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書法傷語文:也與田(田蘊章)老師商量「成」字的筆順

2020-12-20 百家號

意到最近書法領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凡是涉及到優秀楷書的,一定先貶低一番「田楷」,不管有沒有關係,生拉硬拽也要批一通,比如看一副楷書很好,人家展示出來,也沒有什麼針對性,評論區就熱鬧了,少不了要跟「田楷」比較一番。這是明的,暗藏著的一個奇怪現象就是兩位田老師(蘊章、英章)兄弟也沒見過回應,也沒見過有名的弟子回應!

我比較敬佩田(蘊章)老師的地方是,不扭捏作態,敢於直言,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學術上,敢於批評別人,也自我批評,自曝不足。田(蘊章)老師在學術上,主張就事論事,學術研討,不搞人身攻擊,這一點,很可貴。我前一段看到的一篇文字,大意是說中書協給田楷的定調是涉嫌高級「醜書」之類的,原話記不清了,我看標題,挺有個性,於是就找,這是那個中書協人士說的,找遍全文,也沒找到。有理有據的批評,這叫學術批評;憑空想像的無據批評,叫″噱術″批評。要「學術批評」,不要「噱術批評」。

網上有討論″田楷″缺憾和不足,有些是有道理的。我對田(蘊章)老師的觀點和看法,也不是都贊同,我認為這很正常,高度一致的結論,那是科學,就不是藝術了!

我不同意田(蘊章)老師的某些觀點和看法,但並不是對田老師進行全盤的否定,相反,我認為田蘊章老師是當今書壇為數不多的能夠靜下心來研究學術的學者之一。她的視頻和學術論著,還是很值得一看的。至於有人有不同的觀點,這很正常,也允許存在。下面。就討論一個和田蘊章老師看法不同的學術觀點。

今天剛看了一個書法視頻,是田蘊章老師逐字講解《九成宮》,應該是推出這個系列講座的第一集吧!其中講道「成」字的時候,專門強調了筆順問題,而且語氣很堅定,說這個「成」字的寫法,有一個筆順問題,起筆應該先寫撇,不能先寫橫,沒有商量。我寫這個字的時候,也是習慣性的先寫撇,但我在教學的時候,告訴學生,寫這個字,可以先寫橫,也可以先寫撇,先寫撇,應該更容易寫漂亮,但是,語文試卷上如果出現了這個字的筆順問題,一定要知道,是先寫橫的,至於為什麼,沒有為什麼,這是規定!我想,如果語文試卷上考這個「成」子的筆順,大概也不會和田老師商量,也不會和我商量,而是誰也不和誰商量,如果先寫撇。直接進行扣分處理!所以我認為。這個「成」字的筆順,是可以商量的。不知道田老師是不是可以考慮修正 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書法是藝術,語文是科學。語文的寫字和書法的寫字大部分領域是重合的,但是有一部分領域,是不一樣的,甚至是衝突的。有時候。藝術講究多樣性靈活性,而科學講究唯一性,準確性。作為一名書法老師。要注意這樣一個現象,就是不要把書法的書寫習慣,強行傳導給語文,使之成為語文的書寫習慣,導致學生在語文上,因為學書法而扣分,。如果這種現象出現,應該對學生學習書法有很大的挫傷作用。

除了這個字的筆順以外。還有一些細微的現象,比如,書寫上的細微變化,像「契」字,古碑帖中,右上角很多寫「刃」字,而現在標準的規範寫法是「刀」字;「象」字,古碑帖中,方塊裡是一豎,和下面三連撇的第一撇是不連續的是兩筆,而現在的規範寫法,是省減為一筆,要注意這個現象;再比如「羌」字,古碑帖中上部的短豎和下邊的撇,是兩筆,而現在的規範字,是簡化做了一筆,而「男」字,上面的「田」字中的豎,和下邊的撇是兩筆,按這種簡化的思維,是應該寫作一個通撇的,但是,規範的簡化字沒有這樣處理,仍然是兩筆。

所以我認為,書法老師在進行書法教學的時候,可以按書法的習慣進行教學,但是,一定要告訴學生,書法是如何書寫的,語文是如何規定的,避免學生因為學習書法,而丟掉語文考試的分數這樣的現象出現。

相關焦點

  • 081,書法作品欣賞,田蘊章、田英章老師的字
    鴻基福地,瑞靄華堂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那一年,行走在某書畫街上,突然在一家畫廊門口發現了一幅書法作品,眼前一亮。再一看,署名田蘊章。後來,又發現了更多的田老師的作品。我在網絡上找到了田老師的幾幅書法作品,照著一筆一划練習。隨後又了解到田老師是學歐體的基礎上開創了自己的字風。類似的研究歐體的學有所成的老師也不少。他們在學歐體以及其它字體的基礎上,綜合所學,結合自己的審美觀,漸漸地形成具有明顯個人特徵和風格的字體。歐體、顏體、柳體、趙體,這四大楷體中,我最初學習的是柳體,後來喜歡趙體,之後又接觸了顏體,最後接觸的是歐體。
  • 田蘊章書法講座筆記,都是重點!
    如是我見:看田寫行草真是爽呀!田蘊章書法講座033筆記----學院派書法 氣1、學院派書法:個別或一類人的行為,不被大多數書法愛好都所認可。田蘊章書法講座035筆記----正書展作品 能1、正書展作品:楷書的要求工整、規範、有秩序。正書展出現其他作品,只能說明評委水平不過關。2、「能」字寫法:1)筆順看右方:先寫短橫,再寫豎折。「能」古碑帖有另外一種常用寫法。寫這個字時折筆都應以方筆為主,需見稜見角。結構看左右兩平(上和下)。
  • 田蘊章楷書行書草書欣賞,1個字3種寫法的好字帖,寫好字請收藏
    田蘊章的講座,讓我看到的是滿滿的知識精華,去把這些知識裝進腦子吧,技藝問題讓那些心懷不正的人盤剝吧,不知主次之人,不理其也罷,因為屁都不如,毫無意義,節省時間多學學營養的東西,受益會是無窮!田氏楷法與古人一比高下立見,自不必多言!然青史留名往往講究時運與時代背景,與實力反而關係不大。
  • 行書的簡練法則依託於正確的筆順——「門」字行書技法
    行書的簡練法則依託於正確的筆順——「門」字行書技法【本文內容為田蘊章老師書法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38集「異體字與門字」文字版之三。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觀看講座視頻。】田蘊章:我們換一張紙,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門」字的行書寫法。
  • 田蘊章鋼筆楷書字帖欣賞,500個常用字筆法演示,練字的首選帖
    田蘊章和田英章兩位老師,是當代書壇的頂梁柱。兩人在書法發展上的影響極大,他們的楷書被書法界稱之為「田楷」。甜蘊章書法承襲歐楷的瘦硬風格,但不險絕,田英章書法相此豐膄豔美,也無險絕之勢。
  • 田蘊章傳授寫字技巧,按這個方法練,想不成功都難!
    在當代書法界,影響力最大的書法家,莫過于田蘊章與田英章先生了,有人曾經做過統計,結果是田蘊章先生的粉絲要多于田英章先生,當然,這個沒有太大的意義。兩位田先生對於當代書法的發展功不可沒,從整個書法史上來看,在同一個歷史時期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且能讓數以千萬計的人,拿起毛筆練習書法,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一件事情。許多人將田英章的楷書稱之為「田楷」。,認為較為刻板,且變化不多,不屬於書法藝術的範疇,其可以歸納到館閣體的範疇,對於「田楷」我們在這裡不做過多評價。
  • 田蘊章老師的優質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的真書法,端莊秀麗,好字
    輕者由牽絲相連,使點畫成串,重者把數筆寫成一筆。如三點水旁可簡化成兩筆甚至一筆,四點底可用數筆或一筆代替。行書這類連省簡化的和法,近於草書,但與草書又有區別。草書的省連簡化之法,多有定式,不可隨便更改,而行書則隨心所欲,約束較小,這是行書用筆的特點。
  • 田蘊章田英章兄弟合體寫行草啦!
    田蘊章:「行書嘛,就比較迅速,短短的幾分鐘,這張合書作品就完成了。寫的這八個字『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是梁武帝讚美王羲之的兩句名言。說王羲之的書法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不要一見到清風出袖,就以為是讚揚清官的事情,這跟那個不是一個意思。大家知道下這些字的來路就可以了。這幅行書的合作就暫時到這裡了。」
  • 書法老師上課時,是否應當遵循漢字筆順書寫規則?
    有一位書法家教隸書,在演示漢代隸書《張遷碑》範字時,對漢字偏旁部首的書寫順序進行了具有顛覆意義的「創造」,即先寫右邊的部首,後寫左邊的偏旁,如寫「瑋」字,他先寫「韋」,後寫「王」。這種書寫順序,如果作為書法家個人進行獨立創作,形成這種「從右到左」的習慣,未嘗不可,但用在公開的電視書法教學中,未免有點「出格」了。
  • 「火」字該怎麼寫?筆順調整讓"火"火遍微博 圖
    你是怎麼寫「火」字的?  國家語委會調整漢字筆順,連語文老師都感覺意外  但字表中的字未列出跟隨式筆順,使用時只能根據字序進行推斷,在應用中因理解和推斷不同出現了漢字筆順的不規範現象。因此,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決定對現行規範筆順進行完善,形成了現在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此規範由國家語委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編寫,語文出版社1997年出版。
  • 個別漢字書寫筆順將調整:「火」字寫法引熱議
    尤其是火……」大多博友感嘆:「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可也有人認為寫出來是對的就行,幹嗎糾結筆順呢?還有博友專門查閱了漢字筆順規範,淺顏ever :「我本來是不信的,查了一下漢字筆順規範,發現還真是……」當然也有博友淡定地表示,這已不是新改的筆順,至少有15年了,Asa很好勿念說:「我小學就改了啊,手機筆畫輸入法一直是這樣的……火的寫法確實這樣更符合中國書法的習慣。
  • 二田書法又真是印刷體?書友:是美術字
    當今書壇書家輩出,但是寫楷書出名的書家卻是寥若星辰,因此歐體楷書寫得呱呱叫叫的二田(田英章,田蘊章)這兩位書家,卻毫無意外的成為了當今學歐體楷書們的榜樣,因為他們的楷書寫得那真的是叫一個「漂亮」,漂亮到千字一面,規規矩矩的同時,不管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整整齊齊的一片「美感」,
  • 陳果夫的11幅書法真跡展,他的字寫得絢麗多彩,顏筋柳骨好書法
    陳果夫陳果夫的書法有古帖的風範,顏柳之精髓,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顏柳的影子,在書寫時略帶隨意落筆之姿態。細看陳果夫的書法的確是清秀俊雅,古韻氣華,是當今多數書法家不可企及的水平。可以說陳果夫的字端莊秀麗,剛健清雅,剛柔相濟,自然規整,落筆處見偏鋒,收筆時劍鋒所指,剛強中見柔順,溫婉中露銳氣。當然了在陳果夫那個人人都用毛筆的時代,寫不好毛筆字的畢竟是少數,更何況當時教學,寫好字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袁世凱、徐世昌、陳果夫等人的書法的美妙,就不作為其了。田蘊章老師曾說民國時期的書法家的字遠勝於今天的書法家,因為那是一個毛筆的時代,是書畫的天堂。
  • 國家語委會調整漢字筆順 這些字你真的會寫嗎?/圖
    尤其是火……」大多博友感嘆:「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可也有人認為寫出來是對的就行,幹嗎糾結筆順呢?還有博友專門查閱了漢字筆順規範,淺顏ever :「我本來是不信的,查了一下漢字筆順規範,發現還真是……」當然也有博友淡定地表示,這已不是新改的筆順,至少有15年了,Asa很好勿念說:「我小學就改了啊,手機筆畫輸入法一直是這樣的……火的寫法確實這樣更符合中國書法的習慣。
  • 教育部又錯了一個字!成字的正確筆順
    昨天,神秘俠客書法平臺有位書友他說寫了不下一百遍「成」字,怎麼寫都寫不好。俠客讓他發了一個他自己臨寫「成」字的短視頻,結果發現他確實很用功,寫得也很仔細,就是沒多思考,分析下怎麼把這個字寫好、寫像。今天,俠客就「成」字,做一個較詳細的講解,希望各位書友能舉一反三。
  • 網友:我就是喜歡田老師的「田楷」,怎麼了?不服氣你寫一個試試
    我就發現,有些朋友在聊起近現代的書法名家時,滿臉的不服。比如說起近代書法名家沙孟海,總有一部分朋友說什麼只是名人效應而已,談不上真正的書法。在聊起近代草書大家林散之時,也是滿臉的不屑,說什麼都是別人吹捧出來的,好像近現代的書法名家根本不值得一提。特別是取法歐陽詢的田蘊章老師,每當談起他,爭議更大。
  • 你寫字用規定筆順還是書法筆順?這個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卻很重要
    「必」字規則的筆順是先寫左邊一點,但歷代書法家大都是先寫撇畫再寫臥鉤再寫三點的。但「必」字的書法作品中筆順變化比較多樣,這只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後面會再講到。
  • 語文老師整理: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生字,帶拼音帶筆順,超實用
    但是真正到了考試的時候,很多孩子卻會遇到生字不會寫的問題,明明這個字認識的,就在腦子裡,但是到了筆尖上怎麼也寫不出來;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知道某個字怎麼寫,也能寫出來,但是他寫的時候筆順是錯的!上面說到的情況,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有的家長也在困惑: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對語文學習的影響大嗎?該如何去糾正孩子的寫字問題?筆順的對錯真的那麼重要嗎?
  • 民國最美楷書,田蘊章的字就是學的他,網友評:這字有60年功力!
    《陳益椿王維賢書法集》很多人知道這兩位名家是通過田蘊章先生的講座,田蘊章在講座當中多次提到,在民國時期,天津寫楷書最好的兩個人,一個叫做王維賢,一個叫做陳益椿,這兩個人的書法影響了整個津門地區王維賢是陳益椿的老師,兩位都是晚清民國時期的人,這個時期的人有著共同的特徵,就是肯下功夫,同時具備文人氣質,字裡行間,透出一種儒雅的氣息。
  • 書法怎樣執筆才正確?田蘊章說了一個方法,像句廢話卻說在點上了
    我們最常用的是五指法,如下圖所示:在這裡我們不能去否定其他一些執筆方法,我們只能說你只要能寫出好字,那說明你所用的執筆方法就是正確的。所以討論執筆是否正確,就顯得有點亂。因為每一種奇怪的執筆方法,基本都可以找出寫好字的人。所以就不敢妄下結論。田蘊章關於執筆方法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基本和蘇東坡一個觀點,就是執筆無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