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要說近代最大的災難事故,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到車諾比核電站事故,這是一場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國際核事件中首次被評為7級事件的特大事故。
事故發生在1986年的4月26日凌晨,當天夜裡 一次反應堆的爆炸,導致了9萬人直接或者間接死亡,30萬人受災 27萬人患癌的悲劇,共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成為史上最昂貴的災難事故,對於這場災難 很多人都在追著操作員的責任,但要說最大兇手 其實得歸咎在 隱瞞 這件事上,它其實傷亡不應該那麼大,如何說呢 就需要我們回到1986年的那個凌晨。
車諾比核事故是怎麼發生的呢,其實源自於一個小小的實驗,首先我們得清楚核電站是怎麼工作的,核電站其實和火電站等電站的基本工作原理相似,就是靠蒸汽推動渦輪進行發電,只不過它生成蒸汽是靠核能來作用的,簡單來說就是鈾235和中子的鏈式反應,讓它衰變產生更多中子 ,更多的中子會繼續讓更多的鈾235不斷裂變,鈾235質量虧損的同時就釋放大量熱量,也就會燒開水 然後釋放大量蒸汽來發電。
車諾比核電站採用的就是這樣原理下的石墨沸水堆,它有鈾235的燃燒棒 穩定反應的石墨框和冷卻水外,還需要一個控制棒 用它來吸收中子,也就能夠控制反應堆不再加熱。
事實上 這是一個很穩定的核電反應堆,但當時的科學家卻想做一次實驗,在全球核背景下 科學家想要測試核反應堆的斷電保護能力,由於擔心發生大規模斷電的時候,核反應堆可能會因為生成物的緣故而爆炸 造成核洩漏等問題,為了安全 他們進行了這麼一次測試,主要的舉措 就是讓斷電後 在備用柴油發電機發動的空擋中,設計反應堆能夠利用慣性發電防止爆炸 。
但一系列的巧合 就比如測試由夜班的新手完成,科學人員的操作不當 關閉系統自動控制 ,控制棒因為管道形變無法插入等原因,最終實驗對象的第四號核反應堆爆炸了 ,造成了核洩漏的問題,不過真正讓人噴飯的,還是爆炸後的一系列讓人疑惑的操作,它才是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
蘇聯當局一開始認為事故可控制,因此仍然在當地進行大規模五一慶典。同時,蘇聯當局在災難中設置了障礙。然而事情的嚴重性早已超越想像。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被融毀後,700多噸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了大氣之中,同時還燃燒起熊熊大火,不過這時 站內的科學家卻認為事情還能控制,他們隱瞞了反應堆爆炸的事情 ,以火情理由叫來了消防員,共有30名消防員在第一時間前來滅火,最終30名消防員後面都死了。
消防後大量帶有放射性物質的積水,也滲透到了地下 汙染了地下水,而消防無法控制這場火災,隱瞞不住後 地方政府還派來了80輛直升機,用沙包掩埋的方式用來滅火,最後這80輛直升機和駕駛員操作員,也因為放射物死的死廢棄的廢棄,不過這般折騰下火情依舊沒有得到控制 ,由於因為擔心追責 儘管上報到了中央,但當時領導人巴爾戈喬夫收到的,就只是火災報告,於是也就繼續下令進行救火滅災,沒有第一下令撤離民眾。
車諾比核電站附近3公裡的地方,還有著一個普裡皮亞集鎮,此時的空氣中瀰漫著大量的放射性物質,當地居民在不知情下吸入了放射性物質,一直等到48個小時後,首批消防員送入醫院陸續出現死亡後,隱瞞不住的上級才通知普裡皮亞集鎮的居民開始撤離,1000輛大巴被配派遣到這裡進行撤離,但救援過程中 還有很多民眾卻不願意走,老人覺得自己就是死也要死在這裡,造成了救援的拖沓和困難。
火災燃燒了3天依舊沒有控制,3天之後 莫斯科受到了瑞典政府發來的警告,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也在這時第一次舉辦了會議,不過在對外的公示 依舊沒有承認核洩漏,新聞上只是進行了12秒的火災報導,甚至五一的時候 還在基輔舉辦了大遊行慶典,一直等到18天後 蘇聯隱瞞不住才承認核洩露,將方圓30公裡內設立封閉區,撤離當地11.5萬名群眾,之後的幾個月中 蘇聯都在不斷搶救火情,但他們招募不到人手 只能派遣軍隊直升機救火,第一次他們用鉛進行掩蓋 ,科學家以為鉛能夠融化,能滅火掩蓋和防止輻射,但因為溫度過高 大量的鉛反而都氣化了,最終造成第二次汙染 。
一直到後來才用混凝土進行掩蓋才成功滅火,但這時候 已經是7個月後了,此後的15年中 根據白俄羅斯的數據顯示,共計有9萬人因此死亡 ,13.4萬人遭到各種程度輻射疾病的折磨,近30萬人的人生因此改變,就是在現在烏克蘭和國際組織,都在致力於如何讓該片地區生態恢復。
事實上 如果第一時間進行撤離和封鎖的話,車諾比事故不一定會造成這麼大的傷亡,但壞就壞在 面對核災 很多人都選擇 隱瞞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