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留學生,為何有81%願意留在美國工作,施一公4個字道出了痛點
清華大學是一所百年院校,也是如今中國最知名的高校之一。清華始建於1911年,是當時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當時清華大學還叫清華學堂,一直到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風雲變幻,如今的清華大學已經成為了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2個,入選「世界一流大學」的世界知名院校。
-
清華留學生為何80%留在美國工作?施一公:中國學生太知足常樂
就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清華大學對外發了一個報告,上面寫的就是關於2018年的清華畢業生就業的情況,這個報告出來後,網友們就展開討論了,對於清華大學生留美的話題討論越來越熱烈,據說沒有證實的統計結果是這樣的,在去美國留學的那些清華大學生,有百分之八十的都選擇留在美國繼續學習,但也有的去了其他發達國家
-
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
而之後有人通過查閱相關數據發現,這並不是特例,早在很久以前,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就呈現出這樣的狀況了。對此,很多人戲稱北大清華為外國人才培養的搖籃,用來譏諷每年佔據著絕大多數祖國教育資源,最終卻留不住人才的現象。
-
清華留學生81%留在國外,原清華副校長:中國學生有一個致命問題
因此人才很重要,所以每個國家無論如何,都在努力的培養人才,並設有優質的學府。我國的清華、北大,就屬於國家頂級學府,且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排名。而在今年伊始,清華大學還把一份關於就業的報告給發布了出來,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的關注。
-
81%的清華留學生為何不願回國?施一公坦言:中國學生有一個通病
——[蘇]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說到教育這個話題就感到很沉重,教育就是要教書育人,培養一流的人才,只有這樣我們的各行各業才能夠飛速發展,國家的經濟和科技也會不斷向前。前段時間有個人說了一句話特別火,他認為教育的意義不僅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讓家鄉擺脫貧困,這才是大徹大悟的理解,其實這也是今天筆者要說的一個問題,現在有不少的人才外出學習,尤其是一些留學生,在功成名就後很少有人回到家鄉建設,都留在了待遇比較好的地方。
-
清華留學生為何大多不願回國?施一公坦言:中國學生有一「通病」
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期間,為了能夠留住施一公大學更是開出了終生講座教授的機會希望能夠將他留在國外,但是施一公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因為他還記得當初自己出國的目的,希望能夠在學成之後,能夠去拯救中國的教育。 所以大多數留在國外的學子也並不是不愛國,而是希望能夠在深入的學習之中,得到一定的認可才回到祖國。
-
清華學術帶頭人出走,加盟上海交大!難道全國第一也留不住人才?
近幾年,清華大學因為大量本科生出國深造後,留在國外發展,飽受網絡詬病。但其實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跑,這是自然規律,美國有更好的科研環境、薪資待遇,不止我國,世界各國的頂級人才基本都流向了美國。這讓網友疑惑:作為我國條件最好的清華大學,也留不住人才嗎?
-
清華留學生為何81%都不回國?原副校長:只因這一致命缺點
人們普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重要途徑便是教育。而無論是達官貴族還是黎民百姓,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高等學府便是清華北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去那裡讀書。至於清華北大學生的畢業去向,卻令人驚訝。根據一份統計,超過81%的清華留學生都選擇留在美國工作,也有一些人去了其他發達國家,為何會這樣呢?
-
為何超過八成的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學生有「通病」
以清華大學生的能力,承擔的責任也就應該更大。在生活中,所有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你的每一步選擇,其實都是自由的,然而很多人的選擇只安於現狀,進入了這個舒適圈就不想出來了。81%的清華留學生不回國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從美國「逃」回的中國人,千萬美元留不住,仍選擇報效祖國
在美國,中國留學生人數佔據全美留學生人數的33%,也就是每三個外國學生,就有一個來自中國。,毅然選擇從美國「逃」回中國,美國的千萬美元留不住,仍選擇報效祖國。1000萬美元留不住施一公在施一公拿到了博士學位之後,各方面的優秀成績讓美國非常吃驚,於是在1997年的時候施一公被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被聘為助理教授,並且單獨向施一公提供一個很大的實驗室。
-
為何81%的清華留學生不回國?施一公直言不諱:有一致命問題
而現在我國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對於教育的問題也是越來越重視,所以我國也是湧現出來了一批在國際上都非常優秀的高校,像大家耳熟能詳的清華北大上交復旦都是我國非常知名的高等學府。而今年清華大學發布了一則有關於畢業生去向的報告,其中的問題卻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
清華留學生散落海外,施一公:中國學生有一個通病
但有一篇研究表明,以清華大學這種在中國頂尖的高級學府為例,每年都會送走大批的留學生,但這些留學生最後有81%都選擇留在了國外。要知道,國家鼓勵留學的目的是為中國自己培養人才,而不是為他國輸送人才的。81%不回國?
-
又一位從美國「逃」回家的中國人,美國給1000萬美元年薪都留不住
而在國外留學的留學生畢業後直接在國外工作了,我國就有許多人才留在了美國,但是有成就後,也有回國奉獻國家的人才。施一公我國如今的強大世人可見,有許多外國科學家都要紛紛來到中國,可謂我國魅力巨大。我國有一位天才,出生在河南省鄭州市,他叫做施一公。
-
81%的清華留學生選擇定居國外,施一公:我們的學生都很「聰明」
說正經的,國外的發達國家給我們清華留學生的待遇確實是比國內給的高出一大截,讀書奮鬥這麼多年,不就是為了功成名就嗎?與其回國內碌碌無為,鑽研人際關係,還不如在國外安心發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不管怎麼說,留學還是不留學,回國發展還是定居國外,都是個人的選擇。選擇留在國外的留學生,也不能說他做錯了,只能說成年人都比較現實,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偏向個人利益罷了。
-
美國政府出手了,中國留學生申請去英國,看來人才是真留不住了
很多人認為,美國的政策對於中國人是好的,因為至少給中國留住了很多人才,這是強迫他們留下,沒想到的是,最近數據表明,中國留學生申請去英國的數量劇增,看來是真留不住了。在美國,中國留學生可是不少,據不完全統計,僅矽谷一地,就有清華畢業生2萬餘人,如果加上其他院校的畢業生,恐怕要有幾十萬。
-
為何81%的清華學生留美後都不回國?施一公認為:他們知足享樂
在《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中便顯示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馬上回國就業的也不過只有28%。這一點上,作為我國最為頂級的大學之一的清華大學,更是猶有過之。在清華大學自己發布的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之中,留美的留學生之中更是有著高達81%的人選擇了留在美國。 那麼,又是何種原因讓這些留學生都選擇不回國呢?這一點上,作為著名的學者、科學家施一公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
中國留美博士92%不回國,誰之過?施一公逆行理由與他們截然不同
據紐約時報數據:留美博士畢業後大部分都會選擇留在美國,其中中國的博士最多,選擇留下來的佔了中國留美博士總人數的92%,比例高居全球第一,第二名為印度,佔81%。為什麼絕大多數留美博士執意留在美國,放棄回國為社會建設效力呢?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清華學子在美國碌碌無為,卻不願回國
雖然說在派出留學生的時候,國家是希望他們能夠學成歸來,並帶領中國實現更好的發展的,但隨著時代的變化,一些留學生在體會過發達國家的生活之後,也會選擇拋棄祖國,並留在那些發達國家。對於中國而言,這樣的情況也是一種人才流失的體現。曾經,西湖大學的校長施一公也公開表示,許多清華學子即使在美國碌碌無為,也不願意回到中國。
-
81%的清華留學生不回國,施一公說出實情:中國學生「太安逸」
,那就是留住人才,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清華大學發布了一個關於就業的報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超過81%的留學生選擇在美國工作,或者其他的發達國家,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這81%的留學生不願意回國呢?就說出了實情,中國留學生「太安逸」,其實這並不是意味著他們不知恩圖報,而是容易滿足現狀,喜歡過安逸的生活,雖然說這些留學生是天之驕子,都是學霸級別的人物,但是到了國外就不會那麼出色,覺得自己出國留學了就開始驕傲,認為發達國家機會多,而且還沒有那麼累。
-
清華大學副校長嘆息,我們收的頂尖學生留學海外,為何國內留不住
作為前清華的領導不禁嘆息:我們招收的高考狀元都去哪了?培養的人才大多都去建設別美國了,據說有兩萬清華大學畢業生在美國矽谷。毋庸置疑,清華大學培養了許許多多的高級人才,包括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和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才得以輝煌和壯大發展,成為中國的最高學府之一。近些年來,很多人都說,「國家培養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大多都跑到海外去了,尤其是美國,而且還很少回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