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日韓三國在政治、經貿上有很多合作,三國在東北亞地區發揮什麼作用,未來的合作方向是什麼?下面有請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劉江永做一下分析。
劉江永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
劉江永:近期東北亞的局勢,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朝鮮與韓國。4月27日,金正恩作為朝鮮領導人第一次跨越三八線訪問韓國,韓國總統文在寅也第一次與金正恩攜手往返三八線,雙方發表了《板門店宣言》,並且為美朝首腦峰會奠定了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東北亞地區的確出現了一些非常積極的因素。隨後,第七次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在東京召開,李克強總理正式訪問日本。在朝鮮半島出現積極變化,但仍有變數的情況下,在美國推行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大背景下,中日韓三國更需要一個和平發展的國際空間和開放的世界經濟貿易體系。所以,共同利益和務實合作成為本次會議的基調。但是,針對朝鮮半島局勢,中日韓三國都希望實現半島無核化,確保半島和平狀態,但各方訴求的重點不同。
劉江永:日本希望通過這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共同對朝鮮施壓,把朝鮮完全、可核查、不可逆轉地棄核,特別是解決「綁架日本人問題」的立場,寫入三國共同文件,這個目的並未達到。
劉江永:三國在會後發表的聯合宣言中表示:「我們致力於半島完全無核化,重申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和平穩定是我們的共同利益和責任,強調只有通過國際合作,並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全面解決各方關切才能為朝鮮半島光明未來奠定基礎。中韓領導人希望日朝之間的綁架問題通過對話儘快得以解決。」
劉江永:韓國希望中日兩國明確支持韓朝領導人會晤及《板門店宣言》,韓國的目的基本達到了。這次三國領導人會議期間發表特別聲明,對韓朝領導人發表的《板門店宣言》表示支持。中國則希望推動中日韓三國務實合作,鼓勵朝韓、朝美對話勢頭。
劉江永:儘管如此,今後安倍政府還會不斷地要求中美韓等國在與金正恩會晤時表達日方訴求,強調解決「綁架問題」。因為這有助於安倍內閣維持在國內趨於下跌的民意支持率。但安倍自身也並不希望朝鮮半島「真打起來」,畢竟在地緣上,朝鮮與韓國是搬不走的鄰居,但他不希望半島迅速和解也是真的。
劉江永:朝鮮核試驗、飛彈試射曾是安倍贏得大選及推動修憲的最重要外部利用因素。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重啟也使日本繼續利用「中國威脅論」作藉口有點犯難。這些因素如果迅速消失,安倍如何穩定執政基礎?如何實現修憲?
主持人:「特金會」的取消,對東北亞地區形勢產生了哪些影響?
劉江永:從東北亞大變局的現實來看,「重頭戲」在美朝關係。5月24日,朝鮮廢棄了豐溪裡核試驗場,而美國總統川普卻未使用最擅長的推特(Twitter)發文,而是突然冒出一封信,宣布取消與金正恩會面,儘管或許屬於巧合,但著實讓人感到不厚道。但是,川普近期又表示願意6月12日在新加坡實現美朝峰會。至於「金特會」是否會如期舉行?見面談什麼?能談成什麼樣?6月12日之前,這些還全是問號。不過在此之前,圍繞「金特會」的美朝隔空過招早已開始。
劉江永:美朝雙方都要顯示對這次峰會的主導權,造成一種對方更需要對話的印象,相比之下川普更甚。從一開始,在美朝峰會是否舉行、會晤日程、會址等一系列問題上,美方就變來變去或久拖不決。韓方曾建議在板門店舉行朝美峰會,朝方也認可,因為那裡既安全又方便還具有象徵意義。按常理來說,板門店是舉行「金特會」的最佳地點,但美國非要選擇新加坡,為的是不讓韓國掌握主導權。
劉江永:這就是川普與金正恩的第一次過招兒。如果金正恩不願乘坐飛機前往新加坡,美朝峰會就可能會被延期甚至告吹。但金正恩的膽略似乎超出了美國政策設計者的預判。其實,新加坡作為首次美朝峰會的舉辦地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確定性、試探性和非正式性。今後,朝美峰會或朝韓美峰會等大戲的舞臺還可能在板門店。韓方的「和平之家」、朝方的「統一閣」都將見證新的歷史。
劉江永:在此之前,美國鷹派人物「一計不成還會再施一計」。他們不會公開反對「金特會」,但會通過抬高會議門檻等方式激怒朝方,以達到攪局的目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月10日再度訪朝並接回三名美國公民後,美朝峰會準備工作開始啟動;5月15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卻橫生枝節地公開主張朝核問題要採取所謂「利比亞模式」。這是美朝之間的又一次過招兒。
劉江永:所謂「利比亞模式」,絕非只是「先棄核、後補償」那麼簡單,而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誘壓下,利比亞的卡扎菲政府於2003年12月宣布棄核,並將核武資料、離心機等核設備運往美國,以示誠意。2004年7月,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的博爾頓就曾提出朝鮮也應該按照「利比亞模式」棄核,但立即遭到朝方拒絕。2011年2月,利比亞發生內戰,美國等北約成員國便對利比亞發動軍事打擊並剷除了卡扎菲。
劉江永:在朝美峰會準備過程中,博爾頓重提所謂「利比亞模式」,對於朝鮮來說無異於一種刺激和挑釁。因為這等於對朝鮮說:「你徹底繳槍,接受我的命令,不然就把你宰了。」博爾頓出招兒了,「金特會」能否舉行就看朝方是否淡定。如果朝方一觸即跳,便可能正中博爾頓的下懷。
劉江永:5月16日,朝鮮副外相指責博爾頓提出的「利比亞模式」暴露美方「險惡」用心,企圖把利比亞或伊拉克的悲慘命運強加給朝鮮,令人懷疑美方藉助對話和談判改善朝美關係的誠意。對此,川普立即表示目前不會採取「利比亞模式」。5月18日,川普說:「利比亞模式和我們的朝鮮對策完全不是一回事兒。在利比亞,我們摧毀了那個國家,沒有協議要保護卡扎菲。利比亞模式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現在這個會讓金正恩留下,他還會統治那個國家,……如果你看看我們對卡扎菲的模式,那就是徹底摧毀,我們去幹掉他。現在,這種模式只會在一種情況下發生,那就是我們談不攏。」
劉江永:本來此事可以就此了結,但美國副總統彭斯5月22日卻再度提及「利比亞模式」,他強調了川普談話後半截的警告,稱「上周我們對利比亞模式進行了一些討論。總統說得很清楚,如果金正恩不(與美國)達成協議的話,只會得到利比亞模式那樣的結果。」彭斯此言一出,激怒了朝鮮外務省副外相崔善姬。她抨擊彭斯是「愚鈍的政治傻瓜」,表示朝鮮不會乞求與美對話,「朝美是在會談場所見面,還是在核對核的對峙中見面,全部取決於美方的決心和舉動。」
劉江永:結果,這番話又激怒了川普。5月25日,川普給金正恩一封似乎是國務院早已起草好的信,以頗為溫和的口吻表示取消美朝領導人會議。朝方非常敏銳地發現,川普與博爾頓、彭斯有所不同,只是強調了朝方「憤怒」的態度影響了他按時舉行美朝峰會。金桂冠十分及時地給川普回了一封措辭相對溫和的回信。結果,川普便順著這個臺階下來了,重新表示可以按原計劃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美朝峰會。這次過招兒,朝方得分較多。
劉江永:實際上,在「金特會」問題上,川普主要依靠蓬皮奧為首的國務院推進落實。蓬皮奧在擔任中央情報局長時便與朝鮮有來往,是美朝高層之間的傳話人。川普一開始決定與金正恩舉行美朝峰會,就是蓬皮奧穿針引線的結果,他深得川普的器重與信任。
劉江永:目前,博爾頓、彭斯等對朝強硬派暫時「靠邊站」。他們主觀上或許想替川普對朝施壓,但客觀上則在給川普添亂,使外部產生了疑惑:「美國到底誰是老大?誰說了算?」 美國內部意見不一,一部分人是為了刺激朝鮮,但在客觀上也在撼動川普的總統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