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
微波爐這麼方便的東西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為什麼會裡面先熱?
微波爐為什麼不能加熱金屬?
兩顆葡萄在微波爐裡為什麼會擦出火花?
怎麼還沒輪到我?
上世紀早期的某天,美國工程師珀西·斯賓塞(Percy Spencer)在研究他的軍用雷達裝置時,發現口袋裡的巧克力莫名其妙地融化了。這激起了斯賓塞的興趣,排除其他因素後,他想到這可能是雷達在「搗蛋」,於是和幾個同事開始拿軍用設備,搞起了烹飪實驗。上世紀用微波加熱食物的漫畫 | 圖源:Wikipedia
最先獻身微波加熱實驗的食物是玉米粒,它們成了世界上第一份微波爆米花。大概是覺得這效果還不夠酷炫,斯賓塞等人又將雞蛋放進一個水壺,然後把發射電磁波的磁控管塞了進去。結果雞蛋給了他們一個「驚喜」,變身「炸彈」,濺了當時正盯著它看的參與者一臉。雞蛋:不能只有我為科學獻身 | 圖源:programmer sought後來斯賓塞專門設計了一個金屬箱,把磁控管安在裡面,讓電磁場更加集中可控,也不會洩露出去,這就是最早的微波爐原型。雷達附近的熱效應並不是斯賓塞最先注意到的,但他是最先對此探究下去,並發現它的應用價值的。早期的微波爐 | 圖源:Wikipedia
然而,和計算機一樣,最早的商用微波爐非常笨重,大約1.8米高、340千克重,價格在那個年代就高達幾千美元。直到1967年,微波爐的尺寸和價格才變得相對親民,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的廚房。和烤箱不同的是,用微波爐加熱的食物,經常外面還是涼的,裡面卻先熱了,微波就算是能穿透食物,也應該裡裡外外一起熱,為什麼會內部優先?雖然名叫「微波」,但在電磁波譜裡它的波長比可見光和紅外線都長(1毫米~1米),短於無線電波。微波爐使用的電磁波波長大約為12釐米,頻率2.45GHz。電磁波譜 | 圖源:維基百科
現代微波爐的基本結構 | 圖源:BusinessInsider
當然,食物內外都會受到微波作用,只不過,不是所有分子都會積極響應,主要還是靠水分子這類能被極化的「積極分子」打配合。水分子整體不帶電,但它的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是一種極性分子。水分子結構示意圖
在微波爐周期性變化的電磁場中,水分子就像個小磁鐵開始「跳搖擺舞」,配合著電磁場的步調變換旋轉方向,振動頻率向微波頻率趨近,高達24.5億次/秒。周圍其他分子在水分子的帶動下也開始振動。而物質中的分子運動越劇烈,表現出來的溫度也越高。水分子隨電磁場變化周期振動示意圖 | 圖源:engineerguy
水分子這麼積極,食物含水量高的部分自然熱得更快。很多食物外幹內溼,或者表層水分流失得多,才會內部先熱,再向外傳導。如果成分均一,內外就會差不多熱。由於微波加熱依靠的是分子振動,在冷凍食品中,水分子的振動受到了限制,加熱效率就沒那麼高了。那麼,為什麼要選擇2.45GHz這個特定頻率的微波呢?實際上家用WiFi也在這個頻段,它屬於國際電信聯盟規定的,對工業、科學和醫學領域開放使用的頻段,避開了通信等領域所使用的頻段。另外,微波爐採用這個頻率還綜合考慮到了加熱效率和成本的問題。打開微波爐說明書,上面一定會有不能加熱金屬的警示。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微波爐裡本來就有金屬結構,最明顯的就是微波爐門上的金屬網。微波爐的外殼本質上就是個金屬籠子,相當於一個法拉第籠,能夠把電磁波困在裡面。法拉第籠能夠屏蔽電磁場 | 圖源:Wikipedia
微波爐中的鋁箔紙(上)和叉子(下)產生電火花,請勿模仿!| 圖源:programmersought
薄而褶皺的鋁箔紙和尖銳分叉的叉子都屬於高危物品,它們的犄角旮旯處容易堆積電荷,形成電勢差,產生電弧,甚至能將金屬材料和微波爐損毀。金屬在微波爐中冒火花不算意外,不可思議的是,兩顆葡萄在微波爐裡也會「擦出」火花,甚至比金屬更劇烈(危險,請勿模仿)。只用一顆葡萄,或者換成其他漿果都不行。微波爐中的兩顆葡萄激起火花 | 圖源:Khattak, H. K., Bianucci, P. and Slepkov, A. D. (2019)
這一現象在早些年前就受到了熱議,但沒有人給出合理解釋,直到去年,一個科研團隊才解開了這個謎團。讓葡萄擦出火花的是一種叫做米氏共振(Mie resonance)的現象。米氏共振,又稱結構共振(morphology-dependentresonance),指的是某些特定形狀、材質的物體尺寸與電磁波波長相近時,產生的相互作用。前面我們提到微波爐的微波波長大約為12釐米,這裡指的是它在空氣中的波長。在不同介質中,微波的波長和折射率都不同,它在葡萄果肉(主要是水)中的波長只有原來的1/10,即1.2釐米左右,這個長度恰好與一顆葡萄的直徑接近,符合米氏共振的條件,微波被困在葡萄內部不斷反射,形成震蕩的電磁場。微波爐中兩顆葡萄的熱量分布 | 圖源:Khattak, H. K., Bianucci, P. and Slepkov, A. D. (2019)
微波爐:我為你們付出了太多(非該實驗現場)
就算你不在乎犧牲微波爐,劇烈的電火花和爆炸也很可能傷到人,或引起火災。所以無論是金屬,還是葡萄,如果你沒有實驗人員的專業防護措施,都千萬別貿然嘗試。此外,普通塑料包裝和普通保鮮膜也不宜放進微波爐裡加熱,因為這些塑料會被熱化,汙染食物。塑料中,只有明確標識可放進微波爐的耐高溫材料(如PP塑料)才能用微波爐加熱。還有雞蛋、包裝封閉的食品等密封系統也不宜放進微波爐,不信的,請回頭看斯賓塞同事怨念的眼神。只要不作死,微波爐其實還是相當安全高效的廚具和實驗道具。圖源:《命運石之門》
文章版權歸《萬物》雜誌官方微信號「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 bd@wanwuweb.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環球物理立場。
點開連結即可查看:《環球物理高效提分方案》針對中高考、物理競賽、滿分物理,短期提分40-60分。
環球物理,以物理學習為主題,以傳播物理文化為己任。專業於物理,致力於物理!以激發學習者學習物理的興趣為目標,分享物理的智慧,學會用物理思維去思考問題,為大家展現一個有趣,豐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諮詢電話:010-56143955 010-56143855
投稿請聯繫 14511055@qq.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蘇州街名商大廈1101環球物理
參加物理集訓營撥打諮詢電話,短期高效提高物理!歡迎撥打諮詢電話:1358199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