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小松
□ 通訊員 曹長青 蔣剛
廣西桂林市興安縣高尚鎮龍田村委路西村與大田頭村道路糾紛由來已久,該糾紛自2003年發生後至2020年曆時17年之久,縣委、縣政府歷經多年多次調解,均未能妥善化解。在興安縣委政法委的指導和協調下,高尚鎮「法理情」三管齊下,於2020年8月法理揉情將此糾紛徹底化解,兩村村民握手言和。
近年來,興安縣委政法委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下足「繡花」功夫,全力推進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排查化解工作,切實將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排查化解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興安縣平安興安建設也取得良好成效,前不久的一項權威調查顯示,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達99.01%。
攻堅克難敢啃「硬骨頭」
矛盾糾紛積案往往時間久遠,牽涉範圍較寬,情況複雜。針對「骨頭案」「釘子案」,興安縣落實矛盾糾紛「百日攻堅」縣級聯繫領導制度,強化責任擔當,組建「攻堅」專班,主動啃最硬的「骨頭」、拔最緊的「釘子」。
路西村與大田頭村道路糾紛由來已久,路西村原有一條進入該村所屬山場的道路,剛好經過大田頭村的山地,多年來,該道路被大田頭村佔作山地使用。而大田頭村出村的道路出口段又剛好是路西村所屬的山地。
2003年,路西村村民為了促使大田頭村拓寬路西村進山的道路,採取「逼將」方式,將大田頭村出村道路兩邊用砂石水泥砌窄,將原本5米寬的道路縮成3米寬,使得大田頭村村民進出村困難。本以為大田頭村會為了行路問題妥協,允許路西村拓寬進山道路,誰知大田頭村根本不願被動妥協,反而兩村矛盾更加激化,村民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甚至數次出現集體對峙場面。
多年來,興安縣相關部門及高尚鎮政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先後組織上百次調解,均未能妥善化解雙方矛盾。特別是近年來,每逢中秋、春節等重大節慶日,兩村外出務工村民返村,常有因道路問題發生數百人的群體性對峙。
為徹底解決這一重大歷史遺留糾紛,今年2月,興安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由縣委政法委牽頭,公、檢、法、司及當地政府抽調骨幹力量成立工作組,全面開展化解工作。在工作組持續努力下,於今年8月徹底化解這一重大糾紛,成為興安縣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典範。
以上率下不擺「花架子」
當前,鄉村振興步入「快車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涉及面廣,類型繁多,情況複雜。為打好這場攻堅戰,興安縣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責任到人,逐案認領,逐個化解。興安縣各鄉鎮成立矛盾糾紛調處中心。作為全縣調處矛盾糾紛的中堅力量,縣司法局針對全縣重大糾紛成立了由班子成員任組長的三個重大糾紛調處工作組,集中全局精銳力量參與化解重大矛盾糾紛。
今年2月,路西村與大田頭村道路糾紛案專項工作組一成立,第二天便一頭扎進路西村和大田頭村實地走訪,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至5月初,共組織召開群眾會議,群眾代表和隊幹部會議50多次,同時組織大田頭村在外工作的幹部、退休幹部回村做群眾及村民代表的思想工作。通過走訪和多次會議後,了解到兩村多年累積的怨氣和矛盾猶如「針尖對麥芒」,短時間極難硬碰硬解決,非要路西村將大田頭村進村路口恢復到5米寬或讓大田頭村將路西村進山路拓寬目前都難以做到,工作組只能另闢蹊徑。
工作組經過多方走訪、實地查勘、認真分析,針對解決大田頭村的外出道路問題制定了新的計劃。5月24日,興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蔣世語帶領工作組,在大田頭村組織召開戶代表會議,在會上提出了解決方案:由縣委政法委出面協調,高尚鎮和縣交通局大力扶持,將大田頭村至另一自然村洙泗洞村連村道路約550米擴寬並硬化,洙泗洞村和大田頭村均可更順暢便捷出入本村,而不再經過路西村出入村。而原途經路西村的道路僅作為備道通行。同時,兼於大田頭村良好的基礎環境,由高尚鎮政府牽頭,將大田頭村列入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改善大田頭村的村容村貌。
方案提出後,大田頭村村民個個拍手稱讚,一致同意。與會人員紛紛在《大田頭村2020年新農村項目建議書》上簽字,並按下手印,同時表示同意不再與路西村爭執,全力配合政府實施新農村建設項目,將大田頭村硬化、亮化、美化,建設成為鄉村振興中一處靚麗的典範。
兼顧情理當好「貼心人」
「情理」是「法理」之外又一辨別是非對錯的標準,更是群眾心中的「一桿秤」。對群眾有感情,講「理」他們就願意聽;對群眾的問題漠不關心,「理」講得再好他們也不信。只要真正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高度關注他們的利益訴求,付諸真情,才能贏得理解和支持。
2020年6月,在工作組的精心組織下,大田頭村至洙泗洞村連村550米長道路全段擴寬為4.5米,10天後全部完成硬化,參與工程的大田頭村民稱這是他們村百年難見的奇蹟。同時高尚鎮政府組織專業人員拆除了大田頭村內大量閒置的危房、旱廁,村內道路也全部硬化,空置地上種上了景觀花草樹木,安裝了35盞太陽能路燈,整個村內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至此,歷時17年的大田頭村與路西村道路通行糾紛得到了徹底解決。
7月初,大田頭村自發選出修路人員,歷時半個月,主動將路西村進山道路從原來的1.5米至2.5米擴寬至4米,並平整了路面,一般的農用機械和運輸車輛都可順利通過。
通過化解路西村與大田頭村這一長達17年的糾紛,興安縣及時總結經驗,進一步形成「傾聽訴求要耐心、找準結點要細心、協調糾紛要真心、平息矛盾要有恆心」的調解矛盾糾紛「四心工作法」,「四心工作法」的核心直奔人民群眾最關注、關切的利益,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上,盡一切可行之法去解決,以心交心、以情換情,從心底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化解工作就會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做起來就會事半功倍,更高效地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據統計,1月至10月,興安縣共調處矛盾糾紛8293件,調解成功8120件,調解成功率為97.91%。
基層接訪面對的是不同層次、不同文化程度的群眾,興安縣政法系統幹部在接訪群眾時,堅持以十足的耐心,飽滿的熱情從合法、合規、合理等方面,向來訪群眾講通政策,講明方法,做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群眾知道哪些事件、哪些糾紛應當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哭二鬧三上訪」,讓小問題變成大難題,真正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百姓安居樂業,怡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