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俄國人拍攝的關於車諾比事件的硬核科幻劇。
文|劉思遙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答案有無數個,其中之一最近隨著HBO劇《車諾比》的熱播而為全球觀眾所熟知——1986年4月那場恐怖的核事故,成為了一場將國家送入墳墓的政治危機。
· 《車諾比》幾乎受到各方面的一致好評,IMDB評分高達9.7,「爛番茄」新鮮度達96%,挽救了HBO因權遊大結局而崩潰的口碑
戈巴契夫本人贊成這種說法,他在2006年撰文表示車諾比是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
· 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半年後,與裡根總統談笑風生的戈巴契夫
這種說法不乏理據,災難發生後,蘇聯平民很快就切切實實感覺到了缺乏公開性的後果。
核電站爆炸後一周內,人們都得不到任何關於核汙染的官方消息,基輔的兒童甚至在核輻射中完成了五一節慶典遊行,距離出事地點僅130公裡。次日,烏克蘭衛生部長拉馬年科才正式承認,車諾比爆炸導致了嚴重的核洩漏。
反映核汙染侵害範圍的地圖,更是直到1989年2月才被允許刊登。
車諾比事件中的欺騙和隱瞞,傷害了蘇聯人和國家之間的感情,說它造成了蘇聯的崩潰,似乎並不誇張。
反過來說,如果車諾比核電站一直沒有爆炸,蘇聯會不會存在至今?世界又將是怎樣的面貌?
美蘇對調
2014年的俄劇《Чернобыль. Зона отчуждения》(《車諾比·禁區》)中就是這樣的一個世界。
劇中,車諾比並未發生災難,因此,現實中被疏散遺棄的核汙染鬼城普裡皮亞季也安然無恙,繼續一片繁榮,基建似乎也大有改觀。
· 現實中的普裡皮亞季(左)·劇中的普裡皮亞季(右)
轉眼到了2013年,蘇聯依然健在並越發強盛,街景一派現代化大都會的壯觀景象,人口更是暴增到了4.1億,是現實中俄羅斯的近3倍。
人們正在準備歡慶十月革命96周年,城市裡到處散發著百年紅色政權的光輝。看來,戈巴契夫的錯誤做法已被挫敗,蘇維埃祖國重新走上了正軌。
戈巴契夫本人怎麼樣了呢?劇中並未明言。他顯然離開了權力中心,即使仍然健在,也不再被人們提及了。
2013年的蘇聯領袖,是剛滿61歲、年富力強的弗拉基米爾·普京同志。作為繼安德羅波夫之後第二位從克格勃走出來的人民領袖,他的頭像與列寧並列,懸掛在蘇聯街頭。
有些設定還是符合歷史實情的:在2013年的蘇聯,同性戀者會被判處五年監禁,對國徽出言不遜可能被拘留15天。
蘇聯也走上了數位化、信息化的道路,人們用開機畫面別具一格的蘇制Электроника手機,登錄蘇聯內部的「俄聯網」Рунет。
之所以不用Iphone和國際網際網路,並不是因為蘇聯對世界封閉,而是因為蘇聯人自己的高科技產品確實世界一流,包括類似臉書的社交網站都誕生於社會主義祖國。
曾經有能力與蘇聯競爭的美帝國主義,如今早已跨過了日薄西山的階段,完全崩盤了。
新近爆發的第二次南北戰爭中,工農聯合代表貝拉克·歐巴馬領導著北方政府取得節節勝利。
瀕臨覆滅的原美國政府,則在總統唐納·川普的領導下,準備以夏威夷為復興基地,尋求蘇聯的軍事支持,早日反攻美洲大陸。
以蘇聯為首的聯合國安理會,在緊急會議上通過了向美國派遣維和部隊的決議。
在出發前接受採訪時,蘇軍上校不忘對美國冷嘲熱諷。
美國之所以淪落到這等地步,起因是在1986年8月7日,美國馬裡蘭州卡爾弗特懸崖核電站二號發電機組遭到破壞引發強烈爆炸,反應堆完全損毀,導致了代價巨大的核洩漏。
核事故帶來了嚴重的政治危機,1993年華盛頓爆發了炮打白宮事件,美國從此萬劫不復。
· 新聞:叛軍領導人被逮捕,且止目前,有187人死亡,437人受傷
歷史之所以會走上如此正確的道路,歸根到底,是因為車諾比沒有爆炸——在劇中,一切都始於生活在2013年的5位俄羅斯年輕人,他們陰差陽錯地穿越回了1986年的普裡皮季亞,徹底改變了世界的劇本。
拯救車諾比
故事的中心是一位叫巴沙的俄羅斯青年。一個小偷以修理路由器為掩護,成功偷走了巴沙家中準備買房用的800萬盧布現金。
猖狂的竊賊在社交網站VK上分享了自己的行程,炫耀從巴沙家偷來的巨款,並故意透露自己下一步的行程,似乎在向男主挑釁。
巴沙和朋友們開車出發,想要追回失竊的巨款。一路上遇到種種困難險阻,總會出現一輛神秘的黑色SUV,幫助他們化險為夷。
他們來到了繁榮的普裡皮亞季,意外地獲得了一架科研人員留下的時光機。通過這款機器,他們能且只能穿越回到1986年的普裡皮亞季。
在那裡,他們遇到了當地克格勃第四科科長謝爾蓋·科斯傑科。科長認為,這幫人來路不明,談吐怪異,甚至揚言自己是時間旅行者,顯然是滲透進核電站區域執行破壞任務的外國特務。
未來五人組被一網打盡,未能以任何方式幹預歷史。由於時光機每次只能生效數小時,時間一到他們便從克格勃的監獄裡消失,穿越回了現代。
車諾比核電站如期爆炸,忠誠的克格勃科長淪為替罪羊,被迫去保安公司打工了。五人組回到2013年以後,面對的是蘇聯解體、普京擔任總統的現實世界。
很快,他們便遇到了之前暗中幫助他們的黑色SUV。驚人的是,車上坐的正是那位忠誠的科長。
原來,科長淪落到體制外後,多年來一直在苦思冥想那天發生的一切。直到蘇聯解體,他才恍然大悟,他當年逮捕的嫌犯,真是穿越而來拯救蘇聯的。
為了改變歷史,科長長期監聽巴沙家的情況,僱傭竊賊偷走巴沙家的積蓄,將五人引至車諾比。為了讓一行人平安抵達,他還尾隨並暗中保護他們。
為了祖國,科長設法取得了時光機,準備了假證件,並穿越到過去,潛入克格勃取得火箭筒。
改變歷史的時刻到來了。在1986年的車諾比,巴沙扛起火箭筒,用火箭筒襲擊核電站的煙囪,迫使反應堆停工,以阻止那場埋葬了蘇聯的悲劇。
1986年的科長試圖前來阻攔他們,為了拯救車諾比,老科長打死了過去的自己。
時空穿越中的「祖父悖論」出現了,老科長開槍打死年輕的自己以後,本人也含笑消失。
車諾比爆炸的悲劇得以避免,「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悲劇」因此避免。
蘇聯高堡奇人
顯而易見,《車諾比·禁區》是一部瞎編亂造的劇,完全不能和情節較真。
除了未來人回到過去打死自己的「祖父悖論」之外,整個來回穿越的故事都像《大話西遊》一樣,在歷史和現實之間的各種版本之間作出不受任何約束的驚人切換。
劇中對蘇聯科技發展的描述,對熟悉其歷史的人來說也近乎天方夜譚。
以片中高度發達的網際網路為例,雖然蘇聯從1962年就有人提出設想,要在全蘇計算機網絡上建立統一的經濟規劃和慣例的自動化系統,像神經系統一樣連結全蘇所有工廠、企業,統一指揮全國的計劃經濟,但這一偉大計劃缺威脅到了中央統計局的權責,從一開始就遭到激烈反對。
· 提出蘇聯統一計算機網絡設想的基輔控制論研究所長維克託·格盧什科夫。他的計劃威脅到了中央統計局的權責,從一開始就遭到激烈反對
在蘇聯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中,成百上千個官僚部門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區域網,彼此無法協調整合,無法生長為今天的國際網際網路。
不過,《車諾比·禁區》中的一項發明,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挽救1980年代後期蘇聯難以為繼的計劃經濟體系,幫助國家撐過1991年。
在車諾比事件後橫空出世的蘇聯時光機,可以讓領導人以無限試錯窮舉的方式,反覆回到1986年修正這一年開始的蘇聯「十二五」計劃,直到試出滿意結果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