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福康公主的悲劇:父權社會和儒家文化的犧牲品

2020-12-17 海絲文學

《清平樂》劇集過半,趙徽柔在宮廷裡面無憂無慮地長大。「主幼警慧,性純孝。帝嘗不豫,主侍左右,徒跣籲天,乞以身代。帝隆愛之。」劇中她是一個聰明伶俐溫柔可愛懂事聽話的小女生,會為哥哥打抱不平,會為父親祈禱病情,會為懷吉甜言蜜語。然而現在有多好,後面的劇情就有多虐心。本文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福康公主趙徽柔的結局註定就是一個悲劇。

封福康公主制寶元二年九月己亥:朕蒙天之佑。纂皇之圖。多慶發於邦家。燕謀及於孫子。爰頒徽冊。以告治廷。皇長女、挺邦媛之英。鍾皇室之慶。蚤知柔順之節。能遠驕華之風。教乎公宮。將習組紃之事。主之同姓。未疏湯沐之田。宜錫美名。且旌賢度。於戲。王姬有等。本著召南之詩。皇女皆封。蓋用漢家之制。往祗寵命。自憲箴言。可封福康公主。

關於福康公主的史跡,很多人都認為是包辦婚姻的悲劇,是皇權和宗族之爭的後果,是公主恃寵而驕的下場。這些說法都是比較片面的,要真正地去挖掘福康公主的困境,要從整個社會的層面去剖析,從封建時期所涵蓋的父權社會、儒家文化和女性地位這三方面去分析,才能夠清楚地看出福康公主結局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福康公主的愛情困境:逃不出的婚姻圍城

福康公主的童年是幸福的,後宮大部分人對她都是非常的友好(除了張貴妃有點想法),特別是身邊的侍衛們,畢竟她是宋仁宗捧在手心非常暖心的小棉襖。從幼童長成了少女,情竇初開,身邊侍衛特別是梁懷吉對她非常好,還有那些文人將相有才有貌,比如皇后的侄子曹評,新科狀元馮京等,都是能夠讓她怦然心動的。

然而,宋仁宗卻早早地將她許配給了自己的表弟李瑋,一個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人。這讓福康公主一直都患得患失的,再加上家族遺傳的精神病史,「嘉佑元年,諸女皆幼,福康公主稍長,時已病心,初不知上之有疾。」19歲的福康公主就表現出「病心」,神經有點小問題,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生病!嘉佑二年,福康公主就以最高的規格下嫁給李瑋,正式成為他人婦。

自己的戀愛不是自己做主,自己的丈夫又是自己極其不喜歡的,在這種條件下的婚姻,註定是一種悲劇。這就直接導致了福康公主的兩個不同的做法,對丈夫及其家人十分討厭不得靠近甚至辱罵,對身邊的侍衛極其隨意花天酒地。真實的歷史和《清平樂》還是不一樣的,並沒有和梁懷吉的深情相戀,史實是梁懷吉等人一直在破壞公主和李瑋的婚姻。

福康公主不願意,想逃離婚姻,而作為丈夫的李瑋,卻為了能夠博得公主的芳心,可謂費盡心機。學習書法繪畫,收集名家作品,打理府邸景觀,儘自己的所能讓公主高興起來。可惜,恨屋及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白搭。婚姻矛盾的積累只會越來越多,就如《圍城》的方鴻漸和孫柔嘉。如果只是兩個人的世界可能還能夠將就過下去,然而在身邊侍衛以及李瑋母親等雙方反作用力地助推下,福康公主徹底爆發了,半夜逃回皇宮。

如果這次逃回皇宮能夠解除婚姻也好,然而在父權以及儒家文化的壓力下,福康公主終究是逃不過命運的安排,雖然她已經很努力地去爭取了。宋仁宗最終還是把福康公主逼向李瑋,也最終把她逼向了深淵。沒有了宋仁宗的依靠,宋神宗和曹皇后完全以儒家禮儀來要求她,加上精神分裂病情更加嚴重,使得她在李家只能是自生自滅。

嫁給了自己不喜歡的人,逃出樊籠一樣掰不過社會的整體力量,最終只能成為父權社會和儒家文化的犧牲品。

父權社會的悲哀:以父之名構建悲劇堡壘

「瑋,用和次子。上追念章懿太后不已,顧無以厚其家為,使長主降焉。」福康公主的婚姻是宋仁宗指定的,而指定給自己的表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追念他的母親李宸妃。生前沒有辦法相認盡到孝道,自感對生母的愧疚,就一直在提拔母舅這邊的人,最終覺得公主下嫁是最好的「厚其家為」方式。

從父親的角度來說,福康公主是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宋仁宗自認為精心挑選出來的男子一定是她的佳婿。「瑋善作水墨畫,時時寓興則寫,興輒棄去,不欲人聞知,以是傳於世者絕少,士大夫亦不知瑋之能也。平生喜吟詩,才思敏妙,又能章草、飛白、散隸,皆為仁祖所知。」實誠有才的李瑋,雖然外貌不帥,但也是一個好女婿的標準。

從皇權的角度來說,把公主嫁給李瑋,可以扶持娘舅家的勢力,讓其成為朝廷新的力量,用來平衡整個朝居,從李瑋的哥哥李璋手握禁軍大權就知道宋仁宗的意願了。而公主喜歡的曹評,從皇權來說幾無可能,畢竟曹家的勢力已經夠大了,曹皇后就是曹家最大的代言人,如果再把公主許配給曹評,等於讓外戚曹家坐大後果堪憂。

從朝廷的角度來看,福康公主的出嫁一定是整個朝居平衡的結果。3歲的時候遼國就過來提議和親,直接被拒絕。10歲的時候選中李瑋,整個朝廷都一致同意沒有臺諫! 不是士大夫,不是大家族,又可以「天下聞之,莫不感嘆悽惻,相勸以孝」,大家都樂見其成,李瑋成了最佳選項。

作為公主駙馬,不用經天緯地,也不用治國平天下,只需要一心一意的陪伴公主就可以了。如果從這個因素來說,李瑋是合適的,然而,福康公主不願意。宋仁宗自認為最大的愛變成了福康公主最深的痛,父權毀掉了她的一生。

儒家文化的圍攻:「忠」「孝」「禮」「節」對福康公主的封殺

作為「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在宋真宗和宋仁宗的推動下,對於儒家文化推崇至極,文人墨客在宋仁宗時期達到了鼎盛。宋朝很多的文人名士政客都是在宋仁宗時期出現的,晏殊、範仲淹、司馬光、歐陽修、蔡襄、蘇軾三父子、包拯、沈括、畢昇等等太多太多的名人了,數不勝數。由此可見以儒學為主的文化在當時是有多麼的繁榮。

隨著科舉制度的建立,社會教育體系的完善,儒家在宋朝達到了新高度。儒家文化本身對社會認知和穩定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宋朝也就名正言順地把儒家作為正統的文化體系,科舉內容基本上都是儒家相關的內容為主。儒家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核心思想「仁、義、禮 、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以及所謂的「三綱五常」

如果說福康公主的悲劇是宋仁宗最先推動的,那麼葬送她幸福的一定就是儒家文化了。「忠」和「孝」:忠於君孝於父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古代女子婚姻都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自由選擇的。儒家文化對於福康公主的第一重約束就是忠和孝,父親指定的婚姻,福康公主再不願意也只能下嫁給李瑋。

在福康公主反抗婚姻的過程中,本來有可能解放的,卻再次的被儒家文化所束縛。因為夜闖宮門,司馬光連續上奏《論公主內宅狀》和《正家札子》,通過祖宗家法和儒家禮儀來陳述福康公主的過錯,「陛下追念章懿太后,故使瑋尚主。今乃母子離析,家事流落,獨無雨露之感乎?瑋既黜,主安得無罪?」傅堯俞更是直接:「主恃愛薄其夫,陛下為逐瑋而還隸臣,甚悖禮,為四方笑,後何以誨諸女乎?」還有「不更傅姆之嚴, 未知失得之明。縱恣胸臆,無所畏憚,數違君父之命,陵蔑夫家」,所有的大臣都在上書,都在痛斥公主,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在公主的身上。

宋仁宗在後期了解公主的苦,卻逃不開儒家「忠」「孝」「禮」「節」的思想,最終再次把女兒送入了火坑。

結語

福康公主至少有兩次機會可以獲得自由,一次是出嫁前,如果堅決不嫁誓死反抗,宋仁宗還是會體諒她的,畢竟是自己最喜歡的女兒,但是在封建社會忠孝禮儀的束縛下,她選擇了順從。第二次是在半夜回宮之後,既然已經離婚,就應該堅持到底而不是再次復婚,可惜,依然是在忠孝禮儀下,她再次選擇了順從。

「李瑋負仁宗恩,遇長主無恩禮,可便與節度副使安置。」神宗曰:「瑋都不恤長主,衣服飲食藥物至於呼醫,亦多作阻隔,長主衣衾乃至有蟣蝨,至自取炭生火,炭灹傷面。」

從福康公主的婚姻狀況來看,她就是典型的封建時期父權社會和儒家文化的犧牲品,沒有自由沒有愛情,只有悲劇。而促成悲劇的主要原因,宋仁宗的父權君權,宋朝鼎盛的儒家文化,還有福康公主反抗得不夠徹底。

相關焦點

  • 清平樂:福康公主的悲慘人生
    相信大家最近都看《清平樂》吧?這裡我們來聊一聊歷史上大宋最得寵又最悲慘的公主--福康公主徽柔,她的一生可悲可嘆,前期有多輝煌,後期就有多悲慘。她是宋仁宗趙楨30歲才生的第一個孩子,也是他最寵愛的女兒。福康公主從小聰慧靈敏又非常孝順,仁宗把所有的父愛幾乎給了福康公主一人。然而福康公主的悲劇也是由這個最寵愛她的父親親手造成的,由於父親的極度寵愛,福康公主從小傲嬌任性,這也是造成她日後婚姻悲劇的原因之一。
  • 清平樂:從天之驕女到被駙馬虐待死,包辦婚姻的犧牲品福康公主
    電視劇《清平樂》中被仁宗皇帝趙禎嬌寵的愛女——大宋最快樂的姑娘——福康公主,怎麼會淪落到如此悽慘模樣呢?天之驕女居然被駙馬虐待死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八月初四,兗國公主福康和李瑋正式結婚。第二天,公主駙馬入宮,趙禎在禁中大宴。十一月十五日,駙馬都尉李瑋向嶽父表哥進獻自己寫的飛白四字,趙禎又專門書寫二十五字賜給女婿表弟,以示恩寵。按趙禎所想,這一對就是天賜良緣、天作之合,就 應該和和美美的,但實際上,福康和李瑋夫妻關係從一開始就極其惡劣。
  • 宋朝的福康公主,33歲就去世,是受虐致死還是愛而不得?
    古代男尊女卑,就算是高官家的女兒大多也都會淪落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更別說身為一國的長公主了。宋朝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朝代,而前段時間關於宋朝的一部電視劇在網絡上的反響非常熱烈,這部劇就是《清平樂》。《清平樂》福康公主劇照宋仁宗非常寵愛這個女兒,甚至於不顧群臣的反對將其冊封為公主,在下嫁的時候她的所有待遇與皇太子一樣,這在宋朝是從來沒有過的,而如此受寵的福康公主在成婚之後卻開啟了她悲劇又短暫的一生
  • 《清平樂》中與福康公主相戀的梁懷吉,在正史上的最終結局如何?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宋仁宗長女福康公主趙徽柔與內侍梁懷吉之間的虐戀,觸動了很多人善感的心。而在歷史上,這個故事還真發生過,也確有梁懷吉其人。劇尾,梁懷吉恢復了原名梁元亨,被放出宮外,與家人團聚,算是得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結局。那歷史上的梁懷吉結局如何呢?
  • 大宋頭條熱榜:福康公主夜扣宮門 正史也瘋狂
    《清平樂》:福康公主回宮找父親哭訴 夜開禁門,實在是兇險萬分。滿京城議論紛紛,人們都指責公主任性妄為。仁宗雖珍愛女兒,卻也迫於壓力,將梁懷吉等人貶出了京城。
  • 宋仁宗愛女福康公主:不滿包辦婚宴愛上內侍,抑鬱而死
    《清平樂》任敏飾趙徽柔  宋仁宗還為福康公主舉行隆重的冊封禮,封她為兗國公主,這是宋朝第一個有冊封禮的公主,可見宋仁宗的愛女之心。  自己寵愛的內侍和心腹都被趕走,名聲也變得不好,福康公主金枝玉葉哪裡受過這種委屈和指責,心中愈加苦悶孤獨,幾近崩潰,想要自殺,還差點焚燒了居住的宮殿。仁宗看著自己的愛女如此痛苦便將其內侍梁懷吉和張承照召了回來。
  • 中國古代法律思想中的''君權''與''父權''之爭,從《清平樂》說起
    觀眾的熱議主要集中在''公主是君,駙馬是臣,君為臣綱,駙馬家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公主'',以及因司馬光彈劾公主,而議論司馬光是''小時砸缸時把自己腦袋也砸壞了。''可見觀眾對古代君權與父權的理解還停留在現代一些影視劇或一些刻板印象中,但實際在中國歷史上君權與父權固然在大部分時間價值取向是一致,但也有相衝突的時候,而君權並不必然凌駕於父權之上。
  • 在正史上,宋仁宗的長女福康公主的結局如何?
    看過《清平樂》這部電視的朋友應該都會為徽柔公主與內侍梁懷吉之間的愛情故事所感動。但歷史上的徽柔公主的結局卻比電視上更加慘烈。徽柔公主也就是福康公主,福康公主是宋仁宗最喜愛的女兒,說是被寵上天也不為過。宋仁宗的子女皆早夭,作為當時僅有的健康長大的福康公主自然非常受寵。
  • 《清平樂》中福康公主愛上了宦官梁懷吉,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事?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可以說是大火了一把,在劇中每一個出場角色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讓人記憶猶新,而其中梁懷吉與福康公主的愛情故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那麼在影視劇中如此,那再真實的歷史中他們二人是否真有情愫呢?
  • 《清平樂》中趙徽柔與梁懷吉的歷史原型,故事同樣讓人唏噓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出現了一對讓人心疼的小情侶,仁宗最疼愛的長女趙徽柔與她的內侍梁元吉,一個公主,一個宦官,不管梁元吉多麼優秀,也改變不了他與公主天上地下的身份差距。這兩個人的心心相惜,柏拉圖式的愛情,也必然會引起世人的詬病,他們的感情,走向只能是悲劇。
  • 趙徽柔的歷史原型福康公主有多慘?被仁宗嫁給表叔,32歲抑鬱而終
    前段時間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讓人們注意到了歷史上有過這麼一位悲慘的公主,曾受盡父母萬千寵愛。卻嫁給不愛的人,婚姻的失意最終令她瘋狂,在煎熬和痛苦之中黯然長逝。影視劇中的徽柔如此的慘,那她的歷史原型呢?今天便來說說宋仁宗長女,趙徽柔原型福康公主的一生,天之嬌女卻抑鬱而終。
  • 為什麼《清平樂》中,徽柔(福康公主)稱呼她的母親叫「姐姐」?
    在《清平樂》裡,福康公主宋徽柔稱呼她的母親苗興禾為「姐姐」。用現在「姐姐」的含義來解釋,聽起來好像是錯了輩分。因為現在的「姐姐」表示的,在同輩當中比自己年紀大的女性;或者某些地方對年輕女性的稱呼。
  • 《清平樂》開播:歷史上的任敏趙徽柔,得了瘋癲病,死於33歲
    伴隨著鄭雲龍的歌聲,期待已久的《清平樂》(原名:孤城閉)終於要上映了。該劇由正午陽光打造,由王凱、江疏影、任敏、楊貴妃、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等人主演,以北宋為背景,在紛繁紛呈的朝堂事件和千篇一律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出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
  • 《清平樂》梁懷吉歷史原型:挑撥公主與駙馬的感情,最終把宋仁宗的愛女逼瘋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清平樂》梁懷吉歷史原型:挑撥公主與駙馬的感情,最終把宋仁宗的愛女逼瘋文/無計讀史由王凱,江疏影等人主演《清平樂》最近已經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作品了。該劇不僅演員陣容了得,劇情更是豐富精彩。每一次更新內容,該劇都會上一次熱搜,劇中的演員個個都提高了知名度與熱度。也許這就是好劇成功的表現吧。
  • 《清平樂》梁懷吉的歷史原型有多慘?他真擁有如此悽美的故事嗎?
    電視劇《清平樂》播了這麼久,也接近尾聲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適應劇裡面的改動風格,反正小編看了幾集就要被氣死了。但是小說《孤城閉》是真的好看,小編向你們強烈推薦。無論是《清平樂》還是《孤城閉》,最後講的都是徽柔和懷吉的故事。
  • 《清平樂》:萬壽長公主備受疼愛,卻嫁錯了人,結局完勝趙徽柔!
    文/羅小可追王凱、江疏影、王楚然、任敏等領銜主演電視劇《清平樂》,雖然覺得劇情有些拖沓,卻被劇中關於闡述的「婚姻冷暖自知、愛情求而不得、親情牽絆和守護」這三種微妙的情愫所打動。任敏在劇中飾演的是福康公主趙徽柔,她是天之嬌女,更是官家最疼愛的女兒,堪比掌上明珠一般,從小就被捧在手心裡長大。雖然官家發誓要讓趙徽柔成為「大宋最快樂的女子」,但是她和李瑋的婚姻並不幸福,最後鬱鬱而終。而同樣是出身高貴的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又稱萬壽長公主,她是趙楨最敬重的姑母,也嫁錯了駙馬,結局卻完勝趙徽柔!
  • 清平樂梁懷吉的歷史原型是誰 他在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物
    電視劇《清平樂》真的是越看越精彩,劇中的人物個個都個性鮮明,讓人印象深刻,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梁懷吉這個角色。那麼劇中梁懷吉原型人物是誰?他在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物?讓影視達人來告訴你們吧。
  • 《清平樂》:公主夜叩宮門,懷吉被放逐,丹姝一句話令人淚落
    根據米蘭lady原著小說《孤城閉》改編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該劇由知名導演張開宙執導,實力派明星王凱和江疏影聯袂主演,葉祖新、任敏和邊程等優秀演員傾情加盟,共同演繹了一段前朝與後宮悲歡離合的傳奇故事
  • 福康公主最後是什麼下場?被駙馬苛待、炭火傷面,宋神宗看到都大哭...
    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中也記載了福康公主之後因為和梁懷吉月下對酌,被李瑋母親發現,不知中途鬧出了什麼矛盾,公主還打了李瑋母親,更是連夜跑回皇宮夜扣宮門向父母哭訴。也正因這一系列事情,福康公主被文武百官彈劾,最後落得個身旁奴僕都被遣散的下場。從此以後,福康公主身邊就再也沒有可以說得上話的人了。
  • 《師爺請自重》、《清平樂》鮮肉太帥
    曹評本應該是福康公主的良配,他是曹皇后的娘家人,是個很有才華的世家公子,但宋仁宗為避免外戚勢力過大,再加上覺得曹評花名在外(因為太帥),所以不願把公主嫁給曹評。如果公主嫁的人是曹評,那應該就不會有後面的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