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民航局西南地區管理局官方通報,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
此次備降的全過程是怎樣的?三維動畫還原這驚心動魄的2400秒!
在民航各保障單位密切配合下,機組正確處置,飛機於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機並得到妥善安排。備降期間右座副駕駛面部劃傷腰部扭傷,一名乘務員在下降過程中受輕傷。川航已協助旅客安排後續出行,相關後續保障有序開展。
民航西南局、四川監管局已於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置。
之前,四川航空也以通過官方微博@四川航空 通報,5月14日,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因機械故障備降成都,航班已於7時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機休息。目前,川航正換機執行成都至拉薩航班,預計旅客將於上午11時飛往拉薩。
下午13:45,@四川航空 發布微博稱,航班落地後,旅客在工作人員引領下轉至候機樓休息,並改籤至3U8695成都至拉薩航班。目前,該航班已於12時09分起飛。
有29名感覺不適旅客在川航工作人員陪同下前往醫院檢查就診。
對於網傳「航班機長耳朵受傷」,川航發布聲明:目前3U8633航班機長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正在休息。
川航3U8633備降成都,導致14日上午其他執飛航班也受到了影響,不過目前機場流量已經恢復正常。
━━━━━
乘客回憶驚魂20分鐘:
航班萬米高空急墜 不少人尖叫
一位不具名的乘客發布了長微博,復原了機上的情況。他說,飛行中飛機頂部傳來一個聲響,「只不過一剎那而已」,機艙驟然變暗,氧氣面罩也垂下來了,飛機開始失重急速下降,甚至清晰的看到飛機下方的冰山。
另外一名當事航班乘客曾俊回憶起飛機上的那段遭遇,直呼「太驚險太刺激了,太嚇人了。」
飛機大約飛行了一個小時,正處於萬米高空,突然開始急速下墜。「持續了大概5到6秒鐘時間,速度特別快。」曾俊說,當時乘務員正推著餐車在派送早餐,包括他和乘務員在內都被毫無徵兆的下墜嚇得不輕,不少乘客開始尖叫,機艙內行李架上的物品、餐盒撒落一地。
機艙內物品脫落一地 圖片來源:重慶三兩事
緊接著,機艙內的氧氣面罩全部脫落,曾俊和其他乘客迅速拉起氧氣面罩罩住面部。
機艙內氧氣面罩脫落 圖片來源:重慶三兩事
曾俊還回憶稱,飛機突然下墜後餐車失控,撞上一名乘務員。該乘務員迅速找到飛機尾部一個空位坐下,並戴上氧氣面罩,「當時我就正好坐在她附近,聽到她在喊腰很痛,受傷了。」
此外,飛機下墜後乘務員大聲安慰乘客,「她說請大家相信他們,他們有能力、有實力安全落地。」
乘客駱先生,今年23歲,計劃從重慶前往拉薩旅遊,他介紹,飛機大概飛行了一個小時左右,事發時飛機一陣抖動,急降了一下,氧氣罩也在隨後降下,機艙內不少物品散落,「不少人都在叫,覺得糟了糟了,今天肯定完了,出大事了。」
乘客戴上氧氣面罩 圖片來源:重慶三兩事
駱先生介紹,安全著路後,航空公司人員對乘客進行了安排,安撫,身體異樣的乘客被送到醫院治療。記者了解到,目前在高壓氧艙接受治療的乘客主要症狀為,頭暈耳鳴,但已經有了好轉。
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旋,飛機最終安全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下機後,現場來了很多救護車和警車,還有很多醫護人員。
機場上救援人員嚴陣以待 圖片來源:重慶三兩事
當事飛機3U8633航班安全備降成都 圖片來源:重慶三兩事
━━━━━
英雄機組駕駛飛機平安著陸
網友怒贊
飛機平安著陸後,後續圖片才開始流出,外界才意識到這原來是一起非常罕見的飛行特情:在飛行過程中,駕駛艙右側前風擋掉落。
從FR24提供的飛行數據上可以看出,該航班大約在北京時間早上7:07開始從32000英尺左右緊急下降高度,7:11左右下降至24000英尺高度,7:16再度由24000英尺降低高度,直至7:43平安著陸在成都機場。
相關數據圖 來源FATIII
業內一位有豐富高原民航飛行經驗的飛行員根據流傳出來的圖片分析稱,整個FUC面板都被拉出來了,根據照片顯示,備用羅盤都被拉下來使用了,那就有可能是FUC面板脫落後儀表顯示系統的路線傷到了,可能導致所有儀表無法顯示。
受損的機艙
該飛行員說道, 「運氣好的是,這架飛機當時的位置剛好位於進藏航路剛進山區的地點,安全高度6600,掉頭回成都很快就能出山,下到更低的高度,不然進了山過後,由於山區原因,高度不能下,只能保持最低安全高度,在那麼低的溫度,又缺氧的狀態下,飛個十分鐘都是很困難的」。
另據@FATII,在整個特情處置過程中,駕駛艙前風檔玻璃脫落,駕駛艙的氣溫是零下幾十度,風流又大,當班機組穿短袖襯衫,由於風擋脫落時對客艙設備造成了損壞,很多設備顯示不工作,機長還要正確操縱飛機緊急備降去成都,整個過程相當驚險、應對非常不易。
據相關人士透露,該航班當班機長為軍轉民飛行員劉傳健,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飛行素質。
本次執飛的川航3U8633是一架空中巴士的A319客機,註冊號B-6419,從FR24提供的數據顯示,風擋損壞是在萬米巡航階段發生的。不少業內人士對此次川航3U8633迫降點讚,稱其為「奇蹟迫降」,而劉傳健被稱為「英雄機長」。
受損的機艙
今天下午,記者聯繫上了機長劉傳健,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Q:劉機長好,你現在身體好嗎?
劉傳健:身體沒有感到明顯不適,接下來公司還會組織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
Q:我剛才採訪一些業內人士 ,他們說這次迫降非常難?
劉傳健:非常難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難。難度體現在飛行途中的座艙蓋掉落、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的情況下,會駕駛員造成極大的身體傷害。擋風玻璃掉落後,首先面臨的就是失壓,突然的壓力變化會對耳膜造成很大傷害。溫度驟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監測顯示,當時飛機飛行高度為32000英尺,氣溫應該為零下40度左右),極度的寒冷會造成駕駛員身體凍傷。
在駕駛艙中,儀錶盤被掀開,噪音極大,你什麼都聽不見。大多數無線電失靈,只能依靠目視水平儀來進行操作。
Q:近萬米高空,氧氣也非常稀薄吧?
劉傳健:跟客艙一樣,駕駛艙失壓後,會自動脫落氧氣面罩,缺氧問題不大。駕駛艙和客艙是密封隔絕的,因此失壓、降溫沒有對乘客造成影響。
Q:我注意到航班起飛時間是在6點25分,事發時間和位置是什麼時候?
劉傳健:應該是7點過,我沒注意到準確的時間,離成都的距離大約在100公裡至150公裡左右。
Q:事發時有什麼徵兆麼?
劉傳健:沒有任何徵兆,擋風玻璃突然爆裂,「哄」一聲發出巨大的聲響。我往旁邊看時,副駕(身體)已經飛出去一半,半邊身體在窗外懸掛。還好,他系了安全帶。
駕駛艙物品全都飛起來了,許多設備出現故障,噪音非常大,無法聽到無線電。整個飛機震動非常大,無法看清儀表,操作困難。
Q:是怎樣的困難法?
劉傳健:瞬間失壓和低溫讓人非常難受,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困難。你要知道,當時飛機的速度是八九百公裡(每小時),又在那麼高的高度。我給你打個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爾濱大街上,開車以200公裡的時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麼?
Q:確實非常困難。我聽說你還得輸入一些指令?
劉傳健:你說的是「7700緊急情況代碼」。7700的指令是必須發送的指令,一旦飛機發生故障就必須在鍵盤中輸入這個數據。
Q:在自動駕駛完全失靈,儀錶盤損壞,無法得知飛行數據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方向、航向,返航機場的位置等等?
劉傳健: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視靠自己來判斷,民航很多是自動設備,其他自動設備都不能提供幫助。這條航線我飛了100次,應該說各方面都比較熟悉。
Q:返航過程中,有沒有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
劉傳健:當時只想能不能把飛機安全操作下去,無法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為避免整個機組進一步受到傷害,要先減速迫降,而在緊急高度下降,噪音極大,自動設備不能提供幫助。完全憑手動和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我當時的身體應該是發出了非常大的抖動。
Q:從飛行數據上可以看出,事故發生後,緊急下降分了兩個階段:一是從32000英尺左右緊急下降高度,二次是從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著陸。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劉傳健:因為當時(飛機)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須要進行減速。直接下降的話,會造成飛和機上人員的傷害。
Q:從發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時間?
劉傳健:大概20多分鐘。
Q:今天早上的天氣情況怎樣?對這次緊急迫降是否有影響?
劉傳健:天氣幫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幾乎無雲,能見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隨降雨或者天氣狀況不好的話,後果無法預料。
Q:內人士說你們學習飛行時會有一個模擬噪音、低溫等過程?
劉傳健:在初級教練機階段,會有一個極端情況模擬訓練。但高度和速度都不可能像這次這麼快。
Q:網上有傳言著陸後飛機爆了胎?
劉傳健:沒有的事。因為飛機超重,並且反推設備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離要長,輪胎摩擦更久,導致溫度過高,然後輪胎自動癟氣——這是一個保護,不是爆胎。
Q:能說說你的經歷麼?
劉傳健:之前一直在軍校飛行。2006年轉業後一直在川航工作。
Q:網友說你的這次經歷跟《薩利機長》比較像?
劉傳健:《薩利機長》我看過,其實這次跟英航的那次更像。
Q:就是《空中浩劫》裡提到的英航5390航班?像你們是不是特別關注那些關於航空題材的電影或紀錄片?
劉傳健:對。我們平時會關注特殊的飛行事故,會刻意關注從職業的角度,考慮事故發生原因,自己應該怎麼去操作,做一些特殊準備。
Q:有沒有想過有自己會遇到這種情況?
劉傳健:平時有一些經驗,從剛畢業到現在自己已經飛了幾十年了,這方面還是做了一些特別的準備,誰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飛行員這個職業就是與非正常情況打交道,正常的情況大家都沒問題。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訓練標準處處長葛志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了機組人員,尤其是駕駛人員在此次飛行特情中的表現。
他表示:「在9800米的高空,駕駛艙玻璃碎裂會造成失壓,當時駕駛艙內的物品甚至機組人員都有可能被吸出窗外,面臨極大的生命危險。」
氣壓對人體生理的影響主要是影響人體內氧氣的供應。氣壓下降,機體為補償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環,出現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現象。嚴重的會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和無力等症狀,甚至會發生肺水腫和昏迷低溫。
「在那個高度,30秒內人就會意識模糊,再加上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要處驚不亂/有條不紊地處理特情,非常難得。」他表示,「在中國民航飛行史上,這次特情處理情況算是非常不錯的」。
3U8633航班飛行員臨危不亂,冷靜處置險情,也被網友紛紛點讚!
━━━━━
受傷副駕駛和乘客正在接受治療
治療室門口有特勤人員值守
14日中午,記者來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川航備降事件中受傷的副駕駛正在這裡接受治療。
記者在現場看到,受傷副機長被安排在急診科一間觀察室進行治療,門口還有特勤人員進行值守,幾名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在門外守候。
記者第一住院部病房見到了受傷的乘務員,目前其情況穩定。同事稱:「她很好,我們還笑著聊天」。
受傷乘務員被單獨安排在一間病房,病床周圍拉起了帘子,幾名同事在病房內陪同。不過,記者試圖進一步了解詳情時就被勸出了病房。病房門口還掛上了一個「請勿打擾」的提示牌。
據現場一名航空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司有專人負責此事,目前暫不便接受採訪,但後續或將針對受傷副機長情況對媒體做通報。目前,現場已經聚集了多家媒體。
在現場記者遇到了一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成都女乘客,據家屬介紹,目前該位乘客情況穩定,不過仍有頭暈噁心的症狀。記者了解到,在有多名事發航班的身體不適乘客在醫院接受治療。
為川航的英雄點讚!!!
來源:成都商報(cdsb86612222)綜合四川航空、人民日報、四川日報、FATIII(ID:weibofatiii)、重慶三兩事、@航空物語、@歡樂的雲端之上 等
編輯: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