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後,很多新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都想競選班委。有的是想在大學期間擔任班委鍛鍊一下自己,有的是聽說班委能夠得到評優評先更多機會。但是班委名額就那麼多,想要參與競選的人數遠遠多於班委名額。所以就出現了「狼多肉少」的局面,那麼在眾多的班委職位中,有哪些職位相對來說擔任的好處大於壞處呢?
接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擔任班內各項班委職務的好與壞。
一.班長
班長是管理班內各項事務的班委。一般輔導員有事都會找他。當班長的好處有很多,在不掛科的情況下評優評先都會優先選擇班長。(包括獎學金)擔任班長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很多學長學姐,可以跟他們學習到很多為人處世之道。
但是壞處也很多,當班長的一般會傳達學校或輔導員下達的指令,但是有很多指令在同學們看來都比較坑。比如:每當學校有活動,學校都會找學生去捧場。導員會讓班長召集學生,然後學生就會把參加活動的黑鍋砸到班長頭上。另外每年的評優評先都會有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找班長的茬。
總之擔任班長的壞處是大於好處的。並且擔任班長會很累,雖然很鍛鍊人。很多學長學姐對於較為親近的學弟學妹們都會進行告誡:其他班委可以當,但是儘量不要選擇當班長。
二.團支書
除班長外,團支書是僅次於班長地位的人。班長不在的時候,各項工作的指派就會下發到團支書這裡。除此之外,團支書還會兼收每年的團費。關於入黨事務,除班長外,也會優先團支書。黨團支書好處很多,班長能享受到的好處團支書基本上都能享受到。
但是擔任團支書的壞處卻和班長不同,很少很少,因為班級內部大部分事情都是班長處理,只有班長不在的時候才會交給團支書。但是團支書可以一句:我會給班長說。結束掉一切事物。並把鍋甩給班長。所以說團支書算是一個比較好的職位。
三.學習委員
忙,很忙。學習委員的工作就是和老師打交道。有關學習上的一切事物全都會交給學習委員。作業收發,考試劃重點,統計學生成績表。這些都需要學習委員去做。當然學習委員也是個可以鍛鍊學生執行能力的職務。好處是能各科的老師都比較熟悉。然後大學四年基本上掛科很少。
壞處就是:很忙,忙到每天晚上可以熬通宵做出老師所要求的學生成績總結表。
四.紀律委員
負責每天上課點名,並且記錄有關學生的「量化分(評獎學金重要依據)」。當然也會有班長組織活動的時候維持記錄。好處是自身的量化分會很高,更有把握拿到獎學金。平時事情也很少。
壞處就是遭人罵,畢竟點名記名很多人都會去來求你,你不計?老師那交代不過去。計!班裡的學生會在背後罵你的。
五.生活委員、文藝委員、心理委員、衛生委員
除以上四名班委之外,還會有許多工作較少的班委。從名稱上都能看出來各自的工作是什麼。生活委員:調節學生宿舍之間的矛盾,有時候班費也會由生活委員管理。文藝委員:組織班內學生參與校內大大小小各種活動。心理委員:調解學生心理問題,有的學校會在每周特定時間讓心理委員給班內學生做心理輔導。衛生委員:寢室教室衛生的管理者。
好處就是比其他學生評優評先的機率更大。壞處很少,基本上都是各個委員所職務方面的問題。
以上就是大學班內各個班委的職務以及擔任後的好處和壞處,你們了解了之後,還會當班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