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疫情控制很糟糕,此時緬甸總統卻大談人權

2020-12-14 騰訊網

【緬甸中文網訊】國家總統府消息,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人權日由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2日通過設立。為紀念人權在世界得到推行,國家總統吳溫敏給72屆世界人權日慶典發去了賀函。在賀函中,總統吳溫敏就人權相關提到了緬甸為人權落實作出的努力。

從賀函中得知,總統吳溫敏表示,無視人權等同於不尊重自由民主及國家現行法律。人權的發展及落實對於國家來說非常的重要,緬甸在人權發展升級方面從多方面作出了努力和改變。在未來,緬甸會不斷的升級國內的人權事業,升級民眾更加有保障的人權權利。

總統吳溫敏還提到,當下新冠肺炎大流行疾病正在蔓延擴散,人類的生存發展面臨了巨大的困難。為了基礎民眾的未來,緬甸正在與聯合國在內的國際機構及友好國家攜手合作,消除疫情下國民經濟的不確定性及障礙。緬甸政府在面對和克服疫情下的經濟與社會挑戰時,會更多的考慮到基礎民眾的人權問題。

此外,總統吳溫敏還呼籲聯邦部門、聯邦級機構、各省邦政府、民眾、民間組織、非政府機構、新聞媒體,按照第72屆國際人權日宣言標語「Recover Better —stand Up Fpr Human Rights ",進一步落實發展緬甸人權相關計劃。

日前,國家總統吳溫敏在內比都通過視頻會議,參加了ACMECS峰會及第10屆CLMV領導人峰會(柬埔寨-緬甸-寮國-越南)。總統吳溫敏在ACMECS峰會上,就實現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表示歡迎,對柬埔寨、泰國及越南幫助緬甸抗疫表示感謝,與各國領導人之間親切的交流了意見。

相關焦點

  • 緬甸總統吳廷覺辭職的原因及影響
    緬甸總統府辦公室3月21日發布公告稱,吳廷覺總統正式提出辭職。僅僅幾個小時之後人民院(下議院)議長吳溫敏也宣布辭職。廷覺總統如此突然的辭職,背後原因是什麼呢?誰將會接替吳廷覺成為下一任緬甸總統?
  • 緬甸領導人為什麼被軍方扣押?
    在緬甸這個國土並不遼闊的東南亞國家,宗教衝突、種族仇恨、殖民主義和全球化浪潮相互交織。翁山蘇姬出生在歷史衝突的交匯點上。翁山蘇姬的父親,昂山,是一名出眾的軍事領袖。二戰期間,他為追求緬甸獨立,先後與日本和盟軍合作,並作為英屬緬甸的最後一任總理,與英國人展開有關緬甸獨立的談判。但談判還未完成,他就於1947年被政敵殺害。此時,翁山蘇姬出生僅僅兩年。
  • 緬甸疫情想要徹底控制,最大希望還是在中國身上
    早在9月初,中國援助緬甸新冠疫苗的消息就已「落定」。9月1日,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在首都內比都會見了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上楊潔篪就表示,中緬兩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應守望相助,中方在疫苗研製成功後,願優先同緬方分享。
  • 為何緬甸總統們都「姓」吳?緬甸人起名玄機多
    原標題:總統都姓吳?緬甸人起名玄機多3月28日,緬甸前人民院(下院)議長吳溫敏高票當選為緬甸新總統,也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第10任總統。縱觀緬甸歷任男性總統的名字吳溫敏、吳廷覺、吳登盛…… 為何緬甸總統們都「姓」吳?
  • 美國曆次對緬甸經濟制裁簡介
    1997年5月20日,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發布第13047號行政命令,根據1997年《對外業務、出口融資和相關項目撥款法》(Foreign Operations, Export Financing, and Related Programs Appropriations Act)第570(b)款向國會提出,鑑於緬甸政府在1996年9月
  • 緬甸穆斯林與佛教徒衝突或引發「種族清洗」
    這也使得緬甸政府對此次颱風威脅非常重視,成立了由副總統領導的國家自然災害防範工作委員會,專門指揮防範疏散工作,同時在颱風來臨前對當地16萬多人進行了緊急轉移。  雖然最後只是「虛驚一場」,然而在疏散過程中的兩則新聞,提醒人們:緬甸若開邦正面臨著比颱風更嚴重的威脅---種族衝突。
  • 總統都姓吳?緬甸人起名玄機多
    3月28日,緬甸前人民院(下院)議長吳溫敏高票當選為緬甸新總統,也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第10任總統。縱觀緬甸歷任男性總統的名字吳溫敏、吳廷覺、吳登盛…… 為何緬甸總統們都「姓」吳?同樣讓一些朋友困惑的是,中國媒體對緬甸當選總統的報導出現了「吳溫敏」和「溫敏」兩種名字的表述,新華社的歷史報導中也有上述兩種版本,而中國外交部網站上使用的則是「溫敏」。實際上,「吳」並非近幾位緬甸總統的姓氏,而是緬語中對長輩或者有地位者的敬稱,類似於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中的「堂(Don)」。
  • 緬甸國家概況
    19世紀英國發動三次侵略戰爭後佔領了緬甸,1886年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甸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 治。1942年5月被日本佔領。1945年3月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8年1月4日,緬脫離大英國協宣布獨立。以吳努為首的政府 實行多黨民主議會制。1962年,緬國防軍總參謀長奈溫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吳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員會。
  •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總統溫敏被「扣押」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總統溫敏以及執政黨的其他高級官員在清晨的一次突襲中被「帶走」扣押。報導稱,連日來緬甸文職政府與軍方之間的緊張關係因軍方所稱的「選舉舞弊」在升級,外界擔心該國可能發生「政變」。外媒:緬甸國家電視臺因「技術原因」暫時停播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最新消息,緬甸國家廣播電視臺(MRTV)2月1日稱,由於技術原因暫時無法播放。翁山蘇姬和其他緬甸領導人被軍方逮捕海外即時通2021-02-01
  • 緬甸政變——複雜背景下,各方的激烈博弈
    緬甸也是,英國殖民者埋下雷就撤了,留下了軍閥割據。所以緬甸 獨立之日,基本上也是內戰爆發之日,克倫族、撣族、克耶族先後叛亂…… 而緬甸的聯邦政府,選擇了糟糕透頂的西方議會制,各種政治思潮、各種政治流派,各種政治組織,相互勾心鬥角,無法形成強大的領導核心,緬甸就像個縮小版的民國。
  • 疫情之下緬甸必須分心大選,翁山蘇姬化身「主播」拉人氣
    【緬甸中文網訊】今年是緬甸的大選之年,現任執政黨民盟、最大在野黨鞏發黨、第三大黨聯邦改善黨,都在積極籌備,爭取獲得好成績。然而,一場疫情,打亂了各個政黨的籌備工作。一場疫情,讓民盟政府有望摘掉「經驗不足」的標籤民盟執政4年多以來,在經濟建設、民生發展、和平進程、提高國際地位等問題上建樹不大,由於軍方控制多個領域的實際權力,民盟執政過程中多有掣肘。
  • 對比多個疫情惡化的國家,緬甸「零確診」是有原因的
    【緬甸中文網訊】衛生與體育部更新疫情信息稱,3月3日晚8點至3月4日晚8點,緬甸新增3名疑似病例。截至3月4日晚8點,緬甸尚無確診病例。 編外: 相信看到今天的疫情更新後,依然會有很多讀者朋友會在留言區留言稱,堅決不相信緬甸還沒有確診患者。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小編不僅關注著國內的防疫措施,更關注著全球疫情的發展情況。
  • 在中國頻現身的靈光花仙子是總統夫人?緬甸回應
    2月初,緬甸駐華大使館、緬甸駐昆明總領事館、緬甸駐南寧總領事館等緬甸官方機構先後向上遊新聞記者(全國爆料熱線:M17702387875@163.com)確認:自2017年2月以來,頻繁在中國境內活動的所謂「緬甸賽茂康總統夫人」靈光花仙子是虛假的。
  • 原創 | 美國大選方興未艾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上了國際熱搜(七十四)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中)美國大選方興未艾,北京事件2月1日凌晨,緬甸發生了軍事政變上了國際熱搜,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總統溫敏以及執政黨的其他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軍方隨即宣布軍管緬甸一年。緬甸民主之聲(DVB)、仰光新聞學校、達彪(Thabyay)教育基金會、美陶(Mal Daw)診所、緬甸平等組織、緬甸觀察家媒體集團、緬甸戰略與政策研究所、緬甸和平與安全研究所、緬甸筆會、緬中管道觀察委員會、緬甸賦予地區議會權力中心、緬甸人權文獻網、孟加拉國法律援助和服務信託基金、伊洛瓦底出版集團等都是開放社會基金會所稱的合作夥伴。
  • 日韓疫情嚴重,大量緬甸僑民申請回國,給緬甸帶來極大壓力
    衛生與體育部聯邦部長:韓國疫情發展迅速,緬甸需警鐘長鳴 【緬甸中文網訊】日前,在新冠肺炎觀察與防治中央級協商會議上,衛生與體育部聯邦部長敏褪博士表示,目前,韓國疫情發展迅速,雖然剛開始沒有確診患者,但後來確診病例突然大量出現,這給緬甸乃至其他國家都敲響了警鐘
  • 張偉玉、姚穎:數字展示緬甸大選微妙所在——一切取決於沉默者
    在關於總統傾向的問題上,有26%的人表示支持翁山蘇姬當選總統,有16%的人表示支持吳登盛總統繼續執政,而有3%的人選擇了其他,剩下55%的人選擇了拒絕回答(這個比例在亞洲地區最高)。在關於支持哪個政黨問題上,有24%的人宣稱將支持民盟(NLD),有17%的人表示支持鞏發黨(USDP),另外有5%的人表示支持民族團結黨(NUP)。
  • 來自緬甸的宗教衝突
    隨著4月緬甸新一屆政府宣誓入職,翁山蘇姬領導的民盟上臺成為執政黨,這是半個世紀以來緬甸第一次文官政府執政。新總統吳廷覺接過了吳登盛總統的權杖,緊接著就籤署了由議會通過的《國家顧問法草案》,任命翁山蘇姬為國家顧問。這一新創設的職位是為素季量身定做,以兌現她要位於「在總統之上」的宣稱,西方媒體普遍認為這一職位相當於總理(prime minister)。
  • 在中國頻繁活動的靈光花仙子是總統夫人?緬甸:這人是假的
    2月初,緬甸駐華大使館、緬甸駐昆明總領事館、緬甸駐南寧總領事館等緬甸官方機構先後向上遊新聞記者(全國爆料熱線:M17702387875@163.com)確認:自2017年2月以來,頻繁在中國境內活動的所謂「緬甸賽茂康總統夫人
  • 緬甸渴望外資
    緬甸力圖打破困局    緬甸此時急於改革匯率體制有其政治與經濟方面的諸多原因。從政治角度來看,在緬甸議會補選順利結束後,西方國家紛紛表示要逐步解除對緬甸的制裁,恢復對緬關係。美聯社報導,美國政府4月4日宣布,將會放寬對緬甸的投資限制,並且迅速任命新的駐緬甸大使(美國在1988年宣布同緬甸的外交關係降級,並開始制裁緬甸)。美方希望通過上述舉措進一步推動緬甸的改革進程。    「這是緬甸轉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
  • 緬甸全國激辯英文國名 「一個緬甸 兩種國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候濤】緬甸兩個不同的英文國名「Burma」和「Myanmar」多年來一直是一個爭議話題。日前,緬甸國內一批學者為此在仰光展開大辯論,但各方尚未達成一致。儘管如此,一些西方觀察家評論稱,緬甸人終於擁有了自由辯論國名的新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