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七十年,百歲老校長託兒子送來一封信

2021-01-11 盛京文化網

  1980年的東北育才學校校園。

  東北育才學校老校區的教學樓風採依舊。

  1953年,學生的集體生活。

  建校初期的課堂。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一方樹人之地,從早期培育「建設新中國精銳幹部」,到今天培養具有「本土情懷、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與共和國同齡的東北育才同樣走過了奮鬥的70年。如今的東北育才學校,已經成長為一所有一定影響力的名校,為促進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培養棟梁之才。

  建校七十周年之際,東北育才學校首任校長、年近百歲的李力群託兒子送來一封信,在信裡她飽含深情地講述了70年前東北育才學校艱難創辦的經過。翻開塵封的歷史,那段往事讓所有目睹東北育才學校一路走來的師生們感慨不已。

  受命建校,徐特立給了許多好建議

  「東北育才學校建校70周年,作為第一任校長,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和欣慰。」李力群今年已近百歲,她委託兒子高燕生回到學校送來賀信,字字句句寄託了這位老教育家對學校未來發展的殷切希望。

  老校長李力群在信中講述:「1948年,領導找我談話,讓我辦一所學校,為革命培養接班人。當時,我感覺壓力很大,因為培養人才是我們黨最重要的任務,為此我特意向徐特立老先生請教,他給了我許多好的建議,也堅定了我辦好學校的決心。我克服各種困難,在接收改造舊學校的基礎上,在全國各地精心挑選德才兼備、政治可靠的老師,他們中很多都是黨員、團員。他們既是老師,又是父母、兄長,對孩子們的關心無微不至,為我們育才學校校風的形成,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東北育才學校校史記載,東北育才學校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聞天、徐特立的親切關懷下創辦的。1948年12月開始籌辦,1949年初開始招生,1949年5月1日正式開學,學校隸屬於東北局。張聞天親自為學校命名為「東北第一育才小學」。徐特立親自為學校挑選優秀教師。當時,學校是一所東北局、東北軍區幹部子弟學校,學校實行供給制,學生一律住校。第一任校長為李力群。

  「建校之初,沒有校舍,沒有基本的條件。我就到處協調,找到了一所設施不錯的學校就徵用過來。因為當時物資嚴重短缺,我怕孩子們吃苦,想盡一切辦法供應牛奶、麵粉等。」李力群在信中這樣回憶。

  防備空襲,曾經北遷哈爾濱數月

  從成立時起,學校受到了領導的關心。1951年,賀龍元帥曾來校看望師生。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局曾專門發文,對學校及學生的各項開支費用做出明確規定。學校還與醫大籤署了關於醫療和化驗員培訓的合同。

  當時,教育界主要學習蘇聯的教育理論和辦學經驗。學校多次接待蘇聯友人的參觀訪問,並請蘇聯教育專家來校講教育學。學校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結合寄宿制特點,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教育活動。

  「抗美援朝開始後,為了防備美軍空襲,我們克服人員多、運輸難、安置不方便、保障困難等眾多問題,將學校遷到了哈爾濱,環境安定後又遷回來。總之,千難萬險,我們保住了學校,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同學們也都茁壯成長。」李力群回憶說。

  建校初期,學校僅有小學一年至四年四個班190人。東北軍區衛生部搬遷,辦公樓(即現在學校的主樓)歸屬了學校,學校擴建為兩個樓,佔地38000平方米。

  1954年7月,根據中央財政部及東北局決定,瀋陽市教育局接管學校,更名為「瀋陽市育才完全小學校」,但仍只招收東北局和瀋陽市一級黨政軍幹部子弟,實行寄宿制。1956年,遼寧省委辦公廳發出通知,將原育英小學合併於育才小學,改為普通小學,實行走讀制(仍有300名住校生)。合併後,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有教學班20個,學生993人,教師28人的頗具規模的完全小學。

  回顧了建校之初的艱難歷程,李力群還在信中寄語後來人:「我已近百歲,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現在這個任務要託付給你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個事業任重道遠。教書育人沒有捷徑,唯有點滴做起,全心全意!教書育人沒有名利,唯有無私奉獻,真心付出!教書育人是苦差事,也是好差事,終會桃李天下!」

  校訓傳承,「周恩來精神」激勵後學

  曾擔任周恩來、鄧穎超秘書的全國政協原副秘書長趙煒,近十年三次來到東北育才學校。「作為東北育才的偉大校友——周恩來總理的戰友和身邊工作人員,我有幸和大家共同見證東北育才學校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訓鞭策下,歷經風雨、走向輝煌的歷程。」趙煒說。

  1910年至1913年,少年周恩來在瀋陽的東關模範學校讀書,在這裡,他立誓「以天下為己任」,萌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初心。2004年經瀋陽市教育局批准,東北育才學校和東關模範小學合併。七十年來,東北育才的學子以及所有的年輕人秉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以周恩來為人生楷模已經成為東北育才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原則。作為育才寶貴的精神財富,『周恩來精神』激勵了一代代育才學子刻苦讀書,立志報國。」東北育才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高琛表示,過去的70年是育才發展的璀璨篇章,其中的每一頁、每個字都承載了育才人對國家民族的情感與奉獻。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樊華/文

  李浩/翻拍

相關焦點

  • 給媽媽的一封信| 七十年——是誰驚羨了時光
    最動聽的一個詞語「媽媽」既是祖國母親也是給予我們生命的那個人今天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秭歸縣第二高級中學102 班胡邈《祖國啊,我愛您》105班 王輝輝《七十年—是誰驚羨了時光》104班 向夢怡《給媽媽的一封信》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令人感動的給媽媽的信 祖國啊,我愛您親愛的祖國:您好!
  • 袍江荷湖村百歲老人生日 村裡送來10600元大紅包
    2018-03-05 07:12 | 掌上紹興客戶端3月3日,是袍江開發區鬥門街道荷湖村徐青姑老人的百歲生日,她也是有著百年歷史的荷湖村第一位百歲老人。這一天,荷湖村村委會給老人舉行一場別致的百歲慶祝活動,切蛋糕、吃壽麵、看表演,村幹部和老人親友們共聚一堂、共道祝福,村兩委員還送上了10600元的生日大紅包,且老人從這個月起,每月可享受由村裡發放的1000元退休金。其實,荷湖村474名60歲周歲以上老人均能享受這份退休金。傅關田是荷湖村的老支書,見證了荷湖村由窮變富的全過程。
  • 百歲校長張紀功
    創造這一貧困地區中學教育「奇蹟」的,就是即將百歲的老校長張紀功。培養人才德育為先1921年11月10日,張紀功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小寨鄉八間房村。少年時期就立志從事教育事業,青年時代曾當過中小學教師。
  • 徐竹鳴校長致校友的一封信
    徐竹鳴校長致校友的一封信親愛的校友們:大家好!時間如梭,轉瞬已百年春秋。1918年,大竹中學踏著新文化運動的時代脈搏應運而生,開啟了綿澤竹鄉文明的百年之旅。一百年風雨兼程,一百年砥礪奮進,一百年奮勇求索,大竹中學迎來了建校一百周年!2018年10月28日,「毓秀百年  鳳鳴九州」百年慶典將在大竹中學蓮印校區隆重舉行!百年學府藏浧水,歷代英才出文昌。親愛的校友們,自你們踏出文昌閣的大門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走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走向你們人生的精彩之時,你們就成了母校的牽掛。
  • 八旬老人託兒子每天訂鮮奶,卻都給配送員喝,得知真相兒子哽咽
    八旬老人託兒子每天訂鮮奶,卻都給配送員喝,得知真相兒子哽咽01王春在縣城裡找了份牛奶派送員的工作,每天早晨五點半,王春準時出發派送牛奶,一般在七點半就會來到訂牛奶的最後一戶人家老人的手上是他剛剛送來的熱乎乎的牛奶,見小王一臉的詫異,老人又解釋到:「我這幾天胃有點不舒服,喝牛奶對胃不好,你不喝我也是浪費。」王春聽了,也就相信老人,接過了牛奶。02每天王春都會準時來到老人門前送牛奶,而老人似乎也在等他來一樣,每天樂呵呵的和王春打招呼,嘮上幾句家常,問問王春的情況。王春也慢慢的記住了這個老人。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召開建校70周年慶祝大會
    10月13日上午9時30分許,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建校7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校區致遠樓禮堂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對學院建校70周年作出批示,全總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李玉賦出席慶祝大會。
  • 跑出跨越加速度 獻禮建校七十年
    時不我與、時不我待,我們如果不跑出衝刺的加速度,懶懶洋洋、四平八穩、勻速前進,就無法向學校建校七十周年華誕獻出屬於我們每個一高人的厚禮。因此,臨近節點我們更應該跑出加速度向前衝刺。跑出加速度,就必須「爭」,「爭」是衝刺的心態。
  • 」百歲校長」王越:兩次擔起復辦暨南大學重任
    2006年,暨大舉辦百年校慶,103歲的王越老校長被授予暨南大學終生成就獎,他的赫赫功勳在暨大人心中樹起一座豐碑。王越王越,卓越的教育家,曾是國內大學僅存的「百歲校長」。生於興寧寧中鎮一個農民家庭,1921年考入東南大學,師從陶行知;1930年後入燕京大學研究院和北京大學研究中國學術史。
  • 雞澤縣第一中學師生載歌載舞慶祝建校七十周年
    12月21日,雞澤一中舉辦喜迎建校七十周年慶典大會,縣長馬洪廣,縣領導蓋海濤、董愛民等領導同志和代表共計380餘人參加。馬洪廣同志強調:一中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者盡心,學子盡力,送走了數以萬計的畢業生,為國家造就一批批棟梁之材。
  • 校慶日|校黨委書記楊玉新、校長楊華民致全校師生、海內外校友的一封信
    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長理人的精彩答卷——致全校師生、海內外校友的一封信今天,長理人迎來了共同的節日——建校62周年紀念日。在此,我們謹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向全校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廣大海內外校友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人本27•校友會】偉業傳承 人本二十七——紀念趙家實校長百歲誕辰
    後來在老校長的引導下大家才明白要為人民服務,也要本領,走又紅又專才是正路。從此後全班學習文化知識的氣氛更濃了。老校長不愧是教育家,他心細善於總結經,五、六十年代27中學聞名全省,老校長傾注了全部心血。當時各校高考升學率不過20%,而我們學校能達到70%以上,為什麼?這與老校長重教、重師有很大關係。當年老校長重用一批數學、語文、物理、化學、外語老師,這些老師教學水平極高。
  • 梅州百歲老教師,熬過一連串打擊︱如今行動自如還能飈英語
    長樂壽自高文/黃玉情早聞楓朗鎮墩背村的羅馳雲老校長,百歲還能飈英語的新聞
  • 鄭文堂校長在慶祝北方工業大學建校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編者按:2016年10月15日,慶祝北方工業大學建校七十周年大會隆重舉行,鄭文堂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講話回顧了學校七十年發展的風雨歷程,號召全體北方工大人不忘初心
  • 緬懷老校長——進光中學創校羅弛雲校長千古
    這篇「羅弛雲老校長千古」是由羅弛雲羅校長的學生轉載,由萬方鄉賢搜集整理。
  • [微報導] 老校長李雲翔回家行
    ,在老校長裴慶雲、劉殿菊、建校初期部分老教師以及64屆學生的陪同下,專程回母校南京十校參觀校史館,受到劉文校長的熱情接待和歡迎。校史館將南京十校在56年風雨裡成長的歷程一一呈現。李雲翔校長在南京十校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字四一三部隊子弟小學建校之初的1962年就在學校擔任教師、教導主任,1968年任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1970年擔任校長書記。1974年學校交由地方管理,更名為:瀋陽市和平區南京街第十小學,是李雲翔校長帶領全體師生艱苦創業,無論是教學、體育和藝術活動中都走在全區的前列。
  • 蘭州樹人中學舉行建校20周年慶典
    12月7日下午,蘭州樹人中學建校20周年慶典在寧臥莊賓館舉行。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李成宏、樹人中學老校長蒲永文等領導出席慶典。賈星衡、黃毅等10位校友代表,27位家長代表,樹人中學全體教師和200位在校學生代表歡聚一堂,共同回憶樹人20年的砥礪,見證樹人20年的風雨。
  • 哈爾濱理工大學:校慶日緬懷老校長王大珩先生
    9月19日,是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隨後,校黨委書記張洪濤、校長趙琳和大珩先生的學生殷景華老師、高瑋老師共同為大珩先生題詞浮雕揭幕。在學校30周年校慶時,大珩先生揮筆為我們題寫:「我們要有:獻身的精神,求實的態度,革新的氣質,勤儉的作風,集群的性格,樂觀的情緒」。這不僅是老校長一生人格品質的真實寫照,也是對哈爾濱理工大學全體師生校友的殷切期望,更是哈理工人要永遠傳承、鐫刻於心的精神品質。
  • 夏衍小學百歲誕辰尋找老照片 要求:越老越好
    校長戴玉梅說:「學校百年歷史中,經歷了很多變遷,校名也更改過好幾次,所以很多校友可能還不知道母校明年百年誕辰。我們想通過錢江晚報,讓我們的校友知道這個事情,並能積極提供老照片、上年份的物件,一起來參加母校生日。」目前最老的一張合影,是1976年拍的龐麗美給錢報記者看了一張老照片,是1976年拍攝的一張合影。
  • 樟樹:清江中學舉行建校八十周年文藝匯演(圖)
    下午1點整,全校師生齊聚一堂,在嶄新的塑膠操場上隆重舉行建校八十周年文藝匯演慶祝活動。  活動儀式由辦公室主任簡小兵主持,清江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盧桂林、副校長楊和林分別在活動儀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盧桂林校長激情滿懷地說: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聚會,共慶我校八十周年華誕!
  • 江永:百歲老人過生日不辦酒席拒收紅包
    12月8日,江永縣夏層鋪鎮水源頭村高興才老人在他百歲大壽這一天,不但不操辦酒席,而且拒收村民們送來的紅包禮金。高老的做法在當地傳為佳話。給老人送來生日蛋糕。水源頭村是個千年古村,有330戶1200多人,民風淳樸、尊老愛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