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成語誤導孩子:引以為榮寫成「飲」以為榮

2020-12-11 安徽網

 

廣告成語誤導孩子:引以為榮寫成「飲」以為榮

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但是,一些商家也喜歡在自己的廣告詞裡運用,甚至刻意賣弄一些成語來達到宣傳效果。遺憾的是,在一些廣告中使用的成語大多採用「換字術」,將經過千錘百鍊的成語肢解得面目全非,變成了所謂的「偽成語」。3月18日,市民張女士向記者提出質疑,一些商家如此濫用「偽成語」,可能極大地誤導了正在學齡階段的少年兒童。

  孩子誤用成語

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正在我市某小學上四年級,但是她發現最近孩子在家寫作文時,女兒在用成語總是出現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引以為榮』非要寫成「飲」以為榮,『默默無聞』又誤寫成了默默無「蚊」,我先開始以為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誤導,直到女兒有天指著電視上的廣告說是跟電視學到的,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了。」張女士認為,不僅在電視裡,在城區的一些顯眼地方商家放置的廣告,路邊發的傳單等都又存在大量別字、錯字成語的情況,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極大影響了正在啟蒙階段的學生,誤導了孩子們的學習方向。

石化三小任教的江老師在採訪中對記者表示:「在一次詞彙積累的教學中,班上一個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問我:「老師『飲以為榮』還是『引以為榮』?」我先是一楞,馬上反應過來,這是某飲品的廣告詞。開言道:「當然是引以為榮了,這是商家的廣告用語,它採用一反常態巧妙結合該產品特點的辦法,用來吸引人們的眼球而故意用錯的字。」該學生說:「這個『飲』字把我害慘了。我問過我的爸爸,他說廣告還會用錯嗎?我問我的媽媽,她說去問老師吧。我已分辨不出誰是廣告詞誰是成語原用字了。」江老師認為,隨著網絡信息發展,商家用廣告製造「偽成語」,會迅速傳播到學生眼中、耳中,的確給學生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帶來了負擔。

一位在我市某輔導中心任職的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在教學時發現,在學生的作文中也經常有同音的錯別字,指出來時學生們都說是「大街上到處都這樣寫」。家住龍門口街的樓女士說,前幾天她給上小學的孩子檢查作業時發現,兒子把「籃球」寫成了「蘭球」,就告訴他寫錯了,沒想到孩子理直氣壯地說:「沒錯!街上發的健身房傳單就這樣寫的。」

 

  街頭錯字別字橫生

針對張女士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質疑,3月20日,安慶晚報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個路口和商業廣場,發現「偽成語」和別字現象確實存在。

記者在集賢南路看到,一些街邊店面廣告上是出現錯別字,如,一些服裝店把「一見鍾情」寫成「衣見鍾情」、「伊拉克」寫成「衣拉客」、「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屢見不鮮。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於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經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還真有點難以辨認。記者還在集賢南路看到,一家小酒店的招牌店名赫然改成了「食全食美」。

不僅是商家刻意為之的「偽成語」廣告,錯字別字現象在街頭也很常見。在東部新城某新開業的健身中心,就將自己傳單上的室內籃球館誤寫成了「蘭」球館,仍然在到處散發。一些店鋪把「零售」寫成「另售」、「排檔」寫成「排擋」、「雞蛋」寫成「雞旦」。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它凝結了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汗水。但是,漢語成語的無序濫用,使受眾遭殃,尤其是小學生,受坑害的更深。他們正處於學習知識,汲取文化營養的啟蒙階段,外界的直觀影響勢必導致孩子們難以把握漢語成語的正確性,拿不定到底是老師講得對,還是自己看到的廣告說得正確。」江老師在採訪中告訴記者。

記者在市工商質監局了解到,對於這種為了商家利益而隨意改成語的現象,早在1998年國家工商局就出臺了《廣告語言文字管理暫行規定》。規定中指出,廣告中的成語使用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引起誤導。對違反規定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處以罰款,並限期更改廣告語。

相關焦點

  • 引以為榮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引以為榮,以此事為光榮。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們一向規規矩矩,也把兒女們調教的規規矩矩,這是他們引以為榮的事。」引以為榮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等。引以為榮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引以為榮(yǐn yǐ wéi róng)成語釋義:以此事為光榮成語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們一向規規矩矩,也把兒女們調教的規規矩矩,這是他們引以為榮的事。」
  • 別糟蹋祖先留下的成語了
    《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兩檔節目自開播以來,好評如潮、掌聲不斷。觀眾為選手們的表現喝彩,更為中華語言之精妙無限慨嘆:漢語文化博大精深,俗語寓意之深刻,成語詞意之雋永,典故內涵之深奧,無與倫比。
  • 別再糟蹋祖先留下的成語了
    《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兩檔節目自開播以來,好評如潮、掌聲不斷。觀眾為選手們的表現喝彩,更為中華語言之精妙無限慨嘆:漢語文化博大精深,俗語寓意之深刻,成語詞意之雋永,典故內涵之深奧,無與倫比。
  • 勿讓變味成語誤導孩子
    勿讓變味成語誤導孩子 發表時間:2015-12-29   來源:海澱文明網有網友表示,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這不禁讓我們對當代未成年人的語言文化氛圍表示擔憂。(12月28日 人民日報)  在網際網路時代,改編成語的現象非常普遍。在現代社會,營銷和廣告的作用日益加強。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發揮廣告的最大效應,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來博取關注。熟悉的成語和產品的結合就成為不少商家的首選。
  • 廣告歪用成語 誤導不少學子
    貴陽晚報 消息 6月18日,張女士檢查兒子作文發現,一篇不到400字的文章中出現了「衣衣不舍」、「向網未來」,兩處成語用成諧音字的情況,在對孩子進行糾正時,兒子卻堅持沒有寫錯,稱這些成語都是在商場看到的。昨日,在接到張女士的反映後,記者對貴陽幾所中小學進行走訪,多位受訪老師表示,都遇到過學生作文出現類似問題。
  • 這一寫就錯的200個成語建議收藏
    上課時我的老師就告訴我們,學東西一定要記住正確的,這樣才會少犯錯,但是現在的成語諧音做廣告語的例子太多了:1、一箭鍾情(箭牌口香糖廣告語) 一見鍾情2、騎樂無窮(某摩託車廣告語) 其樂無窮3、一明驚人(某眼病治療儀廣告語) 一鳴驚人4、衣名驚人(某服裝廣告語) 同上5、無胃不至(某治胃藥廣告語) 無微不至6、飲以為榮(某飲品廣告語) 引以為榮7、天嘗地酒(某酒類廣告語) 天長地久
  • 網絡用語現街頭 大人擔心誤導孩子
    「鴨梨山大」、「神馬」、「浮雲」,一幅幅滿是網絡用語的廣告出現在公交站臺上,不由讓一些學生家長擔心,這些網絡用語可能會誤導孩子。
  • 棗莊:孩子被街邊廣告牌諧音字誤導 家長表示很擔心
    原標題:孩子被誤導 家長很無奈記者 馬帥  「得衣忘形」、「百衣百順」、「衣拉客」、「萬裡挑衣」 、「一網情深」……相信不少市民都遇到過類似的頗具創意的諧音店名,就是這些頗具創意的店名,讓家住棗莊市中區香港街附近的姚先生很是擔心
  • 海南規定10月1日起廣告詞篡改成語將被重罰
    消息一傳出,即引發社會各界熱議,有人認為,從廣告藝術的角度看,應該允許創新,利用漢字的諧音改編成語、俚語、俗語等常用語製作成廣告語,既有獨創性又符合產品的形象特徵,能夠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對祖國語言也是一種豐富,是眾多商家津津樂道的新創意,此《辦法》將扼殺廣告的創意性,嚴重影響廣告效果。
  • 注意,喝西北風、令人噴飯是成語嗎,別誤導了孩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很多家長在孩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做外語的啟蒙教育,在外語啟蒙的過程中,家長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外國語言通常無法翻譯漢語的成語,家長在孩子的成語學習方面通常要下大功夫。草長鶯飛、春寒料峭、妖嬈旖旎、水波粼粼 、白雪皚皚……漢語的成語總是那麼優美,讀起來讓人不禁心曠神怡。
  • 通賢鎮中心小學陶紅伶:做個讓學生引以為榮的老師
    「從走上三尺講臺,我就有一個目標,努力成為讓學生引以為榮的老師。」爭取在孩子心中能「以師為榮」。孩子茁壯成長是我們作為教師引以為榮的最大理由。陶紅伶說道。  曾經,陶紅伶班上有一個陳姓女生,時常違反班級紀律,遲到,不按時完成作業是常有的事,多次的批評教育不見效果。在批評之外,陶紅伶逐漸了解這個學生的具體情況。
  • 變味成語,別把孩子帶溝裡!
    近日,3部片名改編自成語的電影紛紛上映,《怦然星動》、《從天兒降》、《不可思異》。3部影片的質量引發網友吐槽,片名更是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電影拍不好也就算了,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
  • 商家用錯字成語取店名,會誤導孩子嗎
    商家用錯字成語取店名,會誤導孩子嗎文化的傳承不僅是只有書本才能做到,生活中很多微末的事情都能在其中看見文化的影子,也是有這樣,才能讓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不過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文化的感覺也在變淡,並且現在的社會也講究一個娛樂至上,所以很多人就對一些成語進行了二次創作。
  • 永和豆漿自稱「國飲」,監管局:虛假廣告,處罰30萬
    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的內容,永和豆漿違法的主要原因是自稱「國飲」,稱其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這一點與事實嚴重不符。據悉,永和豆漿事發的原因是一篇微信文章。此前,永和豆漿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標題為《這杯國飲,果斷攢了!》
  • 電視廣告充滿性暗示 內容誤導孩子讓家長擔憂
    電視廣告充滿性暗示 內容誤導孩子讓家長擔憂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6日 07:24 來源: 北京晨報     孩子家長:不良廣告內容誤導孩子 人大代表:建議廣告分級限時播出
  • Lumi烏梅酵素飲涉嫌虛假宣傳 廣告涉嫌違規
    然而,酵素市場魚龍混雜,競爭激烈,部分商家不惜誤導消費者。  近日,有消費者張先生向北京晨報反映,稱Lumi的多款酵素產品在天貓旗艦店頁面中涉嫌虛假宣傳。根據提供的線索,記者登錄天貓商城,找到這款 Lumi酵素原液商品,商品標稱是臺灣原裝進口,30ml*8支裝,天然果蔬酵素,原價228元,天貓只賣188元,雖價格不低,但成交量不錯,每月成交數量613份。
  • 變味成語,別把孩子帶溝裡!如何校正誤解?
    近日,3部片名改編自成語的電影紛紛上映,《怦然星動》、《從天兒降》、《不可思異》。3部影片的質量引發網友吐槽,片名更是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電影拍不好也就算了,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
  • 註冊諧音成語商標會被駁回? 專家:誤導青少年的認知
    ◇如果允許諧音成語大量使用,久而久之將會改變人們尤其是中小學生對成語的認知,不利於語言文化的普及和青少年的基礎教育,會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  ◇不規範漢字作為商標會擾亂漢語的使用秩序,誤導青少年對規範漢字的認知,產生「不良影響」。  ◇企業應加大對自身文化素養的培育,同時提高自身法律意識,避免申請商標時被以「不良影響」駁回。
  • 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被罰30萬元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 13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2020年第一批共計12件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豆漿在微信公眾號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與事實嚴重不符,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罰款30萬元。
  • 不要再說這些變味成語!如何校正誤解?
    近日,3部片名改編自成語的電影紛紛上映,《怦然星動》、《從天兒降》、《不可思異》。3部影片的質量引發網友吐槽,片名更是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電影拍不好也就算了,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