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六首抒情詩,悲慨,忘憂,惆悵,孤寂,人生需要隨遇而安!

2020-12-19 民俗文化與詩詞

隨遇而安,不是讓你停滯不前,而是在不能改變局勢的時候,以一種從容、淡定的心態去接受它。當按捺下浮躁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去看待眼前的事物時,你會發現,迷失的心靈已找到了落腳的地方。

1.《早寒有懷 》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

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

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

平海夕漫漫。

賞析:時值晚秋,江岸上落木蕭蕭,天空中雁陣南飛,他在瑟瑟江風中遙望楚地的方向,心中思念著那襄水迂曲處的故鄉。思鄉的淚水在無休無止的客旅中快要流盡,詩人看著一片孤帆飄向天邊,自嘆不能隨之而去。彷徨在人生路口的他想要請人指點迷津,眼前卻是暮色下無邊的江水,蒼茫浩瀚。

2.《留別王維 》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

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

還掩故園扉。

賞析:寂靜落寞中,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等待什麼,但是每一天都拖著失望的步子獨自而回。我想要追尋芳草的清香遠遠離開,但又對你這位老朋友依依不捨。當權者沒人對我伸出援手,世上的知音本來就少之又少啊。我想我只應當甘守寂寞,就此歸去,重新掩起故園的柴門。詩文言淺意深,滿含辛酸,頗能引起求仕失意者的共鳴。

3.《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賞析:泊舟在桐廬江的時候,山色昏暗,猿鳴惹人煩愁。入夜後,滄江水流更加湍急,夜風將兩岸樹葉吹得颯颯作響;天空中雖有明月,但月光所照,只有江中詩人的一葉孤舟,使他感到更加孤寂。「建德雖好,但終非我的故鄉啊!」詩人感嘆道。他的心中,懷念著揚州的知交故友。懷念中,淚水輕輕落下,詩人於是託付江流,將這思念的淚水帶到靠近大海的揚州。

4.《秦中寄遠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臥,

三徑苦無資。

北土非吾願,

東林懷我師。

黃金燃桂盡,

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至,

聞蟬但益悲。

賞析:我常想退隱山林,但苦於沒有經營隱居家園的錢財。在京為官並非我的願望,身在長安,我卻時常懷念著您這位精神不羈於物役的師尊。此地生活費用昂貴,我帶的錢財已經花費殆盡,而年復一年中,曾經的壯志也漸漸衰竭。太陽落山的時候,涼風陣陣吹來,我聽到風裡的蟬鳴,心情變得格外的悲哀。

5.《歲暮歸南山 》

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

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

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

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

松月夜窗虛。

賞析:我的才學不夠,所以被聖明君主的棄置;因為身體多有疾病,親朋好友也都漸漸地和我疏遠了。頭上有了白髮,就更覺得年老的速度在加快;春天回歸人間的時候,就意味著這一年即將走到終點。老大無成的詩人用「催」和「逼」形容時光的流逝,足見他心中的不甘和無奈。愁緒滿懷,詩人夜不能寐,窗間松影月光虛迷一片,襯託著他惆悵落寞的心情。

6.《宴梅道士山房 》

孟浩然

林臥愁春盡,

搴帷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

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開火,

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

何惜醉流霞。

賞析:詩人正愁春去,忽逢梅道士派使僮邀他前去做客,於是轉憂為喜,心中暢快了許多。及至道家,但見金灶初開爐火,仙桃正在發花,真是別有天地,無半分塵俗氣息,不禁為之心馳神醉。既然道士之仙術能使春天駐留,是否也可以讓人永葆童顏呢?想到此處,作者襟懷盡展,不辭一醉,願與道人共赴陶然忘憂之鄉。

謝謝閱讀!喜歡小編的可以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孟浩然十四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您讀過幾首?最喜歡哪首詩?
    對於這個問題,恐怕是各花入各眼不好回答的,除了李杜是公認的絕頂高手外,其餘詩人是很難分個高下的,但就六甲番人來說,孟浩然和王維至少就應進入超一流高手行列。孟浩然有十四首詩入選了《唐詩三百首》,排在唐代詩人的第五位,僅次於李杜、王維和李商隱,這固然和唐三百選錄以短詩優先有關,但是卻也能側面說明孟詩的影響力。
  • 9首孟浩然詩
    來源:古詩詞大賞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和王維合稱為「王孟」。細讀孟浩然的詩作,只覺清新空靈。孟浩然最會捕捉生命中的詩意感受,簡淨的文字,疏淡的語言,在孟浩然的筆下,卻獨具雅致空靈的氣韻。今天,分享9首孟浩然的詩作,相信我,當你細細品讀之時,一定能感受到自然清新之美。
  • 清明節到了,孟浩然了首詩,表達自己內心的孤寂與憂傷,傳唱千年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就有過這樣的感覺,在清明節那天,他就因為自己獨自一人漂泊在外而感懷,又因瑣事纏身而無法歸家而感到憂傷,種種複雜的情緒堆積於他的心中,他索性就將此化為一首詩,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首詩。清明即事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詩,孤獨而思念,思念而傷感
    ——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譯文秋天的夜空懸著一輪明月,月光下到處是瑩瑩的露水一片溼潤。喜鵲受到驚嚇不能安然棲息,螢火蟲從捲起的門帘飛進屋子。格律詩因之出現,成了主流,則詩被限制在更狹小的樊籠之內。格律詩雖然達到詩的極點,卻也削弱了詩的生命力。人事有限,人情七種,因格律詩有嚴格限制,則詩有被寫盡的時候。詩到盛唐,幾個詩人,幾千首詩,登峰造極,就已寫盡。後人不能變通,屋下架屋,再不能出其藩籬,詩之式微,則不可避免地出現。
  • 孟浩然經典詩詞賞析
    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 孟浩然的這首詩,短短20字,便把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
    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便開始漫遊吳越。這首《宿建德江》,便寫於孟浩然漫遊吳越時。題中的建德江,便是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孟浩然的這首《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唐詩三百首|《歲暮歸南山》孟浩然
    創作背景 約在公元728年(唐開元十六年),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應進士舉落第了,心情很苦悶,他曾「為文三十載,閉門江漢陰」,學得滿腹文章,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為之延譽,已經頗有詩名。這次應試失利,使他大為懊喪,他想直接向皇帝上書,又很猶豫。這首詩是在這樣心緒極端複雜的情況下寫出來的。
  • 【悅讀】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賞析及備考集錦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和上句的「泊」、「煙」緊密相連,因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為日落黃昏,江面上才水煙蒙蒙。同時「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詩人自指。若按舊日作詩的所謂起、承、轉、合的格式,這第二句就將承、轉兩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這也是少見的一格。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韋應物的兩首經典詩作,寧靜裡寄禪意,蒼涼中寓孤寂
    詩人們總是喜歡比喻,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表達了對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杜甫言,「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抒發了自傷漂泊之意。每天我們都要忙碌地工作和學習,閒暇時光又被各種事件打擾,時間被分割成細小的碎片,留給自己的完整時間少之又少。
  • 一天一首古詩詞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唐 孟浩然
    該詩前四句側重寫「宿桐廬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風、孤舟等悽迷孤寂的景物,構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襯託出詩人的綿綿愁思;後四句側重寫「寄廣陵舊遊」,詩人向朋友傾述獨客異鄉的惆悵和孤獨之感,又抒發懷念友人的拳拳之心。全詩前半寫景,後半寫情,景與情完美融合,寫景愈真切,其情愈深,顯得渾成自然,韻味悠長。  詩題點明是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廣陵友人之作。
  • 孟浩然的一首妙詩,全詩20個字,被譽為山水詩中的「神品」
    正是有了這份超脫和恬淡,孟浩然才可能寫出這麼清新、幽靜的山水詩,成為唐代山水詩派之先行者。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孟浩然的「神品」: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這是詩人遊歷吳越時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詩,被後世評論家譽為「神品」。詩的大意是:在煙霧迷濛的小洲邊把船停靠,日暮的時候新愁又湧上了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孟浩然這首詩不是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是以途中行船為背景,詩人是用舟泊暮宿為背景。
  •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9首孟浩然詩,美到極致
    細讀孟浩然的詩作,只覺清新空靈。孟浩然最會捕捉生命中的詩意感受,簡淨的文字,疏淡的語言,在孟浩然的筆下,卻獨具雅致空靈的氣韻。今天,小編分享9首孟浩然的詩作,相信我,當你細細品讀之時,一定能感受到自然清新之美。
  • 從五言律詩《野望》讀詩人王績的清高孤寂
    放誕縱酒,其詩多以酒為題材,讚美嵇康、阮籍和陶潛,嘲諷周、孔禮教,流露出頹放消極思想,表現出對現實不滿的情緒。其《醉鄉記》《五鬥先生傳》《酒賦》《獨酌》《醉後》等詩均被太史令李淳風譽為「酒家之南董」。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東皋子集》(一名《王無功集》)。
  • 幹謁詩的「幹謁」,是何含義?孟浩然這首詩,不卑不亢,不落俗套
    朱慶餘為何作這樣一首詩,是因為當時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做法:大凡參加進士考試的考生,在試前往往需要憑藉有聲望人士的引薦,使他被主考官關注,從而順利獲取功名。這也就是當時流行的所謂行卷,即考生把自己的詩作提前給有名望的人士相看。
  • 孟浩然懷念老朋友,用白描法隨手寫了一首詩,渾然天成,堪稱精品
    #唐詩鑑賞#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李白曾用「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樣的詩句讚頌孟浩然。孟浩然的詩以巧奪天工、自然天成著稱。一首《春曉》,是兒童必讀古詩,可謂家喻戶曉。他還有一首五言古詩《夏日南亭懷辛大》,是一首懷念老朋友的詩作,娓娓道來,完美呈現,情真意切,渾然天成,堪稱經典,入選《唐詩三百首》,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 王維這首詩,四句四十個字,句句充滿孤寂,卻讓人意猶未盡
    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以及歌詠隱居生活的作品,他與同時代的著名「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合稱「王孟」。但其作品中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詩篇也不少,也可稱其為邊塞詩人。也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國小勃律。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江南景色,美得讓人心醉!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而山水田園詩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種類,孟浩然和王維、陶淵明等人是代表人物。其實古代詩人們通常都會把自己細膩的筆觸放在大自然中的景色上,以寄託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小編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耶溪泛舟》,便是孟浩然的一首描寫江南景色的經典之作。
  • 這首詩是遇景入詠的名篇,田園逸致漸入佳境,內心卻孤獨知音不在
    人生在世總會相逢相交知己朋友,承載一生的相託和約定,彼此分擔憂慮,分享歡愉,心靈相依,雖不在身邊卻默守一份掛念,如一盞清茶,一杯淡酒,沁人心脾,盈動別樣的韻色。世事無常,悲歡離合,如影相伴,無怨無悔,不論近在咫尺還是天涯相隔,有一知已,人生都是春天。
  • 摧薦十首經典愛情詩,有哪首是你喜歡的呢
    這首詩共36行,前13行詩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六個形象,對傳統的愛情觀進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寫了自己理想的愛情觀。全詩通過整體象徵的藝術手法,用「木棉」對「橡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詩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與議論自然融合,使豐富細膩的感情帶有理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