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巷頭社區警務室:以「情、理、法、德」化解群眾糾紛

2020-12-22 瀟湘晨報

今年以來,大朗巷頭社區民警成功調解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35起,其中127起為較大的經濟和租賃糾紛,有力保障了轄區和諧穩定。

據統計,巷頭社區各類糾紛求助類警情佔全社區接處警總量的一半以上。為切實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解決群眾所需,巷頭社區民警主動探索,結合「楓橋經驗」,創新辦法,實行「情、理、法、德」調解技戰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運用老鄉情誼 以「情」動人式調解

因產業結構原因,巷頭社區有近一半人口為四川籍人員,其中又以四川廣安籍為多。為做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巷頭社區民警考慮到「老鄉情」的「連心橋」作用,誠意邀請四川廣安的6名流動黨支部書記加入巷頭社區調解辦公室,成為特邀調解員,充實到調解員隊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調解員運用老鄉的方言與當事人溝通交流,從情感上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劃分矛盾類別 以「理」服人式調解

巷頭社區警務室合理把矛盾糾紛分為一般矛盾糾紛、焦點矛盾糾紛、複雜矛盾糾紛三個類別。在調解工作中,調解員注重講究調解技巧,科學運用「理」字找準重點進行調解。針對一般矛盾糾紛,調解員直接傾聽當事人訴求所依據的道理,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遵循雙方當事人的道理和意願,找到雙方都同意的契合點,成功調解矛盾糾紛;針對焦點矛盾糾紛,例如難以分辨對與錯的「婆媳」糾紛,找到矛盾糾紛的突破口,用道理開展說服教育工作,做到用事實說話,以證據說理,成功把矛盾化解。針對複雜矛盾糾紛,則向上級領導匯報,將矛盾案、事件列為社區工作重點,聯合多個部門,制定方案,逐一化解。

找準關鍵要點 以「法」束人式調解

針對某些涉及核心利益關係的矛盾糾紛,說真情、講道理仍難以解決的,社區民警則動用「法」的作用,通過耐心向當事人解讀法律條文,讓當事人明白自己的行為可能觸及違法犯罪,需要承擔法律後果,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為下一步調解打好基礎;若當事人仍然我行我素、無理取鬧,觸及違法犯罪底線的,堅決按照法律規定依法懲治,絕不姑息。今年5月2日以來,巷頭社區物業秧塘街毛織園租戶陸續向村委會遞交關於疫情期間減免租金的聯名申請書,社區民警和分管物業村幹部積極與租戶代表進行協調,圍繞矛盾的關鍵要點,重點突出「法」的震懾力,制定調解方案及應對對策,並圓滿解決了相關問題。

應對固執人員 以「德」治人式調解

現實生活中,個別群眾法律知識匱乏、法律意識淡薄,既不講法也不講理,對於這類人,巷頭社區民警、流動黨支部書記充分運用以「德」治人的方式,在勸解過程中諄諄教導,以德服人。2019年,巷頭社區警務室成功獲評「嶺南標杆警務室」,社區民警洛江華被授予「嶺南百佳社區民警」榮譽稱號。

文字:尹金鐘

攝影:尹金鐘

編輯:符德明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朗長塘警務室「四員合一」全力做好家暴案件處理
    根據李某的情況,長塘警務室與長塘社區等部門建立了定期跟蹤工作機制,加強教育,指導該家庭化解矛盾糾紛。經過一段時間的跟進,葉某已取得李某原諒,再也沒有出現家暴情況,目前與家人和睦相處。長塘警務室警長經常帶領民警、社區(村)工作人員、志願者,走訪轄區內存在矛盾糾紛、家庭糾紛的家庭,尤其是對可能發生家暴案件的重點家庭開展上門走訪活動,加強對施暴者進行法律宣傳,最大程度上避免家暴案件的發生。
  • 社區民警在身邊(116)丨譚明乾:用心做警務,用情暖民心
    社區民警的職責是什麼?「什麼事情都要管,什麼事情都要做,既是戰疫先鋒,也是調解員,還是宣傳員,更是群眾的貼心管家,歸根結底就是要竭盡所能為民謀實事、解難題。」東莞市公安局長安分局烏沙警務室民警譚明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是這樣說的,事實也是這樣做的。
  • 大慶公安:以「五三」工作法 全面深化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感受法治新生態 建設平安黑龍江大慶公安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以系統思維、為民情懷、務實作風不斷調整機制、優化做法、嘗試新路,以思想解放推動化解矛盾實踐創新,凝練總結了「五三」工作法,今年以來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8346起、治安調解850起、交通調解1868起。
  • 處理警務更提供服務,杏壇打造服務型社區警務室
    為此,杏壇派出所將黨員社區民警列入各村居黨委班子,兼任村黨委委員,融入村居(社區)日常管理,進一步提升社區警務室社會治安防控和服務群眾能力,密切警務室與村委的聯繫。,連續兩年節假日零糾紛警情發生。據悉,2020年1至11月,逢簡轄區零發案天數共計267天,涉警零投訴,矛盾糾紛零上交,並實現連續三年「零搶案」發生,年內救助群眾80人次,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 大朗巷頭小學被認定為市品牌學校
    據了解,東莞市第二批品牌學校共有30間學校,大朗鎮巷頭小學位列其中。此前,大朗鎮中心小學已經被認定為東莞市第一批品牌學校。另外,此次發布會還公布了東莞市第三批品牌學校培育對象名單,共有60間學校入選,大朗實驗小學、大朗中學、大朗第一中學榜上有名。
  • 社區警務|農場警務室的情感「和事佬」
    東莞市公安局大嶺山分局農場警務室社區民警王新江是一位年紀較大的部隊轉業民警,多年的基層派出所工作經驗讓他有著一套得心應手的處理家庭糾紛、情感糾紛的方法,社區裡日常夫妻吵架、男女朋友分手了都經常來找「老王」評理、談心,而經過老王處理後通常也是雙方握手言和。
  • 商丘新城三和警務室: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社區融合警務新模式
    面對轄區日趨複雜的治安形勢,今年5月份以來,三和警務室民警以深入開展「一村(格)一警」工作為載體,以強基礎、化矛盾、保民安為目標,通過創建警民互動的三道動態防線和創安守望微信群等,構建了了「社區領導、民警牽頭、居民參與、分級管理」的立體化動態防控網絡模式,讓警務室成為群眾家門口的
  • ...平安燈塔」——記瀋陽市公安局大東分局二臺子派出所關興國警務室
    民有所盼,警有所應,大東區首個以社區民警姓名命名的關興國警務工作室就紮根在這裡。自從2003年部隊轉業後,關興國就一直在大東分局二臺子派出所從事社區警務工作,他所在的警務室也被福安社區群眾親切的譽為「平安燈塔」。強化智慧警務,打造平安家園群眾看平安,關鍵看發案。
  • 社區警長在身邊|長安新安警務室警長陳積勝:群眾哪裡需要就出現在...
    來自沙頭社區的陳積勝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廣東警官學院,畢業後考回東莞市公安局,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警服,而後十二年警職生涯多次獲獎,成為守護轄區群眾的好警察。構築轄區群眾安全屏障今年2月疫情初期,陳積勝臨危受命,擔任新安警務室警長。
  • 大朗打造四大矛盾調處平臺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汪萬裡為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層,東莞市信訪局以創建「最多訪一次」示範市為契機,整合多元調處資源,激發基層創新活力。全市首創線上「調委會」2019年以來,大朗綜治辦在全市創新推出「大朗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微信小程序。群眾打開小程序申請調解,輸入矛盾雙方姓名、電話,簡要敘述雙方存在的糾紛,再選好調解員,72小時之內就會收到調解員的電話回復。
  • 24小時在線的「警務室之家」
    家庭河南省鶴壁市的張彥光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與其他家庭不同的是張彥光和妻子董嘉薈都在社區警務室工作2013年以來為了社區的平安和諧夫妻倆以警務室為家堅持「門常開、人常在、隨時來、隨時辦」一天24小時服務群眾由於工作成效顯著
  • 廣西興安法理揉情化解涉穩糾紛「骨頭案」
    在興安縣委政法委的指導和協調下,高尚鎮「法理情」三管齊下,於2020年8月法理揉情將此糾紛徹底化解,兩村村民握手言和。為徹底解決這一重大歷史遺留糾紛,今年2月,興安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由縣委政法委牽頭,公、檢、法、司及當地政府抽調骨幹力量成立工作組,全面開展化解工作。在工作組持續努力下,於今年8月徹底化解這一重大糾紛,成為興安縣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典範。
  • 矛盾糾紛能「預化解」?老警察華麗轉身調解大咖
    8月12日,海澱公安分局萬壽寺派出所「段保華警務室」調解員們在「閆煜華工作室」負責人閆煜華老師的講解下,腦洞大開,決定從「裝修擾民類」糾紛入手,就地化解矛盾。老百姓的矛盾糾紛就是社區裡的「大事」「債務糾紛、家庭糾紛、鄰裡糾紛、停車糾紛、擾民糾紛……」萬壽寺派出所車道溝南裡社區民警段保華說,接管社區三年來,社區裡的110中80%都是各種矛盾糾紛,對於社區民警來說,這些矛盾糾紛都是社區裡的「大事」。
  • 南充順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由「盆景」點綴到「楓景」滿園
    建立以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為統籌,區級各部門、各鄉鎮街道調解組織為主體,村(社區)調解委員會為支撐的糾紛調解體系。成立家事調解委員會、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等專業性調解組織13個,選聘調解員120餘名。二是優化調解場地。命名「春霞調解室」、「嶽大姐調解室」、「老魏調解室」、「知心姐姐聊天室」等個人調解室18處,調解能手有了施展身手的固定場地。
  • 原州區政協副主席張玉峰一行深入北塬派出所金城花園警務室調研...
    10月15日上午,原州區政協副主席張玉峰、政法委副書記蔡東學一行在分局黨委副書記、政委王繼祖、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馬生權的陪同下調研北塬派出所金城花園警務室社區警務工作。張玉峰副主席一行聽取了社區民警李正花就金城花園警務室建設和運行、多元矛盾化解調處、黨員義務110巡邏隊伍等情況匯報,實地查看了 「3DVR智慧警務服務系統」演示、多元化矛盾調處、風險評估三級預警、矛盾分流提級化解等工作機制,仔細翻閱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相關臺帳。
  • ...只要警燈亮著,我們心裡就有底」——黑龍江泰來家庭警務室見聞
    「誰家鬧矛盾了、路燈不亮了、丟東西了、有糾紛了……村裡的大事小情村民都找我。」張井楊說,有解決不了的就到家庭警務室,沏上一壺茶,平心靜氣地坐下聊聊,一般都能在村裡解決。新華社記者 唐鐵富 攝走進家庭警務室,乾淨整潔,牆上掛有「小警務、大效能、服務送百姓」「家門口的派出所,百姓中的110」等標語,防暴叉、執法記錄儀等警用裝備一應俱全……2017年以來,黑龍江省泰來縣為推進鄉村治理,將警務室建設到村和社區,力爭讓問題化解在基層。
  • 大朗犀牛陂警務室:積極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機制模式
    大朗公安分局犀牛陂警務室積極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機制模式,營造了「平安創建人人參與、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拓展公眾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形成自下而上、自發而為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自開展群防群治工作以來,犀牛陂警務室發動社會各工廠企業、出租屋管理員等力量參與,構建了全民創安、群防群治的創新社會治安防控模式。
  • 【中寧】新堡派出所:乘「楓」破浪 勇立「橋」頭
    新堡派出所在充分走訪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警力、人口、信訪等實際情況,將原有的五個警務區整合重新劃分為三個警務區,聘用警務專幹12人,以肖閘村為試點,在新堡鎮黨委的領導下,聯合司法所、肖閘村試點打造「黨建引領、平安護航、矛盾化解、傾情服務」為工作宗旨的肖閘警務室,深入實踐與探索符合新堡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 社區警務室成家門口「派出所」!順德杏壇探索「一村一警」新機制
    把社區警務室打造成市民家門口的「派出所」,為市民提供貼心服務!記者今日從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杏壇派出所獲悉,杏壇積極探索「一村一警」智慧新警務新機制,以逢簡警務室為試點,打造服務型社區警務室,目前已取得突出成效,將在全鎮範圍內全面鋪開。
  • 社區警務丨周密部署巡邏防控,警務室及時化解危險因素
    東莞市公安局清溪分局謝坑警務室高度重視安保維穩工作,周密部署巡邏防控,維護轄區治安穩定。日前,謝坑警務室社區民警鐘必強巡邏中發現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妥善將其安置好,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謝坑警務室社區民警鐘必強至清溪鎮謝坑村中坑路段時,發現一名男子(身高約168釐米,短髮,穿一件綠色短袖T恤和一條藍色牛仔褲、一雙藍色拖鞋)坐在一出租屋樓下語無倫次的大聲吼叫,即向前進行詢問,見其身上有一張身份證,但該男子拒絕回答民警的問話,繼續自言自語,疑似有精神不正常,遂將其帶回三中派出所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