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長是一隻貓?|做家長的,這樣籤名更有意義

2020-08-28 增言心語

【家長不在家,怎麼給作業籤名?】

奇怪的紅色「印」

抓起貓爪

「籤名」

完成

【這樣一組圖片,讓人會心一笑】

「家長籤名」是許多孩子們的噩夢,但又太日常不過。孩子一旦入園,家長就會接觸到籤名,告家長書回執單,安全責任書等等。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家長們還要為孩子的作業情況籤字。

其實,簡單的「家長籤名」,是重要的家校合作方式,家長萬不可忽略。

老師們發現,家長籤名認真,孩子對待學習也會比較積極、認真、負責。

一、「家長籤名」,為什麼?

籤名,即自己寫自己的名字,尤其為表示同意、認可、承擔責任或義務。籤名代表著同意,並產生法律效力,在法律上賦予了文件以真實性。

作業上的家長籤名雖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覷。

老師要求「家長籤名」,是家校合作的一種形式,目的往往是希望家長「知曉信息,承擔責任」:知曉孩子的成績、作業情況,為當天孩子的作業承擔管理、督促責任。

而家長也需要知曉孩子在校的表現,以鼓勵或引導孩子。在低年級段,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或者幫助孩子進行作業管理,實際上是在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習慣。

所以,家長籤名,尤其是低年級段,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籤名雖簡單,意義卻非凡

二、「家長籤名」,如何做?

完成籤名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家長如何處理「籤名」這個事。

因為,家長籤名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待老師,對待學習的態度。

個人建議家長們如此應對「籤名」:

1.清楚了解,籤名的目的。

需要家長籤名的內容,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是一些政府文件籤名,比如垃圾分類、行車安全、節日告家長書;有的是作業檢查籤名;有的是需要家長做一些工作之後再籤名,比如校對試卷答案,考後分析等。

不同的目的和意義決定了家長做什麼,先完成相應要求,再籤名。

2.家長和孩子,各司其職。

家長的職責是完成籤名,孩子需要講明白籤名的目的。

有的老師會將要求發送給家長,但有的老師不會,尤其到了初高中。因此對於傳達信息並不完整的孩子家長,有時候會不清楚籤名的目的是什麼。此時,雖然交流異常便捷,但家長不要立刻向老師詢問,而是要求孩子想辦法,從而理清籤名目的。

家長即使知道籤名的目的,也需要讓孩子進行表達,這樣能鍛鍊了他的傾聽、表達能力。

當孩子也忘了籤名的目的,需要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辦法,找到最終的答案,這樣能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

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提升能力的過程

3.慎重籤名,效益最大化。

怎樣藉由籤名,給予孩子積極影響?這需要家長重視籤名,因為孩子會在家長的身上看到家長應對作業的態度(籤名是老師布置給家長的作業),從而影響他的態度。

完成籤名是次要,籤名的過程更重要。

如果孩子的作業沒有完成,切不可機械式地籤名。有的孩子很聰明地利用早上忙碌的時間,趁機完成籤名。當家長隨意籤字,孩子便會從中看到以及學習到:認真或敷衍,負責或推責,重視或輕視。而這些,會影響他對老師、對學校任務的態度。

建議家長們在當天完成需要籤名的工作,以便及時掌握孩子在學校、學業上的動態。

4.私下溝通,維護各方權益。

我想,總有家長對老師布置的籤名任務覺得沒必要,多餘的時候。此時,如果直接批評老師的做法,就是在孩子面前拉低了老師的形象,這對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和培養並沒有好處。

因此,建議大家,私下跟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相關焦點

  • 貓小樂:衰爸家長籤名「大秀書法」?「以假亂真」模仿字跡!
    貓小樂:衰爸家長籤名「大秀書法」?「以假亂真」模仿字跡!今天金乘五就宣布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同學們以後寫完了家庭作業之後都要將自己的家庭作業給家長籤名,小衰覺得這是一件很煩人是事情。到了晚上小衰將自己的作業寫完了之後他就拿給了自己的老爸籤名。衰爸接過了小衰的作業本之後衰爸就想到自己最近正在練習書法呢,這真是時候好好的展示自己的書法,於是他就準備了了墨水,然後再準備好一隻毛病,這次在書房的氣氛有些許嚴肅。
  • 討厭的「家長籤名」
    有一種可怕,叫做「家長籤名」。我做家長了,才知道「老師,真的太討厭」。
  • 孩子向家長提問,12生肖為何沒有貓?家長這樣回答:越南有貓年
    孩子們在生活當中可能會突然間,問出一些無釐頭的問題,家長們在這些問題面前抓耳撓腮,可能也想不出更好的回答標本。 比如說有一位家長就吐槽說,寶寶問了一個個學術問題,自己都懵了。
  • 家長也進入了擼貓行列,家長雙手贊成?
    家長也進入了擼貓行列,家長雙手贊成?你們大家有沒有這樣類似的經歷?看見別的小夥伴們家裡都有一隻萌萌的寵物,自己也想在家裡養一隻,可是家長卻不同意。那麼當你想要的養一隻寵物父母不同意怎麼辦?你能夠說服你的父母嗎?我相信大家為了去說服父母燒了不知道多少腦細胞吧!現在很多愛貓愛狗的人士紛紛做起了鏟屎官。
  • 小學生「家長籤字」走紅,老師看後忍俊不禁:從沒看過這樣的籤名
    小的時候你做過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麼?不懂事的你都做過哪些讓父母記憶猶新的「壞事」呢?童年總是美好的,不管我們做了錯事還是蠢事,現在想來總是會嘴角上揚,那個時候真是很傻很天真。你看,現在的小學生也是很有個性的,一點也不輸當年的你我,這幾天一波冒充家長籤字的試卷火了,快一起來看看這屆小學生有多難帶吧。被「作業有步」笑噴,這位「家長」似乎少寫了一個字哦,看老師畫的囧的表情,就知道老師的心情有多複雜啦。
  • 幼兒園要求捐款,家長這樣做才有意義
    我覺得捐款是培養孩子同情心、愛心的好機會,何況只是5塊錢,也就一個冰激凌錢,但發揮的價值卻很高,因為兒童的自我價值的認同,更多的就是來源於被需要、以及」我能行我能做到「兒童天性善良,肯定願意幫助別人,家長拒絕捐款孩子哭鬧也很正常,我娃上幼兒園時,也碰到這種情況,我是這樣做的:1:告訴孩子捐款的意義
  • 小學經典數學智力題:兩隻貓,一張桌子,竟然難倒了眾多的家長
    荷蘭教育學家佛萊登諾爾曾這樣說過:「數學來源於現實,也必須紮根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數學的意義。的確,如今的社會要求我們必須以數學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看待世界,這也使得小學的數學教學要注重於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應用等綜合的能力。
  • 致家長:特別的寒假,更有意義的生活
    致家長:特別的寒假,更有意義的生活--龐春泉原本一個舒舒服服的寒假,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毀掉了。居家隔離,不要外出,所有的娛樂活動,室外活動,集體性活動,都被禁止了,我們的生活空間一下子變得特別緊張,時間一下子變得特別混沌。每個人都感覺到了不舒服,不愉快,不順暢。
  • 為什麼說喜歡貓的家長,比喜歡狗的更會養孩子?心理學這麼解釋的
    幾日前就有心理學家指出,養寵物的人對待孩子大多更有耐心,關鍵時刻,寵物的存在能緩和家庭矛盾。而在孩子的教育上,喜歡貓的家長要比喜歡狗的家長更擅長教育孩子,至於背後的原因,心理學上是這麼解釋的,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下。
  • 沐米貓舍養貓新手家長手冊(四)貓舍選擇篇
    所以這篇文章給正在選擇中的準家長一些建議。一、明確自己養貓的目的。英短品種貓市場繁雜,價格參差,以英短為例,價格從幾百到幾十萬都有,但是大部分養貓的家長為普通寵物家庭,預算一般,不參與繁育,不去打比賽。在這種情況下,正規貓舍絕育寵物級便是最好的選擇。
  • 沒有比養一隻貓更痛苦的事了
    有些孩子想養一隻狗,作家池莉曾說:「女兒想養一隻狗,後來她就買來一隻狗。」再後來孩子每天放學關心狗,給它喝水,給它餵食、關心它的情緒變化和身體狀況…有些孩子要養一盆盆栽,這個成本並不大,但有些家長卻不答應。他們有很多理由拒絕,或是你不懂盆栽的習性,養不活……一個人從來不關心、不懂得生物的痛癢,他哪來憐憫之心?
  • 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家長籤名該不該?
    「監督孩子讀書我沒意見,為什麼非得要家長籤名?」柳海亭認為,籤名既體現了老師對學生和家長的不信任,同時這等於是給家長「布置作業」,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除籤名之外,一些老師還要求家長批改家庭作業。濟南市民郭鵬介紹,他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的語文和數學作業,並指導孩子將錯題改正,最後籤上自己的名字。郭鵬說,孩子上高年級之後涉及運算方法、英語之類的,他可能就會力不從心了。
  • 孩子說不想讀書了,家長該怎樣教育孩子?這樣回答更有意義
    突然有一天要帶他去上學,孩子可能會問我們做父母的:媽媽,我可以不去上學麼?我想下樓和我的小夥伴們玩。有的時候家長們會和小孩子說,去了學校後會有更多的小夥伴,會認識許多新的朋友。也有的家長採取一種嚴厲的手段,不允許小孩子有這種想法,只會以你還小、你要聽爸爸媽媽的話為理由,要求小孩子去上學。
  • 冒充家長籤名僅僅因為調皮逃避懲罰?背後的真相令人深思!
    回家路上,聽到兒子的同班同學在討論下午的數學測試分數,還說試卷需要家長籤名寫評語。晚上兒子把作業全部做完,書包整理好後,沒事人一樣去看書了。我納悶地問:「沒有需要籤字的嗎?」他說「沒有」。「今天下午不是有測試嗎?卷子不用籤字嗎?」他說:「你已經籤過了。」
  • 為什麼要家長在孩子改錯試卷上簽名?家長明白老師的真正用意嗎?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未來;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社會做貢獻,更是為自己的家庭光宗耀祖,多少家長自打把孩子送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完全把孩子託付給了老師,覺得老師是教書育人最在行,將來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全靠老師了。殊不知這種觀點不僅給老師增加壓力和負擔,也更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 小學生考試後,家長在試卷上的評語籤名亮了,老師:都很有學問!
    每次大型考試之後,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把試卷帶回家並讓家長寫評語或者籤字,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真對待孩子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有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分數,然後匆匆籤上自己的名字,但是給孩子的試卷寫評語籤字並不簡單,裡面有很深的學問。它能夠直接反映出家長是否關心孩子的學習?
  • 女大學生因母親不讓養貓欲輕生,其背後的真實原因,家長更應警惕
    現在自己想養只貓陪伴,結果母親嫌煩而反對,所以一時想不開想輕生。我看到評論區有很多評論吐槽,責備女孩就為養只貓就在死要活的。其實,我覺得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孩子所以做出這種不理智的行為背後,是對母親愛的渴望,是對母親沒有平等地關愛孩子的一種抗議,是長期情緒壓抑而未得到釋放的一種爆發。這些才是我們家長要警惕的!
  • 「薛丁格的貓」效應的映射,家長對孩子的操心,其實是自找麻煩
    如果你能嘗試著放一放手,給孩子只提供鼓勵和支持,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讓他感受到不強迫,不強加的父母之愛。當遇到二級麻煩事,例如工作,人際關心……你應該想辦法去解決,一步一步的慢慢去完成。當遇到一級麻煩事,你應該想想,放長遠來看,這是否有這麼重要?沒必要如此焦慮,自找麻煩。映射在孩子的教育從孩子一出生,家長最多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學奧數要從娃娃抓起。在家長眼中,孩子沒有競爭力怎麼能行呢?
  • 教師節,何以變成家長「送禮節」,這樣送禮最有意義
    不可否認,他們對班級所做的工作給很多家長提供了便利,為老師開展班級工作提供了保障。在教師節送禮這件事上打著個人自願的說法,實際是在讓家長不能自願,必須集體統一。既然要表達謝意,那應該是每個家長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禮物有輕鬆,老師有選擇,最主要還是禮物要有意義,能讓老師感受到學生確實在表達謝意,能讓老師感受到自己平日所做的都是值得的,能讓老師日後回憶起來,能清晰地記得那個學生。
  • 小學生也玩「冒名頂替」,代家長籤名,老師一眼看穿,弄巧成拙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條「如何模仿家長籤名」下面的回答評論上千條,可見這家長籤名確實難倒了不少的「英雄漢」。小時候我用複寫紙描過,甚至為此對著老爸的籤名無數次臨摹,夢想著能做到以假亂真,可是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事情敗露之後換來的是一頓男女混合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