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之前,他選擇放棄生意買了幾十個商鋪收租,今賺到了上百億

2020-12-12 譁撲

網上曾經有人說,早知道現在的地產如此火爆,那麼當天就不應該賣掉房子去創業,因為創業這麼多年,賺到的錢還不能把當年的房子買回來。

過去20多年,中國的樓市至少漲了10倍,許多城市漲幅更是驚人,甚至達到了幾十倍,試問什麼生意在過去幾十年可以獲得幾十倍的利潤呢?很多人創業,更是直接賠了一個精光。

不過有一個人就非常聰明,他在20多年前把生意都關掉了,然後把資金全部用來投資商鋪,一口氣買下了幾十個商鋪收租,過去20多年穩穩噹噹做包租公,如今更是賺到了上百億。這個人就是香港的鋪後佘少鴻。

佘少鴻在香港坐擁至少幾十個商鋪。許多人可能會想,有幾十個商鋪就可以身家百億了,那不是開玩笑麼?不過你別忘記了,這可是在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在香港的羅素街擁有一間面積超過了1千平方米的店鋪。

這個店鋪之前一年的租金高達1.08億,按照市場的估值這家店鋪的售價就高達40億左右。一個店鋪就價值40億,這是在內地無法想像的。香港的零售業非常發達,特別是奢侈品行業,零售業的發達,又推高了租金,租金的上漲又進一步推高了香港商鋪的價格。

王健林的很多萬達廣場一個價值也才20億不到,這如果到了香港還換不到蔡志明的一間鋪子。佘少鴻買下的很多鋪子,在20多年之前就已經價值上億了,如今20多年過去了,升值至少十倍以上。

其實說佘少鴻的身家百億,還是保守的說法。佘少鴻的丈夫李兆麟在1986年把自己的上市公司兆安地產私有化,到了90年代之後,李兆麟逐漸關掉了全部的生意,隨後李兆麟的妻子佘少鴻就把丈夫多年經商攢下的資產都用來投資商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這個李兆麟也不是普通人。李兆麟在香港人稱三叔,而他的弟弟就是恒基集團的老闆四叔李兆基。去年李兆基再次超越李嘉誠,重奪香港首富的寶座。

李兆麟跟弟弟李兆基不一樣,許多人都知道李兆基從小就是一個天才,而李兆麟沒有這樣的天賦,他的成功是靠著自己一步一步努力來的。

李兆麟的父親李介埔在多年之前就是順德的大富商,經營著天寶榮金鋪和永生銀號兩間門店,當時他們家族在廣州跟湛江都有生意。李兆麟很小的時候就被父親送到了湛江讀書。1944年李兆麟回到了順德。

弟弟李兆基16歲就在店裡當上了大掌柜,李兆麟作為哥哥卻只能去外面當學徒。父親李介埔教育子女非常嚴格,李兆麟只能自己去外面打拼,並且從一個普通學徒當起。不過李兆麟為人聰明,而做事努力,很快就從一個學徒變成了店裡的經理。李兆麟也學到了很多本事。

4年之後,戰爭爆發,李兆麟選擇去了澳門。弟弟李兆基則是去了香港。因為父親擔心子女被一網打盡,於是讓幾個兒子分別去幾個地方發展。李兆麟到了澳門,還是幹起自己的老本行金銀的行當。隨後李兆麟認為澳門市場太小,於是又選擇到了香港發展。這個時候李兆基在香港已經站穩腳跟,不過李兆麟沒有選擇跟弟弟合作,而是自己去發展貿易跟橡膠的生意。

幾年之後,李兆麟賺到了不少錢,不過他始終認為距離自己的夢想有距離。李兆麟於是不斷尋找新的生意。這個時候香港地產開始爆發,李兆麟於是決定進入地產行業。

這個時候李兆麟的弟弟李兆基也跟郭得勝、馮景禧一起合作,在香港發展房地產。李兆麟也成立了兆安地產公司。在房地產界站穩腳跟之後,李兆麟又陸續成立了自己的財務公司跟建築公司,事業是更上一層樓。

1972年李兆麟的弟弟李兆基曾經把新鴻基公司帶領上市,一年之後李兆麟也把兆安地產發展上市。公司上市之後,李兆麟資產暴漲數倍,成為了香港有名的富豪。當時李兆基從新鴻基出來,自己獨立創業。

這個時候李兆麟的事業比李兆基還成功。80年代之後,內地開放市場,為了支持內地經濟發展,李兆麟在上海跟廣州分別成立了公司,並且參與地鐵上蓋物業的發展。1986年,李兆麟64歲的時候,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把決定把兆安地產私有化,開始保守經營。

其實許多人不知道,李嘉誠、李兆基等四大富豪就是在80年代之後才爆發的。李嘉誠第一次當上華人首富已經是72歲了。這四大富豪八九成財富其實都是60歲之後賺的。李兆麟卻偏偏在一個企業家黃金時期選擇急流勇退。

到了90年代初期,李兆麟更是逐漸關掉了自己的大部分生意。其實當上這個決定可以說是十分錯誤,因為隨後香港地產迎來了大爆發,李嘉誠等人是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利潤跟風險都是相輔相成的,也有人在香港地產起起落落中一無所有。李兆麟選擇保守也不少壞事。李兆麟把生意都關掉,然後把自己幾十年賺到的利潤都交給自己的妻子。佘少鴻於是在香港陸續買下了幾十間商鋪,估計一年收租就高達好幾億。如今這些商鋪的價值更是驚人。

香港過去20多年,商鋪的價格至少漲了好幾倍,甚至是十倍以上。佘少鴻這筆投資獲得了巨大的回報,可能比丈夫去做生意回報更高。

去年李兆麟在香港去世,是98歲了,他的資產也被幾個子女平分了。其實許多人不知道,李兆麟跟李兆基還有一個弟弟,就是被人稱為五叔的李兆楠。跟兩個哥哥不一樣,李兆楠一生低調,一直在內地打工,當一個普通人,生活還一度十分窘迫。

李兆基曾經想要接濟李兆楠,不過李兆楠卻拒絕了,他不願意去香港享受,只願意留在順德老家過著平凡的生活。

相關焦點

  • 20多年前,放棄「房地產」?買了幾十個商鋪,如今虧了還是賺了?
    房地產在我國近20年來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在很多大城市的房價幾乎上漲了幾十倍,而平均下來,全國的房價幾乎也上漲了10倍左右,這樣的增長速度是非常誇張的。對於投資來說,20年的投資可以擁有這麼高的回報率真的是非常可觀。
  • 擔心公務員娶不到老婆而創業,今成福建雞王,靠賣雞給KFC賺百億
    傅光明不知道這是騙人,他以為這裡面有巨大的利潤,於是就放棄了公務員,決定去養雞。傅光明一口氣買回了600個雞蛋,然後租下了村裡的廢舊養豬場,決定開始養雞。不過最後他這600個雞蛋,卻只孵出了1隻雞。他知道這是自己經驗不足的原因,他東拼西湊借了2萬元,然後跑到上海去,買了一堆養雞的書,然後自己不停研究。
  • 不願讀大學選擇去創業,26年後他賺到百億身家,同學卻還是打工仔
    盛智文是香港蘭桂坊之父跟海洋公園的主席,身家超過了百億。盛智文當年就是放棄讀大學,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盛智文認為大學學位遠不如社會經驗來得有價值。盛智文17歲的時候沒有選擇去讀大學,而是去了一家服裝公司打工,後來又到香港創業,用了26年的時間,盛智文成為了百億富豪,而當年盛智文的同學大部分還是打工仔。
  • 35年前她用買勞斯萊斯的錢,買上百個停車位,如今一年收租就幾億
    何猷君之前曾經透露過母親梁安琪的一個投資策略,他說梁安琪從來不買勞斯萊斯、遊艇、私人飛機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不僅僅昂貴,而且不保值,都是消耗品,梁安琪把資金都用來投資地產,不僅僅可以升值,還可以收租。
  • 助丈夫賺百億後,丈夫卻還有3個私生子,今她大方幫丈夫打理事業
    王永慶在世的時候,他的財富要比鄭裕彤等人要多得多,王永慶一生積累了高達3千億的資產。王永慶有3個妻子跟10個孩子,也是家大業大。結果王永慶去世之後,又多了3個私生子出來分家產,這個時候王家人才知道王永慶多年來,在外面還有一個情人。不過當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最難過的便是王永慶的三房太太李寶珠。
  • 先後拒絕何鴻燊跟鄭裕彤,靠自己賺幾十億,今在內地捐建57個小學
    還有一個香港的女藝人也在內地捐建了幾十所希望小學。這個人就是鄺美雲。鄺美雲年紀不大,不過她退出香港娛樂圈已經20多年了。當年她在巔峰的時候急流勇退,轉行去做生意,如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之前,在山東泰安,一個學校剛剛竣工。這是鄺美雲在內地捐建的第57個小學。不過許多人並不知道鄺美雲在背後已經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
  • 父親送她20億生日禮物,母親送她4套房子,今身家百億還會4國語言
    梁安琪把這些錢都投資在了香港的房地產上面,其中大部分的房子都用來收租。在香港就有幾百套房子。在後來何超欣17歲的時候,母親梁安琪也是斥資13億為她買了4棟豪宅。而大家別看何超欣年齡尚小,但她卻擁有著和父親何鴻燊一樣的商業頭腦。
  • 做生意選商鋪,看了這些你就不會掉坑裡
    商鋪投資和租鋪做生意,最講究的是口岸。什麼是口岸,就是人流量大的地方,人氣交匯點。商鋪的好壞,人氣是關鍵。人氣匯集點,通常指路的交叉口 。做好路口的文章,租房生意好,業主自然也能賺到錢。我幫他選擇商鋪商鋪坐西朝東,大門開在正中間。我利用三叉路口匯旺氣的特點,把收銀臺放置在東南角的位置。氣場收入商鋪,收銀臺吃逆水與旺氣。餐廳開業後一直火爆,常常出現訂不到桌的情況,到現在,雖然裝修了兩次,但生意依然火爆。
  • 後悔買了個商鋪,租不出去,賣不出去,誰說的「一鋪養三代」?
    最近和一個朋友聊天,聊到了他2年前購買的一個商鋪,沒想到說起這個商鋪,他就有點「激動」。他說:「這些年最後悔的就是買了這個商鋪,現在商鋪租不出去,賣也賣不出去,自己還得交物管費和還月供,誰說的一鋪養三代?坑三代還差不多!」
  • 老太花2百億上海買地,再花4百億香港買地,還有幾十棟大樓出租
    鄺肖卿幾年之前才剛剛花了2百億在上海徐家匯買下了一塊黃金地皮。這塊地皮位於上海徐家匯恒隆廣場的對面。恒隆廣場是內地目前最賺錢的市場,一年可以收租20多億。這塊地皮位於恒隆廣場對面,價值自然非常巨大。另外這也是上海市中心最後一塊的黃金地皮了。
  • 投資一萬元本金就可以一年賺到20萬的生意
    開業一周,我才知道「一步三市」,我的店子雖然離最熱鬧的街只有幾十米,每天過往的人就那麼稀稀拉拉幾個。周邊有五家賣臭豆腐的,雖然味道沒我好,但也都不差,做的時間都比我久,招牌都比我有特色。我每天的營業額只有幾十塊。所以幹了十天,我果斷放棄了這個地方。直到房租到期這個鋪子也沒轉讓出去,加上置辦的工具,損失6000。
  • 40年前峇里島還很荒涼,他卻花1億買座虧損酒店,今地價就賺百億
    不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40年之前峇里島卻是非常荒涼。那個時候印尼的經濟還沒發展起來,亞洲各地也處於發展當中。那個時候旅遊業其實非常不發達。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就是在那樣一個年代,卻有一個中國人跑到峇里島去投資旅遊,花了1億買下了一座虧損的酒店。如今單單是這個酒店的地價就賺回了百億。這個如此有眼光的人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了。
  • 網購搶客流 寧波新街商城20餘家商鋪「求轉讓」
    在城隍廟二樓,英子(化名)在這裡做了十來年的生意,她也有轉讓店鋪的想法。而據她了解,在之前,她前面的店鋪中已經有五六家換了老闆。[新街商城] 20餘家店鋪門上貼著「轉讓」、「轉租」跟城隍廟一街之隔的,還有另一寧波知名的購物處——新街商城。這裡一共有100多個商鋪。
  • 農村集市上的火爆生意,沒有20多年的堅守,每天就不能賺1000多元
    蒜燜涼粉,應該屬於中原小吃,不但在皖北農村容易吃到,像河南山東等很多地方,也見過它的身影。主料是用紅薯澱粉製成的涼粉,切成小方塊,在特製的油鍋內翻炒(油不要太多,不粘鍋就行),一般要經過三遍翻炒工序,一遍將涼粉加熱翻炒,屬頭道工序。
  • 窮小子的「翻身仗」,賣域名「發家」,多次投資今身價「百億」!
    不過蔡文勝本來對學習也不感興趣,於是他高一還沒有上完就輟學回家了,之後為了補貼家用他也開始做起了服裝生意。雖然蔡文勝對學習不感興趣,但是他非常聰明,而且很有做生意、經商的頭腦,眼光同樣也很長遠。於是很快他的小生意就做得風生水起,因此他也賺到了不少錢。
  • 陳小英將申通146億賣給馬雲,衣錦還鄉後,又憑藉賣雨傘再賺百億
    有這麼一個女人,從馬爸爸那賺了146億不算,又靠著雨傘生意獲利百億,她就是申通創始人陳小英。一、身家百億 小女工逆襲成大老闆人生需要磨練,身家百億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成功之前,陳小英還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女工而已。
  • 中國家具大王,其實不靠賣家具賺錢,靠商場升值跟收租年賺40億
    上海白貓由於多年發展不順利,更是陷入了經營的困境。李嘉誠花1.5億抄底。不過實際上李嘉誠的目標不是白貓這個生意,而是上海白貓旗下位於上海的一塊地皮。如今14年過去了,上海白貓經營得半死不活,不過上海白貓這塊地皮價值至少達到了30億。
  • 父親生前留下上海133套房,今每套市值過億,他輕鬆躋身百億富豪
    一直以來,大家都對富豪持有不同的態度,有人認為他們是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才賺到錢,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富豪的艱辛創業史表示認可。 不過,還是有一些富二代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可以輕鬆賺到錢成為百億富豪。例如湯臣集團的二公子湯珈鋮。
  • 放棄美國和加拿大國籍,卻想要拿中國護照,攜百億資產加入中國籍
    世界在不斷的發展,同樣的我國也不能落後,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速度世界有目共睹,不僅擺脫了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現象,還讓很多人走出了國門見識到了外面的精彩,很多人不再終日只為生計而奔波,他們也有機會去駐足欣賞整個世界的變化與繁榮,這得益於祖國勞動人民共同的努力。
  • 剪髮只收20元,十幾年未漲價,老闆卻買了2個商鋪2套房
    趙姐住在市區,之前在朋友的推薦下,在一家知名連鎖理髮店辦了一張1000塊錢的會員卡。趙姐想起來卡裡還剩下不少錢,就準備去做個頭髮。結果,到了店裡之後卻被告知收銀機壞了,只能用現金。總之一句話,他漲價他有理。結果趙姐一氣之下,摔門而出。更可氣的是,在摔門而出的時候,正在做頭髮的女人們卻一臉莫名,那表情好像無聲地說著,都快過春節了,人家漲個價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