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萬聖節將至 恐怖道具受追捧小孩被嚇哭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西方萬聖節將至 恐怖道具受追捧小孩被嚇哭

每天都有不少幼童經過這些商店

  11月1日是西方傳統「鬼節」——萬聖節,隨著這個洋節日臨近,東莞不少商家推出了各類恐怖道具:鬼臉南瓜燈、幽靈服和吸血鬼面具,甚至是「骷髏頭」和血淋淋的「手腳殘肢」。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東莞莞城外經貿幼兒園附近一家商店開始熱賣萬聖節各類道具,並稱孩子在看到這些萬聖節恐怖道具後,當場嚇哭了,半夜還被噩夢驚醒,不敢一個人睡覺。針對萬聖節的恐怖玩具,有專家提醒家長:儘量不要讓孩子看到或接觸。

  恐怖道具受追捧

  20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了莞城外經貿幼兒園附近的商店,記者看到,其中一家商店門口掛著一排恐怖面具,有骷髏模樣的、有吸血鬼模樣的,甚至還有帶「血」的斷臂玩具,看上去十分嚇人。

  商店老闆林先生告訴記者:「這些道具賣得還不錯,其中魔法帽子、南瓜燈等造型可愛的道具賣得尤其火,另外一些恐怖造型的『骷髏頭』、『斷指手套』也很受歡迎。」

  記者注意到,熱捧萬聖節的都是孩子和年輕人。文具店門前,兩名年輕的女孩正在挑選鬼面具,容小姐對記者說:「這些面具造型特別,萬聖節的時候拿出來玩玩,會很刺激。」

  專家建議適度過節

  讀幼兒園大班的丹丹在奶奶的陪同下來到商店。丹丹告訴記者,學校將舉行萬聖節活動,同學之間戴著面具出來相互「嚇唬」一下,很好玩。不過,丹丹的奶奶則表示有些擔憂,她說她對西方傳統「鬼節」沒什麼忌諱,就是孫女比較喜歡這些怪異嚇人的道具,她擔心這麼小的孩子看到這些逼真的血淋淋的道具會產生心理陰影。

  同樣陪同6歲兒子來買面具的黃先生說,他帶兒子來買面具,主要是因為兒子要用來和同學一起玩耍:「我也有顧忌和擔憂,畢竟孩子心智未發育完全,怕對他成長產生不好的影響。」

  萬聖節玩具是否會給孩子帶來「副作用」?東莞心理諮詢醫生唐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並非所有國外節日都適合孩子,一些國外節日的起源及意義並非國人所能了解,國人多是一味地模仿,而商家抓住這一商機,推出商品或活動吸引人氣。針對萬聖節的恐怖玩具,唐浩提醒市民儘量不要讓孩子看到或接觸,因為孩子年齡越小,恐怖事物對其造成的心理傷害就越大,因此要避免這類玩具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和傷害。莞城外經貿幼兒園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學校和家長應該適當、適度地給孩子過節日,莫讓萬聖節變成了惡搞的節日。(記者 餘曉玲 實習生 雷芙蓉)

相關焦點

  • 小蘿莉扮無臉男嚇哭同學 幼兒園過萬聖節應「適可而止」
    10月30日晚,這樣一條微信開始熱傳:幼兒園裡,一個小孩扮演無臉男,因為太傳神,把兩個小朋友嚇哭了。31日,記者走訪發現,南寧不少幼兒園都組織孩子過萬聖節,商場的促銷氛圍也越來越濃。幼兒園該不該過萬聖節?怎樣過「洋節」才合適?類似話題引發老師和家長熱議(11月1日《南國早報》)  近年來,西方節日越來越受到國人的歡迎,並且逐漸成為一種「時尚」。
  • 萬聖節地鐵乘客扮殭屍嚇哭小孩 警方稱不鼓勵
    隨著這個周末西方萬聖節的到來,近日,不少市民乘客向廣州地鐵警方反映,有人在搭乘地鐵時假扮「殭屍」、「白衣女鬼」等驚悚形象,使周圍乘客感到不安,還有小朋友當場被嚇哭。對此,廣州地鐵表示,每年萬聖節前後,都有這類「行為藝術」出現在地鐵上,極易引發乘客圍觀甚至恐慌,給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地鐵工作人員發現將會及時勸阻。
  • 我的世界:萬聖節將至,MC中這些「奇葩」道具,你見過麼?
    每年的11月1日是萬聖節,作為一個西方節日,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演變成至今的模樣,當然在國內也有相同的節日,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俗稱為「鬼節」,但與此不同的是,萬聖節已經演變成一項商業節日。還有不到半個月就是「西方鬼節」,而國外的Minecraft玩家們已經開始策劃如何在遊戲中慶祝。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萬聖節的南瓜!南瓜作為萬聖節必備的道具,已經成為女巫恐怖的代名詞。
  • 萬聖節快樂,今天做了一些整蠱搞怪的烘焙類 隔壁小孩都嚇哭了!
    今日呢是萬聖夜,當然我們國內一般是不過的,但是國外在今夜可是非常的熱鬧,各種恐怖搞怪的裝扮,當然餐桌上少不了一些美食,今天我們來做一些關於萬聖節的美食,十歲以下兒童呢需要父母的陪伴下來看,不然可是會嚇哭的哦。
  • 為了萬聖節把大家嚇哭,矽谷大佬們也太較真了吧!
    從 90 年代開始,賈伯斯每年都會精心布置自己的房子,在萬聖節這一天門戶大開,歡迎街坊鄰居家的小孩來討糖吃。而那段時期,也正是賈伯斯被蘋果「流放」的幾年。去年,前往賈伯斯家討糖的小孩(還有陪同小孩的家長)有上百人,Palo Alto 警方不得不對賈伯斯家周圍的幾條街進行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駛入。
  • 「萬聖節」能不能放過中國小孩?
    南瓜燈,巫婆帽,白色的骷髏,血紅的衣裳,11月1日前,又開始鬧「萬聖節」了,在中國,這成了許多幼兒園裡傳統活動。有的家長自己都是糊裡糊塗地追隨,他們並不在意娛樂外表下的文化意識塑造。有的家長在抱怨和反對,卻又無可奈何,因為倡導者帶有強制的味道,不得不去購買道具和服飾,以幫助小孩完成「作業」。
  • 對於一些父母來說,萬聖節更是一場親子活動
    西方的鬼節早被大人和孩子們玩出了花。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也有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 萬聖節道具有哪些?萬聖節道具象徵意義
    【中外玩具網10月30日訊】萬聖節,俗稱西方鬼節。萬聖節道具有哪些呢?為什麼使用這些道具,萬聖節象徵著什麼?你是否知道萬聖節的道具象徵著什麼?大家或多或少在電視上看了解到萬聖節的相關活動,也熟悉些一些道具,如南瓜,面具,巫婆,蝙蝠等,現在隨小編一起解讀萬聖節象徵物有哪些及象徵意義吧!
  • 萬聖節將臨:南瓜燈、鬥篷熱賣 鬼臉蛋糕受追捧
    孩子們爭相展示自己的萬聖節造型及道具。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劉莉 攝  本周六將迎來一年中最搞怪的節日「萬聖節」,南京街頭、學校、商家的節日氣氛已經濃鬱起來。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的孩子們昨天興奮無比,他們用自己親手畫畫、親手製作的道具,施展「魔法」變身為心目中最喜歡的人物。「我的蜜糖罐是和媽媽一起設計的,媽媽親手幫我編織的,裡面裝的全是糖果!」三(2)班男生潘華然向記者展示他的道具,還流利地用英語說「不給糖就搗亂」。「我們英語課正在學各種節日,老師就把和萬聖節有關的有趣的事情都和我們講,特別好玩,Trick or treating!」
  • 萬聖節被嚇哭?不丟臉,這是驚嚇反射的錯
    萬聖節被嚇哭?還記得去年有個熱點新聞,一媽媽把女兒裝扮成「無臉男」,嚇哭幼兒園同學。今天,我們來聊聊,被嚇哭——驚嚇反射。驚嚇反射是啥?驚嚇反射又叫擁抱反射,是指小嬰兒受到驚嚇刺激時做出的類似擁抱樣動作。4個月以內的小孩會有,年齡越小越明顯,如果4個月之後還存在則視為異常。
  • 辦無臉男嚇哭同學 萬聖節各種奇葩造型嚇壞網友
    萬聖節到了,全國各地都是各種恐怖裝扮,連幼兒園也在過萬聖節,這樣的節日仿佛比中國傳統的春節還要熱鬧。近日,一幼兒園小孩在萬聖節扮無臉男嚇哭同學,本來是一暖男,卻下嚇哭不少同學,真的是藍瘦,香菇。
  • 幼兒園鬧「鬼」 早教機構辦萬聖節活動惹爭議
    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很多媽媽過得不輕鬆:要去超市採購各種萬聖節裝備,要動手製作「南瓜燈」。臨近西方的萬聖節,本市不少幼兒園、早教機構都在籌備萬聖節活動。專家表示,過節要考慮文化差異,對幼齡孩子要避免恐怖元素。
  • 宋朝人怎麼過「萬聖節」的?百姓帶上鬼怪面具,小孩挨家挨戶討錢
    這兩年國外的一些節日流傳到了,由於節日的一些儀式比較新奇,所以比較受年輕人的追捧,像萬聖節之類,這幾年年輕過的是如火如荼,很是流行。但是這種比較新奇帶上面具進行娛樂的節日,也並非是西方獨有,像我國宋朝時期的儺俗,就有人們帶上面具進行娛樂活動的,其實就是當時人們過的萬聖節。
  • 萬聖節恐怖大比拼,外國父母果然都是戲精!
    昨晚是熱鬧的西方「鬼節」,很多朋友都在「裝神弄鬼」中玩嗨了,尤其是小朋友,終於能放飛自我,踏踏實實地做一回搗蛋鬼了。現在的萬聖節玩法已經升級,不僅要比拼誰更恐怖,而且要拼誰腦洞更大、誰更好玩!還記得去年萬聖節那個扮「無臉男」嚇哭小朋友的丫頭嗎?她去年因一身驚悚造型,成功嚇哭幼兒園同伴而走紅。
  • 萬聖節變身另類「兒童節」 裝神弄鬼設備受青睞
    西方節日萬聖節即將到來,省城各大超市的萬聖節裝備銷售趨火。不少孩子因英語課堂需要而前來購買,有的孩子4歲就已開始過節,家長孩子多覺得好玩。萬聖節該不該過?對此,有的專家覺得中國孩子沒必要過洋節,有的專家則認為這樣的節日能給孩子一個放鬆的機會,但家長要好好引導。
  • 滬幼兒園辦萬聖節活動 園裡鬧「鬼」嚇到娃
    [導讀]臨近西方的萬聖節,本市不少幼兒園、早教機構都在籌備萬聖節活動。專家表示,過節要考慮文化差異,對幼齡孩子要避免恐怖元素。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很多媽媽過得不輕鬆:要去超市採購各種萬聖節裝備,要動手製作「南瓜燈」。臨近西方的萬聖節,本市不少幼兒園、早教機構都在籌備萬聖節活動。專家表示,過節要考慮文化差異,對幼齡孩子要避免恐怖元素。
  • 萬聖節變「兒童鬼節」戕害孩子
    近些年來,萬聖節總是能製造點新聞出來,如有人裝扮成殭屍、吸血鬼等,走上街頭,把路人嚇到不輕等等。離今年的萬聖節還有幾天,很多校園就開始布置起作業,將萬聖節作為一項重要活動,如有些幼兒園還讓家長們替孩子買萬聖節道具,說給孩子過萬聖節。
  • 新加坡人熱衷萬聖節 妖魔服裝道具銷量增一倍
    【環球網綜合報導】萬聖節向來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但這一節日在新加坡也逐漸風靡起來。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28日報導,,近幾年新加坡越來越多的旅遊景點和公司企業舉辦萬聖節活動,新加坡人對這個節日的認識逐漸提高,當地也吹起慶祝萬聖節的風潮,萬聖節的妖魔服裝和道具銷量也直線上升,受訪業者表示,過去兩年來,生意額增長約一倍。
  • 萬聖節變「兒童鬼節」戕害孩子(圖)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在南京幾家商場探訪發現,不少幼兒園家長帶著孩子來買萬聖節道具,都說是幼兒園布置的作業。一些家長表示不解:為啥幼兒園對學齡前孩子從小就進行如此「崇洋」的教育?(10月25日《揚子晚報》)  每年10月31日的萬聖節是舶來品,起源於西方,就像聖誕節、2月14日的情人節等英語國家的節日一樣,受到國內年輕人的熱捧,商家藉此機會大肆宣傳,讓更多人跟風。
  • 萬聖節受年輕人追捧 專家:中國節日應加強娛樂性
    萬聖節受年輕人追捧 專家:中國節日應加強娛樂性     10月15日,昆明一商場內搭建的萬聖節中新社發 劉衛勇 攝     中新網11月1日電(上官雲)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萬聖節。繼聖誕節、情人節之後,「萬聖節」已經成為另外一個被中國人熱捧的節日。然而,也有人質疑熱衷外國節日是崇洋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