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成語,別把孩子帶溝裡!如何校正誤解?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3部片名改編自成語的電影紛紛上映,《怦然星動》、《從天兒降》、《不可思異》。3部影片的質量引發網友吐槽,片名更是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電影拍不好也就算了,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之前,被篡改的成語不時出現在廣告語中,為此廣電總局發布相關規定,禁止使用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詞語,然而效果似乎並不明顯。這不禁讓我們對當代兒童少年的語言文化培養表示擔憂。

  偷梁換柱致成語變味

  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信息魚龍混雜。為了吸引眼球,博取關注,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不知從何時開始,出現了改編成語作為廣告語或是商品名稱的現象。如山地車廣告:「騎」樂無窮;治結石病廣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空調廣告:終生無「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文學院教師楊宏認為,改編成語這一行為有正面作用,恰當的諧音替換豐富了漢語行文的風格,增強了漢語的表達能力。然而也應該看到其負面影響,比如造成語言文字使用的混亂,對傳統文化的淡漠和遺失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唐正大認為,廣告設計者這樣做的前提是默認看到廣告的人事先知道這個成語的正確寫法和意思。如果受眾事先並不知道或不熟悉被改造前的成語,或只是聽過,卻生疏其寫法,那麼就有可能將這個改造後的「成語」當成圭臬,造成以訛傳訛。

  廣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廣告對孩子的吸引力特別強。孩子的語言習得多半來自生活中聽來看來的語言和文字,因而廣告便成了他們的老師,這些變了樣的「成語」勢必對他們的學習產生誤導。唐正大指出,一些不容易識別的「成語」,其誤導性更大。例如「不可思異」、「咳不容緩」、「一明驚人」這種改編就比較隱蔽,容易成為一些兒童受眾對該成語的第一次接觸,從而形成錯誤印象。

  網絡用語常誤人子弟

  除了廣告語,網絡用語的普及和廣泛傳播同樣影響著孩子的成語學習。近年來,由網絡用語產生的四字詞語成了孩子們眼中的「新成語」。如「十動然拒」、「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等。這些「新成語」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既有趣又時髦,對熱愛新鮮事物的孩子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不少中小學生表示,自己對於傳統成語的興趣遠遠趕不上對於這些網絡「新成語」的興趣和關注。更有學生錯把這些網絡用語當成了成語,並為自己能在寫文章或交談中用了這樣的「新成語」而感到高興。

  在兒童少年的語言環境裡,網絡「新成語」的流行程度已遠遠超過了傳統成語。很多人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歸結於網絡文化信息的泛濫。其實不然,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苗笑武老師認為,傳統成語在網絡時代其實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承角色,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和一張文化名片。因此,要想提高當代兒童少年對於傳統成語的重視和學習,需要從成語本身的教學著手,而不能一味地排斥網絡用語的出現並抗拒使用。

相關焦點

  • 變味成語,別把孩子帶溝裡!
    之前,被篡改的成語不時出現在廣告語中,為此廣電總局發布相關規定,禁止使用根據網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詞語,然而效果似乎並不明顯。這不禁讓我們對當代兒童少年的語言文化培養表示擔憂。  偷梁換柱致成語變味  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信息魚龍混雜。為了吸引眼球,博取關注,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不知從何時開始,出現了改編成語作為廣告語或是商品名稱的現象。
  • 不要再說這些變味成語!如何校正誤解?
    近日,3部片名改編自成語的電影紛紛上映,《怦然星動》、《從天兒降》、《不可思異》。3部影片的質量引發網友吐槽,片名更是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電影拍不好也就算了,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
  • 勿讓變味成語誤導孩子
    勿讓變味成語誤導孩子 發表時間:2015-12-29   來源:海澱文明網有網友表示,誤導孩子寫錯成語怎麼辦?更有網友調侃,這3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者「改編成語殺手」系列。這不禁讓我們對當代未成年人的語言文化氛圍表示擔憂。(12月28日 人民日報)  在網際網路時代,改編成語的現象非常普遍。在現代社會,營銷和廣告的作用日益加強。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發揮廣告的最大效應,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來博取關注。熟悉的成語和產品的結合就成為不少商家的首選。
  • 別讓變味的感恩教育毀了孩子一生
    聊天記錄中,學生回信帶髒話,態度傲慢,能推測此前就與老師關係不和;而老師組織學生買禮物的行為有違師德,情緒崩潰後說出「請你轉班」更是欠妥。,家長和孩子的心意領了,禮物千萬別送,省得給大家添麻煩;家長在糾結,其他家長都在送禮,我不送孩子就吃虧了,咬牙也要買禮物;學生再糾結,絞盡腦汁也要想出更有心意的禮物回饋老師……所以教師節就變成了,大家都在回饋感恩,卻弄得每一個人提心弔膽,異常疲憊。
  • 爸爸畫漫畫幫孩子學成語 專家:孩子誤解未必壞事
    「漫畫爸爸」用漫畫幫助孩子形象記憶原本晦澀難懂的成語,這種「寓教於樂」的教育理念也引起了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廖靜波的關注,「學無定法,通過漫畫、音樂、運動等等方式來學習知識,本身它們之間是可以融會貫通、進行聯結的。我也從中看到了他的愛心和用心,值得肯定。」  網友:成語漫畫不可行,造成孩子誤解咋個辦?
  • 泰語成語:容易誤解意思的泰語成語
  • 窩溝封閉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
    大連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張英華主任提醒家長,做免費窩溝封閉不要嫌麻煩依賴醫生進校園,家長能親自帶孩子到醫院做最好。 大連市自2012年開展了適齡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封閉的惠民項目,不少定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帶著醫療設備到學校給學生上門做窩溝封閉。但工作中發現,雖然醫生們很負責任地告訴學生牙齒存在的問題、注意事項等,但有些問題需要家長監督或落實,醫生的宣教效果常大打折扣。
  • 「變味」的家長群,異性家長拿孩子當幌子互加微信:交流帶娃經驗
    文|文兒昨天,我和幾位女性朋友聚餐,有人說起,新學期開學,孩子的家長群自己加進去就可以了,千萬別讓老公待在群裡。我不解問:這是為什麼?沒想到接下來聽到非常毀三觀的事情。朋友說完後,有其他朋友也說,自己在家長群裡也碰到,有異性家長在家長群裡說一些曖昧不清的話,還拿孩子當幌子互加微信,說得好聽「交流帶娃經驗」。但是,真實目的旁人都心知肚明。我驚呆了,沒想到有的家長群完全「變味」了。為什麼家長群會變成「交友圈」,成為異性家長曖昧的重災區?
  • 二十個常被誤解的成語,看看自己能用對幾個
    那這麼多的成語,要想全部熟悉不可謂不難,因此,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在生活中,也是經常用錯成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那些經常被用錯的成語,看看自己用錯了幾個。1、三人成虎:是指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
  •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中國人愛用成語,但是其實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被用錯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誤解最深的成語。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三名「無奸不商」這個成語最早的說法是「無尖不成商」,「尖」說的是米堆的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格當商人。所以「無奸不商」最初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商人都奸猾。「無奸不商」被誤解的程度是三星。
  • 如何讓孩子遠離「蟲牙」?專家建議塗氟或窩溝封閉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口腔科副主任、副教授李遠貴表示,除了注意口腔衛生以外,家長們還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牙齒塗氟或窩溝封閉,來預防齲齒的發生和發展。 別小看齲齒 後果可能很嚴重 據李遠貴副教授介紹,近期孩子宅家吃甜食的機會增多,一旦忽視口腔衛生,很容易導致齲齒發生
  • 溝滿濠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溝滿濠平,濠:護城河。形容填滿所有的空隙。出自: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見他們一個個蹲在地下,吃了個狼餐虎咽,溝滿壕平。」近義詞有:濠平溝滿、溝滿壕平,溝滿濠平是中性成語,可作定語、狀語;形容飽滿。
  • 溝深壘高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溝深壘高,溝:壕溝;壘:堡壘。深挖溝和高築牆。指堅固的防禦工事。出自:戰國·齊·孫臏《孫臏兵法·客主人兮》:「溝深壘高,不得以為固;甲堅兵利,不得以為強。」近義詞有:深溝高壘,溝深壘高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堅固的防禦工事。
  • 十個容易誤解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我們漢語詞彙特別豐富,成語也特別多,大多成語也都有他的典故,但我們上學的時候,很少有老師專門去給我們講成語,所以導致我們對很多成語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卻並不了解它的來歷和典故,因此經常被誤用,甚至鬧出笑話,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十個比較容易被誤解的常用成語。一,洛陽紙貴。
  • 三十個常被誤解的成語,看看自己能用對幾個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是中國先人的智慧結晶,是中國語言一種凝練的表現形式。有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它通過最簡單的幾個字像我們傳達出最真實的情感。據統計,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那這麼多的成語,要想全部熟悉不可謂不難,因此,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在生活中,也是經常用錯成語。
  • 文化闢謠: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揭開歷史真相
    本文重點破解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因為這個成語使用率比較高,有些時候部分人並不知道這組成語的真正含義,將錯就錯形成習慣,可能會對孩子們有誤導。本篇文章目的很簡單:正確認識成語,糾正認知錯誤,您能學到一點知識,本文也沒白寫。
  • 在家帶二年級孩子學成語,無需死記硬背,用拓展的方式印象更深刻
    前段時間,我跟一位非常欣賞的老師學習了如何帶娃學習成語,在此分享一下學習的過程。為什麼要專門帶孩子學成語呢?因為市面上大部分的成語書類似於這樣,只是簡單的成語故事,沒有太多的拓展。要找其他資料就需要自己去查,列印出來,或者再去找其他的書作為補充。最近我發現一套學習成語的書《藏在地圖裡的成語》,可以說滿足了我帶孩子學成語的所有要求。
  • 別再用「難兄難弟」奚落人了,這句成語已被世人誤解了上千年
    大家都知道,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極具特色的固定短語,一般由四個字組成,當然也有三個字、五個字甚至是七個字以上的成語,儘管字數不同,但是,通常情況下,它都是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不過,由於大部分成語都來自於古代典故,隨著時間的流逝,難免出現被誤解的情況,比如「難兄難弟」這句成語就是如此,現在我們經常用「難兄難弟」來奚落一同落難的人,帶有很強烈的貶義。
  • 窩溝封閉對孩子牙齒有什麼危害呢?窩溝封閉到底好不好?
    孩子做了窩溝封閉就能避免長蟲牙麼?關於窩溝封閉這些事你需知道兒童窩溝封閉,是指用專門的窩溝封閉劑將孩子牙齒上的窩溝封閉起來,防止細菌通過這個窩溝進入到牙齒裡面,讓人的牙齒形成齲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蟲牙。
  • 「我們早上分道揚鑣,晚上殊途同歸」如何讓孩子用成語不鬧笑話?
    在收到的學生投稿中,雖然沒有像上邊這篇作文這麼搞笑吧,但也有不少用錯成語的案例。每每看到這些,我苦笑之餘,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讓孩子正確的認識成語、運用成語,從而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我所在紙媒刊登過的學生作文舉兩個投稿中優秀的案例,那一天,2001年7月13日——一個千呼萬喚,終於指日可待的日子,一個億萬炎黃子孫翹首企盼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