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深入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2020-09-19 神州國普網

全省新立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數、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同比實現「三下降」;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基本出清,全省216家法人P2P網貸機構實現行業性全面退出……與此同時,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上市公司風險、大型企業債務風險等處置工作紮實推進,風險防控長效機制日益健全。

「上半年,我省經濟增長0.9%,比一季度回升5.9個百分點,位居東部沿海地區前列。8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0.92%,處於歷史較低水平。」9月16日上午,出席江蘇全省法院金融審判工作會議的江蘇省副省長馬欣,在講話中對在複雜嚴峻經濟形勢下,江蘇法院系統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的上述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當天發布的《江蘇法院金融審判白皮書(2018-2020)》顯示,江蘇省法院金融商事案件在2018年、2019年持續上升情況下,經過艱苦努力終於出現了「拐點」:2020年截至8月31日受理了77639件,同比下降了12.36%。與此同時,2018年以來已對790名金融犯罪分子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162名集資詐騙犯罪分子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至無期徒刑不等的刑罰,有效遏制了金融犯罪發展態勢。

金融審判引導資本「脫虛向實」

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蘇各級法院忠實履行金融審判職責,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促發展、防風險、助改革,從維護金融安全、健全金融法治、推動實體經濟發展高度,充分認識金融審判重要性。「省法院黨組專題研究金融審判工作,先後出臺了加強金融審判維護金融安全、懲治經濟犯罪、規範企業破產等指導意見,推動了全省法院金融審判工作深入開展。」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夏道虎介紹。

備受社會關注的「錢寶系」「愛晚系」等一批重大金融犯罪案件審結,「套路貸」及虛假訴訟專項治理持續推進,妥善處理企業債務風險引發的訴訟,除了這些具有標誌性的金融審判攻堅,江蘇法院還結合司法實踐和需求,先後研發了全國首個「套路貸」虛假訴訟智能預警系統、建立了疑似職業放貸人名錄、成立金融法庭專門負責金融和借貸案件審判工作。

「嚴格依法審理各類借貸案件,合理認定利息費用標準,堅決否定高利轉貸行為、職業放貸行為的效力,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引導金融資本『脫虛向實』。」夏道虎介紹。

據了解,江蘇法院系統還與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機構全面強化了金融監管和金融審判協同聯動,通過專項機制協同、專業機構協同、重點領域協同的健全完善,實現金融監管、金融審判的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江蘇高院多維度健全金融審判機制,深入推進了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很多地方金融審判法庭與當地人民銀行都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機制,在金融審判專家諮詢制、金融專家陪審制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郭新明介紹,今年1月至6月,江蘇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3萬億元,同比多增8081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但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疊加,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要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離不開法院系統的強有力支撐。

提升審判質效服務「六穩」「六保」

金融穩、經濟穩。當前,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平穩,但也存在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有待加強、金融潛在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打擊非法金融活動任務依然艱巨繁重等問題。江蘇作為經濟強省,金融體量很大,司法服務和保障的任務更重,在促進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肩負重要使命。

據了解,江蘇法院在參與非法金融活動專項治理攻堅戰工作中積極作為、主動作為,其中在全國率先出臺制定打擊與防範「套路貸」虛假訴訟、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兩個工作指南,並對2016年以來的68萬餘件民間借貸案件組織開展「回頭看」。

《江蘇法院金融審判白皮書(2018-2020)》顯示,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一批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件得到糾正,金融放貸領域涉黑涉惡案件的被告人重刑率達30.5%,在打擊與懲治的高壓態勢下,民間借貸案件明顯減少。江蘇高院副院長褚紅軍介紹,金融借款合同糾紛、銀行卡類糾紛、保險類合同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證券類合同糾紛佔全省法院一審金融商事案件總數91.65%。

褚紅軍介紹,通過發揮法院案管系統、執行信息管理系統、「套路貸」虛假訴訟智能預警系統等三大系統平臺,落實「一檢索、二集中、三併案」辦案機制,有效解決了單一案件難以發現線索問題,提高了打擊懲治精準度。通過加快推進「要素式庭審+要素式審理報告+要素式裁判文書」模式,有效提高了金融案件審判效率。

建立專業高效多元解紛機制

作為全面強化金融審判與金融監管協同聯動的重要舉措,9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了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江蘇省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對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與金融機構等主體之間因金融業務而產生的合同和侵權民事糾紛,探索建立專業高效、有機銜接、便捷便民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實施意見》明確了三方職責分工,其中江蘇高院負責指導、督促轄區法院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將金融糾紛調解組織和調解員引入訴訟服務中心,引導當事人選擇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納入「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部署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監局推動建立金融糾紛調解組織體系,指導金融糾紛調解組織開展工作,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履行調解協議。

「對於爭議糾紛標的額在1萬元以下的金融糾紛,將探索建立小額糾紛快速解決機制。」江蘇高院民五庭主要負責人段曉娟介紹,法院對於具備調解基礎的案件,按照自願合法原則,採取立案前委派、立案後委託、訴中邀請等方式引導當事人通過金融糾紛調解組織解決糾紛,調解協議書可以經申請司法確認。如調解不成的,法院將及時登記立案或者恢復審理。

「《實施意見》的發布,標誌著江蘇省金融糾紛訴調對接機制正式建立。」郭新明說,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將和金融糾紛調解機構一道推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強化矛盾糾紛的「訴源治理」水平,發揮行業調解機構的專業優勢,更好服務於法院審判工作。

本文轉載自法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江蘇高院: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最高人民法院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
  • 宜川縣召開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推進會
    為深入貫徹最高院、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深化司法、金融信息共享,充分發揮智慧法院、智慧金融建設對金融糾紛多元化解的積極作用。宜川人行和宜川縣人民法院經過多次協調對接,商榷建立了金融糾紛訴調對接機制和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實施方案,9月9日宜川人行聯合宜川縣人民法院共同召開了宜川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推進會,宜川縣人民法院、宜川縣金融工作中心、宜川縣各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信貸部門經理等14人參加。
  • 江蘇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一萬元以下小額金融糾紛有望快速解決
    9月16日,江蘇省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一系列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新舉措。】  9月15日,江蘇省高院、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 河北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為進一步完善河北全省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近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對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工作範圍、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制度等作出規定。
  • 省法院發布《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最高人民法院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和金融管理部門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職能作用
  • 瓜州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推進會在瓜州縣法院召開
    ,及時有效化解金融糾紛矛盾,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平正義,為紮實推進瓜州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工作不懈努力。王凱軍強調,一是要充分認識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瓜州縣金融糾紛調解室的成立,是探索實現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在瓜州縣金融領域全覆蓋的重要舉措,是瓜州縣法院與金融行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擔當作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有效途徑,必將為促進金融市場繁榮穩定、推動瓜州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二是要全力推進瓜州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 福清法院從「對接」向「聯動」深化,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制定意見7月16日,福清市人民法院與中國人民銀行福清市支行(以下簡稱「福清人行」)聯合制定了《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福清人行分管領導,以及福清市各銀行機構、中信建設證券福清營業部、人保財險福清支公司、中國人壽保險福清市支公司分管負責人,在福清人行會議室,共同商討推進福清市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 梨樹縣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暨梨樹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推進會召開
    9月3日,梨樹縣人民法院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梨樹縣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梨樹監管組、梨樹縣金融管理服務中心及各大商業銀行召開梨樹縣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暨梨樹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推進會。縣人民法院院長張瑩出席會議並講話。張瑩指出,要充分認識建立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對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大意義。
  • 河北省四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為進一步完善全省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近日,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 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省司法廳、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堅持依法公正、調解自願、高效便民三項工作原則,對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工作範圍、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制度等作出規定。調解範圍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因金融業務與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產生的合同和侵權責任糾紛 。
  • 多元化解金融糾紛,大安法院召開機制建設協調會
    7月1日下午,大安法院召開促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協調會,大安法院院長趙樹傑為召集人,參加會議的有副院長劉遇忠、副院長張松巖、立案庭庭長、民事審判庭庭長、中國人民銀行大安支行行長和大安市轄區內的7家銀行主要負責人。
  • 北京高院與北京銀保監局出臺意見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與北京銀保監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金融糾紛提供多元化解決途徑,通過加強司法引領與監管引導,全面推進北京地區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 關於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規範全省金融市場秩序,防範和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風險,依法公正高效化解金融糾紛,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有效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以及《黑龍江省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等相關規定
  • 北京高院與北京銀保監局全面推進北京地區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因此,金融消費者和金融機構均迫切需要一種兼具訴訟和調解優勢的機制,以快速妥善化解金融糾紛。近日,北京高院與北京銀保監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金融糾紛提供多元化解決途徑,通過加強司法引領與監管引導,全面推進北京地區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 滎經縣人民法院:金融調解工作室進駐法院 推進縣域金融糾紛多元化解
    四川新聞網消息(何濤)為進一步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和金融要求,防範和化解本地區金融風險,優化滎經營商環境,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和金融管理部門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職能作用,8月18日,滎經縣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在滎經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金融調解工作室進駐滎經法院推進縣域金融糾紛多元化解
    本報訊(李月萍 記者 楊棕賢)8月18日,滎經縣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在滎經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滎經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任泓光,中國人民銀行滎經支行行長李建,縣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人壽保險等多家金融、保險機構主要領導參與了揭牌儀式。
  • 河北出臺意見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為有效化解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近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省工商業聯合會聯合出臺《關於全面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充分認識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重要意義,培育和發展中國特色商會調解組織,發揮司法在商會化解糾紛中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同時,也要細化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和工商業聯合會在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中的具體職責。
  • 壤塘縣大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今年以來,壤塘縣大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不斷將司法工作的糾紛源頭防控延伸,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打通訴源治理的「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壤塘縣法院共收案229件,同比減少26%。
  • 建高效機制!江蘇1萬元以下小額金融糾紛可快速解決
    8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0.92%,處於歷史較低水平。」9月16日上午,出席江蘇全省法院金融審判工作會議的江蘇省副省長馬欣,在講話中對在複雜嚴峻經濟形勢下,江蘇法院系統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的上述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 河北出臺推進民經領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實施意見
    為有效化解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近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省工商業聯合會聯合出臺《關於全面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充分認識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重要意義,培育和發展中國特色商會調解組織,發揮司法在商會化解糾紛中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同時,也要細化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和工商業聯合會在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中的具體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