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沛縣楊屯居居民住上樓房 過上"都市生活"

2020-12-17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楊屯居居民的「都市生活」

  一棟棟整齊美觀的樓房佇立在藍天白雲之間,一片片樹木在微風中恣意搖擺,廣場上的人們或休閒散步或健身鍛鍊……來到楊屯鎮楊屯居,眼前的一幕或許會讓人有些錯覺:這哪裡是農村,分明與城市裡的小區別無二致。

  然而,這確實就是楊屯居百姓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在這裡,礦地融合的不斷推進,鄉村振興的加速落實,改變了楊屯人的生活環境,提高了楊屯人的生活水平,也帶來越來越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俺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現在生活能發生這麼大變化,你看現在這條件,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家家戶戶還都住進了樓房,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居民對現在的居住環境讚不絕口,忍不住感嘆,「以前村頭村尾的鄉親變成了樓上樓下的鄰居,鄰裡之間更親近了。」

  「出門就有超市,健身鍛鍊就在家門口,看病方便不用跑。」居民徐強以前總羨慕城裡人的生活,一直盼著有一天能搬進城裡。如今,住在乾淨氣派、環境優雅的樓房裡,身邊超市、餐館、健身廣場、幼兒園、衛生室一應俱全,還有物業負責日常管理,他覺得自己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楊屯居的居民都是自壓煤區搬遷而來,現在大家居住的新址建築面積23.7萬平方米,採用『5+1』模式建起41棟居民安置樓,可安置5000餘人。」楊屯居黨總支書記呂中中說,「為了讓大家搬遷後生活更方便,圍繞群眾需要,我們不斷完善綠化、健身廣場、幼兒園、農家書屋等配套設施,加大美麗村居環境、和諧民風民俗方面的宣傳力度,讓居民真正感受到住進新家園,生活更美好了。」

  隨著居住方式發生變化,楊屯居在管理上也積極探索新路徑。呂中中介紹,「我們從日常保潔和公共器材維護著手,成立物業公司,建立了『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由黨總支、居委會擔任領導主體,物業公司為執行主體,村民代表和老黨員為監督主體,保障物業公司的運轉和村居日常管理維護工作。」

  有了物業公司,楊屯居各方面的管理更加規範化,居民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得到快速反饋、及時解決,「城裡人」的感覺更實在了。而該居的物業公司也為一些家庭困難居民帶來了就業機會。呂中中說,「物業公司吸納了一些因病因殘無法務工務農的居民,讓他們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可獲得近千元收入。」

  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居民的心氣也更足了,越來越多人渴望更加美好的生活。楊屯居因勢利導,利用該居靠近工業園區和蘇魯商貿城的地理優勢,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指導,讓許多居民過上「上班走進企業、商業街區,下班回家住進大高樓」的「都市生活」。

  如今,這裡的居民享受著生活的輕鬆與便捷。每天夕陽西下,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整潔溫暖的家中吃一頓可口的晚餐,然後下樓到文化廣場散步、跳廣場舞、打籃球……在這樣美好的生活中,一幅鄉村振興的別樣畫卷正徐徐呈現在我們眼前。(張憲操 張體會)

(責編:唐璐璐、張鑫)

相關焦點

  • 徐州沛縣:昔日採煤沉陷區 今日換顏成「漢居」
    在農房改善工作中,徐州沛縣以採煤沉陷區村莊搬遷為突破口,大力推進村民進城入鎮,高標準建設集中居住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漢居」。C區建成後,總共將有10000多人入住,規模和體量在整個沛縣來說也算是首屈一指。目前漢居雅苑AB區正在進行最後的掃尾工作,準備正式交房。小區風格以漢文化為特色,設計典雅,古色古香,環境乾淨整潔,與城市裡的住宅小區別無二致。房屋面積從60平方到300多平方,水、電、通信、燃氣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而且全部是電梯洋房。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徐州:從「憂居」到「優居」 留住煙火氣 改...
    共圓安居夢 迎來新生活   84歲的徐州沛縣趙本英老人,自從搬進了100多平米的中江文華苑小區樓房,新小區裡水、電、天然氣全通,老人對環境舒適的新家十分滿意   趙本英老人所在的中江文華苑小區,位於徐州沛縣孔莊社區的雙靛池,2015年以前是棚戶區,房屋破舊,交通不便。如今,棚改後的中江文華苑小區,嶄新的高樓拔地而起,小區處處綠意蔥蘢,健身器材、小遊園、漫步道等各種硬軟體設施配備齊全。
  • 沛縣楊屯鎮培育快速發展新動能
    中國江蘇網8月25日徐州訊(記者 彭頌珂 通訊員 李輝 李茜茜)8月23日,記者走進在位於沛縣楊屯鎮的徐州華晟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嫻熟地接線、撥紗、收錠……整個車間生產繁忙、秩序井然。「我們的產品源源不斷銷往國內外各大市場,銷售網絡已經涵蓋國內10多個省以及東南亞10多個國家和地區。」
  • 江蘇沛縣楊屯村真有抗戰川軍埋骨地?
    A 一個埋藏已久的疑問被遺忘的墓地  李東虎今年65歲,是江蘇徐州沛縣楊屯村的一位普通退休工人。  從有記憶起,李東虎就知道村東頭的楊屯中學有個傳說:在學校的某一片空地下,有一大片墳地。  楊屯村位於沛縣城北約15公裡處,東鄰昭陽湖。過了湖再向東20公裡處,便是山東省滕州市。78年前的春天,這裡曾發生過一次慘烈的城市保衛戰。  那時候滕州還叫滕縣,那場戰役被稱為「滕縣保衛戰」。熟悉抗戰史的人都知道,正是這場戰役,拉開了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戰的序幕,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上最悲壯戰役的血淚開場。
  • 人居環境提檔 沛縣楊屯鎮農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原標題:人居環境提檔升級 這裡的農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金秋時節,行走在楊屯鎮的鄉村院落,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整齊劃一的水泥路面直通村民家門口,休閒涼亭裡三三兩兩的村民在閒聊、下棋……一幅清新美麗的新農村畫卷盡收眼底。
  • 半山論道丨為何都市山居皆為上選
    >這其中山景住區更能夠為當代高淨值人群提供更為理想的高品質居住體驗雖然同為生態資源型居住,但山居生活的美學品位與健康價值優於湖居生活,得到更多推崇。相比於住在城市CBD,山居更契合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
  • 沛縣楊屯鎮擦亮產業強鎮濱湖名城金字招牌
    為什麼設立省級沛北經濟開發區 沛縣縣委書記李淑俠告訴記者,沛縣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煤炭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能源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有上海大屯煤電股份有限公司、徐州礦務集團和江蘇天能集團的8對生產礦井,年產原煤1200萬噸,是全省唯一的煤炭主產區,40多年的煤炭開採對緩解華東地區能源供需矛盾,尤其是上海經濟建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微山湖畔歌聲嘹亮,和諧之音在沛縣楊屯唱響
    7月30日晚,一場以「弘揚時代新風,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乘涼晚會,在沛縣楊屯鎮文體中心廣場激情上演,為上千名居民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  這次乘涼晚會就是由楊屯「湖陵風採」文化志願服務隊具體承辦,充分利用現有文化平臺,增加了更多自主創作、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藝節目,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時代新風。該鎮有關負責人介紹,乘涼晚會將一直持續到9月底,並向村居延伸,做到每周兩場文藝演出,將文化盛宴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
  • 農村要合村並居,為什麼農民不願意住樓房?
    村莊太過分散,規模又小,難以為村莊提供公共服務設施,影響了農民的生活質量。總不能每一個村莊都要修建一套公共設施,這會造成極大的浪費。所以,從整體來講合村並居的好處就是:節約行政經費、盤活閒置土地、提高對居民的公共服務能力。具體到對農民的好處,主要是居住環境變好了,生活更方便了,生活質量提高了。
  • 沛縣未來5年的教育規劃,太牛了
    徐州自古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徐州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沛縣已成為淮海經濟區服務力、發展力、競爭力持續攀升的投資置業新「高地」。在產業強縣上勢頭正猛,在教育上同樣也要一手抓。沛縣這些學校,就入選了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 百果山"新愚公":帶領居民過上"都市田園"生活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如何將「窮鄉僻壤」打造成「都市田園」,李滄區畢家上流社區多年來鋪就的致富路,可以算得上是可循的經驗。30年來,畢家上流社區居民在黨委書記畢仕俊的帶領下,不僅發家致富,還過上了令人羨慕的「都市田園」生活。近日,曾榮獲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的畢仕俊,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
  • 百果山「新愚公」:帶領居民過上「都市田園」生活
    如何將「窮鄉僻壤」打造成「都市田園」,李滄區畢家上流社區多年來鋪就的致富路,可以算得上是可循的經驗。30年來,畢家上流社區居民在黨委書記畢仕俊的帶領下,不僅發家致富,還過上了令人羨慕的「都市田園」生活。近日,曾榮獲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的畢仕俊,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
  • 徐州這10人入選!
    其中徐州有10人入選!快來看看有你認識的嗎?徐州入選的是:徐州市豐縣首羨鎮中心小學 陳浩徐州市銅山區棠張中學 張藝凡睢寧縣桃園鎮中心小學 張亞南沛縣楊屯中學 那銀江蘇省車輻中等專業學校 孫巧巧新沂市窯灣中學 劉晴晴徐州市王橋小學 王佳靚徐州市豐縣華山中學 楊德生新沂市雙塘鎮中心小學 田婷婷賈汪區塔山鎮大李莊小學
  • 徐州沛縣鹿樓鎮260戶居民喜遷千秋集新村
    沛縣鹿樓鎮千秋集新村鳥瞰。 徐報融媒記者 周杰 攝5月6日,沛縣鹿樓鎮260戶村民喜遷千秋集新村,人人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新村環境挺好,配套設施也齊全,住上這麼好的新房,真的很滿意。」宋永文說。他家四口人,妻子在村裡的桃樹林除草打零工,每天收穫70元勞務費。兩個孩子一個已經上班、一個在讀大學。原先他們住在大張莊,雖說老宅地有著200多平方米的院子,但是居住條件比起新房還是差很多。宋永文家入住新房沒有再掏錢,政府反而補貼了幾萬元。
  • 2020年豐縣中學、沛縣中學、沛縣二中、徐州七中高考喜報
    沛縣中學沛縣第一中學,中國礦業大學等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的「優質生源基地」,其高中部為江蘇師範大學(原徐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校創辦於1923年,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德育先進學校」、「全 國 百 佳 校園」、「省雙文明單位」和「省十佳重點中學」等稱號。
  • 徐州這些老師和學校被頒獎表彰,有你認識的嗎?
    舞臺上,一個個關於教師的平凡卻又感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在遠去的歲月裡,有很多為徐州教育發展躬耕前行的師長。當天,郭老師的4個學生也趕來,為她送上教師節的祝福——「郭老師,我們愛你,節日快樂!」聽著孩子們清晰的發音,郭老師流淚了。徐州是江蘇教育大市,基礎教育在校生164萬人,近一半的孩子在農村。
  • 徐州沛縣春芽親職教育基地投入使用
    法制網訊(通訊員 張慶斌 李培友)近日,沛縣檢察院與沛縣婦聯共同建造的沛縣青少年法治關護基地和春芽親職教育基地均已基本建設完成,準備投入使用。今年年初,該院與沛縣婦聯共同制定《關於聯合開展親職教育的工作辦法》,與徐州華夏心理諮詢工作室籤訂協議,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探索親職教育工作,每周末均針對涉罪未成年人和有品行缺失的被害人父母開展親職教育。同時,自今年8月以來,該院還與教育局、婦聯等部門在沛縣實驗學校聯合共建青少年法治關護基地、春芽親職教育基地。
  • 徐州樂善堂醫藥連鎖公司沛縣康緣藥店違規 被警告
    中國網財經8月14日訊(記者 牛荷)日前,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徐州樂善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沛縣康緣藥店因藥品違規被警告。處罰決定書顯示,2020年7月14日,沛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到徐州樂善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沛縣康緣藥店現場檢査,並對該藥店經營的藥品抽樣核査。
  • 盤點這些年上過央視的徐州...
    徐州人最熟悉的烙饃饃又要上央視了。   ■讓更多人了解徐州烙饃   烙饃卷饊子是徐州美食的標配,小把金絲蝴蝶饊子捲入薄薄烙饃內,滿口酥脆柔韌,頗似徐州人的豪爽堅韌的性格。不過,能卷烙饃的卻不只有饊子,像辣椒疙瘩、臭鹽豆、香椿拌豆腐、羊肉串、辣椒醬等幾乎無所不能卷。就算沒有任何菜,過油炸酥脆的烙饃,甚至白糖都能捲入烙饃變成美味,一如五省通衢的徐州有著開放包容的胸懷。
  • 早年前農民羨慕吃肉住樓房,如今樓房建好了,農民為啥又不搬了?
    導語:早年前農民羨慕吃肉住樓房,如今樓房建好了,農民為啥又不搬了?隨著近年來農村的變化越來越大,也逐漸向城市靠攏,再加上農村常住的人口在不斷的減少,所以也導致很多農村變成了空心村,不管是土地還是房子都有一些是閒置的,所以這些年專家們也一直在研究合村並居的方式讓農民生活在一起,不僅可以利用農村的土地,而且還能改狀況農民朋友的居住環境,真的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只不過在早年前農民一直羨慕別人吃肉住樓房,如今事情真的發生在自己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