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育視角,關注社會人生;冷靜、客觀、深刻、獨到;探討教育問題,呵護孩子成長。
本號剛剛發表:爭鳴丨江蘇宿遷中學作文題涉及方方日記,我認為是不妥當的!已產生反響。受此鼓舞,再寫續篇。
我們認為,作文,與其殫精竭慮去抓題、抓考點,還不如老老實實練好一種看家本領,以不變應萬變。
是的,中考高考考場作文,時間緊,要審題、選擇文體、確立中心、安排結構、運用語言文字、校正修改……搞得學生昏頭轉向,不斷塗抹,不能有的放矢。
愚見是,專練一種叫書信的文體一一書信體,既可敘述,又可議論;既可描寫,也可抒情。它是一種萬能體,能包容記敘文和議論文,甚至能包含文藝性的書信體雜文、小品、微散文、微小說等稀有品種。選擇書信體,就給自己選擇了自由,不用暝思苦想用啥文體;一般不太會離題,結構又很好把握,語言咋說就咋寫。
書信體是一盒能治百病的萬金油,書信體是一種很好操作的萬用文體,書信體是一本常讀常新的萬年曆。
既然選擇了書信體,那就要嚴格按照書信體的文體結構和格式來寫。往年都有公開發表的所謂滿分作文,其中也有書信體的,但都存在書信體結構不完整以及格式的問題,不知評卷老師是怎麼打分的。
其實,書信的結構就是5大構件一一1.稱呼;2.正文;3.祝頌語;4.署名;5.時間。
格式注意:稱呼頂格;凡過段退二格;署名和時間靠底下右角並分二行排列。
關於稱呼和禮告敬語的問題,古代書信叫尺牘,對此很講究,文縐縐的一一
致尊長:尊鑑、賜鑑、鈞鑑、崇鑑致師長:尊鑑、臺鑑致平輩:臺鑑、大鑑、惠鑑致晚輩:青鑑、青覽、收覽致政界:鈞鑑、臺鑑、勳鑑致女性:芳鑑、淑鑑、懿鑑(年高者)致夫婦:儷鑑致宗教:道鑑
信末署名附隨的禮告敬語一一
致直系尊親者,署:謹稟、敬稟、叩稟、叩上致上輩者,署:謹上、敬上、拜上、敬啟、謹啟、謹上、謹肅、肅上致平輩者,署:敬啟、拜啟、謹白、上致晚輩者,署:手書、手諭、字、示
這些尺牘文化知識,我們當成國學文化了解即可,完全沒必要去復古用之。
我們現代人,就用「現代話」,如:
稱呼長輩,可冠以「尊敬」「敬愛」;稱呼平輩,可用「親愛」;稱呼晚輩,可用「可愛」。
這樣的稱呼,多爽、多親切、多得心應手!
如果說要抓考試作文命題方向、抓話題考點、抓題材與主題,那今年的全民戰「疫」,向白衣天使致敬,向英模學習,必然是題中應有之義。
既然,我們認同用書信體來作文,我們何不就練一練,分別給戰「疫」中兩位最有擔當、最受人尊重的科學家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各寫一封信。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早就有小朋友們在行動了,他們有的給南山爺爺寫信,有的給蘭娟奶奶寫信。
小朋友寫給南山爺爺的信太多了,我們只能挑選一些圖片式的信在此展示。
現在要隆重推出的是南山爺爺的回信,咱們認真讀一讀,既聆聽長者教誨,又學到書信體的規範寫作,可謂一舉兩得。
廣東省中山市沙溪中學初一(6)班同學們,在班主任吳老師線上教育主題班會上分享了李蘭娟院士的感人事跡後,大家一起給偶像發出一封充滿仰慕和感激之情的問候信,表達對李蘭娟奶奶的支持,並希望李奶奶能好好休息,保重身體!
這封信可作為學生書信的範文,已被廣東省推薦到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發表。
因百家號後臺編輯器自有默認「格式」,不能完全顯示書信「規範」格式,所以我用手機備忘錄把書信全文「轉換」為「圖版」形式,現展示如下一一
李蘭娟院士很忙,但她仍抽空給中山的孩子們回了封信。她說一一
「你們的文字充滿真情你們朝氣蓬勃展現了向上向善的精神風貌這讓我深深感動。」
各位同行、各位同學,你們有什麼更好的作文招數,不妨亮出來交流!
作者:殷勇團隊;編輯:俊華、殷勇。
附往期好文連結——
小學五年級,應景作文成「檄文」!若非刻意雕琢,便是華夏神童!
寫含蓄小說,模考大冒險:沒有一個不會到來的春天!評語:驚豔!
從上海某外籍女婿「超國民待遇」看「中國籍」與「中國心」之關係
一位老師自寫艱難求學經歷,獻給飽受疫情困擾的同學們|百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