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今詩文,細品中華文化

2020-12-23 載夢前行的小白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我與你相遇在詩文你,把酒言歡。你向我講述你的經歷,你的感受,而我聽的痴迷,聽得沉醉。詩,是我們溝通的橋梁,我多想帶你回現實,讓你看看,七千年之後的中華變化。

古人總是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詩文中,通過詩文傳達情感。或褒或貶,或歌頌,或讚美。因此,細細品讀一首詩,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有時候,美不僅僅需要我們用眼睛去發現,更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

曾經,我曾沉迷於世界的燈紅酒綠,無法自拔,直到有一天,無意間看有了一個電視節目――《中華詩詞大會》,我便深深的愛上了中華詩詞。從那時起,我開始發現,這世界上還有一種必須用心靈去感受的美,一種可以讓你淪陷的古典美。正如我開頭所引用的著名詩人韋莊的《思帝鄉》,在韋莊筆下,杏花是春日裡最燦爛的所在。在該詩中,杏花雖只是點綴,卻給人以無比爛漫美好之意。此外,描寫杏花的詩句還有很多,從這些詩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杏花在不同詩人筆下的獨特美。

半開半落閒園裡,何

世界上的很多美麗的東西,我們可以用眼睛去看,但是不同的眼睛,可以看見相同的景色,不同的心靈卻有不同的感悟。我們只有通過詩文去發現那些更深層次的,獨一無二的美,我們的心靈,思想,才會富足,才會充實。何況,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綿延不絕,源遠流長,無數詩人留下無數詩篇,留下無數美,這些古典美,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感受,去弘揚,去傳播。總之,將詩文美傳承下去,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我們義不容辭,這是責任,更是使命。

清明時節雨聲譁,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燕簾鶯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宋·張炎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傳承數千年的中華傳統美德,正是因為詩這一介質,才得以影響一輩又一輩的世人,告誡他們,清明時節,上山祭祖,異鄉漂泊的遊子尚且記得清明時節,何況是在家的人呢?

古人寫詩,往往融入了自己獨一的情感,讀之感人,聽之,動人。讀詩,品味不同詩人的感情,發現不同的美。有時,我們甚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展示一首詩的美,或歌或舞,或寫文章,或談感悟,用自己的方式,讓一首詩活過來,再把它分享給他人,這便是傳承。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宋·陳與義

品一首詩詞,與古典文學之美相遇。鑑一首詩詞,用心靈去感受古典文學之美。細品中華文化,從詩詞開始,傳承中華文化,從詩詞開始。

最後,以一首詩結尾吧!

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朝代】唐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相關焦點

  • 灌南縣開展誦唐詩宋詞品古今文化活動
    藝術辣評原創文章出自連雲港市婦聯,歡迎您的品讀:為了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近日灌南縣開展誦唐詩宋詞、品古今文化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小朋友前來觀看。活動現場,由縣朗誦家協會成偉、縣音樂家協會劉曉雯、縣書法家協會朱亞群老師們選取了《春曉》、《江南》、《採蓮曲》等課本裡的詩詞,用朗誦、音樂和書法的形式帶現場的市民和孩子們學習唐詩宋詞,老師們誦讀的經典詩文內涵豐富、意境優美,將膾炙人口的古詩詞配上典雅的音樂、揮毫的書法,給在場的觀眾奉上了一臺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現場還邀請了小朋友進行了唐詩宋詞朗誦。
  • 振華學子赴臺參加第九屆兩岸(蘇州•臺北)中小學生中華經典詩文誦讀交流活動獲「最佳誦讀獎」
    2010年開始,在臺北舉行的首屆經典誦讀交流活動中,蘇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與(臺北)中華經典文化教育協會雙方便約定:「每逢奇數年來蘇州,偶數年到臺北,一年一屆蘇州與臺北輪流舉辦以』齊誦中華經典,共傳中華文化'為宗旨的中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交流活動」。在兩岸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每年一屆的經典誦讀交流活動,已成為兩岸傳統文化交流的品牌項目。
  • ...讓夢前行」——婁底一中附屬星星中學舉行第一屆經典詩文誦讀...
    (婁底一中附屬星星中學舉行第一屆經典詩文誦讀大賽總決賽) 為了傳承中華文化,打造書香校園,展示學生的個性才華,12月23日,婁底市第一中學附屬星星中學在瑞星樓報告廳舉行「不忘初心,讓夢前行」第一屆經典詩文誦讀大賽總決賽。 賽前,副校長禹媚娥對此次活動表達了殷切的希望,她鼓勵同學們明事理知曉天下事,誦經典弘揚愛國情,爭做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 誦讀經典詩文 傳承中華文化——駐馬店市第十小學成功舉辦經典誦讀...
    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裡汲取精華,吸取智慧,大力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獲得經典古詩文的薰陶和修養,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駐馬店市第十小學於2020年12
  • 唐宋詩文「選本」的現代價值
    唐宋時期是中國正統詩文發展的高峰,從唐至今,詩文選本有一兩千種,僅唐詩選本就有六七百種之多。唐宋詩文選本的價值極高,但當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卻相對滯後。明清兩朝,詩文評點蔚成風氣,唐宋詩文無疑是評點家關注的主要對象。  注釋也往往是唐宋詩文選本的組成部分。
  • 讀者為詩文大賽推薦10首現代詩 《致橡樹》等入選
    今年是五四新文化運動100周年,從本月14日起,「讀吧!福建」第三屆「正誼杯」詩文大賽主辦方邀請讀者推薦現代詩(詞),此活動得到了讀者的響應。經專家綜合,從中選出了《你是人間四月天》《致橡樹》等10首佳作。有別於古典詩歌的現代詩,是指五四運動前後產生的,以白話作為基本語言手段的詩歌體裁。
  • 展現漢字音韻之美,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落幕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3日訊(記者 餘蓉 通訊員 餘韓)誦中華經典,傳華夏文明。12日晚上,「天舟杯」湖南省第三屆「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長沙師範學院舉行。本次大賽由湖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教育電視臺等承辦。
  • 百年難題,中華使命——《中華文化基礎教材》 系列正式出版
    一百年前的1912 年,中華書局由陸費逵創辦於上海,伴隨著中華民國的教育改革和新式教科書革命茁壯成長,雲集了梁啓超、于右任、舒新城等專家學者及社會名流,出版了多套中華系列教材、《辭海》、《古今圖書集成》、《大中華》等具有深遠影響的書刊,享譽海內外。
  • 駐馬店市第二十一小學開展特色暑期「中華經典詩文」吟唱課
    中華經典詩文吟唱是學生的必修課程,意在讓學生在吟唱課程中領略母語的優美,感受詩歌所傳達的大愛、靈性及美感;通過吟唱經典美文,陶冶性情,實現吟唱過程中的心靈對話、人格感召、藝術感染、生命感悟,為學生的陽光成長打下基礎 。
  • 探尋詩文裡的貴州 問道向黔解鎖陽明文化新IP
    王陽明詩文裡的貴州之變 自9月5日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新聞出版局、貴州省版權局正式發布了「陽明·問道十二境」文化符號及經典遊學線路後,外界都在關注貴州陽明文化新IP將有什麼新動作。
  • 韻文博鑑品牌正式亮相 肩負盛趣遊戲文化新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其文博業務線「韻文博鑑」品牌正式亮相發布會。  今年3月底,盛趣遊戲啟用全新標識,立足於「科技賦能文化」的新文化產業定位,致力於成為一家打造極致文化內涵的科技文化企業。5月23日,世紀華通重組盛躍網絡(盛趣遊戲的實際控制主體)案獲中國證監會核准批文,盛趣遊戲回A落定。
  • 哲學暑期學堂 細品中華文化
    來自中國、德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的35名學生將共同開啟一次「哲學味兒」十足的中華文化學術之旅。據悉,學員們將參觀長城、故宮、頤和園等眾多文化古蹟,鑑賞介紹中國文明的影片。  舉辦此次哲學暑期學堂的北師大哲學學院介紹,暑期學堂以「中國思想與現代文明」為主題。  據悉,本次暑期學堂為期時間兩周,以突出交流、增進互動、謀求發展為目標,幫助國外青年學員親近和感悟中國文化。
  • 誦讀經典詩文 弘揚傳統文化 一中東校區舉辦國學講座
    活動現場(學校供圖)    為提高學生的國學素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2016年4月16日,石家莊一中東校區邀請「燕趙講壇」特聘講師、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    語文教研室主任、信息宣傳處副主任遊莉霞向同學們介紹了王子龍老師,明確誦讀經典詩文,弘揚國學文化的重要意義。
  • 酈波解讀中華傳統智慧 | 以古鑑今,開拓成長視野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精神標識,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2020年高考早已落幕,回顧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我們不禁感慨:要是沒點兒傳統文化的知識積累,連審題都困難!今年全國的語文試卷一共涉及11道作文題,其中3道都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這篇材料來自於較為著名的歷史典故。
  • 煙臺二中「新方向益文杯」「重溫經典 光亮人生」詩文朗誦大賽
    一首詩,傳承千年文化,一篇文,照亮成長之路。2018年4月23日下午,煙臺二中2018年「新方向·益文杯」「重溫經典 光亮人生」詩文朗誦大賽決賽在學校報告廳舉行。主持人開場本次詩文朗誦大賽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打造書香校園,增強學生幸福感受。評委由煙臺廣播電視臺資深業內專家、煙臺二中老師和學生代表與煙臺新方向藝術教育播音老師共同擔任。大賽分為初賽、決賽。
  • 韻文博鑑品牌正式亮相 肩負盛趣遊戲文化新責任
    發布會以「趣」為主題,集中呈現盛趣遊戲的全新品牌形象、戰略升級、未來產品計劃等信息,其文博業務線「韻文博鑑」品牌正式亮相發布會。  今年3月底,盛趣遊戲啟用全新標識,立足於「科技賦能文化」的新文化產業定位,致力於成為一家打造極致文化內涵的科技文化企業。5月23日,世紀華通重組盛躍網絡(盛趣遊戲的實際控制主體)案獲中國證監會核准批文,盛趣遊戲回A落定。
  • 誦讀經典詩文 傳承中華文明——廣西賀州鐘山縣舉行2020年中小學師生經典誦讀比賽
    鐘山縣實驗小學選手誦讀《中華少年》廖超文 攝學生集體組經典詩文誦讀比賽集錦。這是一次沐浴中華經典、傳承中華文明、重振民族精神的「靈魂的壯遊」!賽場上,多數參賽選手胸有成竹、脫稿誦讀,音韻或婉約舒緩,柔情似水;或迂迴含蓄,自成靈韻;或鏗鏘有力,豪情萬丈;或昂揚激奮,讓人信心倍增。誦讀中,許多選手運用音樂、畫面等方式創設情境,用飽滿的激情、立體的聲音和靈動的肢體,個性化地解讀文本豐厚的內涵和獨特的情愫,帶領聽眾入文、入境、入情,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
  • 「汲取詩文力量 傳承中華精神」大興區第四屆詩詞大賽舉辦
    千龍網北京12月24日訊 12月23日,由北京市大興區教育委員會主辦,大興區教育團工委、大興區教委中教科、大興區進校課程中心、大興區進校中教研、大興區少年宮共同承辦的「汲取詩文力量 傳承中華精神」北京市大興區第四屆中學生中華傳統詩詞大賽總決賽在大興區少年宮劇場舉辦。
  • 從「風月同天」到「與子同裳」:漢詩文在古今日本
    用假名和漢字混合創製的日文記錄的《古今和歌集》等,則誕生在十世紀以後了。平安時代的中後期(大約10-13世紀),日本本土的國風文學很興盛,漢文漢詩多少受到了一點冷落,但用漢字撰寫的詩文仍然有很高的地位,日本人根據漢字的草書體和楷書偏旁創製出來的文字,只能稱作「假名」,而漢字才是「真名」。
  • 「誦讀中國」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 圓滿落幕
    2020年11月5日由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主辦,基礎教育學院承辦,各二級學院與校演講與口才協會協辦的第四屆「中華經典」誦讀比賽在圖書館視頻會議室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