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象大大親子今日分享】
衝奶粉很簡單?小心進誤區!
1、衝調次序不當,先放奶粉後放水
危害:把奶粉先倒入奶瓶然後再用溫水衝泡,容易導致奶粉潤溼不均勻,出現結塊而溶解不充分,衝泡出來的奶液難被寶寶消化,容易導致積食上火。
正確操作:奶粉的正確衝調次序應該是先放水,再放奶粉。這樣能夠更好的掌握水的溫度和量,避免水溫過高、過低或者是一次性倒水太多。先加好水,可以直接通過奶瓶上的刻度就能看出來加了多少水,水多了還能倒出來一些,但如果先加奶粉的話,水加多了奶粉就會過稀,水少了然後再加奶粉,也不好掌握量。
2、用礦泉水、純淨水衝奶粉
危害:純淨水與蒸餾水一樣,不含雜質或細菌,也不含各種無機鹽,缺少了普通白開水中含有的礦物質;礦泉水富含礦物質,磷酸鹽、磷酸鈣過多,而寶寶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長期用礦泉水或純淨水衝奶粉會引發寶寶消化不良和便秘。
正確操作:衝奶粉最好是用自來水,自來水煮沸後,放涼至奶粉建議溫度,再用來衝奶粉就可以了,既不會增加腸胃負擔,也不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成分。
注意,切忌用高湯衝奶粉,更不要在奶粉中額外添加其他維生素AD、DHA、鈣鐵鋅等補劑,這樣會破壞奶粉中原有的營養配比,加重寶寶腸胃負擔。
3、衝調水溫過燙或過涼
危害:水溫過高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C,其次,還會導致蛋白質變性失活,難以被消化吸收,寶寶容易積食上火。水溫偏低,奶粉不易溶解,不利於寶寶的消化吸收。
正確操作:父母在衝調之前應仔細閱讀自家奶粉罐上的標註建議的衝調水溫,看看奶粉的最佳衝調水溫是多少,然後嚴格按照說明上所標示的溫度進行衝調。不同品牌的奶粉水溫會有所區別,應按照奶粉罐上的衝調要求調整水溫。
4、為了促進溶解,劇烈搖晃奶瓶
危害:劇烈搖晃奶瓶,例如上下左右前後各個方向大幅度搖晃,甚至找根筷子之類的大力攪拌,這時奶瓶裡會產生大量的氣泡,寶寶喝了容易打嗝、腹脹,嚴重的還會有吐奶的情況。
正確操作:正確的搖晃奶瓶方法是雙手握住奶瓶滾搓,或者單手把住瓶身,用手腕力量水平順時針搖勻,這樣既可以充分溶解奶粉,也不會產生太多氣泡。如果產生氣泡,可以靜置一會兒,等氣泡消散了再給寶寶喝。
5、喝完的奶瓶不及時處理乾淨
危害:奶瓶裡的剩奶和奶漬不及時處理容易滋生細菌,奶瓶如果清洗不徹底,不經過消毒,對腸胃免疫力還未健全的寶寶是很大的威脅。很容易讓寶寶吃進殘留的物質或者在奶瓶中變質的奶汁,造成腹瀉、消化道等不同的疾病。
正確操作:寶寶喝完奶應立即清洗奶瓶,以免奶漬滋生細菌。泡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也不要放溫奶器,喝剩的則應丟棄,不能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