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篇令人爆笑的小學生作文,因為文章裡面的成語用得太絕了,連老師都自嘆不如。所以我印象特別深刻,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媽媽和我,每天早上我們三人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爸爸是建築師,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畫腳;媽媽是售貨員,每天在櫃檯前來者不拒;我是學生,每天在教室裡呆若木雞。我們家三個成員臭味相投,家中一團和氣。但我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體投地;媽媽在一旁袖手旁觀,從來不曾見義勇為,有時甚至助紂為虐。我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後,80分以下女子單打,70分以下男子單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雙打。這就是我的家:一個充滿活力的家!老師評語:這成語應用得老師也自嘆不如!深表同情,你爸媽是打鐵的,你是鐵打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看完以後,你是不是已經笑得岔氣兒了?有人說這是個段子吧,未必真的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兒。暫且不管這篇文章是否真的出自小學生之手,在現實作文教學案例中,確實存在不少這樣的問題:成語使用不當,鬧出笑話,導致作文質量下降的。
就拿我所在的紙媒來說吧,我們有一個《練筆》版塊,專門刊登1-6年級小學生作文。在收到的學生投稿中,雖然沒有像上邊這篇作文這麼搞笑吧,但也有不少用錯成語的案例。每每看到這些,我苦笑之餘,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讓孩子正確的認識成語、運用成語,從而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
我所在紙媒刊登過的學生作文
舉兩個投稿中優秀的案例,
那一天,2001年7月13日——一個千呼萬喚,終於指日可待的日子,一個億萬炎黃子孫翹首企盼的日子。這班讀書人,一旦背叛朝廷,無不希望捧著張獻忠成就大事,自己成為開國功臣 ,封侯拜相,封妻蔭子,並且名垂青史。第①句中恰當選用了「千呼萬喚」「指日可待」「翹首企盼」等幾個成語,形象生動地把人們心繫五環渴盼奧運的熱切、激動的心情躍然紙上;
第②句中用了「封妻蔭子」「名垂青史」等成語,將那班讀書人的個人功利至上的心態剖釋得淋漓盡致。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讓孩子出口成章,把成語運動自如呢?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的閘門打開了,孩子才會主動去學習和記憶。在這裡,送給大家一把打開孩子學習成語的金鑰匙---就是《地圖上的成語》這套書。
成語本就是中國文字與語言藝術濃縮的精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背誦成語就成了孩子們的必修課,學好成語,不僅有利於識字、寫作與交流,更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捷徑,歷史、名人、寓言、神話、典籍,讀一套成語就能了解很多。
而本書,不僅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捷徑,更是學習成語,掌握成語的捷徑。
成語+地圖的形式,讓小讀者學習成語,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如探囊取物般輕而易舉。
★ 定位成語
將每一個成語起源地用歷史地圖與中國當代地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地理定位。讓家長帶小朋友旅行時,可以玩一玩尋找成語發生地的遊戲,真正的寓教於樂,實現帶孩子出去走走的真正意義。
★ 圖解成語
不再是單純的地圖,讀地圖,讀故事,讀歷史,讀地理。一張地圖帶你穿梭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裡。
★ 解析成語
寥寥數字,意義無窮,這是成語的魔力。一個成語,兩個故事,多種手段,讓我們的小小讀者真正理解成語背後的意義。
★ 成語遊戲
在遊戲中學習,是孩子喜歡的形式,書中特設多種遊戲環節,利於親子互動、好友競技,讓學習成語成為簡單不過的事情。
★ 聆聽成語
著名主播配音朗誦,閉上眼睛靜靜聆聽,成語的營養也會從耳朵融於血液中。
《藏在地圖裡的成語》按歷史發生時間排序,橫向講歷史交替,縱向講地理變遷,中間再穿插著名人古蹟、相關傳說,一套書讀下來,孩子不但對歷史有了清晰的脈絡,更是對成語記憶深刻!
暑假期間,是給孩子迅速提升成績的好機會,帶著孩子將古詩和字詞積累作為一個目標,用未來的60天時間攻克它吧!
現在北鬥童書京東自營店搞促銷活動,全場4.5折,8冊圖書,原價272元,現在只需120元。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連結,自備或者送禮都是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