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創8年新高,但沒人能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說不

2020-12-25 騰訊網

單從儲量來看,我國的鐵礦資源非常豐富,位居世界第四。但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石大多富集在地表,是「採」,而我國的鐵礦資源大多深埋地下,要「掘」,勘探、開採成本更高。

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見榮者也。

——《管子》

文 / 巴九靈

人類從公元前3500年左右,開始使用天外隕鐵製作兵器。

花了一千多年時間,我們才從腳下的土地中找到鐵礦石。

隨後,我們用鐵來造車造船,造章丘鐵鍋,造艾菲爾鐵塔,造一切適合用鐵製造的產品,我們用鐵發展經濟,創造出璀璨的現代文明。

但首先,你得有鐵。

12月18日,國內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盤中價格達到1132.5元/噸,較年內最低谷時每噸511元的價格翻了一倍,創下8年新高。

與此同時,反映鐵礦石現貨進口價格的普氏62%鐵礦石指數(62%指鐵礦石的含鐵量)近一年的漲幅也超過70%。

但鋼材價格今年的漲幅不到10%,產業鏈下遊的中國鋼廠由此飽受成本上漲之苦。

西方諺語說:只要教會一隻鸚鵡說「供給」和「需求」,它也能成為經濟學家。

確實,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原因,總結起來無非就是需求超過供給。

但作為人類,我們總得努力超過鸚鵡的水平。小巴今天想來說說鐵礦石漲價背後的供需博弈。

01

水泥和鋼筋撐起了我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可我國的鐵礦石十分依賴進口,進口金額僅次於集成電路與原油。自2015年以來,中國對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超過80%,高於我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70%)。

鐵礦石依賴進口的原因很簡單,國產的不行。

說國產鐵礦石不行,是因為國產鐵礦石的品位(含鐵量)太低。

單從儲量來看,我國的鐵礦資源非常豐富,位居世界第四。可排前面的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這三個國家,不僅鐵礦石的儲量高,而且都是高品質的富礦(含鐵量50%以上)。中國的鐵礦石含鐵量則只有35%,前三甲的一塊鐵礦石,抵得上中國的一塊半。

以高品質鐵礦石為原料,每噸產出的鋼鐵更多,「得鐵率」更高,有助於提高產量。因為硫、磷、砷等雜質少,造成的汙染也少。

此外,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石大多富集在地表,是「採」,而我國的鐵礦資源大多深埋地下,要「掘」,勘探、開採成本更高。

*據統計,2019年國產鐵礦石的船上交貨價格為69.4美元/噸,高出當年全球平均成本的115%。

成本、性能、環保都不佔優勢,所以國產鐵礦石的產量節節敗退。

2014年我們的鐵礦石產能還有15.1億噸,到2018年僅剩7.6億噸,每年以15.7%的速度萎縮。

與此同時,我國連續多年成為全球鐵礦石最大的進口國。

2019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達到10.69億噸,其中6.65億噸來自澳大利亞,2.29億噸來自巴西。前者佔比62%,後者佔比21%。

在公司層面,主產區在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和主產區在澳大利亞的力拓(RIO)、必和必拓(BHP)和福蒂斯丘(FMG)這「1+3」四大巨頭佔據全球鐵礦石市場50%以上的份額,同樣是寡頭壟斷的局面。

可以說,澳大利亞打個噴嚏,都會引起中國鋼鐵行業的地震。

02

在需求方面,我們很多人都聽過一個詞,叫去產能。

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

文件中提到,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虧損面和虧損額不斷擴大,其中產能過剩問題尤為突出。

當時的背景是:2015年,曾經的中國第二大鋼鐵上市企業——武鋼股份(後與寶鋼合併)以超過75億元的巨額虧損,成為A股的年度虧損王。當年A股上市的31家鋼鐵企業合計虧損總額達到195億元,鋼鐵業陷入普遍虧損的狀態。

去產能政策實施後,鋼企開始恢復盈利。

到了2019年,我國提前兩年超額完成「十三五」確定的1.5億噸上限目標,1.4億噸「地條鋼」(以廢舊鋼鐵為原材料,質量較差)產能全部出清。

可我國粗鋼的產量近些年來卻一直在上漲。

產量=產能×產能利用率。

雖然一部分鋼鐵廠熄火停產了,可剩下的鋼鐵廠產能利用率從2015年的不到70%升至80%以上,最終反而提高了粗鋼產量。

飯桌上吃飯的人少了,剩下的人自然能吃更飽。

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下降至8.04億噸,比上年減少1848萬噸,同比下降2.3%。隨後我國粗鋼產量連續4年攀升,2019年產量達9.95億噸,相比2015年增長了23.8%。據中鋼協預計,今年產量將突破10億噸,達到10.5億噸。

鋼鐵產量不斷攀升,當然與下遊基建、房地產投資的支撐有關。扣除疫情影響,2015年以來,基建與地產投資一直維持正增長。

今年甚至出現國內粗鋼產能不足的情況,6月至9月份,中國連續四個月出現粗鋼淨進口——中國上一次成為鋼材淨進口國已經是11年前。

03

供給端寡頭壟斷,需求不斷增長,鐵礦石的價格難免飛漲。

結果是,鋼鐵產業鏈的利潤從下遊的鋼鐵生產商向上遊轉移。

據統計,在1996年-2017年期間,全球粗鋼產量從7.48億噸增長到16.91億噸,增長了126%,相應地產業鏈的總利潤額也從540億美元增長了150%至1350億美元。

但同期鋼鐵生產商分得的利潤卻由437億美元減少20%到351億美元。與此同時,鐵礦石和焦煤生產商的利潤則從103億美元暴漲870%到999億美元。

中國要增強鐵礦石貿易的議價權,解鈴還須繫鈴人。

在供給端,一方面通過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和合資、合營等方式獲得海外礦源;另一方面,國內的鐵礦石供應不能沒有。2019年中國鐵礦石產量超過8.44億噸,從谷底開始反彈。

在需求端,則應通過鋼企的戰略重組,提高中國鋼鐵買家的議價權。

雖然我國鋼鐵產量已經蟬聯世界冠軍二十多年,但鋼鐵業的集中度並不高。

據國信證券統計,當前我國前十大鋼鐵企業的行業集中度僅有35.5%,遠低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前十大鋼企超過60%的水平。

以2018年鋼鐵產量計算,全球最大的鋼企也不是合併後的寶武鋼鐵集團,而是安賽樂米塔爾,其產量比寶武鋼鐵高出了43%。

根據2016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推進鋼鐵產業兼併重組處置殭屍企業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60%-70%的產量將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團內,其中包括8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3-4家、4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6-8家。

屆時,我國在鐵礦石市場上的話語權有望得到增強。

但短期而言,進口鐵礦石的性價比優勢不變,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的格局或許仍將延續。

本篇作者|拾月|當值編輯|何夢飛

相關焦點

  • 鐵礦石價格創近8年新高 中鋼協認為明顯偏離供需基本面
    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不利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大幅超出了行業對漲價的預期,預計後期鋼鐵行業虧損面將明顯擴大。階段性過度投機炒作與定價機制不完善等因素往往會導致價格明顯偏離現貨市場供需基本面,價格風險加大,嚴重影響鋼鐵業可持續發展。
  • 矽鐵、玻璃盤中觸及漲停 鐵礦石進口價格創歷史新高、澳元匯率基本...
    01  鐵礦石進口價格創歷史新高、澳元匯率基本面因此改善  觀點分享:隔日海關總署發布的11月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進口鐵礦砂累計達到10.73億噸,累計同比增長10.9%,儘管受到澳大利亞和巴西發貨量降低的影響,10月和11
  • 鐵礦石出口價創8年新高 中國要求澳洲礦企解釋
    位於北領地的鐵礦正在對鐵礦石進行裝載。(《澳洲人報》圖片)據稱澳洲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和力拓(Rio Tinto)都已被要求向中國的鋼鐵製造商解釋,為何鐵礦石出口價格如此之高。據《澳洲人報》報導,澳洲的對華鐵礦石出口價值飆升到了850億澳元,被指抵銷了中國對澳洲8個月來的貿易報復的效果。在澳洲的鐵礦石持續對華出口之際,中國據稱已正式將澳洲煤炭列入了採購黑名單,給澳洲140億澳元的煤炭出口業造成了重創。
  • 鐵礦石期貨價格觸及近7年新高 強勢行情背後藏隱憂
    鐵礦石期貨價格觸及近7年新高 強勢行情背後藏隱憂 來源:上海證券報 • 2020-12-04 19:40:31 截至國內期市
  • 這種原材料價格創六年新高,江船排隊等貨!下遊鋼廠還好嗎?
    近期,鐵礦石美元價格已經超過每噸120美元。鐵礦石主力的價格近四個多月的累計漲幅超過30%,港口的現貨價格也創出六年新高。我國鐵礦石主要依靠海運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背景下的港口情況如何呢?1鐵礦石價格大漲 創六年新高江蘇太倉港地處長江和沿海開放交匯處,其中的武港碼頭擁有6臺卸船機,是鐵礦石接卸的中轉碼頭。
  • 國際鐵礦石現貨創13個月新高
    8月18日周二,鐵礦石期貨顯著走強。鐵礦石現貨價格飆升至每噸120美元以上。SteelHome諮詢數據顯示,中國62%鐵礦石現貨價格躍升至每噸121.50美元,達13個月高點。國內期貨市場上,大連交易所鐵礦石2101合約表現尤為活躍。截至今日收盤,該合約收於863元(合124美元),漲幅達3.48%,再創2014年以來新高。與此同時,新加坡交易所9月鐵礦石合約上漲1.9%,至每噸119.15美元,已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
  • 期市午盤:黑色系多頭集體強攻 鐵礦石再創上市以來新高
    摘要 【期市午盤:黑色系多頭集體強攻 鐵礦石再創上市以來新高】12月18日,國內商品期貨大面積上漲,黑色系漲幅居前,鄭煤、鐵礦、螺紋及熱卷期貨漲幅明顯,其中鐵礦石期貨再創合約上市以來新高。
  • 鐵礦石會成為澳大利亞反制的「殺手鐧」嗎?
    無論是大麥、葡萄酒還是牛肉和煤炭,中國都能選擇澳大利亞以外的產品供應地。例如最近中國就開始向蒙古、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進口煤炭,且不設通關限制。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很難被其他國家取代。澳統計局國際統計數據部門主管布蘭科·維塔斯(Branko Vitas)說:「出口增加的主要推動力是金屬礦石出口增加了8.33億澳元(7%),其中大部分是運往我們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鐵礦石。」
  • 鐵礦石期貨創上市新高
    12月7日,國內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突破990元/噸,創上市以來新高;煤焦期貨紛紛拉漲,動力煤期貨創下上市以來新高,焦煤焦炭期貨亦創下階段新高,鐵合金期貨中的矽鐵期貨漲停。鐵礦石漲勢引人關注作為黑色系本輪主要多頭品種,鐵礦石期貨近幾個月漲勢引人關注。中證君統計發現,2020年10月26日,鐵礦石主力合約最低為756.5元/噸,相比12月7日的盤中高點993.0元/噸,期價上漲幅度達到31.3%,期間多次刷新歷史紀錄。
  • ...鐵礦石期貨價格創上市以來最高,每噸鋼材有100元利潤受擠壓,鋼...
    鐵礦石漲瘋了。12月11日,鐵礦石普氏指數(62%粉)突破160美元/噸,創近8年新高。 同日鐵礦石主力合約期貨價格一度突破千元大關,漲到每噸1042元,日內最高漲幅9.92%,創下上市以來最高價格。
  • 鐵礦石期貨價格創上市以來最高,每噸鋼材有100元利潤受...
    鐵礦石漲瘋了。12月11日,鐵礦石普氏指數(62%粉)突破160美元/噸,創近8年新高。 同日鐵礦石主力合約期貨價格一度突破千元大關,漲到每噸1042元,日內最高漲幅9.92%,創下上市以來最高價格。李新創說,整體來看,2020年全球鐵礦石增長量較小,無法支撐需求量的較大幅增長,尤其是近期全球鋼鐵生產同步復甦,導致鐵礦石供應偏緊。 另外,我國鐵礦石進口量佔全球鐵礦石貿易量的65%以上,超八成來自澳大利亞、巴西兩國的四大礦業公司,供給比較集中。同時,國內鋼鐵產業集中度低,鐵礦石需求較為分散,市場地位不對等。
  • 鐵礦石成為澳大利亞翻盤的籌碼?價格暴漲100%,試探大國底線
    澳大利亞進行了充分演繹。總部位於墨爾本的「必和必拓」單日將鐵礦石價格提高7.5美元/噸。而在2020年11月30日,國內鐵礦石期貨價格就已經突破2013年以來的最高點:2019年7月創造的924.5元/噸。到12月11日更是衝高到1042元/噸。與11月初相比,暴漲34%,與2020年最低谷的511元每噸相比,更是暴漲102%。
  • 瘋狂的鐵礦石背後:澳洲企業壟斷價格現象或終結,被敲警鐘,有變化
    如果說2020年商品市場最瘋狂價格上漲,可能莫過於鐵礦石了。據美國媒體CNBC12月14日報導,上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價格上漲近10%,創歷史新高,歷史上首次突破每噸1000元人民幣(152.95美元)。
  • 澳大利亞經濟東衰西盛背後:中國是澳大利亞復甦的救贖!
    得益於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用鋼量需求暴增,所以近幾年中國一直是鐵礦石進口大國,其中有多達30多國持續為中國供應鐵礦石。其中,澳大利亞和巴西為主要供應國,佔據全部進口量的將近80%,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量超過了60%。2019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就達了6.65億噸,比例達到了62%。
  • 鐵礦石漲價35%,澳大利亞「一家獨大」?中國還有3大後手!
    據北京商報報導,12月11日,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11月初的772.5元/噸,一度漲至1042元/噸,大漲近35%。如果拉長到更早的時間來看,鐵礦石價格的漲幅更加驚人。根據萬得數據顯示,當前臨近交割月的鐵礦石I2101期貨合約,比4月的511元/噸價格水平漲超1.1倍,並創下過去七年價格新高。鐵礦石為何變成「瘋狂的石頭」呢?
  • 鐵礦石價格瘋漲,澳大利亞笑得合不攏嘴,中國應該如何擺脫困境?
    中國進口的鐵礦石價格每上漲1美元,澳大利亞財政將增加5400萬美元,現在鐵礦石價格瘋漲,澳大利亞估計笑得合不攏嘴。澳大利亞向中國市場出口鐵礦石的份額一直在逐年提升,2019至2020財年,澳大利亞有超過80%的鐵礦石出口給中國,澳大利亞政府依靠鐵礦石產業實現的1020億美元收入中,有849億美元都來自中國市場的貢獻。
  • 鐵礦石價格瘋漲,澳大利亞會不會配合中國協商新的定價機制?
    如今鐵礦石價格瘋漲,澳大利亞高興還來不及,會不會配合中國協商新的定價機制?中國進口的鐵礦石價格每上漲1美元,澳大利亞財政將增加5400萬美元,這就意味著鐵礦石價格越高,澳大利亞賺得越多,現在鐵礦石價格不斷創新高,澳大利亞肯定是笑得合不攏嘴。
  • 鐵礦石價格瘋漲100%!澳專家對華狂嘲諷:是中愚蠢的經濟政策所致
    鐵礦石價格瘋漲100%市場數據顯示,12月11日,受澳大利亞影響,鐵礦石價格漲至1042元每噸,較今年最低的511元每噸超100%,創下7年來歷史新高,單日漲幅近10%,資本炒作的跡象十分明顯為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兩度連線質問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力拓,就近期鐵礦石價格瘋漲問題、如何完善定價機制問題展開了交流。但兩大澳大利亞巨頭否認「刻意控制鐵礦石發運量」,願意同中國一起完善定價機制,並承諾明年繼續保持2.76億—2.86億噸的供應水平。然而,這則消息卻讓貿易頻繁受阻的澳大利亞人飄了。
  • 鐵礦石價格快速上漲 削弱我國鋼鐵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力拓回應稱,目前的鐵礦石需求較為強勁,非常理解價格不穩定給終端用戶帶來的挑戰。作為世界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力拓願意和需求方一起對現有的定價機制進行優化和完善。同時,對於市場關注的有關「澳大利亞議會委員會出於保護土著居民遺產遺址,建議西澳州加強鐵礦石開採管理」的新聞,力拓強調,該建議並不會對當前的在建項目產生影響,如建議獲批或將增加未來新建項目的審批流程,但並不是有些媒體解讀的「暫停所有鐵礦石開採項目」。
  • 我國鐵礦石60%靠澳大利亞,為啥不換個賣家?它香在哪裡?
    我國的鐵礦石依賴澳大利亞,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去年我國就從澳大利亞進口了6.65億噸鐵礦石,光是今年前半年,購買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就花了496億人民幣,相對單一的進口渠道讓我們失去了鐵礦石的議價權,澳大利亞沒少在這上面做文章,時不時的漲漲價,有人問 澳大利亞的鐵礦就這麼香,我們為啥不換個買家,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