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楓橋】警務室裡的故事—— 巧解「公媳」矛盾

2020-12-23 澎湃新聞

【塞上楓橋】警務室裡的故事—— 巧解「公媳」矛盾

2020-04-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是「楓橋經驗」的精神實質。疫情期間,永寧縣公安局閩寧派出所原隆村警務室時刻謹記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時代內涵,將疫情防控工作與堅持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融合起來,全面摸排矛盾糾紛、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為疫情期間良好的轄區治安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原隆村,卻有這麼一對相處十年的公公與兒媳,平日裡磕磕碰碰、小矛盾不斷。最近,這對「公媳」的矛盾再次因為一件小事升了級。

4月8日上午,一位老大爺敲開了原隆村警務室的大門,走進辦公室後便向社區民警傾訴起心中的怨氣:兒子蘭某明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和妻子與兒媳王某花住在一起,王某花照顧老兩口的日常生活起居。平日裡,蘭大爺總因為家庭瑣事與兒媳發生爭執,這天上午與兒媳爭吵升級,兩人甚至要求對方搬出去居住。聽了蘭大爺的訴說,社區民警第一時間電話聯繫蘭某明,請他與王某花一起到警務室來。

蘭某明夫妻二人剛剛走進警務室,蘭大爺指著兒媳就嚷了起來:「你不是要把我趕出去嗎,你不是不讓我兒子養活我了嗎,小劉警官在這裡,我看你怎麼趕我走」。正說著,王某花也不依不饒的嚷了起來:「我天天給你做飯、打掃衛生,照顧你們老兩口,還有照顧三個孩子,你不體諒我就算了,還總是給你兒子告狀,說我不孝順你,今天在劉警官面前,你說清楚,我怎麼不孝順你了」。社區民警見狀,連忙安撫二人的情緒,並將老人請到旁邊的調解室。

蘭某明夫妻二人開始訴說了這一家人之間的摩擦、碰撞。原來,因為蘭大爺夫妻二人年事已高,對小兩口平日的生活方式有許多不滿,兒媳王某花經常通過微信與親戚、朋友視頻聊天,使蘭大爺認為兒媳「心不在這個家裡」,日積月累便有了今天這一幕。

社區民警詳細了解了這場「公媳」矛盾的緣由,開展了耐心的勸說。常年與老人居住,難免會有小矛盾產生,如何避免並解決矛盾就需要小技巧了。目前,蘭某明夫妻二人與蘭大爺老兩口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分開居住,但誰都不願從這個小院裡搬出去。聽到這一點後,社區民警分別對蘭大爺和蘭某明夫妻進行40多分鐘的勸說,一家人心中的怨氣消了,但仍不願互相退讓。

隨後,社區民警電話聯繫閩寧鎮司法所所長何亮、原隆村清真寺阿訇,請他們分別與蘭某明夫妻進行微信視頻通話,對一家人的矛盾進行調解。終於,經過4天的調解工作,一家人達成一致意見——分開居住,這場「公媳」之間的矛盾終於落下了帷幕。

不論是婆媳矛盾還是「公媳」矛盾,歸根結底是兩代人生活習慣、思想觀念上的不同。對於年輕人,與公公婆婆相處時要改變不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改變的,要學會寬容的去適應,及時調整心態,學會彼此相互尊重,這樣才能使婆媳之間、「公媳」之間和睦相處。

原隆村警務室將持續摸排轄區矛盾糾紛,充分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精神實質,避免因矛盾糾紛引發的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發生,全力打造「和諧原隆」新局面。

監製:趙永斌 供稿:閩寧派出所 編輯:王龍

原標題:《【塞上楓橋】警務室裡的故事—— 巧解「公媳」矛盾》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塞上楓橋】農場警務室:讓平安建設像大樹一樣根深葉茂
    【塞上楓橋】農場警務室:讓平安建設像大樹一樣根深葉茂 2020-06-30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紹興升級「楓橋經驗」智慧 巧解基層治理「方程式」
    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表示,近年來,紹興從堅持黨建引領、堅持依靠人民、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堅持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四化並舉」、堅持共建共享五個方面探索完善「楓橋經驗」。「多元共治」巧解「千家結」走進諸暨市楓橋鎮楓源村,青山綠水環抱,屋舍儼然。
  • 公媳矛盾,婆媳矛盾,各有千秋
    剛到樓下,看著小斌和三個警察邊說邊從單元門裡走了出來,小斌也看到了我和老王,搖了搖頭,我和老王就明白的在旁邊等著了。送走了警察,吃瓜群眾也就慢慢地散了,小斌走過來「先別問,人多嘴雜,你們去老地方等我,一會我去找你們。」
  • 對標「楓橋經驗」,打造警務助理「北郊樣板」
    北郊鎮豐樂村警務助理李耀把當事人請進村裡的警務工作室,面對面現場調解矛盾糾紛。為了群眾,依靠群眾警務助理與「楓橋經驗」不謀而合今年8月的一天,受強降雨影響,北郊鎮小七村和小劉村兩村交界的低洼地裡被水淹了。
  • 【新時代「楓橋經驗」】鍥而不捨解糾紛 踐行「楓橋」促和諧
    【新時代「楓橋經驗」】鍥而不捨解糾紛 踐行「楓橋」促和諧 2020-12-21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巧姐無聲警務室」巧解聾啞群眾煩心事
    36歲的社區民警何巧,紮根社區6年多,把轄區聾啞群眾當親人,堅持不懈學手語,創建「巧姐無聲警務室」,熱情為他們排憂解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無聲關愛之歌。因溝通不暢,這個特殊群體與社區居民存在隔閡,曾一度矛盾糾紛頻發。
  • ...平安燈塔」——記瀋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二臺子派出所關興國警務室
    民有所盼,警有所應,大東區首個以社區民警姓名命名的關興國警務工作室就紮根在這裡。自從2003年部隊轉業後,關興國就一直在大東分局二臺子派出所從事社區警務工作,他所在的警務室也被福安社區群眾親切的譽為「平安燈塔」。強化智慧警務,打造平安家園群眾看平安,關鍵看發案。
  • 原州區政協副主席張玉峰一行深入北塬派出所金城花園警務室調研...
    原州區政協副主席張玉峰一行深入北塬派出所金城花園警務室調研社區警務工作 2020-10-15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揚州湯汪派出所:「四智警務」打造新時代「楓橋派出所」
    江蘇揚州湯汪派出所 :「四智警務」打造新時代「楓橋派出所」 發布時間:2020-09-15 18:58 星期二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莎莎 通訊員 裴雨 吳昊
  • 向人民報告②丨「楓橋經驗」的宿城實踐
    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示 範 單 位記集體三等功一次宿城公安分局項裡派出所宿城公安分局府苑派出所2019年度全市「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示 範 單 元宿城公安分局府苑派出所仁恆裡網格警務工作站深入推進「公調對接」。
  • 圳警「楓橋經驗」|為什麼總是這個派出所上頭條?
    黨建引領推進人民調解社會化基層的矛盾糾紛化解效率,很大程度影響著公安機關基層治理工作的效率。對此,寶崗派出所進行了大膽探索,將轄區新雪警務室打造成坂田街道踐行全省「楓橋經驗」示範點。新雪社區警務室推進駐所人民調解陣地前移,立足警務室實現多部門共同參與人民調解,及時化解了各類矛盾糾紛:將人民調解陣地前移至警務室在街道協調下,引入綜治、網格、城管等8個部門入駐警務室,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更專業,實現了多部門共同參與人民調解的新格局;
  • 社區民警在行動|樓上樓下鄰居鬧矛盾 機智民警小方案巧解糾紛
    原標題:社區民警在行動|樓上樓下鄰居鬧矛盾 機智民警小方案巧解糾紛清溪鎮銀瓶路的一家公寓,上下兩戶鄰居因為孩子玩鬧問題,關係鬧僵,勢如水火。住在上戶黃先生一家,孩子年紀小愛玩鬧,但因上下層隔音效果偏差,孩子鬧騰時,對樓下住戶徐某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 龍港公安分局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禮堂警務」讓「楓橋經驗...
    龍港公安分局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禮堂警務」讓「楓橋經驗」生根鄉村 發布時間:2019年08月09日 來源:」,促進公安文化與鄉村文化、公安勤務與鄉村事務、公安團隊與鄉村團隊相融合,在文化禮堂中暢談治安、傾聽公安、共謀平安,助力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鄉村落地生根。
  • 溫州巖頭鎮讓村民當警務助理
    警務助理和民警一起調解糾紛。 永嘉警方供圖據新華網杭州5月8日電:「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楓橋經驗」如何在新時期煥發新活力?溫州市永嘉縣巖頭鎮派出所交出自己的「楓橋式答卷」——依靠警務助理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警務助理不是警察,是村民。
  • 大朗巷頭社區警務室:以「情、理、法、德」化解群眾糾紛
    為切實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解決群眾所需,巷頭社區民警主動探索,結合「楓橋經驗」,創新辦法,實行「情、理、法、德」調解技戰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運用老鄉情誼 以「情」動人式調解因產業結構原因,巷頭社區有近一半人口為四川籍人員,其中又以四川廣安籍為多。
  • 社區警務|農場警務室的情感「和事佬」
    東莞市公安局大嶺山分局農場警務室社區民警王新江是一位年紀較大的部隊轉業民警,多年的基層派出所工作經驗讓他有著一套得心應手的處理家庭糾紛、情感糾紛的方法,社區裡日常夫妻吵架、男女朋友分手了都經常來找「老王」評理、談心,而經過老王處理後通常也是雙方握手言和。
  • 大朗長塘警務室「四員合一」全力做好家暴案件處理
    與社會機構聯動,當好「家暴調解員」長塘警務室深入踐行「楓橋經驗」模式,落實矛盾不上交、矛盾化解在基層的工作要求,注重加強與各類社會機構的協調聯動,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調解方案,提前介入矛盾化解工作。根據李某的情況,長塘警務室與長塘社區等部門建立了定期跟蹤工作機制,加強教育,指導該家庭化解矛盾糾紛。經過一段時間的跟進,葉某已取得李某原諒,再也沒有出現家暴情況,目前與家人和睦相處。
  • 「楓橋經驗」小故事|「三劍客」+「三診法」,助推...
    「楓橋經驗」小故事|「三劍客」+「三診法」,助推...」小故事|「三劍客」+「三診法」,助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編者按 今年是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周年暨習近平同志指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15周年。
  • ...大提升】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打造「西湖藍盾」義警...
    「西湖藍盾」義警隊自從成立以來,截至目前一共向社區民警提供矛盾糾紛線索57條,現場制止打架鬥毆17次,救助服務78次。「楓橋經驗」發端於基層,基層基礎這一本源始終不能丟。派出所作為紮根基層的公安隊伍,在耕耘基礎的同時,更多的時候,面對的往往是鄰裡糾紛、雞毛蒜皮。如何主動排查一起起矛盾?如何在源頭處化解風險?如何在案件處置中體現公正?
  • 警務室裡又設調解室 警察律師齊斷「家務事」
    揭牌儀式現場 通訊員供圖他倆原來隔行如隔山、風馬牛不相及,但在2021年第一天上午、在《民法典》實施第一時間,卻一起歡聚如意社區警務室,攜手共建「陳蕊伶律師家事調解工作室」,並與廣州市委政法委、荔灣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社會工作專家學者一起揭開了調解室的「紅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