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板球隊長出身的伊姆蘭·汗憑藉著「新巴基斯坦」的競選口號贏得了總理寶座,他承諾要扭轉巴基斯坦的經濟形勢,並要終結該國的官僚腐敗。
可以看到,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66歲的伊姆蘭·汗為了實現自己的選舉承諾,真的是非常努力。他花了9個多月的時間,費盡周折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籤下了一筆60億美元的貸款,推出了雄心勃勃的「Ehsas」減貧計劃,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措施。
此外,伊姆蘭·汗還制定法律,鼓勵民眾舉報貪官,將贓款的20%用作舉報獎金,包括扎爾達裡前總統,謝裡夫、阿巴西兩位前總理等在內的多位政府高官被以貪汙罪逮捕。
可惜的是,由於今年2月爆發的印巴空戰,以及8月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的自治權,使得印巴兩國的外交、經貿關係急轉直下,拖累了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這一年,巴基斯坦盧比的貶值幅度已經超過了35%。
當地時間9月13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接受了卡達半島電視臺的採訪,談及他對印巴兩國關係的看法。他表示,在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的自治權後,就不存在與印度對話的可能性,只有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並稱戰爭波及的範圍將會超過南亞次大陸。
伊姆蘭·汗在採訪中說:「當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開戰時,如果他們是在打常規戰爭,最後很有可能發展成核戰爭。如果只是打常規戰爭,巴基斯坦可能會戰敗。所以,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是向印度投降,還是為了自由奮戰到死。我相信,巴基斯坦人會為了自由奮戰到死。」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爆發常規戰爭,且巴基斯坦將要失敗的情況下,巴基斯坦會選擇使用核武器以奮戰到最後一刻。
不過,他又表示,自己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不會主動發動戰爭,稱戰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伊姆蘭·汗說:「所以,我們只能向聯合國尋求幫助,向每一個重要的國際組織尋求幫助,他們必須馬上做出回應。」此前,他全國電視講話中表示,自己會以「克什米爾大使」的身份,出席9月27日的聯合國大會,向世界各國揭露印度是如何壓迫克什米爾人民的。
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巴基斯坦都要比印度差一截,若與印度發生局部的小規模軍事衝突,問題不大;但在國內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情況下,要與印度打一場大規模的常規戰爭,就非常困難了。
印度總理莫迪也正是看到了巴基斯坦目前的困境,才做出了取消印控克什米爾高度自治權的決定。當然,若是爆發核戰爭,兩國之間就沒什麼差距了,因為核武器能夠摧毀一切,這也是外界非常擔心的地方。
目前來看,莫迪應該不會主動挑起與巴基斯坦的戰爭,而伊姆蘭·汗若能頂住國內激進派的壓力,繼續保持理性和克制,也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不過,雙方的隔空口水戰肯定是在所難免的。今日話題:你認為印巴關係未來會如何發展呢?歡迎你的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