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作為兩種重要的高考輔助手段,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想知道兩者有什麼聯繫與區別。本文將對兩者異同點進行對比,希望可以幫大家綜合評估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招生方式。
強基計劃學校名單36所
1、區別與聯繫
說明:由於疫情,2020年招生程序延遲,表中僅統計了最初政策文件的程序,具體時間節點請以當年最新發布政策為準!
結論:
1、招生院校:強基計劃招生院校是36所雙一流A類高校,高校層次較高;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包括省屬高校、創新型高校,院校更多更廣。
2、招生範圍:強基計劃招生範圍更廣,是針對全國的;綜合評價招生範圍招生省市覆蓋面還沒那麼廣,但正逐步擴大。
3、招生專業:強基計劃更加注重基礎學科;綜合評價未限定專業,有普通專業,也有部分優勢專業。
4、初審依據:強基計劃的初審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的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破格入圍。綜合評價的初審依據主要是考生的報名材料。
5、考核時間: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的考核均在高考成績發布後進行。
5、錄取方式:兩者都是採取根據折算綜合成績擇優錄取,但是在成績組成和佔比上有所不同。強基計劃中高考成績不低於85%,綜合評價中高考成績佔比各校均有所不同,一般為「631」模式。
6、錄取批次:強基計劃在提前批之前完成錄取,志願安排以各省考試院規定為準。綜合評價在特殊招生批次或提前批錄取。
7、培養模式: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綜合評價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
8、轉專業:強基計劃入校學習後,原則上不得轉專業,而綜合評價暫未做特殊安排。
2、溫馨提示
如果對強基計劃裡的招生專業感興趣,且高考裸分優勢較大,或有突出的學科優勢,可以多關注強基計劃;如果對裸分信心不足,可以多側重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