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順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由「盆景」點綴到「楓景」滿園

2020-12-22 瀟湘晨報

胡愛明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牟廷河 位於川東北的南充市順慶區,是南充市的主城區、老城區,遺留問題多、歷史包袱重、矛盾糾紛突出。近年來,南充市順慶區緊緊扭住矛盾糾紛「牛鼻子」,努力探索多元化解新方法、新途徑,夯實預防基礎,精準化解矛盾,創新楓橋經驗,多元化解工作「盆景」紛呈,亮點突出,「楓景」豐碩,百花滿園。 夯基礎、抓預防,築防線、固前沿 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不斷加強制度建設、陣地建設和糾紛排查,全面加強源頭預防。 (一)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以區委辦名義印發《關於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22項工作機制、5項運行機制,搭建3大化解平臺,構建以人民調解為主體、行政調解為保證、司法調解為補充的「三位一體」調解體系。二是強化監督考核。拿出目標考核分值的10%,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納入全區綜治「平安建設」目標考核範圍,制定細化5項具體考核內容,強化工作落地落實。三是落實風險評估。全面落實重大項目風險評估制度,近3年來,共組織召開風險評估專題會40餘次,備案風險評估報告240餘件。 (二)建設調解陣地。一是健全調解組織。建立以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為統籌,區級各部門、各鄉鎮街道調解組織為主體,村(社區)調解委員會為支撐的糾紛調解體系。成立家事調解委員會、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等專業性調解組織13個,選聘調解員120餘名。二是優化調解場地。命名「春霞調解室」、「嶽大姐調解室」、「老魏調解室」、「知心姐姐聊天室」等個人調解室18處,調解能手有了施展身手的固定場地。金臺鎮傾情打造100餘家「民情茶館」,賦有「一茶在手,糾紛沒有」的美稱。三是打造德治陣地。打造天府明珠、尚水佳苑等糾紛化解示範小區和油緣路、萬年東路等法德文化陣地,引導群眾自覺把調解作為化解矛盾糾紛的主要選擇,為糾紛多元化解奠定良好基礎。 (三)強化糾紛排查。一是開展宣傳發動。組織召開學習貫徹《四川省糾紛多元化解條例》專題會議,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條例》宣傳活動40餘場次,受諮詢群眾6萬餘人次,提升了群眾對《條例》知曉率。二是開展領導接訪。落實區級領導每周接訪、鄉鎮主要領導逢場天接訪工作制度,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現場協調解決問題困難,受到群眾的廣泛好評。三是開展糾紛摸排。全面開展「轉作風、惠民生、走基層」活動,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18件,協調解決「下水道堵塞」等問題122件;開展「千名網格、萬家服務」社情民意收集化解活動,656名網格員深入各小區、樓棟、住戶,收集各類矛盾糾紛446個,分解15個責任部門全部辦結。 保大局、盯重點,巧施策、抓化解 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置於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進,有效保障重點工作開展。 (一)抓好涉疫糾紛化解。疫情期間,排查化解涉疫情矛盾糾紛182件,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一是做好提前防控。全區網格員義無反顧,第一時間投入抗疫工作,全天候宣傳疫情動態和防疫政策,全力疏導群眾情緒,共勸散群眾聚集120餘次、集中餐飲420餘起,勸退衝撞卡點50餘人次,依法關停茶坊、店鋪1700餘家,為群眾代買生活用品300餘次,有效預防和減少涉疫糾紛。二是做好重點化解。全面開展涉疫情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對排查出的西山燈會、珍禽養殖、發熱類藥品銷售、火鍋餐飲、定點醫院環境等5件重大涉疫糾紛,落實區級領導包案、主管部門負責、屬地和相關部門配合的化解機制,採取分析研判、溝通協商、法規宣講、政策傾斜等多種方式,實現重大涉疫糾紛全面化解。三是做好違法打擊。依法公開審理「黃某某妨害公務案」,為南充市宣判的首例阻礙疫情防控工作的妨害公務罪案件,入選全省法院涉新冠疫情典型案例,央視、人民日報等50餘家媒體對該案進行了實時網絡直播。 (二)抓好項目糾紛化解。全力化解重大項目矛盾糾紛,為項目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工作經驗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勇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一是聚焦臨江新區建設。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實政法服務經濟發展品牌高效保障臨江新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包括「開展矛盾糾紛大化解」在內的十大工作措施,前置設置法官工作站、檢察官工作站、警務工作站、法律服務站和糾紛調解室,一線開展法律服務和糾紛化解工作。二是聚焦徵地拆遷。全面做好徵地拆遷領域的法律宣傳、政策引導和糾紛化解工作,召開動員會、壩壩會50餘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00餘件,處置阻工事件30餘起,有力保障了搬罾大學城、順蓬營一級公路等重大項目的徵地拆遷工作。三是聚焦房產開發。建立「領導包案、專班跟進、部門配合、屬地穩控」工作機制,開展專案處置,五星現代城、逸合中央公園等一批爛尾樓盤實現有效盤活、復工建設,惠及群眾2000餘人。 (三)抓好群體糾紛化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思路,今年以來,共排查處置群體性矛盾糾紛20餘起。一是全力保障建制調整。我區是全市村級建制調整示範區,村級建制數從231個至108個,減少率達53%,建制調整面臨幹部有情緒、群眾有顧慮,矛盾隱患較多的困難。採取「政策宣傳、個別約談、分類定策、輿情處置」等4項措施,開展約談300餘人次,制定安置措施400餘個,妥善處置負面輿情1件。二是全力化解督辦案件。新建街道福樂小區所有門面共用一個總表,沒有安裝戶表,導致水費誤差達100餘萬元,住戶與水務公司無法在戶表改造費用上達成一致,引發群體性矛盾,該糾紛被列入了全省2019年督辦事件。在化解過程中,區政府通過函告康源水務公司,本著讓利於民的原則進行戶表改造,新建街道全面摸排群眾意願、掌握動向、做好政策解釋和溝通,最終促成該糾紛圓滿解決。三是全力服務公共利益。區政府在擴建第三人民醫院過程中,周邊群眾因個人利益受損和擔心環境問題,多次到相關部門反映訴求,阻撓擴建工作。區委領導多次到現場研判問題、制定政策,相關部門和街道數次與群眾進行交流,最終打消群眾顧慮,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建機制、勇創新,護「盆景」、靚「楓景」 積極傳承發展「楓橋經驗」,探索出區法院訴源治理,西城全國首批楓橋式派出所、東南「三紅三百三治」等一大批經驗模式,實現了楓橋經驗由「盆景」點綴到「楓景」滿園。 (一)區法院訴源治理全國先進。區法院依託訴訟服務中心,構建訴調對接、繁簡分流、訴訪分離等功能的訴源治理工作平臺,組建包括16名法官、15名法官助理、28名司法輔助人員、平均年齡32歲的訴訟前端治理專門力量,特邀調解員330名。建立「一街道、一社區、一法官(法官助理)」的訴源治理法官片區責任制,覆蓋城區12個街道、84個社區,成立物業糾紛等派駐調解室10個,促進矛盾糾紛及時、高效、源頭化解,受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新時代對「楓橋經驗」的創新發展。 (二)西城楓橋式派出所全國首批。西城派出所積極踐行「紅心、連心、放心、貼心」工作法,推行「黨建延伸+社區警務+社區治理」聯創模式,實現基層黨建和社區警務、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開展警民「連心」行動,實施以「西城守望」「西城邀邀您」和「衛士系列」為載體的「放心」工程,實施廣進「千家門」、力解「百家憂」、辦好「十件事」的「千百十」惠民警務,2013年來,矛盾糾紛呈年均18.8%的趨勢下降,調解成功率達97.6%,架設了通向民心的 「西城楓橋」,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三)東南「三紅三百三治」寫入決定。東南街道積極搭建「百姓舞臺」「百家講堂」「百味茶社」平臺,組建「紅袖標」綜治巡邏隊、「紅馬褂」網格調解隊、「紅帽子」志願服務隊,探索德治、法治、共治三位一體治理方式,打造出「三百平臺抓教育、三紅隊伍抓服務、三治機制抓治理」的「三百三紅三治」模式,形成多方共促、立體共管、全域共治的還房社區矛盾糾紛治理新格局,被市委寫入基層治理「199決定」。

【來源:四川法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充 「把脈問診」調解糾紛「疏通經絡」化解矛盾
    、中介協會主任冉宏發言 許爾斌 孫賢 文/圖不久前,司法部評選表彰一批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南充市房地產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榜上有名。這既是南充市房地產管理的一份榮耀,也是對南充市房地產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為民服務的充分肯定。近幾年來,南充市房地產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南充市房地產管理局的支持與引導,已發展人民調解員23名,其中,四川省最美人民調解員1名、二級人民調解員1名、人民調解能手1名、人民陪審員1名。
  • 司法部調研組到湖裡區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調研
    司法部調研組到湖裡區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調研 2019-10-25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幹街道榮星村:矛盾糾紛勤化解 多元調解促和諧
    蕭山區北幹街道榮星村積極落實上級部署,成立了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主要負責矛盾糾紛的排查、受理、協調、化解、回訪等工作;通過整合人員力量,組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團隊,主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立足早排查、早發現、早協調、早解決,及時有效的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社區
  • 協會參加商會調解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座談會
    2020年8月21日下午,由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和天津市工商聯共同舉辦,天津市網際網路信息商會承辦的商會調解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座談會在天津市網際網路信息商會會議室舉行。隨後介紹了市高法的一些職能設置、工作程序,以及人民調解工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和人民調解在處理社會糾紛矛盾中的重要意義。商會調解是人民調解工作的一個重要形式和組成部分,在化解糾紛矛盾時有著重要的作用,希望能和各商協會進行交流合作,更好地促進矛盾糾紛化解的多元化建設。
  • 寧夏「調」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子
    「過去,法院是矛盾糾紛化解的主戰場,如今我們積極探索和創新多元化解糾紛工作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快捷的解紛渠道。」11月7日,平羅縣訴前調解室調解員羅靜說。「這種糾紛真正打起官司,訴訟程序繁瑣、花費時間長、承擔風險還大。」羅靜對當事人進行勸說疏導,促使雙方通過非鑑定方式協商解決賠償事宜,降低糾紛解決成本。最終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由寧夏某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一次性賠償尤某某財產損失3.3萬元,平羅縣法院給予司法確認。  穩定是最大的民生,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
  • 富平法院:關於構建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的思考
    因此,必須積極構建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從而使人民群眾在解決矛盾糾紛時有更多的路徑、選擇,也使得「循法而行」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 人民法院是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最後防線,也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人民法院依法處理社會矛盾糾紛可以說是最權威的機關。
  • 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多元解紛深入社區
    9月10日下午,南開法院告申庭一行6人來到向陽路街昔陽裡社區,成功化解了一起居民與社區居委會的糾紛。黨的十九大代表、昔陽裡社區原主任王月華同志全程配合法官進行調解工作,並親自參與調解。、特點和目標,並簡要概述了南開法院多元解紛化解工作開展情況和遇到的難點。
  • 多元調處打造10分鐘矛盾糾紛化解圈
    □記者 李廣寅  通訊員 耿永彬 秦志敏 報導  本報東營訊 「如果不是矛調中心在中間給我們調解,這個煩心事到現在也解決不了。」日前,談及自己與鄰居的土地承包糾紛的解決,東營市墾利區郝家鎮宮家村村民宮海峰,將這一「功勞」歸結於該鎮的西北工作區矛調中心。  今年以來,郝家鎮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體系,全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建設,全面構建「一網運行,組團服務」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 普蘭店區法院:完善訴調對接機制 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近年來,普蘭店區法院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要求,進一步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工作原則,深入推進訴調對接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區」域,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糾紛解決中最後一道防線作用,維護社會穩定。高標準搭建平臺。
  • 博興縣深化四項建設全力推進「網際網路+調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網際網路+調解」矛盾糾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通訊員 魏巍 蘇倩倩 濱州報導博興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部署要求,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創造「網際網路+調解」工作品牌,紮實推進信息、隊伍、組織、制度四項建設,全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實現由被動調解向主動調解、單一調解向多元調解的根本轉變。
  • 壤塘縣大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今年以來,壤塘縣大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不斷將司法工作的糾紛源頭防控延伸,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打通訴源治理的「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壤塘縣法院共收案229件,同比減少26%。
  • 石嘴山中院培訓特邀調解員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石嘴山中院副院長韓麗寄語新聘任特邀調解員積極參與法院審判工作,正確運用法律知識妥善化解矛盾糾紛,不斷提高調解效率。為貫徹落實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全區法院「一站式」會議精神,加快推進石嘴山中院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切實發揮多元解紛機製作用
  • 三大平臺、「五項機制」、「三治融合」 寧夏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近年來,寧夏從健全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入手,堅持「縱向+橫向+線上」聯動,搭建無縫對接、相互協同的多元化解平臺。縱向推進四級調解平臺建設,建成各類人民調解組織3860個,將排查、化解職能延伸到基層社會末稍。橫向推進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平臺建設。在大中型企業、集貿市場、流動人口聚居區建立調解組織524個,搭建了化解矛盾糾紛的新平臺。
  • 蘭州新區中川園區三舉措深化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本網訊 今年以來,蘭州新區中川園區不斷加強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社會矛盾預防化解、特殊人群管控、法律規範和法治實施等體系建設,統籌運用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等方式和手段,積極探索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諧因素,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 竹山縣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
    竹山縣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 2021-01-12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 構建「二三四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0日訊 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深入開展創新社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做實社區村莊、做強鄉鎮街道」的要求,推動陣地建設標準化、平臺應用高效化、隊伍組建專業化、運行機制規範化,構建「二三四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打造矛盾調處「黃河模式」。
  • 關口前移「分流過濾」化解矛盾糾紛
    記者王雅楠攝今年以來,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領域,創新性推出了民事案件「兩次分流、三層過濾」機制,在行政審判領域構建了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實質化解的行政爭議化解機制,探索出一條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新路子。這一機制在實際中的效果怎麼樣呢?近日,記者深入滄州兩級法院進行探訪。
  • 完善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進一步強化「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建設,推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多元化解,及時、有效當事人合法權益,8月11日,滎經縣法院、滎經縣司法局、滎經縣訴調委召開「訴調對接」工作座談會,滎經縣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建、滎經縣司法局副局長洪亮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 【多元解紛】推進家事矛盾糾紛化解這家法院這樣做
    【多元解紛】推進家事矛盾糾紛化解這家法院這樣做 2020-04-2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淄川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 跑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加速度」
    淄川法院在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過程中,突出以當事人為中心,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服務,升級優化服務設施,真正讓當事人能用、會用、願用網上辦案,並以此為助力,推動訴調對接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讓「數據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路」,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