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聖雄甘地扔鞋子故事引發思考:無條件的利他,難麼

2020-12-12 若水心靈小屋

繼續看《殘酷的青春》,看到裡面引述了一個故事,特別有意思。

有一個人,他乘火車,火車特別特別擠,他把一隻鞋給擠掉了。火車就要開了,緊急時刻,這個就把腳上的另一隻鞋也扔出了車窗,別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沒想到他只是淡淡的說,這樣如果誰剛好需要鞋,他就能撿到一雙鞋,而不是一隻。

這個人呢,相信大家也知道,就是印度的聖雄甘地先生。

舉手之勞能幫助別人,就能幫則幫

有的人會說,偉人當然可以這樣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做到這樣,自顧不暇呢,怎麼可以去想到別的人呢?

相關焦點

  • 當年布希在伊拉克演講,被記者扔鞋子,為何此事反而讓他很高興
    我們來看看和這隻鞋有關的故事。2008年12月14日,美國總統布希在離任37天之際,突然訪問了伊拉克,和伊拉克總理馬利基一同出席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兩人禮節性地握完手,布希站到演講臺前,向全場記者們問好,開始了他的演講。
  • 聖雄甘地的故事六則
    督學走後,老師把甘地叫到面前,說:「傻孩子,偶爾作弊一次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也能拿滿分的話,我們就可以受到表揚了。」可甘地堅持認為自己那樣做是正確的,抄襲就是不對,倒是老師讓他作弊,讓他感到非常難過。2、湊雙完好的鞋子一天,甘地坐火車,不小心把自己穿著的一隻鞋子掉在鐵軌上了。此時,火車已經轟隆隆地啟動了,他已不可能下車去撿那隻鞋子。
  • 由美國暢銷回憶錄《女傭的故事》引發的育兒思考——孩子輕生篇
    這幾天在看一部回憶錄——《女傭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女人在美國社會底層掙扎與奮鬥的故事。作者史蒂芬妮童年很不幸。高中時先後經歷了父母離婚、雙方又都重新組建家庭。而她的母親在改嫁後為了討好新丈夫,總是裝出一副不在乎她的樣子。父親的新妻子是個愛嫉妒的女人,還帶著3個兒子,那個女人也不喜歡她,她後來被迫自立門戶。
  • 《天堂的孩子》:一雙鞋子引發的故事
    伊朗不僅有著世界排名第四的石油儲量和終身圍著頭巾只露出臉蛋的美女,更是有著大量的優質電影,話說影視無國界,好東西當然要齊分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伊朗的一部高評分作品——《天堂的孩子》影片《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豆瓣評分高達9.2分,該片由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執導,法拉赫阿米爾和巴哈麗主演,講述了少年阿里和他的妹妹圍繞著一隻被丟失的鞋子的故事
  • 網購運動鞋卻難享「無理由退貨」 只因扔了鞋盒
    中國江蘇網1月18日訊 近日,消費者朱女士投訴稱,本可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的運動鞋,只因扔了鞋盒,便被商家以「商品不完好,影響二次銷售為由」拒絕退貨。那麼,沒有鞋盒的鞋子,究竟算不算「不完好」呢?網購商品「完好」的準確定義又該是什麼呢?
  • 記者怎樣講好中國故事 ——由脫貧攻堅主題報導實踐引發的思考
    03.由「回訪報導」找選題  上面介紹的兩篇報導分別是由80年前和近40年前的歷史而引發的,而河南日報2018年6月6日的一篇《「咱家的麥子能做麵包了」》(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則是由本報四年前的一次報導而產生。
  • 2019年高考押題作文:由《流浪地球》引發的思考
    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公平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美方的政客倘若看不清歷史大勢,依舊失去理智、自以為是、挑起對抗、恫嚇施壓、升級衝突,註定只能是機關算盡一場空。如果獻愛心時有了名和利的思想,有了作秀的成分,那麼這份「愛心」就會不再是紅色的,就會變質、變味。感情是一種態度,一種品格,一種心性。面對天災,四位大學生志願者驅車去「抗震救災」,卻啥也沒帶,強行佔道,還美其名曰「我們是來奉獻愛心的」,這不禁引發我們思考,這樣的愛心、感情是災區所需嗎?而作為一國總理,日理萬機,卻不忘災區人民,前來慰問。
  • 透過6個商米「利他心」故事,看一場發生在商業世界的「利他」奇蹟
    感恩節即將到來,不少人準備把自己的心底話在感恩節上說給感激的人聽,而在商米科技的故事錦囊裡,也有6個曾匿藏在商業世界的故事得到了傾訴。11月25日,一場由全網參商米科技聯合客無憂、錢方、有贊、美味不用等十幾位合作夥伴共同發起與的「利他心」故事徵集活動,圓滿結束喚起了大眾對一群「特別人群」的感謝之情。
  • 從容有趣地講故事,馮侖在故事中引發我們的思考
    馮侖說,他從不教育孩子,就是愛跟孩子聊聊天。面對孩子,馮侖是會講故事聊天的家長;而經營企業,馮侖是會講故事的老闆;演講或寫書,馮侖是會講故事的「商界思想家」。對於女兒這一代人的思考方式,馮侖給予尊重,他說:社會正常健康發展,就應該是允許下一代自由選擇,甚至同意他們過與自己不一樣的生活。所以,他接受了女兒的表達方式。2019 年,馮侖60 歲,女兒 27 歲,他們能夠釋然地相處了,像這世間任何平凡的父女一樣。
  • 「中國的聖雄甘地」——晏陽初的故事
    今天,給大家講一位民國教育先賢的故事,他的名字叫晏陽初。上世紀80年代初,家母就曾經在江西中部山區,效仿先賢,重啟平民教育。行動的理念就來自於這位晏陽初先生。平民教育,如果你是不怎麼關注歷史的年輕人,平民教育應該是個陌生的詞彙。如果你對民國歷史有興趣,這應該是一個熱詞。
  • 稻盛和夫:日本幼兒教育「利己」與「利他」之爭,引發的人性思考
    這就跟我們剛才提到的小孩是「天生的破壞者」類似,因而鑑於此,我們就不能完全信任孩子,而是把他放在一個安全的環境,給他適時的教育,為的是以後在社會上既可以不吃虧,又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正如前面提到人性本無善惡,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現實中最常見的是「利己」還是「利他」的問題,這就落腳到當今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上了。
  • 《無條件養育》:讓「神獸」乖乖「聽話」的絕招,是與他和解
    二、挑戰傳統,無條件養育 區別於傳統的養育方式,科恩倡導的是新型的育兒方式,真正把孩子本身當作主體,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愛他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並不因為他做了什麼。這就是無條件養育。2.無條件的愛,才會讓孩子「聽話」。 無條件的愛絕不是放任和溺愛,而是不設任何條件的,表達自己的愛,讓孩子覺得不管他們做什麼,家長首先是愛他的,那麼他就會很自信,少了很多牴觸和胡鬧來要求愛。
  •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左利手
    ;而造字與書法,以及寫字有關的用品,均是按照右手習慣來設計的,所以,左手寫字效率低,寫好看也更難;但與學習好壞無關。而在現實中,一個扳矯右手寫字的左手人,回憶起,在他小學一年級的一天,他哭著告訴體育老師,能不能用右手投擲壘球。看似平常的事情,但是,這意味著,扳矯右手寫字,已經讓這個孩子分不清,究竟他的左手做錯了什麼?今天是扔壘球,明天是用剪刀?是不是都要去請示一下呢?那隻他天生利落的左手,他已經不敢再去用了!扳矯右手寫字的過程中,孩子失去了快樂的自信,留給孩子的只是自卑。強行扳矯寫字究竟收益了什麼?
  • 【讀書報告會專欄】由一個案例引發的思考
    【讀書報告會專欄】由一個案例引發的思考 2019-11-1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奇葩說》00後學霸陳小雨,扔鞋子扔到美國名校和百萬獎學金!憑什麼?
    靠著扔鞋子扔到了世界名校和百萬獎學金!憑什麼?(就說你好奇不好奇)第一憑: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陳小雨高中舉辦了「扔鞋子」大賽,她也把這段經歷寫在了自己的申請文書裡。雖然看似非常無釐頭,但是這背後展現了她深深的思考能力和領導力。高中應試教育死氣沉沉,缺少樂子。貧困山區的孩子走路費鞋,需要鞋子。高中生最愛買什麼?被校服統治的時代當然最愛買鞋子!
  • 垃圾分類之如何扔內褲
    聽完他們的爭執過程,已經笑的合不攏嘴,然後肚子痛,故事可以叫做如何扔內褲引發的「血案」。情況是這樣的。A先生說內褲不能穿了要扔,A太太說好的,讓我先把它洗了之後再扔到紡織品垃圾裡去。由此引發了兩個人的爭執。
  • 《無條件養育》:你以為你是無條件愛孩子的,但有可能相差甚遠
    現在問題來了,當阿比蓋爾最後安靜了下來,她的父母是否應該還像往常那樣擁著她給她講故事呢?面對同樣的問題,無條件養育父母與有條件養育父母會採取完全相反的行動策略。無條件養育者會像往常一樣擁著孩子講故事,而有條件養育者則會說「不」。
  • 在《死亡擱淺》裡,我讀到了小島講的一個關於「利他」的故事丨心理...
    某一天天降暴雨,地面上積水成災,當穿著新鞋子的你面對面前的一灘積水一籌莫展時,猛然發現水池中已經有人用磚搭成了一座小橋,你小心翼翼地走過這座小橋,想到搭橋的人花費了不小的力氣搭了一座他自己很可能不會走第二遍的橋,不由得心中生出一絲感動。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和遊戲中極其相似,只不過,與遊戲中不同的是,在現實生活裡,我們連來自其他人的點讚都收不到。
  • 驚動聖雄甘地的輪迴案
    題記:這個案例發生在印度早年,當時(一九三0年代)因為轟動全國和全世界,所以由印度的國父聖雄甘地來任命一個知名人物的調查委員會,來對這個案例進行調查、核實,最後還有三百多位這些專家,世界各地匯集的三百多位專家學者對這個案例進行核實,證明是真的。後來這個案例經過多次的轉載,發表在一本叫做《心靈歷險雜誌》上。
  • 由《龍蛇歌》引發的深度思考,喜歡鑽牛角尖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但是在古代卻有這麼一位名人,他的執著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在鑽牛角尖的道路上走出了最高的境界。之後人們根據他的事跡,寫成了一首非常有深度的古詩,名字就叫做《龍蛇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由這首《龍蛇歌》引發的深度思考,看一看那些喜歡鑽牛角尖的人,都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