的孩子圍坐在桌前,正在上生命哲學課。  溫州網訊 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沒有走傳統的上學之路,而是選擇在體制外的學堂中獲取知識。蘇羊說,一路上,他們會讓孩子們把每一餐飯、每一張門票的費用一一記帳,在結束後匯總。這既是數學作業,也是在培養學生們的理財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