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零售超市業巨頭Wesfarmers深陷「多事之秋」

2020-12-17 聯商網linkshop

導語

從食品百貨超市Coles的停滯不前到家居裝修零售店Bunnings的海外擴張的不順,2018年伊始,Wesfarmers集團就不斷有財務負面消息出來,對於這個投行出身,曾經參加過亞特蘭大奧運會拿過划槳比賽銀牌的新上任執行長Robert Scott來說,前面的挑戰不亞於去爭奪一枚奧運獎牌。


就零售業而言,Wesfarmers集團和Woolworths集團是澳洲兩大巨頭,控制澳洲大部分市場。下圖是二者之間的對比。

Wesfarmers面臨的零售困境

零售超市Coles – 停滯不前

沒有「新零售」,「新消費」這些最新流行的概念,也沒有線上線下及電商的密集結合,就連很多人認為的亞馬遜的進駐也沒有衝擊可言。2018年,澳洲零售超市還會是按照它們所習慣的步伐按部就班的行進著。

整體行業的波瀾不驚並不意味著沒有競爭,在過去20、30年裡老牌本土超市Coles,Woolworths以眾多的店數,高品牌認知度等優勢控制著絕大部分市場,隨著德國ALDI,美國的Costco及其他國外超市的進入,這種局面在逐漸被打破。

而作為市場佔有率第一二名的Woolworths和Wesfarmers 集團下的Coles的角逐也顯得尤為激烈。

2010到2017年被稱為Coles的「Down Down」 時代,Coles當時以價格為策略,從側面阻擊Woolwoths,這個紅色大手標識和改編自英國搖滾樂隊的down down歌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標識。儘管後者在店面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但Coles在銷售增長及營業額方面更勝一籌。

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時代變化之快,現在連十年都輪不上。Coles已經迷失了放向。

Coles迷失了方向

從2017年開始,供應商和機構投資者開始警告這個在過去7年處於超市競爭中的領先者。

最近投資銀行瑞銀(UBS)在對45家供應商進行的一項調查中發現,Coles的2018年和2019財政年年盈利預測顯示,作為超市消費黃金時期的12月份,Coles的業績幾乎全線下滑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報告中稱:「Coles的員工素質和士氣接近歷史最低點,面向客戶的指標(如現貨供應和促銷)正在惡化,其營銷策略也不盡如人意, 而且Coles的策略已經變成保守,過度依賴價格促銷,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其他價值措施(質量,社區,家庭)上,儘管零售超市在這方面不斷變化。」

報告中也建議Coles需要轉變戰略,可能需要進一步增加運營支出和資本投資。

為此,UBS在2018年將Coles的盈利預測下調3%,2019年下調6%,並認為與管理層做出的預測相反,6月份盈利不太可能。

預計12月份EBIT將下降18%,6月份EBIT將下降3%。

UBS對45家供應商進行每年兩次行業調查,對Coles和Woolworths在26個問題上進行評估,這包括:店內執行,現貨供應,促銷,價格認知,新鮮品質,商店展示和店內劇場,策略和營銷手段,文化,員工士氣和市場營銷等方面。

這項調查結果與Coles和Woolworths銷售業績有密切關係,被基金經理視為對未來業績的預估的關鍵指標。

Coles在這次調查中總體評分下降了0.6分,只達到了5.5分(滿分10分),為2009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26的評分點中有25個評分在下降,其中高管人員士氣和能力,促銷效果和分類管理和運營計劃等指標下降的最為嚴重。

相對應的是Woolworths在12月份的綜合得分也有所回落,下滑了0.3個百分點,達到了6.4個,但Woolworths在26個問題中有24個領先於Coles,在缺貨,新鮮食品,貨品展示方面有所提高,這也反映了Woolworths高管對管理的重視。

瑞銀UBS表示,Woolworths正在不斷的改善,特別是在私有品牌和數據使用方面,儘管Woolworths去年削減了私有標籤商品的價格,並且通過供應商聯盟門戶網站為供應商提供了免費的數據訪問

Coles現在的分數甚至低於Woolworths 在2016年被稱為黑暗時期的的分數,當時Woolworths為了保住它的利潤率不得不提高提高價格,從而失去了銷售和市場份額。

UBS認為Coles現在面臨的關鍵問題是是否需要轉變戰略或加大投資。過去Coles認為價格競爭高於其他一切,但現在看來超市不僅僅要以價格,還要注重產品展示,貨櫃擺放,活動及社區,畢竟這是一個在注重消費體驗的時代。

而Woolworths推出的積攢動物卡,向兒童免費提供水果等策略無疑吸引兒童,家長及社區的關注和消費。現在Coles視乎認識到這方面的不足,它將於 2018年重新推出「體育學校」計劃,並於9月份與小田徑籤署了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包括供應免費香蕉)

Coles食品銷售額在2017年9月份上漲了0.3%,這是自2007年被Wesfarmers收購以來增長率最低的一個時期,而Woolworths超市的增長率為4.9%。

UBS方面稱,Coels的食品和酒類銷售在十二月份季度增長了0.6%,而Woolworths的同店超市銷售額增長了4%,連續第五個季度超過Coles。

Woolworths贏得了關鍵的聖誕節期, 並將以」勝利者「的姿態保持整個2018年,而Coles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手在超越。

Bunnings 海外業務的 敦刻爾克

澳洲零售業競爭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相同框架上競爭,即你賣什麼我也要賣什麼,在家居裝修零售店方面,當初Wesfarmers旗下的Bunnings和Woolworths收購的Masters的競爭便是如此。

從2009年的收購到2016年全面潰敗,Woolworths集團用了7年時間證明了並不是有錢就能任性,因為大就能把每件事情都能做好,當時很多媒體用Bunnings的海外擴張來嘲笑對手的失敗,整個Wesfarmers管理層信心爆棚,誰知2年後其海外業務也在步入了對手的後塵。

《澳洲金融評論報》最新報導了Wesfarmers將其海外投資帳面價值削減近13億元。

Wesfarmers指出,Bunnings英國與愛爾蘭分公司(BUKI)的虧損將在上半年擴大至1.65億澳元,該項目的負責人也將離開公司。

2016年,Wesfarmers以7.05億元的價格收購英國連鎖企業Homebase,並計劃斥資10億澳元重塑品牌,將門店改造成Bunnings品牌和格局。

然而,就在2月21日公布半年業績之前,Wesfarmers於周一表示,它大幅減記了Homebase 7.77億澳元的價值,這個數額比它當初支付的收購價還高。

去年10月即將離任的執行長Richard Goyder為自己任內做出的這個海外擴張決定曾經表示說這是一個需要時間考驗的投資,如果加個期限,至少10年;而現在新的CEO 面臨的問題更為迫切而現實——什麼時候止損。

「情懷千金不抵現實二兩」,對手Masters的倒下便是他們的前車之鑑,如果避免重蹈覆轍,壯士斷腕也許是最明智的選擇。

Wesfarmers還將庫存的價值減記6600萬澳元,Goodwill 減記1800萬澳元;遞延所得稅資產減記9200萬澳元,並記錄了7000萬澳元的關店準備金。預計2018財年上半年,BUKI將有1.65億澳元的息稅前基本損失,而先前估算為損失1.1億澳元。

BUKI也將關閉40家不盈利的店面。

Wesfarmers承認,這些減記反映了該公司已開設的19家Bunnings試點門店以及剩餘的231家Homebase品牌門店的業績不佳。

業績不佳也意味著管理層要換血

Wesfarmers宣布,BUKI 的CEO Peter Davis即將退休,由Damian McGloughlin接班。前者在Bunnings公司工作了25年,從上月開始就一直在休假。

Bunnings集團CEO Michael Schneider表示,因急於重新定位,此舉嚴重擾亂了Homebase的門店發展策略,嚴重程度超過預期,並導致了比預期更糟糕的虧損。他表示,首批19家Bunnings試點店的銷售業績值得鼓舞,但銷售在冬季有所下滑。

Schneider稱,該公司正審視在英國推出Bunnings門店的計劃,除了澳人熟悉的倉庫業態外,它還包括小型業態店。

但這點並不被投資者認可,因為Wesfarmers在收購之前,已經對發展策略做了盡職調查,驗證了可行性。

情況可能不樂觀

Wesfarmers旗下的另一個零售商Target的銷售額也低於預期,這家折扣百貨商店將抹掉3.06億澳元的非現金資產。

儘管銷售額疲軟,但預計Target上半年的息稅前利潤將達到3300萬澳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8%。

Wesfarmers稱,該公司將Kmart和Target品牌合併為一個部門,該部門的上半年利潤將達到約4.15億澳元,創2010年以來最高紀錄。

2017年市場傳聞Wesfarmers曾計有意將另一品牌Officeworks單獨上市,當時受亞馬遜進入澳洲及其他因素影響,最後計劃不得擱淺。

儘管亞馬遜還沒有市場預期的那樣,對於澳洲整體零售業太多影響,但現在作出結論還太早。

市場評述

瑞銀維持對Woolworths的買入評級,並維持對Wesfarmers的中性評級,隨著美股下跌,大盤震蕩,情況有可能還會在變化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Tom Yang)

相關焦點

  • 2020年澳大利亞電商平臺排名:eBay完勝,亞馬遜只是「紙老虎」?
    通過收購全食超市,以及出版、電子、雲計算、視頻流媒體和生產,亞馬遜進一步向實體零售領域發展。亞馬遜現已向眾多國家擴張,開設了多個站點,成為全球電子商務領域無可匹敵的領導者。 亞馬遜澳大利亞站於2017年啟動,但在該地仍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購物渠道,品牌認知度還不夠,因此第三方賣家也未獲得很多流量。據了解,亞馬遜澳大利亞站在去年流量大增50%,由於是新平臺,增長潛力還是很大的。
  • 【跨境電商盤點】盤點2020年澳大利亞十大電商平臺
    Catch於2019年被收購,現已成為Westfarmers集團的一部分,為該集團其他品牌Target和Kmart提供幫助。 估計每月流量: 895萬訪問 9. Chemist Warehouse
  • 澳大利亞7月零售銷售3月內首增
    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7月零售銷售月比超預期上漲0.5%,為三個月內首次增長,其中,百貨商店和餐館分別以1.2%和1.1%增速領漲。澳大利亞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9月1日公布,澳大利亞7月零售銷售超預期上升,為3個月內的首次增長,其中以百貨商店和餐館支出漲幅領先。
  • WES成績認證解析
    world education services ﹙簡稱wes﹚ 是廣受美國高校認可的第三方學歷認證機構。國際在申請美國的學校時(比如約翰霍普金斯,紐大,福特漢姆等名校)會被要求進行學歷wes認證。wes的主要職責是幫助北美大學認證國際學生的成績單和學歷,把國際生的成績轉化為美國標準4.0算法的gpa,以便美國大學招生委員會了解國際生的成績和學歷背景,也可以用於加拿大移民認證。
  • Wesfarmers獲得Mt Holland鋰礦50%權益 有望成為電池級氫氧化鋰的...
    SMM9月25日訊:近日Wesfarmers宣布以7.76億美元完成了對Kidman Resources的收購。此次收購使Wesfarmers獲得了Kidman Resources旗下位於西澳大利亞Mt Holland鋰合資項目50%的權益,剩餘股份由SQM持有。Mt Holland鋰礦項目旗下涵蓋一個礦山、選礦廠和精煉廠,預計將成為電池級氫氧化鋰的重要生產商。
  • WES認證詳細流程-吐血整理
    STEP 1:WES註冊wes註冊,繳費後得到一個ref code,這個就是通過學信網傳輸文件的唯一標識,確保不會傳錯。其他事情去學信網即可,不用再管wes這邊了。但是要記住wes required documents list。STEP 2:學信網認證(成績單認證)登錄中國教育部「學信網」1.註冊填寫信息2.成績單中英文認證,需上傳中英文成績單:3.選擇項目:「申請目的」選擇「美國WES」。「申請項目」選擇「大學成績驗證中英文報告」如果是首次申請成績認證報告,中英文都要選。
  • 澳大利亞超市巨頭 Woolworths 攜手澳聯易選集團來湖南啦!
    2020 年 11 月 6 日,澳大利亞本土最 大的連鎖超市集團 Woolworths (澳沃氏)宣布與湖南澳聯易選供應鏈有限公司合作,通過澳聯易選集團的渠道正式進入湖南地區,將澳大利亞新鮮健康的產品帶給湖南消費者!
  • 澳大利亞各類英專語言學校深陷困境前景不明
    中新社雪梨八月六日電 為澳大利亞經濟貢獻甚巨的英專語言學校,由於受到恐怖活動、「非典」危機和移民新政策的影響而深陷困境。許多學校生源嚴重不足,面臨倒閉的危險,目前正在想辦法渡過難關。  澳大利亞的教育機構越來越依賴海外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作為學校的經濟來源。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教育出口市場,在澳學生總數已達四萬人。
  • 新零售賺錢、舊零售退場?連鎖超市「人人樂」樂不起來
    所謂新零售,就是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重新整合線上流量與線下場景,實現獲客、用戶體驗、物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隨概念而來的是新零售的獨角獸們。盒馬鮮生、無人超市、多點、美菜網紛紛上線博得眼球。翻看人人樂的創業史,依舊能夠感受到電商普及之前零售行業的熱火朝天。1996年,時任深圳市金屬交易所總經理的何金明,偶然機會發現了超市行業的巨大潛力,於是毅然下海,在深圳市南山區開了第一家超市,面積2,600平米。
  • WES 認證流程詳解
    創建帳戶:https://applications.wes.org/createaccount/create-account/register登錄連結:https://applications.wes.org/createaccount/login/login/ 創建帳號之後則是填寫一系列的個人信息。
  • 永輝超市新零售業績不佳 生鮮超市質量問題頻出
    摘要 【永輝超市新零售業績不佳 生鮮超市質量問題頻出】「新零售」這個詞對於永輝超市來講是個甜蜜的負擔。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永輝超市實現淨利潤9.33億元,同比下降11.54%,也是自2016年以來永輝超市的淨利潤首次下跌。
  • 澳大利亞疫情引囤購潮,雪梨超市女顧客為搶廁紙拔刀相向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澳大利亞也掀起一番囤購潮。據報導,當地時間3月4日,在澳大利亞人口最多城市雪梨一家超市內,兩名顧客因新冠疫情爭搶廁紙發生爭吵,期間女顧客拔刀威脅。警方到場後事件得到控制,無人受傷。網友評論網友:這是啥情況?
  • 奧地利超市巨頭Billa擴大在線零售業務
    奧地利連鎖超市巨頭Billa日前將其網上商城的商品種類擴大到5000種。雖然目前該超市的在線零售業務僅覆蓋維也納,但它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將在線零售業務覆蓋奧地利全國。雨果網從《奧地利時報》8月27日的報導中獲悉,奧地利 Billa連鎖超市將擴大在線零售業務,其在線商城的商
  • 英語閱讀:Protecting interest of farmers
    Meanwhile, however, I am a little worried about pig farmers, especially those individual raisers in the countryside.
  • 天津市大型綜合零售超市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特別是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成功地加入WTO後,國外一些知名的零售集團紛沓而來,如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德國的麥德龍等,每一家超市的開張納客,都會對當地的零售市場的消費份額產生分流和調整,也是對我國傳統的百貨商店的衝擊和考驗。
  • 阿根廷零售超市進貨價上漲,政府限價令致超市陷入兩難境地
    然而,許多華人超市反映,有些批發商和分銷商的批發價格甚至高於政府限制的零售價格或者幾乎與限價相當,令華人超市幾乎無利可言。 如今,政府規定的2000多種商品大多數是民生物品,華人超市一方面要接受政府的限價監督,一方面還要被迫接受批發商的漲價,難怪有些超市無所適從,只好選擇關門大吉。 近日,阿根廷政府高層已經意識這一問題。
  • 新零售餐飲行業「寶藏食材超市」竟是川鼎匯?!
    2020年,最後一個月,這一年充滿機遇和挑戰,新零售火鍋餐飲食材超市更加熱鬧,在這場一戰疫的背景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也崛起展開了激戰,在新零售賽道上出現像川鼎匯、自然饞、鍋圈這樣的火鍋燒烤食材超市,同樣多了新的機遇。
  • 火鍋食材超市的新零售模式值得投資嗎?
    什麼是新的零售?為了解決傳統零售業的弊端,新零售業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利用大數據平臺更準確地判斷各類用戶的需求,避免了商品銷售不佳或類別不完整導致的客戶保留率低的問題。海鼎撈火鍋食材超市火鍋食材超市的新零售模式值得投資嗎?隨著新的零售模式的興起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海鼎撈火鍋食材超市已經進入了許多家庭社區。
  • 零售無界線 臺灣新光三越百貨、超市掘起
    零售無界線 臺灣新光三越百貨、超市掘起來源:聯商網2016-11-13 10:43百貨業者微風、新光三越則除了把社區超市放進百貨,也把餐飲、進口生活用品放進來,搶食超市產業的大餅。家樂福等量販店看淮社區店優勢而發展出新一代小型店以呼應社區需求,甚至強化鄉鎮民需求的餐飲與運動品牌outlet等進駐,讓量販店不只是賣東西,還是鄉鎮市的百貨商場,零售百貨商場、量販店、超市、超商的界線幾乎全被打破了。
  • 澳大利亞零售業巨頭-伍爾沃斯(三)
    公司各營業分區業績均表現強勁,在核心超市零售機構,食品和酒類全年銷售額增長了9.4%,汽油增長了55.8%。在這一年裡,伍爾沃斯新開張了18家超市,8家Dan Murphy酒鋪,17家獨立酒鋪和31家汽油經銷點。本年度公司日用商品營業額增長了13.8%,BIG W商店營業額上升了1.3%,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額增長了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