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村官翟雅楠:「城市村官」的艱辛創業路

2020-12-16 中國青年報

    6月21日,「高盛清華中國女性創業管理課程」(以下簡稱「高盛」)從200多名結業學員中挑選出15名優秀學員,繼續開展一對一的導師輔導課程。翟雅楠作為全國首位也是唯一的大學生村官學員被高盛錄取。 

    「被你的香包吸引,被你的創業夢想感動,所以我們選擇你,並相信你會帶領你的企業走得更好更遠。」高盛在面試中這樣評價翟雅楠。

    翟雅楠是徐州市朱莊社區黨總支副書記。2010年,她從作坊做起,利用社區現有資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做成產業,帶動了徐州市16個社區300多名居民再就業。

    如今,這位「香包村官」還向上遊延伸產業鏈,開發製作香包用的中藥種植,引進包括大學生村官創業園、農民種植、資深農業公司等加盟,以引導更多村官和群眾加入產業。

    半路「出家」做村官

    學生時代的翟雅楠,夢想著當個翻譯,既體面,還能免費出遊國外。2009年,外語專業畢業的她如願被一家外資企業錄用。「家人都樂壞了,同學也說我幸運。」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翟雅楠難掩喜悅,眼睛笑成了「月牙」形。

    然而,徐州市委組織的大學生村官高校巡講團報告徹底改變了翟雅楠的命運。講臺上村官們動情地講述著如何融入群眾,如何用光能熱能提高農作物產量。臺下,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的翟雅楠聽得入迷,報告一結束,她就立刻報考了村官。

    翟雅楠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患有尿毒症,家境一直不好,遭到反對也是意料之中,但翟雅楠早已下定決心:到農村、到基層去,帶領村民運用新農業致富。她毫不猶豫地辭去了外企工作。

    那是江蘇省實施「一村一社區一名大學生」工程計劃的第一年,翟雅楠沒有去成農村,而是應聘為鼓樓區朱莊社區主任助理,成了一名城裡的「村官」。

    朱莊社區雖然在城裡,但是涉農社區,即「城中村」,社區裡多為失地農民,流動人口多,居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難以適應現代化企業需求。部分居民外出謀生,其他則在家中靠收房租過活。上任第一天,了解到這裡是由村改為社區的,沒有地也沒有任何農業基礎後,翟雅楠把心轉到了為社區居民服務上。

    小香包裡的致富經

    香包工藝在徐州流傳千年,社區的中老年婦女沒事喜歡做香包。翟雅楠非常喜歡這種小工藝品,在豐富社區留守兒童與婦女假日活動中,她把製作香包作為一項主要內容。把香包作為禮品送給各單位和來訪的客人,受到廣泛喜愛。

    這激起了翟雅楠的靈感:香包是非遺文化產品,將它作為新路子可以很好地解決社區就業問題。但沒有創業經驗的翟雅楠不敢貿然行動,她用自己勤工儉學賺來的5萬元註冊了一家工藝品製作坊,從個體工商戶開始幹起。

    她以免費傳授香包製作技術和產品外包加工計酬的形式,一家一戶走訪發動社區失地居民加入生產。有人感興趣,她就利用黨員遠程教育平臺進行香包製作培訓。

    為了找到合適的培訓老師,翟雅楠著實下了一番工夫。

    王振霞是徐州聞名的香包製作大師,一開始她對翟雅楠的創業計劃並不看好,「我看她就一小孩,就拒絕了,沒多久她又來。整整半年,雅楠一有空閒就往我家跑,我想要不試試吧。」王振霞說。

    憑著翟雅楠的這股倔勁兒,目前已有近20名傳統民間工藝品大師開辦免費課程逾百期,學習人次超6000餘次,為其他縣市及周圍省市學員單獨開辦課程20多次。

    「城市村官」的艱辛創業路

    翟雅楠喜歡扎馬尾辮,說話時常帶著微笑,一笑眼睛就彎成「一條線」。誰曾想到,這個愛笑的女孩,也曾因為壓力和不解而偷偷哭過多次。創業初期,推銷是最頭疼的事。帶著精心挑選的樣品,翟雅楠幾乎跑遍了徐州各類市場。為了省錢,她頂著烈日騎車奔波於市場和單位之間;為了爭取客戶,經歷了十幾次閉門羹;為了趕產品,冒著嚴寒連續加班多個通宵。同時,隔兩天還要照顧患尿毒症的母親透析一次,有時翟雅楠會感覺太累了。提起這些,愛笑的女孩紅了眼圈。

    徐州市鼓樓區組織部戴鵬告訴記者,有次雅楠騎電動自行車去聯繫產品銷售,被汽車撞倒造成腿骨折,可她一天也沒在家歇著,拄著雙拐去籤合同。

    深知創業的艱難,翟雅楠還熱心地為他人牽線搭橋。雅楠藝坊的一面擺柜上,放著栩栩如生的面人、雕畫、布藝小老虎等,都是來自特殊學校的學生作品。「這是非賣品,它展示了特殊群體孩子的技能,方便前來的商家看中商機。」翟雅楠小心翼翼地擺好作品,「這些孩子太不容易。」

    從「創業扶民」走向「創業引民」

    午飯過後,翟雅楠來到李沃社區一家裁縫店。店主孫其英是殘疾人個體戶,一見到翟雅楠,孫其英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新做的香包樣式:「翟老師,你看這個顏色的綢帶搭配好看不?」孫其英與翟雅楠互敬稱為「老師」。

    2010年春節過後,服裝生意做不下去的孫其英被殘聯推薦做香包。孫其英腿腳不方便,翟雅楠便讓人送料上門,不定期來找她交流顏色、樣式的搭配。在翟雅楠的建議下,孫其英將香包做成抱枕形狀,價格也大幅提高,現在,她每月至少有1000多元的收入。

    現在孫其英也教周圍的人做香包,她還準備以自己的店為據點,形成獨特的生產體系。孫其英說:「俺是殘疾人,以前吃飯都成問題,更不敢想實現啥社會價值。如今在翟老師幫助下生活好了,俺也願意將這項共致富的事業『傳幫帶』。」

    從店鋪出來,同行的司機馬哥告訴記者,公司有300多名員工,大多是社區留守婦女。像孫其英這類「員工」公司有30多人,不論多忙,翟雅楠總會抽出時間前往他們家中交流情況。

    翟雅楠有一本黑皮筆記本,裡面記滿了向她尋求幫助者的姓名、聯繫電話和事由。遇到外地有興趣合作的小商品商家,翟雅楠會自費郵寄一份香包供其參考再作決定,現在翟雅楠大概有200多份快遞清單。一位福建殘疾人想放棄自己的生意改做香包,不遠千裡趕到社區,翟雅楠了解情況後告訴他,他並不適合做香包。翟雅楠耐心地解釋:「擴大全國市場對我來說是好事,但對你可能不是。你的生意原本有個好市場,目前只是遭遇瓶頸,需要人開解思路,每個人都得根據自己專長開發項目。」

    「雅楠藝坊」的店面坐落在市中心附近,這個總面積160平方米的兩層小樓在區委的幫助下免除了租金。店裡一直放著團委「愛心1+1」青年創業示範基地的牌匾。翟雅楠說,「大學生村官創業」與大學生創業有很大區別,大學生村官創業需要更多的是責任,要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從「創業扶民」走向「創業引民」,引導更多的民眾正確地創業,並形成一種優良的勞作風氣,促進群眾共同富裕。

相關焦點

  • 小小香包能做什麼?帶動300多名居民再就業,她做到了
    如今,這位「香包村官」還向上遊延伸產業鏈,開發製作香包用的中藥種植,引進包括大學生村官創業園、農民種植、資深農業公司等加盟,以引導更多村官和群眾加入產業。在學生時代,翟雅楠夢想著當個翻譯,既體面,還能免費出遊國外。2009年,外語專業畢業的她如願被一家外資企業錄用。「家人都樂壞了,同學也說我幸運。」
  • 大學生村官嚴立明帶領鄉親創業致富
    在永壽縣美麗的西湖湖畔,有一群可愛的年輕人在開拓著自己的青春事業,他們紮根農村、艱辛創業,像一群高歌的大雁引領著鄉親們的致富路。在這裡,有一家成立不久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永壽縣首家藝術剪紙合作社,它的創辦人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村官嚴立明。
  • 安徽池州市搭建平臺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
    近年來,安徽池州市通過組織實施大學生村官創業「沃土計劃」,積極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搭建平臺,提升大學生村官創業能力,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把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作為工青婦組織創業扶持對象,將大學生村官涉農創業項目和創業示範點建設納入全市農業產業化扶持範圍。為解決大學生村官創業資金缺乏困難,在積極鼓勵市縣擔保機構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同時,市財政撥付50萬元,各縣區財政分別撥付20萬元,設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專項扶持資金。
  • 棗莊80後美女村官劉璐激情創業 譜寫新青春之歌
    2011年7月當選大學生村官創業聯盟主席。她理智紮根農村,帶領附近群眾走上了就業致富路,在榴鄉大地上譜寫了新時代大學生村官創業的青春之歌。  為了自己夢想放棄空姐工作  劉璐憧憬著對家鄉這方熱土的眷戀,夢想著在故土上做一番事業,她放棄了所有女孩都夢想的空姐工作,成為嶧城區榴園鎮桃花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
  • 村官秦玥飛
    方菊華並不知道,秦玥飛早在第一年當村官時僅僅用了3個月,就跨過語言關。  秦玥飛到白雲村的第一件事,是用一個月走訪村裡258戶人家。「挨家挨戶,一家也沒落下,了解各家的情況、要求、困難,看需要村委做什麼」。秦玥飛善於「解決」問題。小學生上學路遠,有的要走3個多小時,現象存在多年,但他發現後通過各種努力爭取來10部校車,附近幾個鄉村的孩子都受益於此。
  • 四川自貢大安廟壩鎮兩位大學生女村官創業事跡
    大學生創業正成為當今社會一股熱潮,一批批大學生投入創業的洪流中,勢不可擋,其中不乏許多成功的例子。自貢市大安區廟壩鎮羅興萍、楊麗平兩位大學生女村官就懷著強烈的創業激情,並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
  • 村官時光印記,我們不說再見——勐臘縣2020年度大學生村官「排班」活動
    為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連排班」管理優勢,搭建大學生村官學習、交流平臺,引導大學生村官樹立「不忘初心、不負韶華」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更多的青年投身勐臘的發展與建設,進一步激勵大學生村官積極幹事創業,勐臘縣委組織部組織全縣20餘名大學生村官於8月29日在磨憨鎮開展以「不忘初心,不負韶華」為主題的排班活動。
  • 【創業季】大學生村官自拍微電影 留守兒童引關注
    我們就是要幹部做一點實事,把這路給我們修好。  姚龍超:還是資金這塊要想想,一方面是我們村組自己自籌一點,還有就是向上爭取一點,爭取一點資金。  大家願意向他反映問題,讓姚龍超很欣慰。三年前他剛來時方言聽不懂,和村民很難交流。現在,他已經能和大家用方言拉家常了。另外,他在工作方法上還經常能拿出很新穎的招數來。
  • 劉張豪:90後大學生村官的寵物創業夢
    如東縣岔河鎮玉林村90後大學生村官劉張豪瞅準了「寵物」商機,憑藉著對電商環境的敏銳察覺,創辦了「八旗愛寵」。      今年29歲的劉張豪,是如東縣岔河鎮玉林村黨總支副書記。2014年,劉張豪初到玉林村工作的時候,發現村裡寵物犬、孔雀、鴿子、兔子等傳統養殖業比較多。村民甄燕是當地的養殖大戶,家中養了30多條寵物犬。
  • 讓「年少有為」成為新時代大學生村官的「代名詞」
    大學生村官工作作為黨中央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大學生村官在服務農民、發展農業、建設新農村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幾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大學生村官發揮特長優勢,吃苦奉獻,主動幹事創業,受到了農村基層幹部、群眾及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大學生村官群體成為了基層一線靚麗的風景線。
  • 江蘇省泗陽縣:兩千村官勇當創業「火車頭」
    原標題:兩千村官勇當創業「火車頭」 邵道村黨支部書記顧鳳英(左) 前不久,在江蘇省泗陽縣召開的2014年度全民創業大會上,新橋村、大興村、邵道村等10個村被授予「全民創業先進村」稱號。
  • 大學生村官工作總結匯報
    現將工作與收穫情況匯報如下:(一)遠大理想是做好大學生村官的前提。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作為大學生村官,首先要樹立在農村天地中大有作為、大有可為的理想。堅守大學生村官的理想信念是當好一名大學生村官的前提。一是對待村民要堅定「全心全意服務」的理想信念。
  • 全國大學生村官微電影大賽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攝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黨委書記金東在致辭中指出,此次大賽徵集的微電影作品通過流暢自然的畫面、溫暖感人的鏡頭和構思巧妙的劇情,集中展現了當代大學生村官奉獻青春、服務群眾的青春生活,讓整個社會看到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服務「三農」的實際成果與赤子情懷,這些作品所塑造的人物接地氣、含真氣、揚正氣,可敬、可親、可學、可比,譜寫了大學生村官在祖國新農村建設的宏偉事業中先試先行、
  • 作為一個大學生村官,我的兩年工作體驗
    作為一名快滿期的大學生村官,我說說自己這兩年多的體驗吧。大學生村官的崗位設置出發點是很好的,讓學歷較高的年輕人到基層去為農村百姓做點事,一來能緩解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就業困境,二來讓農村領導班子在年輕人的影響下集思廣益,開拓思路。
  • 建湖推行大學生村官目標管理
    本報訊(馬登春蔡智霞)近年來,建湖縣在大學生村官中探索推行崗位設目標、績效有估評、考核定獎懲的「三位一體」目標管理考核體系,以考促幹,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的熱情。
  • 江蘇宿遷大學生村官:我是村官,更是農家娃
    沭陽網訊  「我們是大家熟知的『村官』,但我們更像是農民的家人、兒女。他們有困難,我們不幫,誰幫?」昨日,宿城區南蔡鄉的幾位大學生村官說起當前的工作重點時,這樣向記者表示。    為了更好地服務村民,該鄉的十名大學生村官主動製作了「大學生村官群眾事務託辦連心卡」,發放給南蔡鄉所有農民。
  • 【村官感悟】三年村官生活的成長與收穫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轉眼,距離踏入村官工作崗位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回望這三年的點點滴滴,不管是在工作、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充滿了許多的困難,許多的酸甜苦辣,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因為在這三年裡,我也有了許多的收穫。  首先就是收穫了友誼。
  • 河北對大學生村官百分制綜合量化考評
    近日,河北省委組織部制定下發了《大學生村官綜合量化年度考核辦法(試行)》,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規範考核頻次和內容」,明確考核原則、內容、程序等,對思想品德、能力素質、服務群眾、發展經濟等事項以百分制量化打分的方法進行評價。  該省建立「一定量、七評價」考核評價機制,「一定量」即對大學生村官年度工作進行定量考核、量化打分,滿分為100分。
  • 大學生任村官制度好不好?
    28萬名在崗大學生村官中,有博士研究生,有碩士研究生,比例雖然不是很高,但也是突破,黨員比例佔69.7%。3、大學生任村官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國家下發一系列政策文件,對大學生村官的選聘、管理、培訓、考核、選拔、流動等均作出明確規定,逐步建立了&34;的長效工作機制。4、大學生任村幹部鍛鍊成長效果明顯。
  • 【全省優秀大學生村官事跡展播】 許有為:不讓自己在大學生村官生涯中留有遺憾!
    任職期間,先後被授予全省優秀大學生村官、宿遷市「新長徵突擊手」、宿遷市「創業之星」、 宿遷市「一村一品一店」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許有為先後聯繫了20多家企業到村開展現場招聘會,解決了200多名村民就業難題;他又帶頭創辦了宿遷城市商貿有限公司、宿遷市紅楓草莓專業合作社、美國紅楓苗木基地、百畝無花果園等多個項目,解決了30名村民臨時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