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通訊員 胡昌銀) 一條求助微信,幫助老百姓解決了生活中的諸多疑難雜症。近日,「平安巫溪」公眾微信因為對老百姓「有求必應」而被市民爭相加為好友,「平安巫溪」在眾多微友中迅速「火」了起來,而微信的開通者——巫溪縣副縣長、公安局長唐公民同志利用微信為群眾排憂解難的事也成了轄區市民津津樂道的話題。
身為副縣長、公安局長的唐公民為何開通公眾微信,又是如何利用微信平臺,一步一步拉近警民之間心與心的距離,如何對老百姓的困難求助做到「有求必應」的呢?記者通過深入巫溪實地採訪,還原了一位公安局長微信故事背後的民生警務。
微信求助:公安局長跟蹤督辦「黑」戶口
「我當時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發微信向唐縣長求助的,沒想到唐縣長親自跟蹤督辦,使30多年的『黑戶』終於有了自己合法的身份證明。」4月21日,雖然事過月餘,但重慶市巫溪縣下堡鎮村民黃友權憶及當初向唐公民局長發微信求助時的經歷,仍舊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2014年元宵節晚,巫溪縣下堡鎮村民黃友權與朋友聊天時無意中聽說——公安局長唐公民通過「平安巫溪」手機微信為轄區百姓做了很多實事。
「我當初對朋友的話持懷疑態度,不相信一位公安局長能藉助手機微信為老百姓做出什麼實事。」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回憶起同村村民黃祥雲今年30多歲了還沒有戶口,想起朋友元宵節晚所講的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添加了唐公民局長的微信號。
「添加微信當日9時24分,我收到手機微信提示「你已成功被添加為好友,你們現在可以對話啦!」。
「當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居然成了堂堂副縣長、公安局長的微信好友。」「雖然成了微信好友,但與唐局長直接對話,當時我還沒那個膽量。」
3月9日凌晨1時47分,時隔24天之後,黃友權懷著想儘快幫助黃祥雲解決戶口難題的迫切與期待,草草編寫了一條求助信息,並通過微信發給了唐公民局長。
「唐縣長你好!下堡鎮安裡村石龍社黃髮友家的小男孩(小名小撿娃),因超生為逃避計劃生育罰款,三十多歲了至今仍無戶口,因為沒有戶口,外出打工買不到車票,到鎮上辦事一天搞不定時在賓館都無法寫號住宿……很多具體感受,我們外人無法形容」
「現在黃祥雲母親已去世、父親因病不能勞作、哥哥癱瘓在床,全家生計全靠黃祥雲一人勞作維持,因為沒有戶口,連本該享受的農村低保也無法享受到,外出打工無路,全家人幾乎陷入絕望。能否給他們家這棵就(救)命稻草補上戶籍?多謝!」
「說實話,當時我發出這條求助信息時並未抱多大希望。」黃友權告訴記者。
「你好,我是西寧派出所戶籍民警小胡,麻煩把黃祥雲未上戶的事情詳細講一下好嗎?」當天中午,黃友權收到西寧派出所戶籍窗口來電。
「今天有民警找你嗎?」同日19時32分,「平安巫溪」回了黃友權第一條微信。
「謝謝唐局長,西寧派出所所長上午已經跟我聯繫過了,現在就看結果了,多謝多謝!」黃友權立即將辦理情況回復給唐公民局長。
3月10日至3月12日,西寧派出所所長符皓帶領戶籍民警連續幾天奔忙於黃祥雲居住地下堡鎮安裡村和派出所之間,徒步跋涉上百公裡,通過實地調查走訪,為黃祥雲補齊了上戶所需的全部手續。
「辦理戶口一事,已全部辦妥。戶口已經恢復,只等他本人到所領取戶口薄了。」 3月13日下午3點13分,唐公民用微信給黃友權反饋了辦理結果。
「謝謝唐縣長,黃祥雲已經領到了戶口本。多謝多謝!」收到公安局長的回覆,黃友權激動萬分,並通過微信向唐局長表達了內心的感激之情。
「我當初以為自己發出去的信息會石沉大海。」
「真沒想到一位公安局長會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而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解決了問題,現在看來,我當初的顧慮全都是多餘的。非常感謝公安機關為我們老百姓做了實事。」黃友權在接受採訪時聲音略微顫抖的告訴記者。
至此,巫溪縣下保鎮安裡村石龍社33歲的黃祥雲終於有了自己的官方戶口,近34年的「黑戶」身份在局長的跟蹤督辦下終於重見了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