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網上成語新解生拉硬扯會誤導市民

2020-12-12 搜狐網

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報導

  忠貞不渝的「渝」和重慶有關嗎?黔驢技窮的「黔」包括重慶彭水嗎?

  近日,網上瘋傳一篇文章,稱有10個成語與重慶有關,並逐一解釋了原因。不少網友表示「漲姿勢」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有些說法太牽強,還有一些詞根本就不是成語。

  昨日,記者採訪了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賈雯鶴。「這是誤讀,切莫望文生義。」賈雯鶴說,這10個「成語」中,只有少數成語與重慶有關,其他牽強附會聯繫在一起的「成語」,既不可信也不可取。

  賈雯鶴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文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碩士生導師。長期致力於民間文藝學、巴蜀文化和文化傳播研究,已出版專著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承擔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鍾雲舫及《振振堂》集散文課題」、「《夔州詩全集》(宋代卷)」的研究。

  這四個成語與重慶有關

  1

  巴蛇吞象

  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意思是,有種巴蛇能吞吃大象,消化三年才吐出象骨,象骨服食後可治腹內疾病。

  現在,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貪心沒有好下場,教育人們克制欲望,知足常樂。

說,「巴」字在古代泛指重慶和湖北部分地區,因此,「巴」字在很多時候的確能與重慶聯繫上。此外,「巴」字的篆書就是一條蛇的形狀,「巴」最初的本義就是蛇。

  2

  下裡巴人

  出自《文選·宋玉》:「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

說,宋玉是楚國人,「下裡巴人」是戰國時期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後泛指通俗文藝作品,與「陽春白雪」對舉。

  3

  出自楚國宋玉的《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成語中的『巫山』指的就是現在長江三峽的巫山。」賈雯鶴說,巫山雲雨本是指上好的自然景觀:巫山十二峰層巒疊嶂之中,雲騰雨落美麗壯觀。後來,這個詞語衍生出男女纏綿情愛的含意。

  4

  巴山夜雨

  出自唐朝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描寫的是客居異地又逢夜雨纏綿的孤寂情景。網傳文章稱,有研究表明,李商隱這首詩中所說的「巴山」就是現在重慶北碚的縉雲山。

  「巴山並沒有特指是哪座山。」賈雯鶴不認同網傳文章的觀點。他說,「巴山」在當時泛指重慶、閬中、宜昌等地的山脈。

  這四個成語與重慶無關

  1

  忠貞不渝

  網傳文章稱,忠貞不渝非源於重慶,卻與重慶「有緣」:一、嘉陵江古稱即為渝,渝也是重慶簡稱;二、重慶古有英雄巴蔓子,其忠貞不渝堪稱典範。

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太牽強了。」賈雯鶴說,忠貞不渝指的是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2

  走馬觀花

  「把這個成語與重慶聯繫在一起,很好笑,很沒文化。」賈雯鶴說,這個成語出自唐朝孟郊的《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網傳文章稱:「該成語原與重慶無關,但今九龍坡區走馬鎮以桃花節聞名,『走馬觀花』遂有了新含義:到走馬鎮觀桃花!」賈雯鶴說,這個成語無論是出處還是典故都與重慶的走馬鎮無關,這樣生拉硬扯在一起,很無聊,會誤導市民。

  3

  黔驢技窮

  網傳文章稱:「唐宋文學作品中的『黔』,是當時黔州或黔中道的簡稱,治所在今彭水縣鬱山鎮。唐玄宗時置黔中道後,彭水成為黔中道、黔州、彭水縣三級治所駐地。」賈雯鶴說,「黔」所指區域在當時的確包含了重慶彭水,但大部分區域還是屬於貴州。「一個貶義詞,犯不著去和貴州爭『所有權』。」

  4

  世外桃源

  網傳文章稱,很多人認為世外桃源的原型在重慶酉陽桃花源景區。但賈雯鶴卻不這麼認為:「陶淵明根本就沒來過重慶,怎麼可能聯繫得上呢?」

  這兩個固定短語不是成語

  1

  巴山蜀水

  「它只是固定短語,不是成語。」賈雯鶴說,這篇文章把「巴山蜀水」當成成語,說明寫文章的人並沒有做過認真研究。

  2

  高峽平湖

  高峽平湖出自毛澤東《水調歌頭·遊泳》,毛主席藉此想像三峽工程,借神女驚嘆烘託人間變化巨大。「這個詞也不是成語。」賈雯鶴說。

news.sohu.com false 重慶晨報 http://epaper.cqcb.com/html/2014-10/20/content_139028.htm report 2745 重慶晨報記者劉波報導忠貞不渝的「渝」和重慶有關嗎?黔驢技窮的「黔」包括重慶彭水嗎?近日,網上瘋傳一篇文章,稱有10個成語與重慶有關,並逐一解釋了原因。不少網友表

相關焦點

  • 註冊諧音成語商標會被駁回? 專家:誤導青少年的認知
    ◇如果允許諧音成語大量使用,久而久之將會改變人們尤其是中小學生對成語的認知,不利於語言文化的普及和青少年的基礎教育,會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  ◇不規範漢字作為商標會擾亂漢語的使用秩序,誤導青少年對規範漢字的認知,產生「不良影響」。  ◇企業應加大對自身文化素養的培育,同時提高自身法律意識,避免申請商標時被以「不良影響」駁回。
  • 市民買到牛排裡含卡拉膠 專家:變相誤導消費者
    原標題: 市民買到牛排裡含卡拉膠 專家:變相誤導消費者前兩天,市民鄒先生在光明集團旗下的光明都市菜園用25.9元團購了一份三塊裝的生製品牛排,外包裝上清楚標明:牛排中含有食品添加劑卡拉膠,但未標明含量。心存疑慮的鄒先生致電客服要求退貨,但對方表示,該食品不存在質量問題,不能退貨。
  • 勿讓變味成語誤導孩子
    勿讓變味成語誤導孩子 發表時間:2015-12-29   來源:海澱文明網有網友表示,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這不禁讓我們對當代未成年人的語言文化氛圍表示擔憂。(12月28日 人民日報)  在網際網路時代,改編成語的現象非常普遍。在現代社會,營銷和廣告的作用日益加強。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發揮廣告的最大效應,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來博取關注。熟悉的成語和產品的結合就成為不少商家的首選。
  • 廣告成語誤導孩子:引以為榮寫成「飲」以為榮
    廣告成語誤導孩子:引以為榮寫成「飲」以為榮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但是,一些商家也喜歡在自己的廣告詞裡運用,甚至刻意賣弄一些成語來達到宣傳效果。遺憾的是,在一些廣告中使用的成語大多採用「換字術」,將經過千錘百鍊的成語肢解得面目全非,變成了所謂的「偽成語」。3月18日,市民張女士向記者提出質疑,一些商家如此濫用「偽成語」,可能極大地誤導了正在學齡階段的少年兒童。
  • 爸爸畫漫畫幫孩子學成語 專家:孩子誤解未必壞事
    「漫畫爸爸」叫何淼,在西南交大工作的他,自幼就喜歡畫畫,為了幫助女兒學習成語,自己手繪了1440幅主人公為「成小語」的成語漫畫,漫畫被朋友上傳到微博後,隨即被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網、鳳凰網、重慶日報、揚州晚報等多個官方微博轉載,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而這種方法好不好,會不會誤導孩子對成語的理解,班級實施情況等都成為廣大網友目前最關注的問題。
  • 商家用錯字成語取店名,會誤導孩子嗎
    商家用錯字成語取店名,會誤導孩子嗎文化的傳承不僅是只有書本才能做到,生活中很多微末的事情都能在其中看見文化的影子,也是有這樣,才能讓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不過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文化的感覺也在變淡,並且現在的社會也講究一個娛樂至上,所以很多人就對一些成語進行了二次創作。
  • 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居然是成語 是不是成語如何界定?廣西專家這麼說
    最近,一個關於成語的話題在網上引發熱議。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挑戰不可能》中「翻車」,他沒想到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加減乘除等也是成語。8月26日、27日,記者在網上發起關於成語認知的調查問卷,對照央視給出的成語真假答案,發現超半數受訪者都選錯了。如何辨別和界定成語的真假?未來網絡熱詞會不會也成為成語?對於阿貓阿狗、等米下鍋等詞語被定為成語,專家學者怎麼看?
  • 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居然是成語 是不是成語如何界定?廣西專家這麼說
    最近,一個關於成語的話題在網上引發熱議。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挑戰不可能》中「翻車」,他沒想到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加減乘除等也是成語。8月26日、27日,記者在網上發起關於成語認知的調查問卷,對照央視給出的成語真假答案,發現超半數受訪者都選錯了。如何辨別和界定成語的真假?
  • 海南規定10月1日起廣告詞篡改成語將被重罰
    《辦法》規定,廣告用字不得使用錯別字、繁體字和已經廢止的異體字、簡化字,不得用諧音篡改成語。對違反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責令限期拆除,並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 注意,喝西北風、令人噴飯是成語嗎,別誤導了孩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很多家長在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做外語的啟蒙教育,在外語啟蒙的過程中,家長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外國語言通常無法翻譯漢語的成語,家長在孩子的成語學習方面通常要下大功夫。草長鶯飛、春寒料峭、妖嬈旖旎、水波粼粼 、白雪皚皚……漢語的成語總是那麼優美,讀起來讓人不禁心曠神怡。
  • 專家:新聞聯播也會讀錯字 "三隻小豬"怎是成語?
    類似成語的確切含義莫衷一是的情況屢見不鮮,也是歷年來讓學生們頭大的考點。日前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陳璧耀教授主編的《新編成語大詞典》,讓這些成語被誤用的意義有了「合法」的地位。但是否應該對成語誤用「將錯就錯」?這樣會不會讓人們使用起這些成語來更加迷茫?學者和專家對這種新解又持什麼態度?
  • 廣告歪用成語 誤導不少學子
    貴陽晚報 消息 6月18日,張女士檢查兒子作文發現,一篇不到400字的文章中出現了「衣衣不舍」、「向網未來」,兩處成語用成諧音字的情況,在對孩子進行糾正時,兒子卻堅持沒有寫錯,稱這些成語都是在商場看到的。昨日,在接到張女士的反映後,記者對貴陽幾所中小學進行走訪,多位受訪老師表示,都遇到過學生作文出現類似問題。
  • 該成語道出袁術敗亡根源,成語詞典卻出現失誤,誤導學子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注引《江表傳》,時間是獻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這時漢末皇帝劉協下達給孫策的一道詔書,原文是這樣: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這道詔書中的「殘民害物」,意為摧殘百姓,損害財物。從袁術衰亡的過程來看,劉協此語可謂一語中的,形容的非常準確。在漢末諸侯當中,袁術的實力僅次於袁紹,實力強勁。但這些優勢卻被袁術很快揮霍一空。
  • 假教官虛假宣傳誤導市民
    記者在該公司宣傳資料中發現,該公司在前期宣傳中以配合政府做好消防工作的名義進行,並且稱其單位受消防部門的監督指導,以此虛假宣傳誤導市民。對於資料中提及市政府以及消防部門的情況,該公司負責人馮某表示,這些都是行業流傳的話術,公司實際與消防部門沒有任何關係。
  • 網民熱捧「後現代成語」 語言專家:是立不住的
    每年網上都會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詞語,今年更是扎堆兒出現了一大批四字新詞。面對這些網民自造的詞語,有人為其賦予了一個名號——「後現代成語」。不少網民認為,這些新近發明的四字新詞,將來會成為真正的成語,甚至還有人為其撰寫了詞典。  眼下,「後現代成語」正從網上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來,這種現象究竟是語言的進化,還是一種自娛自樂的遊戲?
  • 網絡成語「說鬧覺餘」等流行 專家:離成語還很遠
    事實上,上述出現的「新成語」只是這次「新成語大熱」中的幾個代表,在「新成語」龐大的隊伍中,還包括:「十動然拒」(十分感動,然後拒絕)、「火鉗劉明」(火前留名,在這個帖子火之前,留下自己的名字)、「男默女淚」(男生看了沉默,女生看了流淚)等。
  • 網絡成語毀譽參半 「新成語」應如何對待
    事實上,上述出現的「新成語」只是這次「新成語大熱」中的幾個代表,在「新成語」龐大的隊伍中,還包括:「十動然拒」(十分感動,然後拒絕)、「火鉗劉明」(火前留名,在這個帖子火之前,留下自己的名字)、「男默女淚」(男生看了沉默,女生看了流淚)等。
  • 福州三環路三個英文名 專家:譯名不統一易誤導
    昨日,福州市民阮先生向本報熱線968111反映,三環沿線,不同路段的交通指示牌上,對「三環路」的翻譯也不同,易造成誤導,也影響福州的城市形象,望有關部門儘早統一譯名。主路三個英文名,輔路也有兩個SanhuanRd?3RdRingEx⁃pwy?還是SanhuanThrwy?
  • 網絡成語"喜大普奔"等風行 專家:多數難長久(圖)
    這些古裡古怪的「成語」並非「siu謝」自己胡亂編造,而是正在網上風靡的「網絡成語」。近段時間以來,微博等網絡新媒體上湧現出一大批這樣的「網絡成語」,如「不明覺厲」、「火鉗劉明」、「細思恐極」、「男默女淚」等等,一般都是由四個字組成,每個「成語」都有自己固定的含義,但在不常上網的人看來無異於天書。
  • 常州再現「大潤發瑪特」超市 市民遭誤導
    記者了解到,這家從店外裝設計到內部細節裝飾都跟大潤發(臺資)賣場十分相似的超市,已給當地很多市民造成了誤解。這家超市剛開業,就有市民拿著大潤發(臺資)的會員卡去消費,結果被告知兩家超市不一樣,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