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結束
站在一年的尾巴
回首上海樓市
上半年
「小陽春」來得猝不及防
下半年
「金九銀十」卻略顯冷清
在這一年裡
上海樓市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我們今天就來為大家總結一下!
1
二手房部分稅費下調
上海市政府官網文件
2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對本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徵部分地方稅費的通知》發布。
通知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一律按50%的幅度減免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新政後,原適用增值稅及附加稅稅率5.55%的區域,增值稅及附加稅稅率調整為5.3%;新政後,原適用增值稅及附加稅稅率5.45%的區域,增值稅及附加稅稅率調整為5.25%。
2
「毛坯房」
將逐步從崇明消失
上海市住建委文件
5月1日起,崇明開始實行《崇明區綠色建築管理辦法》,要求崇明區的新建商品住宅(三層及以下的低層住宅除外),以及保障性住房中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應實行全裝修交付,打造綠色發展的「上海樣本」。
崇明成為郊區中第一個告別「毛坯房」的區域,原先「新建商品住宅全裝修交付(三層及以下的低層住宅除外)」的規定只適用於外環線以內。未來,全裝修有望成為「綠色建築」的標配。
3
臨港自貿新片區
限購政策微調
上海市政府官方文件
8月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臨港自貿新片區正式官宣,並透露臨港新片區將支持特殊政策,包括人才「居轉戶」年限縮短,限購微調等。
8月20日,自貿新片區正式揭牌,拉開新片區全面建設的帷幕。
11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等系列人才政策正式發布。人才新政細則的落地為新片區吸引和引進人才注入了 「強心劑」。
4
上海普通住宅
標準延期5年
上海市政府官網截圖
11月19日,上海政府網站公示《關於調整本市普通住房標準的通知》有效期繼續延長5年。這意味著,自2014年11月20日起執行的上海普通住宅標準,將延續到2024年。
普通住宅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裡弄、舊式裡弄等;
(2)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以下;
(3)實際成交價格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44倍以下(即容積率低於1.44倍),內環線以內的低於450萬元/套,內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低於310萬元/套,外環線以外的低於230萬元/套。
5
上海使用權房限購
上海政府官網截圖
12月1日起,《上海市公有住房差價交換辦法》正式施行,針對上海戶籍購買使用權房進行限購。
包括:(1)本市戶籍家庭擁有2戶(套)及以上住房(包括公有住房承租權和住房產權)的,不得再通過差價換房方式,取得公有住房承租權;(2)本市戶籍單身且年滿18周歲個人擁有1戶(套)及以上住房(包括公有住房承租權和住房產權)的,不得再通過差價換房方式,取得公有住房承租權;(3)本市非同一戶籍家庭成員的2名及以上個人,不得通過差價換房取得同一戶公有住房承租權。
使用權房即沒有產權,只有使用權,相當於跟政府籤了長租協議。使用權房是指上海市不可售、非獨立的成套公房,這類公房只可以進行使用權的轉讓和交換;「差價換房」指操作流程相當於使用權證更換名字,轉承租人。
總結
樓市平穩發展仍是主基調
總體來說,2019年,在中央「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調控主基調下,上海沒有再出政策重拳,而是以微調為主,鬆緊並存,穩定市場走向。
12月10-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重申,「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表明,2020年維護樓市平穩發展仍然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方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