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車諾比事故沒有發生|大象公會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一部俄國人拍攝的關於車諾比事件的硬核科幻劇。

文|劉思遙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答案有無數個,其中之一最近隨著HBO劇《車諾比》的熱播而為全球觀眾所熟知——1986年4月那場恐怖的核事故,成為了一場將國家送入墳墓的政治危機。

· 《車諾比》幾乎受到各方面的一致好評,IMDB評分高達9.7,「爛番茄」新鮮度達96%,挽救了HBO因權遊大結局而崩潰的口碑

戈巴契夫本人贊成這種說法,他在2006年撰文表示車諾比是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

· 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半年後,與裡根總統談笑風生的戈巴契夫

這種說法不乏理據,災難發生後,蘇聯平民很快就切切實實感覺到了缺乏公開性的後果。

核電站爆炸後一周內,人們都得不到任何關於核汙染的官方消息,基輔的兒童甚至在核輻射中完成了五一節慶典遊行,距離出事地點僅130公裡。次日,烏克蘭衛生部長拉馬年科才正式承認,車諾比爆炸導致了嚴重的核洩漏。

反映核汙染侵害範圍的地圖,更是直到1989年2月才被允許刊登。

車諾比事件中的欺騙和隱瞞,傷害了蘇聯人和國家之間的感情,說它造成了蘇聯的崩潰,似乎並不誇張。

反過來說,如果車諾比核電站一直沒有爆炸,蘇聯會不會存在至今?世界又將是怎樣的面貌?

美蘇對調

2014年的俄劇《Чернобыль. Зона отчуждения》(《車諾比·禁區》)中就是這樣的一個世界。

劇中,車諾比並未發生災難,因此,現實中被疏散遺棄的核汙染鬼城普裡皮亞季也安然無恙,繼續一片繁榮,基建似乎也大有改觀。

· 現實中的普裡皮亞季(左)·劇中的普裡皮亞季(右)

轉眼到了2013年,蘇聯依然健在並越發強盛,街景一派現代化大都會的壯觀景象,人口更是暴增到了4.1億,是現實中俄羅斯的近3倍。

人們正在準備歡慶十月革命96周年,城市裡到處散發著百年紅色政權的光輝。看來,戈巴契夫的錯誤做法已被挫敗,蘇維埃祖國重新走上了正軌。

戈巴契夫本人怎麼樣了呢?劇中並未明言。他顯然離開了權力中心,即使仍然健在,也不再被人們提及了。

2013年的蘇聯領袖,是剛滿61歲、年富力強的弗拉基米爾·普京同志。作為繼安德羅波夫之後第二位從克格勃走出來的人民領袖,他的頭像與列寧並列,懸掛在蘇聯街頭。

有些設定還是符合歷史實情的:在2013年的蘇聯,同性戀者會被判處五年監禁,對國徽出言不遜可能被拘留15天。

蘇聯也走上了數位化、信息化的道路,人們用開機畫面別具一格的蘇制Электроника手機,登錄蘇聯內部的「俄聯網」Рунет。

之所以不用Iphone和國際網際網路,並不是因為蘇聯對世界封閉,而是因為蘇聯人自己的高科技產品確實世界一流,包括類似臉書的社交網站都誕生於社會主義祖國。

曾經有能力與蘇聯競爭的美帝國主義,如今早已跨過了日薄西山的階段,完全崩盤了。

新近爆發的第二次南北戰爭中,工農聯合代表貝拉克·歐巴馬領導著北方政府取得節節勝利。

瀕臨覆滅的原美國政府,則在總統唐納·川普的領導下,準備以夏威夷為復興基地,尋求蘇聯的軍事支持,早日反攻美洲大陸。

以蘇聯為首的聯合國安理會,在緊急會議上通過了向美國派遣維和部隊的決議。

在出發前接受採訪時,蘇軍上校不忘對美國冷嘲熱諷。

美國之所以淪落到這等地步,起因是在1986年8月7日,美國馬裡蘭州卡爾弗特懸崖核電站二號發電機組遭到破壞引發強烈爆炸,反應堆完全損毀,導致了代價巨大的核洩漏。

核事故帶來了嚴重的政治危機,1993年華盛頓爆發了炮打白宮事件,美國從此萬劫不復。

· 新聞:叛軍領導人被逮捕,且止目前,有187人死亡,437人受傷

歷史之所以會走上如此正確的道路,歸根到底,是因為車諾比沒有爆炸——在劇中,一切都始於生活在2013年的5位俄羅斯年輕人,他們陰差陽錯地穿越回了1986年的普裡皮季亞,徹底改變了世界的劇本。

拯救車諾比

故事的中心是一位叫巴沙的俄羅斯青年。一個小偷以修理路由器為掩護,成功偷走了巴沙家中準備買房用的800萬盧布現金。

猖狂的竊賊在社交網站VK上分享了自己的行程,炫耀從巴沙家偷來的巨款,並故意透露自己下一步的行程,似乎在向男主挑釁。

巴沙和朋友們開車出發,想要追回失竊的巨款。一路上遇到種種困難險阻,總會出現一輛神秘的黑色SUV,幫助他們化險為夷。

他們來到了繁榮的普裡皮亞季,意外地獲得了一架科研人員留下的時光機。通過這款機器,他們能且只能穿越回到1986年的普裡皮亞季。

在那裡,他們遇到了當地克格勃第四科科長謝爾蓋·科斯傑科。科長認為,這幫人來路不明,談吐怪異,甚至揚言自己是時間旅行者,顯然是滲透進核電站區域執行破壞任務的外國特務。

未來五人組被一網打盡,未能以任何方式幹預歷史。由於時光機每次只能生效數小時,時間一到他們便從克格勃的監獄裡消失,穿越回了現代。

車諾比核電站如期爆炸,忠誠的克格勃科長淪為替罪羊,被迫去保安公司打工了。五人組回到2013年以後,面對的是蘇聯解體、普京擔任總統的現實世界。

很快,他們便遇到了之前暗中幫助他們的黑色SUV。驚人的是,車上坐的正是那位忠誠的科長。

原來,科長淪落到體制外後,多年來一直在苦思冥想那天發生的一切。直到蘇聯解體,他才恍然大悟,他當年逮捕的嫌犯,真是穿越而來拯救蘇聯的。

為了改變歷史,科長長期監聽巴沙家的情況,僱傭竊賊偷走巴沙家的積蓄,將五人引至車諾比。為了讓一行人平安抵達,他還尾隨並暗中保護他們。

為了祖國,科長設法取得了時光機,準備了假證件,並穿越到過去,潛入克格勃取得火箭筒。

改變歷史的時刻到來了。在1986年的車諾比,巴沙扛起火箭筒,用火箭筒襲擊核電站的煙囪,迫使反應堆停工,以阻止那場埋葬了蘇聯的悲劇。

1986年的科長試圖前來阻攔他們,為了拯救車諾比,老科長打死了過去的自己。

時空穿越中的「祖父悖論」出現了,老科長開槍打死年輕的自己以後,本人也含笑消失。

車諾比爆炸的悲劇得以避免,「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悲劇」因此避免。

蘇聯高堡奇人

顯而易見,《車諾比·禁區》是一部瞎編亂造的劇,完全不能和情節較真。

除了未來人回到過去打死自己的「祖父悖論」之外,整個來回穿越的故事都像《大話西遊》一樣,在歷史和現實之間的各種版本之間作出不受任何約束的驚人切換。

劇中對蘇聯科技發展的描述,對熟悉其歷史的人來說也近乎天方夜譚。

以片中高度發達的網際網路為例,雖然蘇聯從1962年就有人提出設想,要在全蘇計算機網絡上建立統一的經濟規劃和慣例的自動化系統,像神經系統一樣連結全蘇所有工廠、企業,統一指揮全國的計劃經濟,但這一偉大計劃缺威脅到了中央統計局的權責,從一開始就遭到激烈反對。

· 提出蘇聯統一計算機網絡設想的基輔控制論研究所長維克託·格盧什科夫。他的計劃威脅到了中央統計局的權責,從一開始就遭到激烈反對

在蘇聯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中,成百上千個官僚部門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區域網,彼此無法協調整合,無法生長為今天的國際網際網路。

不過,《車諾比·禁區》中的一項發明,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挽救1980年代後期蘇聯難以為繼的計劃經濟體系,幫助國家撐過1991年。

在車諾比事件後橫空出世的蘇聯時光機,可以讓領導人以無限試錯窮舉的方式,反覆回到1986年修正這一年開始的蘇聯「十二五」計劃,直到試出滿意結果為止。

相關焦點

  • 車諾比的「大象腿」,只要幾秒,人類便出現眩暈而「離世」!
    提起世界上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我們必須提到1986年的車諾比。車諾比核電站是一個令人驕傲的地方,沒想到正是這個地方,才使它成為今天這個「鬼城」。到目前為止,車諾比仍然是嚴重的高輻射區,即使是具有全面保護措施的科學家,也必須非常小心地進入。今天,車諾比地下仍有100噸重的「象腿」,只要幾秒鐘,就能把人送死。
  • 車諾比一日遊:沒有傳說中的碩鼠和變異大魚
    大巴車會帶著遊客來到事故發生時的幼兒園、體育場、醫院,當然還包括出事的4號反應堆。爆炸發生後,蘇聯政府以4號反應堆為中心,將30公裡半徑內多數區域劃為禁區,撤走居民,用鐵絲網圍了起來。但從2011年起,根據烏克蘭政府的決定,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地區對普通遊客開放。其實在此之前,私自進入這一區域考察的遊客就已存在。
  • 車諾比災難還會發生麼?
    2020年青創賽部分獲獎名單,學術專業度已達本科論文水平醜聞事件發生後這就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車諾比事件。車諾比事故現場事件的大致經過如下:有關車諾比核爆炸那晚的具體情況,這裡不再詳述,大家可以去看一部高分美劇《車諾比》。
  • 蘭臺說史·車諾比事故為什麼導致蘇聯解體_世界史頻道_鳳凰網
    誠然,車諾比事故的惡劣影響,以及天文數字般的善後費用,都給了蘇聯沉重的打擊,但最致命的傷痛,始終還是在人們心靈上劃開的那道傷口,這道傷口最終令一個曾經強盛的國家分崩離析,並且直到30年後的今天也沒有癒合。
  • 車諾比的戰爭
    戈巴契夫收到了消息:「車諾比核電廠反應堆發生火災,但並沒有爆炸。」這些科學家將被派往車諾比評估災變的影響。另一邊,來自災區的消息在不斷傳來,可人們描述這場災變時卻有些輕描淡寫。決策層沒有足夠的信息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們關注的是滅火,對於嚴重的輻射汙染沒有採取有力的措施,甚至沒有向民眾通告。事故後30小時。
  • 芬蘭一核電站發生事故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周瑞峰)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2月10日,芬蘭廣播公司報導,芬蘭的奧爾基洛託核電站的第2個機組在10日12時22分發生了嚴重故障,導致緊急關閉。該故障可能是由於反應堆水處理系統故障所致。
  • 《車諾比》口碑爆裂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裡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該事故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
  • 大自然接管車諾比:野馬跑過 常見蜥蜴_鳳凰網重返車諾比...
    約翰說,當年這條路上,曾一車一車地將數萬軍官和平民送入車諾比,進行事故後的清理——無數生命也就這樣消隕。如今,道路的大半已被野草覆蓋。「4月26日是車諾比事故30周年,到時總統也會來這裡。我估計他們會在4月25日來修路。」約翰哈哈大笑。如今,在谷歌就能輕易找到承辦「車諾比遊」的基輔旅行社。一日遊的價格大概是100美元,兩日遊則要384美元(包食宿)。
  • 黃章晉 大象公會不僅要吸引公知,還想抓住小鎮青年
    後來,我看了下大象公會在豌豆莢的下載量,也挺高的,有兩萬多,在沒有做任何宣傳的前提下。其他平臺的下載量也不少。現在老羅又免費幫我們預裝,你也知道預裝一個也挺貴的。我想了想,那就不妨把它經營好,不然別人打開一看沒什麼東西,對品牌傷害挺大的。老羅等於倒逼我要把App做好。或許有人擔心,你們大象公會的文章有時候那麼艱深,但用堅果手機的可能偏屌絲掛,他們看得懂嗎?
  • 車諾比核事故比原子彈爆炸更嚴重嗎?看看這些數字
    一提到核電站,很多朋友就想到了車諾比核電站 事故和福島核電站的事故。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兩起核事故是怎麼回事,再簡單認識一下第三代核電站。一、車諾比核事故和福島核事故先說說車諾比核事故吧。1986年4月26日那場恐怖的核事故,被評價為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
  • faded背後的真實故事:車諾比核洩漏事故,讓城市變成了無人區
    可是不然,看了這個歌曲的MV和歌詞你可能才會有另一番的理解:這首歌的歌詞其實取材於1986年的一個真實的事件,那就是車諾比核電站放射性物質的洩漏的那次事故。這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孩子,因為當時車諾比核電站放射物的洩漏事故,導致了他所有的親人都沒有了,而他自己也因為受到輻射的影響,而使過往的經歷全部都失憶了。
  • 四十年之後,車諾比的災難會在中國發生麼?
    2020年青創賽部分獲獎名單,學術專業度已達本科論文水平醜聞事件發生後這就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車諾比事件。車諾比事故現場事件的大致經過如下:有關車諾比核爆炸那晚的具體情況,這裡不再詳述,大家可以去看一部高分美劇《車諾比》。
  • 《車諾比》登頂榜首,災難改編如何向紀錄片「偷師」?
    1986年,位於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市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核反應堆破裂事故,核電站的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此次核爆炸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超過33萬居民被迫撤離。大量的高輻射物質隨著雲層的移動,擴散到東歐、西歐、不列顛群島甚至美國東部的部分地區。
  • 《車諾比》,一個關於謊言與泡沫的歷史悲劇
    事故發生後,列加索夫作為車諾比核事故調查委員會主任,衝到了最前面參與救援,並負責調查事故的真相。但災難發生兩年後,即1988年4月27日,他在自己公寓內上吊自殺了。人們以為,真相就此與核粒子一樣埋入塵土時,一卷錄音帶牽出了爆炸的真實原因——反應堆設計存在缺陷。
  • 9.6分新美劇《車諾比》:真正危險的,是人的謊言
    從名字可知,《車諾比》講的是1986年前蘇聯發生的那場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在《車諾比》開播前,導演說:「我們希望儘可能地忠實歷史。我們沒有做任何強行增加其戲劇性的改動。」事故發生後的很長時間內,莫斯科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等到臨時應急委員會來到事發地,已經是爆炸發生20小時後的事了。普裡皮亞季市離核電站最近。
  • 車諾比有關責任人的結局,承認錯誤是一件多難的事?
    三人按順序由左至右在審判時,三人申辯自己在事故中僅存在專業技術責任,不存在刑事責任。但法官Brize指出,核電廠在事故發生前已存在管理不善的情況,例如工人在上班期間寫信、打牌、玩多米諾骨牌。事故發生後,已經有來自車諾比地區的27人被開除黨籍,67人因事故責任受譴責。
  • 烏克蘭向遊客開放車諾比隔離區,現在那裡是什麼樣?
    澤連斯基想要推動車諾比的旅遊業發展,讓此地「重生」。10日,他在當地參觀時說「要把隔離區轉變為烏克蘭的經濟增長點」。澤連斯基還指出,車諾比禁區已經成為腐敗滋生的地方,安全官員向遊客收取賄賂,利用禁區內的廢棄物和自然資源撈錢。「我們很快就會杜絕這些現象,一起把車諾比建設成為烏克蘭的地標,沒有腐敗和禁令。」
  • 我是中國的核電工程師,看完《車諾比》我有話說!
    在一集不落刷完劇後,今天想從一名核電從業者與核電安全研究者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車諾比到底發生了什麼,類似事故會不會在我國發生↓△華龍一號與車諾比的隔空對話01車諾比核事故為什麼會發生?但是,車諾比的爆炸仍非核爆炸。即核反應堆永遠不可能發生核爆炸,這也是劇裡的官員們一直不相信反應堆爆炸的原因。這是由於核電廠所有的核燃料是低濃縮鈾,而原子彈需要的則是高濃縮鈾,就像高度白酒可以燃燒,啤酒不會燃燒一樣,低濃縮鈾的核燃料從物理上就可以確認永遠不會發生核爆炸。那麼,車諾比的爆炸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 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鳳凰網特別策劃
    「一周後政府才承認發生了核事故」 「我是鎮上核汙染的第一個證人。」57歲的斯科夫(Setsey Sizov)聲稱。斯科夫住在俄羅斯南部布良斯克州的新濟布科夫鎮上,這裡離烏克蘭的車諾比180公裡——大概相當於廣州到大亞灣核電站的距離。
  • 《車諾比》的虛與實 聽倖存工程師怎麼說
    從1982年起,阿列克謝·布魯斯就一直在車諾比核電站工作。1986年4月26日上午,也就是事故發生幾小時後,他進入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控制室,成為了這場慘烈事故悲劇的直接目擊者。 作為親歷者,阿列克謝曾與劇中涉及的多位人物共事,對於劇中的虛構與現實,他作出了自己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