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校長張紀功

2020-08-14 經濟日報

他以教育為終身事業,讓眾多窮困學子走出大山,為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原國防部長常萬全丶五筆字型的發明人王永民等都出自他曾經擔任校長的南召一中。在他的帶領下,這所當年的河南省偏遠山區中學,首屆高中畢業生幾乎全部升入大學。其中,1人考入中國科技大學、1人考入清華大學、3人考入北京大學、2人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往後每屆,均有考入這些中國頂級高校及其它重點大學的考生。1962年中國科技大學在河南共錄取10人,南召一中就有3人被錄取。大批學子從這裡走出,在航天、石化、教育等多個領域做出了貢獻。創造這一貧困地區中學教育「奇蹟」的,就是即將百歲的老校長張紀功。

培養人才德育為先

1921年11月10日,張紀功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小寨鄉八間房村。少年時期就立志從事教育事業,青年時代曾當過中小學教師。1950年秋,從河南大學文學院教育系畢業後,張紀功被分配到南召縣中任副教導主任,1951年冬任校長。1953年南召縣中更名為南召一中,張紀功1954年加人中國共產黨後任南召一中校長兼校黨支部書記。

當時的南召一中,地處窮鄉僻壤,校舍和生活條件十分簡陋,校舍佔用破廟一座、草房14間,教室裡沒有電燈,教學設備只有「舊書一箱,自製儀器一筐」,桌凳全是壘的土臺子,寢室的地上通鋪則是冬鋪稻草、夏鋪白沙。但張紀功硬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帶領全校教職員工艱苦奮鬥、立德樹人,為當地貧困學子點燃了希望之燈,讓這個深藏在山溝裡的學校飛出了「金鳳凰」。

張紀功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他認為辦學要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三者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而德是最重要的。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

他經常利用每周的校會時間,對師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不少學生把當年張校長常引用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的名言當作自己的座右銘——"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一一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句名言鞭策著學生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承擔起應負的使命和責任。

張紀功特別注意學校的校風建設,經常引用荀子《勸學》中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來說明校風、環境對學生學風養成的外在作用。他還大力倡導尊師愛生新風,認為學校諸多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師生關係,學生尊敬教師則教師教學積極性就高,教師視學生若子女,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在他的引領下,老師熱愛教學,學生勤奮上進,學校充滿正氣,校園氛圍和諧,南召一中形成了自己的「小氣候」,辦學質量不斷提升。

圖片說明:張紀功為一排右一

讓人才飛得更高

在辦學過程中,南召一中立足於自己培養教師。張紀功關心教職工,幫助教師們解決工作中和生活上的困難。狠抓教學,建起一支頑強拼搏的教師隊伍。教師們對差生通過不厭其煩的個別輔導讓其趕上,對尖子生通過「小鍋飯」讓其「吃飽」。

張紀功特別注意自己起表率作用,深信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一校之風實乃校長之風」。學校初辦高中時有的教職工信心不足,他帶頭教高中政治課,三年之後所教政治課成績在南陽地區排名第二,對廣大師生起了極大的激勵作用。

張紀功尊重教育規律,針對一些中學「用半年時間學完三年課程」的做法提出批評,指出這種做法違背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他還主張學生把學和做結合起來,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他在狠抓教育質量提高的同時,和師生一道勤工儉學,組織學生課餘去黃鴨河背石頭作地基,打土牆建校舍,還燒制磚瓦建起幾排標準教室和一座能容納兩千人的大禮堂,並修造一座小水庫引水入校園,在建起的花果山上種植樹木、花卉美化校園,既改善了辦學條件,也培養了學生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技能。

張紀功非常關心學生。他做過的很多"小事",卻深深影響了學生的一生。

他的學生王德龍回憶, 為了不讓貧困學生因吃飯等問題輟學,校長當時想了許多辦法。比如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內外空地和部分操場作菜園,種植倭瓜、莙薘菜、蘿蔔、白菜等蔬菜,免費供應學生食堂。在他和另一位家庭困難的學生拿到大學《入學通知書》時,校長特地安排發給他倆每人8元的路費補助,解了燃眉之急。

王福松一直記得張校長關心自己的病情、通過困難學生補助的方式特批經費讓自己到醫院做手術的往事。馬慶明永遠難忘自己因為家庭困難即將輟學時,是張校長派人到自己家裡做工作,使他繼續上學並考上大學,改變了一個農村窮孩子的人生。

曾在原航天部工作的邵晨則回憶當年校長親自將中南礦冶學院(現為中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交到自己手上時,囑咐自己努力學習,練好身體,還特別叮囑自己以後求學工作要提高心理素質、建設健康強大的心理。這些囑託一直伴隨著邵晨上完大學走上航天領域的工作崗位,並參與北鬥衛星入軌,東風飛彈飛過大洋。

今年6月,一隻眼睛已失明的張紀功,還在給他65年前的一位學生寫信,關心這位學生及其家人的近況。

山高水長。在學生們眼裡,他「樸實,真誠,堅毅,追求卓越。」「關心教職員工, 愛學生像自己的孩子。」他在學生心中像一座永遠照耀著的燈塔。無論走到哪裡,老校長的教誨都激勵著學生們踏實做事、誠實做人。

張紀功除了在南召一中當校長之外,還在南陽市三中、南陽一高工作過。1984年離休後,他休而不閒,先後受聘擔任南陽市委政策研究特約研究員、市教育學會副會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市三結合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等職,調查研究,撰寫文章,作專題報告。他將自己著述結為一集《無悔人生》,書名蘊含了他終生從事教育事業,尤其是擔任中學校長35年,為育英才無怨無悔、自得其樂的情懷。

在張紀功百歲壽誕之際,遍布祖國各地的學生紛紛向他表達祝賀和敬意。「校長百歲壽誕慶,八方湧來恭賀聲。國泰民安享盛世,家和心寬沐春風。鋪設學子成才路,桃李天下競崢嶸。功滿育人千秋業,德高壽長南山松。」

圖片說明:張紀功在家中。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建校七十年,百歲老校長託兒子送來一封信
    建校七十周年之際,東北育才學校首任校長、年近百歲的李力群託兒子送來一封信,在信裡她飽含深情地講述了70年前東北育才學校艱難創辦的經過。翻開塵封的歷史,那段往事讓所有目睹東北育才學校一路走來的師生們感慨不已。  受命建校,徐特立給了許多好建議  「東北育才學校建校70周年,作為第一任校長,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和欣慰。」
  • 百歲「中國MPA之父」夏書章教授與中大新華王庭槐校長談治校理學
    中國教育在線訊2019年1月28日,正值夏書章教授(以下稱夏老)百歲華誕之際,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校長王庭槐(以下稱王校長)、黨委書記周雲(以下稱周書記)一行人來到我國當代行政學奠基人、「中國MPA之父」夏書章教授家中拜訪。王庭槐院長與夏書章教授就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新一年的辦學思路、方向、發展等展開深入交流。
  • 」百歲校長」王越:兩次擔起復辦暨南大學重任
    2006年,暨大舉辦百年校慶,103歲的王越老校長被授予暨南大學終生成就獎,他的赫赫功勳在暨大人心中樹起一座豐碑。王越王越,卓越的教育家,曾是國內大學僅存的「百歲校長」。生於興寧寧中鎮一個農民家庭,1921年考入東南大學,師從陶行知;1930年後入燕京大學研究院和北京大學研究中國學術史。
  • 【人本27•校友會】偉業傳承 人本二十七——紀念趙家實校長百歲誕辰
    為了研究總結教學規律老校長趙家實親自當我們高58班班主任。這是老校長任校長期間唯一的一次親自當班主任。既是我們這 些學子的榮興,也是我們班的偏得。記得老校長有個小本本,上面記滿了每個學生的特點和愛好。那年的秋季老校長還同我們一起下鄉勞動,同吃同住。記得當時討論最多的話題是紅與專的問題。當時在同學中有一種傾向就是只要紅就可以了,怕專研學習讓別人說走白專道路。
  • 教師節和生日一起過 百歲教師雙喜臨門
    (受訪者 供圖)本報訊(記者 張玉榕)昨日是教師節,不只是學生們為老師送上祝福,廈門第二實驗小學多位老師特別策劃,給一位百歲老前輩送上節日祝福和補過生日。侯世美老師家位於嶽陽小區內,昨日上午10點多,6位廈門第二實驗小學老師帶著鮮花、賀卡和一個2層的壽桃蛋糕,來到侯老師家中為他慶生。
  • 青島:六七十歲「小學生」齊聚一堂 給老師慶祝百歲壽辰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有多少人可以榮幸過百歲生日?能過百歲生日的老師又有多少?又有多少學生可以有幸陪老師過百歲生日?12月21日中午,在中山路一家美食餐廳,20多位六七十歲的「小學生」,齊聚一堂,為他們親愛的小學老師慶祝百歲壽辰。他們師生的緣分開始於青島的百年老校——北京路小學。■傳奇百歲壽星是百歲老校的寶貝百歲老壽星劉慕琦,是擁有126年歷史的青島北京路小學的退休老教師。
  • 楊振寧出席清華大學圖書館百歲紀念
    楊振寧出席清華大學圖書館百歲紀念   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記者 馬海燕)清華大學圖書館今日迎來百歲生日。
  • 梅州百歲老教師,熬過一連串打擊︱如今行動自如還能飈英語
    長樂壽自高文/黃玉情早聞楓朗鎮墩背村的羅馳雲老校長,百歲還能飈英語的新聞
  • 【四方潮】樂奏雲瑕歌百歲 德輝彤史祝千秋 ——千名潮人同賀陳偉南先生百歲壽辰
    丁酉年正月十八日(2月14日)是著名潮籍愛國愛鄉僑領、實業家、慈善家陳偉南先生的百歲壽辰。汕頭市市委書記陳良賢到會祝賀,並代表汕頭市委、市政府和全市555萬人民,向陳偉南先生百歲華誕致以最誠摯的祝福!
  • 不少社區居民悼念離世百日的百歲老人李君輝
    原標題:不少社區居民悼念離世百日的百歲老人李君輝   昨天是鄞州首南街道陳婆渡社區李君輝老人去世後的百日祭辰,今年1月,這位老人在百歲生日前兩個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然而到了現在,還是有不少社區居民來到老人生前住的地方,悼念她。
  • 寶寶百歲祝福語 寶寶百歲應該說些什麼
    寶寶百歲祝福語 寶寶百歲應該說些什麼時間:2018-02-09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寶寶百歲祝福語 寶寶百歲應該說些什麼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至寶,從出生那刻起,就給全家人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當然也寄託著全家人殷切的期望。
  • 百歲老人耳聰目明很少見 堅決不過百歲生日為麼事
    不過百歲生日是風俗?  也許你會覺得奇怪,百歲老人過生日應該是一大喜事啊,怎麼不過生日呢?  當記者提出這個疑問時,馬鞍山社區的工作人員說,老人兒子稱,不過百歲生日,這是老人家裡的風俗。本報記者也一同前往拜訪,引起記者興趣的不單是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更是這個不過百歲生日的奇怪風俗。  百歲老人穿針引線  頭戴一頂帽子,看起來年紀在80歲上下,宋朱氏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輕,完全不像一位百歲老人。社區幹部與她聊天,她對答如流。  1963年,宋朱氏跟隨兒子朱飈來到黃石,從此在黃石安家。宋朱氏老家在江蘇徐州。
  • 為什麼很多百歲老人過了一百歲生日很快就逝去了?原因好心酸!
    20世紀有一個這樣的說法:百歲老人多半都是被閻王爺遺忘的人,所以,很多人認為過百歲生日後老人多半很快死去的原因在於:百歲壽宴又是殺雞宰羊,又是鑼鼓喧天的,動靜太大,以至於驚動了閻王爺他老人家,於是閻王爺就因此記起百歲老人了!於是乎,百歲壽宴後,老人就被閻王爺收走了。
  • 緬懷老校長——進光中學創校羅弛雲校長千古
    這篇「羅弛雲老校長千古」是由羅弛雲羅校長的學生轉載,由萬方鄉賢搜集整理。
  • 一封英文戰地情書見證百歲老人70年恩愛相守
    (原標題:百歲夫妻70年前寫最美戰地情書 今共度壽宴)
  • 汨羅市創建百歲健康村經驗交流會
    汨羅市科協、老科協為積極響應省老科協提出的「把湖南建成第一個百歲健康省」的號召,認真貫徹落實「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精神,紮實推進百歲健康村建設,9月26日上午在汨羅市弼時鎮召開汨羅市創建「百歲健康村」經驗交流會。
  • 平均壽命百歲,我們贏了嗎?
    人活百歲不再是幻想,那麼,在未來人活百歲會成為常態嗎?但是長命百歲是一個整體的說法,能否長命百歲不止靠外在的輔助,還要有內在的修為。一個人有好的心態,有規律的飲食和鍛鍊,才是增加壽命的要求和前提條件。June我認為,未來人活百歲會成為常態。
  • 員工專欄 | 百歲校監 香江傳奇
    (來源:香港文匯報)新春伊始,非常高興陪同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到訪香港樹仁大學,向校監兼校長、大紫荊勳賢胡鴻烈大律師致送新春祝福。胡校監1920年1月20日出生於浙江紹興,正滿百歲。他一定是當今世上最年長的大學校監兼校長,任期近五十年,真是杏壇傳奇!聽說有客人到訪,胡校監非常高興,一早就在學校圖書館會客室等待。他穿著正裝,系好領帶,圍上圍巾,神情怡然,風度自在。
  • 百歲森林,助力餐飲業快速復甦
    首先:百歲森林水吧出品的飲品高度標準化,因為百歲森林只選擇當季的原產地食材,用專業的耗材料包解決原材料的產品標準化,用專業的破壁設備解決製作標準化,每分鐘48000轉的破壁機,將美味和營養全部釋放出來,無論在哪家店,無論什麼季節,都一樣的口味,一樣的健康好喝。
  • 楊作民先生百歲壽誕 眾弟子四世同堂共慶賀
    本網訊8月31日,農學院老教授楊作民先生迎來百歲壽誕,小麥育種中心眾弟子「四世同堂」為他在新樓2060會議室舉行百歲壽誕慶典。校長孫其信、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等出席並為楊先生送上生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