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第9周,新手爸媽要預防過度餵養

2020-09-18 全職媽媽話家常

轉眼間寶寶已經9周了,你知道嗎,36周以後,孩子就會上幼兒園,他在我們懷裡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所以現在好好享受,趴在我們肩上的小可愛吧。


兩個月後,寶寶的食量逐漸增加,而媽媽的乳汁也會跟隨著寶寶的需要而增加分泌,這時我們要預防一個問題:過度餵養。

萱萱在家人的悉心照顧下,順利產下一名小公主,家人歡喜難耐,對萱萱的照顧也是更加周到。公婆每天在家既幫忙照顧孫女,又給萱萱做各種營養餐,這樣精心的照顧下,萱萱和寶寶的體重都是直線上升。

兩個月的寶寶已經16斤了!偶爾抱出去之後,別人看到寶寶都以為寶寶已經三四個月了,爺爺奶奶的高興掩蓋不住。


寶寶三個月時18斤了,體檢時醫生看著嘟嘟嘟的寶寶時,也很喜歡,但是醫生卻問了萱萱和奶奶幾個問題:

1.寶寶平時吐奶次數多嗎?

2.寶寶是不是拉的也比較多,而且大便偏稀像水樣?

3.寶寶的學習模仿能力是不是比較慢?

萱萱回憶一下,好像確實是這樣,就問醫生這是為什麼?醫生很直接的告訴萱萱,寶寶被過度餵養了。

寶寶的胃容量

出生1-2天的寶寶胃只有豌豆大小,每次喝奶10毫升以下。

出生3-6天的寶寶胃就像葡萄那麼大,每次喝奶30毫升左右。

出生7天到6個月胃像草莓那樣大小,每次喝70毫升左右。

出生6-12個月,胃跟柚子大小相似,每次喝250毫升左右。

如果奶粉餵養,可以參考這些數據,母乳餵養該怎麼判斷寶寶吃飽沒有?

1.觀察寶寶吞咽次數。

從寶寶下咽的聲音判斷。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連續約15分鐘就可以說明寶寶吃飽了。


如果看到寶寶只玩弄的吸吮,沒有明顯下咽,那麼寶寶可能已經吃飽了,只是吸吮的需要,所以才會一直噙著乳頭。

2.觀察寶寶吐奶情況

寶寶的胃呈水平狀,胃賁門松(胃上端連接食管處)胃容量小,這些特點都導致寶寶很容易吐奶或者溢奶。

如果你經常發現寶寶愛吐奶,或者寶寶習慣把一側乳房吃空而吐奶,那麼寶寶應該是過度餵養了。

3.寶寶用舌頭吐出乳頭

寶寶吃飽之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會用舌頭往外頂乳頭,或者只是輕輕吸吮乳頭,沒有明顯下咽,還會含著乳頭輕輕的扯著玩。這些信號都說明寶寶吃飽了。

4.查尿量

現在寶寶都用紙尿褲,我們可以稱出幹紙尿褲的重量,再計算尿量,10天到2個月尿量大約在400~500毫升;一般兩個月寶寶一天尿8次左右就可以,母乳餵養的寶寶可能一天稀稀拉拉的會拉4次左右。


如果寶寶尿的很多,每天尿十幾次甚至二十多次,拉粑粑也比較多。經常會拉一點,或者放屁時漏一點,大便很稀,顏色發綠,經常腹脹,放屁。這些都說明寶寶被過度餵養了。

5.體重變化

嬰兒出生1-3個月,每個月體重增長大概2-4斤。

如果寶寶體重增長過快,或者增長過慢,一兩個月體重都沒有變化,可能是寶寶因為消化不良導致營養吸收不了,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被過度餵養了。

過度餵養的危害有哪些?

1.可以導致消化吸收不良。

2.對大腦有損害,為了消化過多的食物,有限的血液和氧氣會重新分布到胃腸道,導致腦細胞暫時缺血,腦供血越少,大腦的損害就越大。


3.餵養過度還可以導致嬰兒肥胖。

歡迎關注【全職媽媽話家常】,一個有趣有料的三胎媽媽給您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和故事。

相關焦點

  • 東莞諸多醫院開展「母乳餵養周」活動,為新手爸媽講解母乳餵養
    為了倡導和推進全社會支持母乳餵養,今年8月第一周,也就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我市市婦幼保健院、松山湖中心醫院、常安醫院等市內諸多醫院都開展了「母乳餵養周」的相關活動。手把手為新手爸媽講解母乳餵養在市婦幼保健院,從8月1日起,其就開啟了「母乳餵養專家諮詢」「母乳餵養知識線上直播」「孕婦學校主題活動」等「母乳餵養周」相關活動。
  • 新手爸媽進階篇之寶寶出生後的那些事
    在門診中,常常能見到祖孫三代一家六口帶著寶寶來看病的現象,可見現在家庭對寶寶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這種現象,也反映出家長們在照顧寶寶的問題上,出現的焦慮和不知所措。本文和新手爸媽們分享一些寶寶出生後要注意的問題及一些我們誤以為疾病表現的正常生理現象,以期新手爸媽們可以從容迎接寶寶的到來。
  • 母乳餵養也有標準嗎?過度餵養的寶寶有幾種表現,新手爸媽早知道
    伴隨著小寶寶的出生,各位新手媽媽也多了一個職責,就是母乳餵養寶寶。很多寶媽為了小寶寶能長得更為健壯,生長發育更快,都會選擇母乳餵養到1歲左右,因為母乳中所含有得營養成分是任何奶粉無可比擬的。對於新手媽媽而言,多久餵一次寶寶往往很困惑,有些時候,自己過度餵養卻不自知,本來是對寶寶好的一件事,卻一不小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 請停止你的過度餵養!不僅害了孩子,還傷害了自己,新手爸媽必看
    導讀:請停止你的過度餵養!不僅害了孩子,還傷害了自己,新手爸媽必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請停止你的過度餵養!不僅害了孩子,還傷害了自己,新手爸媽必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有效預防?新手爸媽需注意
    生理性黃疸: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在生後第1周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多見於面頸部或軀幹呈淺黃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裡透紅。當寶寶出現生理性黃疸時,新手爸媽不要恐慌,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聽從醫生的建議,科學護理,寶寶很快就會康復的。但是也不能不重視,甚至聽老一輩的方法去治療,有可能因為時間拖延較長使黃疸變嚴重,甚至出現併發症膽紅素腦病。
  • 新手爸媽必知:未滿月寶寶餵養指南
    新生兒期指的是未滿28天寶寶。這個時期的寶寶剛剛脫離母體,需要慢慢適應外界環境,非常嬌貴。是對新手爸媽的一大考驗。作為過來人,特地總結了以下幾點幫助新手爸媽快速成長,掌握餵養和照看寶寶秘籍,避免踩雷。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吃和睡。1,早開奶,早吸吮。寶寶出生30分鐘內即可幫助寶媽和寶寶吸吮乳房,刺激乳汁分泌,促進母子感情;也可幫助子宮恢復。
  • 高圓圓產女: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新手爸媽要了解這兩個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容易慌亂,畢竟沒有經驗。有兩個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了解一下。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哭呢?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以後,是以啼哭聲來宣告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剛出生第1天的寶寶會比較容易哭。
  • 關於未滿月(1周、半月、1月)寶寶的餵養方法,值得新手爸媽收藏
    新手爸媽一般在寶寶最開始的餵養上手足無措,不知道什麼時候餵、不知道要餵多少、不知道奶水夠不夠,今天就為新手爸媽介紹1周~半個月、半個月~1個月的寶寶餵養方法,還沒有當爸媽的準爸媽可以先收藏。2、注意不要損傷乳頭,很多寶媽這個時候會出現乳頭損傷而不得不斷奶從1周開始寶寶嘴巴裹奶的力氣大大增強,如果再加上媽媽的奶水不足,寶寶就會更長時間的用力裹奶,這個時候就很容易造成乳頭損傷,而乳頭出現損傷很容易化膿,引起乳腺,不得不停止餵奶。
  • 這些容易忽略的寶寶症狀,新手爸媽要注意了!(下)
    之前,蜂蜜君給寶媽、寶爸分享了一些寶寶常出現的一些症狀,便於新手爸媽在家時遇到這些症狀時該如何處理,什麼時候可以自家觀察,什麼時候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了。今天我們就繼續給新手爸媽再分享一些!一起來看看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皮膚鬆弛的狀況有些異常 ,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能粗心大意,過度鬆弛的皮膚狀態提示出現了某些較為嚴重的疾病,可能受到了感染,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到寶寶去醫院看看了。2、聽力寶寶在出生之後,醫院一般會給寶寶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如果沒有給寶寶做的家長還是要留意下這項檢查。
  • 新生兒餵養要注意哪些?新手爸媽一定要知道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新生兒的餵養方式並不是那麼簡單,包括餵養的時間和方式,都需要研究一番。,在生長突增期間(通常是在出生後兩到三周),你的寶寶可能每次餵養時都要需要更多的時間,或者需要更頻繁地餵養。所以你也要根據寶寶的情況進行調整,而不是一成不變。
  • 新生兒「嗆奶」如何預防及處理?新手爸媽須知!
    熬過了十月懷胎,迎來了新的生命,然而作為新手爸媽常常手足無措,懷著的時候想早點卸貨,真正卸貨了又特想給他塞回去!寶寶的日常餵奶就是一門技術活,作為新手爸媽,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預防寶寶嗆奶呢?嗆奶了該怎麼處理呢?
  • 照顧剛出生的小嬰兒,新手爸媽應注意些什麼?四大育嬰要點要把握
    但是照顧新生兒還真的是體力活和技術活並存的,新手爸媽們懷抱著自己的小寶寶的時候,內心無不充滿著快樂和幸福,但同時又有不少甜蜜的煩惱伴隨著新手爸媽們,因為他們沒有照顧新生寶寶的經驗,有時候不免誠惶誠恐。那麼照顧剛出生的小嬰兒,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幫助寶寶成長,新手爸媽要知道,出生1到6個月寶寶的發育情況
    要注意訓練的時間不可太久,寶寶的骨骼彎曲還沒有發育完全,過度訓練會導致頸部受損。2)出生第5個月的寶寶出生5個月的寶寶身高和體重都有明顯的變化。為了幫助寶寶身體茁壯成長,除了母乳之外,還要吃一些營養價值高的輔食。新手爸媽應該如何幫助寶寶身體發育1.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避免營養不良、過度餵養,解決新手媽媽煩惱
    很多媽媽在給寶寶餵完母乳以後,因為不知道具體奶量,又擔心寶寶沒吃飽,就會給寶寶添加奶粉,寶寶經常會含著奶瓶,又吃了20毫升或30毫升,這樣就容易給家人造成錯覺,認為媽媽的奶水是不夠寶寶吃的,怕寶寶營養不良,結果造成寶寶過度餵養。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是:孩子吃的太飽比八九分飽危害更大!
  • 寶寶睡著了要不要叫醒餵奶?母乳餵養的6大誤區,新手爸媽不要踩
    懷孕後,知道母乳餵養對寶寶的發育好後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前後經歷了追奶,漲奶、奶管堵塞引起的發燒、乳頭被寶寶咬破等母乳餵養過程中所有的問題。藍冰表示:「雖然母乳餵養的過程真的很辛苦,但是十萬次想戒奶的心都被我否決了,別的媽媽能做到,我相信我也能做到!」「熬過來了就是很美好的事情,我覺得我現在就是人生贏家!」
  • 出生兩周,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新手爸媽要清楚
    導讀:出生兩周,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新手爸媽要清楚不過,他們的骨骼發育還不完全,渾身軟綿綿的非常脆弱,所以護理時,父母必須要謹慎一些,不要讓寶寶受傷;而且,出生兩周內,寶寶可能會出現一些看似異常的表現,讓新手爸媽不知所措。
  • 這些容易忽略的寶寶症狀,新手爸媽要注意了!(上)
    對於新手爸媽來講,剛剛出生寶寶的健康觀察都做得不好,因為我們跟寶寶處於一個磨合期,還不能很好的從寶寶一個小小的症狀裡面判斷寶寶是否不舒服或者生病了,也不清楚遇到這些「小小的症狀」我們應該如何處理,什麼時候該去醫院?蜂蜜君也常常為這些新手爸媽解答這些問題,於是收集了一些寶寶常見的症狀我們該如何應對,一起來學習吧,我們也可以成為一名家庭醫生!
  • 出生1到6個月的寶寶,新手爸媽要知道的發育情況,快來收藏
    還能自己慢慢的抬頭,所以爸爸媽媽可以適當的鍛鍊寶寶抬頭的能力,可以促進寶寶的頸部和骨骼的發育。要注意訓練的時間不可太久,寶寶的骨骼彎曲還沒有發育完全,過度訓練會導致頸部受損。2)出生第5個月的寶寶出生5個月的寶寶身高和體重都有明顯的變化
  • 寶寶出生第一周,爸媽要先明白這三個問題
    月子中心坐月子,因為當你和老公,甚至公婆一起照顧這個新生兒時,都會感覺手足無措,焦慮不安,看到他哭的稀裡譁啦時,新手爸媽的心也揪起來了。在月子中心,有比較專業的護理人員幫忙照顧,可以給新手爸媽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幫助他們更快的融入「父母」這個角色中。一.胎便寶寶在出生以後12小時內會排出胎便,呈墨綠色,比較粘稠,沒有臭味。
  • 寶寶的第1個月,新手爸媽是不是心裡懸著?基本看護技巧(2)
    第1個月,一個又小又可愛的寶寶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他是那樣可愛而弱小,你甚至不敢抱起他,唯恐傷到他。為了餵養他也費盡了心。這些小技巧一定要知道哦。很多國家的兒科學會建議,嬰幼兒從出生後,每天都應該保證攝入不少於400IU的維生素D。該建議是以最近的一項研究為基礎的。該研究表明,每天攝入400IU的維生素D,可以增強嬰幼兒免疫力,預防糖尿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