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納溪「三色」研學旅行素質教育綻放「四育」之花

2020-12-22 四川新聞網

研學旅行論壇現場進行課程展示

  四川新聞網瀘州11月24日訊(張旭 記者 嶽東)11月22-23日,四川省2018年度普教優秀教學成果《「四育合一」素質教育新路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序列開發與常態實施》推廣暨研學旅行論壇在瀘州市納溪區舉行。

  22日上午,與會人員分批次前往護國戰爭紀念館、瀘州高新林竹產業園、合面太山生態園等研學基地,以零距離、最直觀的方式,體驗學生「走進自然、親近自然、體驗生活」的研學旅行活動,感受學生自主學習、生活和思考的樣態,參觀結束之後,參會人員對納溪區「四育合一」素質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

納溪師生在「綠色」研學旅行基地野炊」豆花「

  22日下午,在納溪中學新校區舉行四川省2018年度普教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暨研學旅行論壇,納溪區作《「四育合一」素質教育新路徑》成果報告,納溪區四所學校介紹「四育合一」素質教育實踐經驗交流,雙流中學作《當網遊襲來》展示課和《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序列開發與常態實施》成果報告。

  23日上午,納溪區文旅局、區教培中心、東升學校、大渡口鎮中心小學、納溪中學和太山生態公司6名代表就「四育合一」鄉村研學旅行思考與實踐作交流發言;成都大學教授嶽剛德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背景、政策與行動》專題講座。

納溪師生在」綠色「研學旅行基地開展竹編課程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董洪丹對納溪區「三色」研學基地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納溪區高度重視學生素質教育,在「三色」研學基地活動方面取得非常顯著的成果;全省要大力推廣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讓學生走出校園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去感受社會;全省各市州學校負責人要提高認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發展推廣好研學基地,助推全省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研管理所所長王真東總結指出,這兩個課題的成果通過多點探索、多元體驗,並先知先覺,有序推進,最後效果明顯,成績驕人。在大家懵懵懂懂的時候,這兩個地方已經創新實踐取得了成果,做到了基地整合、課程常態,有了科學的體系和完善的機制,做到了「全」「實」「活」。王真東強調,在今後的探索中,既要埋頭苦幹和抬頭看路相結合;要研讀相關的綱要和指南;要明白研學旅行不等於綜合實踐,研學旅行與綜合實踐有相連相通的地方,也有本質的區別,要科學融合。

  近年來,納溪區始終堅持「把教育辦好,讓教育好辦」的教育發展理念,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積極挖掘教育資源,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實施教育質量提升、教師素養優化、學校文化培育、特色教育創新四大教育工程,進一步依託豐富的全域旅遊資源和產業資源,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紅色、特色」研學旅行,推進「四育合一」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發展,實施綜合素質評價「10A+」評價,打造學校「三雅」文化,建設了覆蓋全區所有校點的「區域化同步課堂」系統,不斷盤活、整合、激活教育的各種資源,為納溪區建設成為全省教育新高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納溪宣傳部供圖)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四育合一」研學旅行新探索,踐行「研行合一」靜待「四育花開」
    把研學旅行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引導學生走向課外教育實踐,走向研學基地,走進勞動基地,走進工廠社區,參加生產勞動, 認識社會, 體驗職業,「教學做」合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構建「四育合 一」研學旅行納溪模式。
  • 四川省旅遊協會研學分會到瀘州春秋旅行社調研
    西部旅遊網訊(初旭)10月19日,四川省旅遊協會研學分會許文祥會長,羅建成秘書長一行蒞臨瀘州,專門到省研學分會副會長單位瀘州春秋旅行社參觀調研。許文祥會長一行與瀘州市文體廣電旅局甘元生副局長、江陽區文體廣電旅局劉守崗副局長等就瀘州研學市場的發展和研學課程的教育元素等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同時,還深入位於納溪區夢裡水鄉的瀘州研學拓展訓練基地考察調研,並提出了改進意見。
  • 十六條研學線路讓瀘州中小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
    十六條研學線路讓瀘州中小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本報記者 王明峰「在這裡,我感受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奇,了解了油紙傘的製作方法。」八年級的餘歡雖住在以分水油紙傘聞名的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但也藉助研學實踐活動的機會,第一次走進油紙傘傳習所。這次難得的經歷,得益於瀘州市教育實踐基地在研學實踐活動中的創新。瀘州市教育實踐基地是全國首批20個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之一,也是四川省第一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於2015年11月建成後整體併入瀘州廣播電視大學。
  • 瀘州特產:納溪泡糖,你知道一百年前它的名字和來歷嗎?
    說到瀘州的名小吃其實除了白糕、黃粑、豬兒粑、倫教糕、蟹黃糕、五香糕等以為還有一個泡糖也有百多年的歷史了。今天瀘州當地土特產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那是因為老一輩人的記憶延續,說句難聽的話,沒有一個牌子被打響了的,別說全國了,在四川都無法普及。
  • 素質教育該不該站C位?對研學旅行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逐漸接軌的時代,青少年的教育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實踐才能出真知,在素質教育的浪潮下,孩子不僅能夠學到書本知識,還能有更多的社會體驗。那麼素質教育在研學旅行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素質教育對研學旅行行業中的重點怎麼凸顯?
  • 瀘州納溪發生搶小孩事件? 實為醉酒男子認錯人
    四川新聞網瀘州5月28日訊(記者 嶽東)日前,網友向四川新聞網記者報料稱,瀘州納溪發生一起搶小孩事件,提醒廣大家長注意安全。那麼到底有沒有這回事?今(2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納溪警方處了解到,原來是一男子喝醉酒,認錯小孩。
  • 研學旅行正式進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
    同時健全普通高中科學評價體系,加強教師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方面的工作考察與評價,充分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有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所謂「鼓勵學校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在課程教學、實踐基地等方面開展深度融合」實際上是推廣「研學旅行」的應用的信號。
  • 加大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建設助推青少年綜合素質提升
    建議內容    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加快研學教育基地建設,是發展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實現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嘉興市歷來重視教育與實踐的結合,在研學教育的探索上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從開展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的建設到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建設,一直在探索研學教育的新模式,助推素質教育創新融合。張虹代表指出,由於認識上的模糊或不確定性,以及相關條件不足,導致研學教育在開設的過程中,實際上還沒有真正納入中小學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之中,導致其無法較好的發揮作用。她建議,一要進一步增強學校開展研學教育的意識;二要研發適合研學教育要求的教材和課程;三要加大研學旅遊產業開發的扶持力度。
  • 荷潔:破局後疫情時代研學旅行教育
    研學旅行教育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的有機銜接,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陣地,是推動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創新形式,不僅是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提升的一大抓手,也是培育廣大中小學生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徑,備受學校、家長、社會的廣泛關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研學旅行教育丨讓孩子探索世界 讓教育留下撼動
    研學旅行是一種「旅遊+學習」模式。具有中國特色的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中小學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體現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研學旅行成為素質教育的創新內容、方式。研學旅行對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研學旅行行程安排的基本邏輯與注意事項
    研學旅行行程安排既要保證學生能有研學收穫還要體驗旅行的快樂,所以行程安排就需要張弛有度,其中的細節把控非常考驗研學旅行設計者的能力,鑑於氣候、路況等突發因素,還需對行程進行不斷的調整,那麼行程安排就需要有預案,研學旅行行程設計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分和模塊化設計,只有這樣的方案設計
  • 聚焦研學旅行與勞動教育結合 第六屆新時代研學旅行論壇在渝舉辦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30日電 (高呂豔杏) 臨近歲末,由北京新時代教育科技研究院主辦、親子貓(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新時代研學旅行論壇在重慶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次論壇首次將研學旅行與勞動教育相結合作為主題,突出1+X課證融通,520多位院校副校長、二級學院院長、省廳職成處領導、出版傳媒研學負責人、基地營地負責人、旅行社高管等出席,與會嘉賓圍繞「旅遊人才的需求和供需主要矛盾」「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區別是什麼」等話題展開討論,為加快促進校企融合提供了方向。陳光巨。
  • 【研學旅行】全省研學旅行導師培訓開班預告
    為貫徹落實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和《研學旅遊服務規範》(LB/T054-2016)的文件精神。研學活動越來越多,建立標準化、規範化、職業化的研學導師隊伍,培養具備專業理論和教學能力的研學旅行導師已成為研學市場必備急需。
  • 【年度盤點六】素質教育在杭州開出幸福之花
    用數學知識丈量土地,用科學知識選擇適合的農作物種植,用道德與法治知識了解各種農業政策、推測農產品的市場走向……最近,杭州採實教育集團「荷唐慧探」新勞動教育課程在錢投·錢唐農園正式啟動。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當起了「小農夫」,在田園勞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個個都玩得不亦樂乎。
  • 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下的課程研發與評價體系
    3月8日第13期線上研學旅行公益培訓直播,研學旅行交流中心王春雷老師以:體驗教育與研學旅行下的課程研發與評價體系作為分享話題;中小學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體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型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 「中歐研學」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關於研學旅行五大問題
    ,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獲得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初中階段,積極參加班團隊活動、場館體驗、紅色之旅等,親歷社會實踐,加深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高中階段,通過自覺參加班團活動、走訪模範人物、研學旅行、職業體驗活動,組織社團活動,深化社會規則體驗、國家認同、文化自信,初步體悟個人成長與職業世界、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係。
  • 2020中國研學旅行發展論壇在蘇州舉行
    專家大咖這樣說國家文化旅遊部原綜合司司長、中國研學旅行發展論壇組委會主任鄧宗德表示,研學旅行這四個字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研學是目的,旅行是路徑手段,要通過旅行達到研學的目的,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提高素質教育,有利於旗幟鮮明的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原主任趙亮宏以視頻的形式進行了發言。
  • ...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在杭...
    研學旅行是一種探究性學習與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更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最好載體。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圍繞「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的主題,進行9場主題演講,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出發,演講內容囊括勞動教育、研學旅行、綜合實踐三大體系。高峰論壇上,蘭裡研學大本營與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杭州13所學校率先掛牌校企共建基地,共同打造蘭裡特色研學教材。
  • 博大樂航:首推研學導師培訓認證,提升研學旅行教育價值
    近年來,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呼聲中,各省市大力推行研學旅行這種教育形式,提倡學生通過集體出行、集中食宿的方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在體驗和實踐中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自然,從而學習更豐富的知識、全面培養綜合能力。
  • 研學旅行正火 自貢市選拔優秀研學旅行指導師
    近年來,各地教育部門先後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加強各地研學旅行基地建設。隨著研學旅行納入各地中小學必修課程,對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什麼樣的指導師才是好的指導師?四川又有哪些優師、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