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在屏幕這頭拼盡全力,學生卻在屏幕那頭愛答不理。
相關熱搜閱讀量突破兩億。
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體育課也被迫以網課的形式呈現,上述場景在今年上半年時有發生。不少網友們將這樣「滑稽」的畫風當作調侃的素材,用、等標籤把體育老師送上了熱搜。儘管這樣的調侃並無惡意,但也反映了外界不了解體育老師們背後的辛勤付出。體育老師並不好當,疫情期間更是如此。
與其他學科不同,體育課對於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要求更高,很多時候都需要手把手教學。而在疫情期間,當體育老師和學生之間隔了一個屏幕,教學難度也大幅提升。但局外人大都無法理解體育網課的難點所在,只是覺得調侃體育老師「狼狽」的一面很有趣。
卓夢瑤是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的體育老師,她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體育老師上網課真的不輕鬆。「一開始做網課很困難,有些項目因為空間小還沒法錄製。而且錄製時因為是用手舉著手機,畫面不穩定,一節30分鐘的課從拍攝到錄製完,大概花了兩天多。但最難的是剪輯視頻,錄音和配音都是自學。」 卓老師介紹著自己的網課錄製經歷。
因為網課的出現,體育老師們都得身兼主播、攝像師、錄音師和視頻剪輯師等多個職位,而且其中不少技能都得從零開始學起。以視頻剪輯和後期配音為例,這些技能體育老師以前幾乎不會用到,現在卻成了必備技能,給他們帶來的挑戰有多大不言而喻。
狄托在北京人大附中任教,他透露學校從確認開展線上教學,到根據教學大綱結合線上教學實際情況確定課程內容、到課程上線,中間有十天時間。在此期間,視頻剪輯就成了最大的難關。他最初一期視頻需要3天完成,後面操作熟練後也得花1天時間,算得上是時間緊、任務重。
Jr. NBA提供的居家籃球課可以作為體育網課的素材。
除了視頻錄製、剪輯和配音等工作之外,為課程內容尋找合適的教學素材也是一大難點。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的體育老師羅益峰認為,收集課程素材是錄製網課的一大難點,很多素材都比較古老。當時羅老師就想到了Jr. NBA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居家籃球課,從中截取部分內容作為素材。儘管有一些現成的素材,但他準備一節傳球課還是得花一周時間。
實際上,Jr. NBA推出的課程也能為體育老師們「減負」。除了居家籃球課之外,羅老師還將Jr. NBA提供的體能視頻運用到課堂上,不少學生都給出了正面的反饋。另外,Jr. NBA此前上線了微信小程序「JrNBA助理教練」,為體育老師們提供了交流教案和教學心得的線上平臺,這樣的溝通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裡顯得尤為寶貴。
上述三位老師的經歷是體育老師們在應對2020年這個特別年份的縮影,還有許多體育老師也和他們一樣,在教育崗位上默默堅守和付出。因此,Jr. NBA今年連續第二年發起話題,繼續為體育老師這個群體發聲,並向他們致敬。
Jr. NBA拍攝的「體育老師的2020年」。
與此同時,在今年教師節的前夕,Jr. NBA拍攝的微紀錄片「體育老師的2020年」也正式上線,將體育老師的付出呈現在大家面前,讓外界對他們的工作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儘管當下很多人對於體育老師的工作還是一知半解,甚至帶著調侃的態度去看待這個群體,但體育老師們依然在線下課堂和網課中兢兢業業,為體育教育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針對外界的調侃,不少體育老師都表示不在意,認為他們只是不夠了解這個職業。而且對於他們來說,不管外界看法如何,體育之於學生都是不可或缺的。「我覺得體育是學生心理建設培養中很重要的一環,據我所知,從事體育行業或者經常體育鍛鍊的人都很少抑鬱。體育鍛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促進作用。」卓老師說道。
以體育人是體育蘊含的更深一層意義,體育有利於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團隊精神和堅韌品質,對於他們日後升學和走上工作崗位都有益處。不少體育老師都心懷這份使命感,所以他們也敢於接受錄製、教授網課這樣的全新挑戰。
學生們的體育鍛鍊時間需要得到保證。
其實在疫情的衝擊下,大家已經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和體育鍛鍊,體育課程和體育老師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在今年兩會期間,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要小學增加一節體育課,現在是三節,到今年下半年全部變成四節,再往後是每天要有一節體育課。」
此外,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教育部針對關於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也做出了回應,要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這樣的調整勢在必行。根據《柳葉刀·兒童和青少年衛生》在2019年9月發布的論文,從1995年到2014年,中國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情況下降了167%。另一方面,教育部在2020年6月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做了調研,發現小學生的近視率同比增加了15.2%,為調查群體之最。出現這種情況,不僅與疫情期間網課增多有關,缺乏體育鍛鍊的場景和時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根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兒童藍皮書: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中國兒童上學平均每天體育鍛鍊時間為23.5分鐘,周末平均每天體育鍛鍊時間為34.7分鐘,兩項數據與「每天運動一小時」的目標都有差距。因此,增加體育課節數、保證體育鍛鍊時間很有必要。
學校在保證體育課的時間之餘,也開始將體育作為考核學生的標準之一。清華大學傳出從2017級本科新生開始,遊泳將與畢業綁定的消息後,當時就引發過社會各界的討論。其實早在2011年,廈門大學就將遊泳作為本科生必修課,算1個學分。此外,杭州、溫州、嘉興、廣州、深圳等地也將遊泳列為中考體育考試內容。
與此同時,家長們對於體育教育的觀念也在轉變。2019年8月,好未來旗下平臺「家長幫」發布了《中國家庭孩子身體素質培養洞察篇》,其中64.8%的家長認為身體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平時學習再忙,也要留出運動時間。而據懶熊體育智庫抽樣調研,近八成的父母希望為孩子選擇1-2項長期練習的體育運動。
Jr. NBA從2016年開始每年協辦全國中小學校園籃球教師培訓營。
體育教育地位提升的過程需要家長和校方的努力,也需要其他組織的助力。以Jr. NBA為例,2019-20學年,助力推廣校園籃球項目至全國6000所中小學。他們從體育老師這一端著手,為老師們提供「充電」的場景。Jr. NBA於2016年開始每年協辦全國中小學校園籃球教師培訓營,邀請具有豐富青少年教學經驗的外教為體育老師們傳授心得。同時,NBA中國還開發了全國中小學校園籃球教學指南《訓練指導手冊》,包括四個級別,其中初中高三級教材已投入使用。NBA希望通過培訓營和指導手冊進一步提升體育老師們的籃球教學能力,推動籃球運動在全國中小學的普及和發展。
場地和運動器材也是校園教學環境中相對缺失的一環。2016年至今,Jr. NBA已經向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累計發放籃球教學工具包超過12000套,包含日常教學必備的籃球、錐桶、身高尺、教學海報、口哨等用具。除此之外,Jr. NBA在全國已捐贈了近50片籃球場,在今年教師節期間,Jr. NBA還將為湖北省捐贈2片全新籃球場,為老師和學生們提供更優良的教學與運動環境。
體育教育觀念的轉變與落實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體育老師們的付出必然會得到更多的認可,體育教育也能真正地落到實處,讓更多孩子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並且從中受益。
延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