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對沃爾沃來說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份,自2010年3月28日算起,吉利控股集團和沃爾沃汽車迎來了併購十周年。
十年間,沃爾沃的變化顯而易見,實現了全面復興,而北歐式豪華文化也真正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兩種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達到了一種非常理想的和諧。
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從時間線去回溯這段波瀾壯闊歷史的文章,包括很多親歷者視角也首次被公開,所以今天這篇文章,筆者不想再用一個龐大而沉重的基調去聊這件事,而是輕鬆地聊聊大家以往忽略了或者很少談到的點,從感性的視角去挖掘這起舉世矚目跨國案成功背後的關鍵因素。
營銷界有這麼一句話:好的品牌都在販賣生活。
更完整的說法是,三流的品牌賣產品,二流的品牌既賣產品又賣服務,而真正一流的品牌卻是在販賣一種生活方式。
何為賣生活方式?就是打破產品時代、顧客時代的傳統做法,企業提供的不僅是單一的產品或者服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從「為所有人提供一部分服務」轉變為「為一部分人提供所有的生活」。
說起販賣生活方式,最成功的典範就是宜家、無印良品——很多情侶因為逛宜家有了結婚成家的想法;很多人因為逛了無印良品,愛上那種簡約精緻,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
這兩個銷售的都不只是產品,宜家是整體家居解決方案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無印良品是一種大眾消費得起的精緻有質感的生活方式。
不是任何販賣生活方式的品牌都能獲得成功,而成功的一定是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某種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
宜家、無印良品的成功不是偶然,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必然,與這個地方的文化、氣質是息息相關。
比如宜家和無印良品在設計上都是極簡風格,不同點在於前者是北歐極簡,後者是日式極簡。
但我們今天談的不是這北歐極簡和日式極簡的區別,只聚焦於宜家,聚焦於宜家背後的誕生地,去找到某種潛在的關聯。
宜家誕生於北歐五國之一的瑞典,冬季漫長寒冷,幾乎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就像《權力的遊戲》中的北境,給人一種陰鬱、壓抑、寒冷的感覺。
也許正是因為極端的氣候,瑞典人更具有熱烈的生活熱情,珍惜每一分陽光,親近每一寸自然,人文關懷成為瑞典文化的基石。
擁抱自然對瑞典人來說有多重要呢?瑞典政府為了方便公民享受大自然,甚至通過了一項名為「自由通行權」的立法來保障人們接近大自然的公共權力。
這種特質決定了瑞典在販賣生活方式上就是有著更高的天賦,它更擅長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抽象概念具化為一個設計、產品和品牌。
瑞典為代表的斯堪地那維亞設計風格總給人以簡約、溫暖的感覺,正是因為瑞典人對人本身的熱衷,所以他們的設計天賦會自然呈現出人文關懷的情懷。
沃爾沃也是一個典型的瑞典式品牌,它賣的不僅是一款車,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涵蓋安全、健康、環保的北歐式幸福生活方式。
它是簡約的,但不是簡單的。在極簡主義的基礎上,沃爾沃的設計師擅長用恰到好處的元素來表現出更多的東西,沃爾沃的每一款產品都秉承著最為純正的北歐精神,從每一款新車的發明到一個座椅組件的設計,無不充滿了它的創意和「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這個汽車設計趨向激進的時代,沃爾沃的設計總能讓人感受到從容、平和,這就是斯堪地那維亞設計的本質——以人為本所決定的,它或許不是最突破性的,但它是一定是經典的,同時具有獨特氣質,並且與其他品牌明顯區隔開來的。
而且這種以人為本不單是設計,而是一種氛圍的打造,坐進沃爾沃的車裡,純天然的用料和車內營造的氛圍給你的都不是對速度的追求,而更多的是一種家的延伸,溫暖而熟悉。
沃爾沃注重安全和環保,從三點式安全帶到城市安全系統,世界汽車發展史上一半以上的安全發明都來自於沃爾沃汽車,安全已經成為沃爾沃最鮮明的標籤。
沃爾沃還是全球首個倡導「健康汽車」理念的豪華汽車品牌,從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的首個汽車行業《環保宣言》,到2019年發布「2040氣候零負荷計劃」,沃爾沃一直身體力行地扮演著環保領軍者的角色。
在消費者感知最明顯的車內環境,霧霾嚴重的那幾年,沃爾沃被形容為「關門是北歐,開門是北京」,其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的AAC雙效增強型空氣淨化系統,可實現95%的PM2.5過濾效果(配合複合活性炭空調濾芯),目前已經率先搭載於2020款SPA可擴展模塊架構車型上。
在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下,通過對安全、環保、健康等方面的不懈耕耘,沃爾沃成功地為消費者傳達了北歐式幸福生活方式的樣本,從而吸引越來越多嚮往美好生活的人選擇沃爾沃。
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下,除了物理層面的絕對優勢外,最後的勝利取決於價值觀的高度。
所有的勝利,其實都是價值觀的勝利。
沃爾沃的品牌文化中,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是一切的基礎,這是瑞典文化決定的,孕育了沃爾沃獨一無二的豪華基因。
再看十年前吉利與沃爾沃併購之初,很多人並不看好,因為經驗使然,一場跨越文化、國籍和種族的商業收購案,避免不了長期的交涉、智慧的較量以及利益的博弈。
吉利和沃爾沃如何避免這種局面的發生呢?
答案就是一種價值觀一直貫穿始終,尊重。
這來自於雙方高管團隊的處世哲學和經營智慧。
作為收購方,李書福一開始就做出了「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的承諾,希冀的是兩個品牌各自發展、完全獨立,尊重沃爾沃的品牌與文化,而不是嘗試用東方的文化與邏輯去改造它。
所以李書福初始大膽地對沃爾沃「放虎歸山」,他曾說過,如把沃爾沃比喻為一隻老虎,那就必須要給它磨尖指甲,否則它肯定活不了。其背後的潛臺詞是,李書福承認沃爾沃是一隻老虎,而老虎自然有它自己的力量。
這是李書福對沃爾沃文化、品牌和體系力的尊重。
相對的,沃爾沃在中國的成功也是因為尊重。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在採訪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吉利尊重沃爾沃汽車的品牌理念;沃爾沃汽車也尊重中國市場,尊重中國發展的速度。雙方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達成共識,並追求共同的價值。所以在今天,我認為我們不僅是有信心,而且是篤信,是共同的價值觀把我們連接在一起。」
明確地指出了尊重是吉利與沃爾沃共有的價值觀,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下,才能有更多的正向效應作用在吉利-沃爾沃的架構上,於是我們今天才能看到一個全面復興、業績不斷突破的沃爾沃,從一個寄居美國市場的瑞典豪華品牌,發展為了真正的全球豪華品牌。
2019年,沃爾沃全球銷量在93年的品牌歷史上首次突破70萬輛大關,累計銷量達到了705452輛,是收購前的兩倍多;在中國市場,沃爾沃2019年中國大陸共銷售新車154559輛,在大中華區共銷售新車161436輛。
基於尊重的出發點,才能有適應、包容和融合,從產品的打造、企業的經營甚至是做人上,這都是一條永遠不會暗淡的普世價值觀。
併購十年,沃爾沃實現了蛻變,迎來了新的起點。
這個蛻變是顯性的,比如說市場份額的擴張,全球戰略布局的煥新,實現了「全球品質,中國製造」的戰略部署,目前沃爾沃汽車在中國擁有3家汽車製造基地和1家發動機製造基地,1個研發中心和1個設計中心,作為沃爾沃汽車全球三大本土市場之一,中國已經成為沃爾沃汽車全球生產製造戰略體系中重要組成。
前不久,3家汽車製造基地之一的成都工廠第50萬輛整車完成下線,是一輛沃爾沃XC60 T8車型,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型已被歐洲車主預訂,將搭載「中歐班列」運抵歐洲,並交付到車主手中。這一幕也將成為沃爾沃汽車「全球品質,中國製造」的一個歷史性的縮影。
體系力日趨完善,包括員工數量從188人增長至8000餘人;供應商超過了1700家,本地採購佔全球採購總量超過30%;截止2019年底,共有銷售網點261家,覆蓋全部一、二線城市。
面向未來出行,沃爾沃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趨勢的汽車「新四化」為主導,加速從一個傳統的汽車製造商,轉型成為一個真正的出行服務商,提出更多前瞻性思考。
2018年,沃爾沃汽車發布了360c自動駕駛概念車,描繪了在未來的全自動駕駛時代,人類生活、工作、旅行和休閒的場景,以「融合」為核心,360c的車身內部空間引入了全新的設計理念,目的在於讓旅途的每一秒時光都值得被好好享受。
根據規劃,沃爾沃汽車計劃到2025年,每年汽車銷量中的50%將來自純電動汽車,三分之一是自動駕駛汽車,而且半數汽車將採用合約購車的新模式。並計劃在2018至2025年期間,將旗下每輛汽車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平均降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