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鷺鳥棲息在順德這座生態之城(受訪者供圖)
隆冬時節,順德的天氣仍然溫暖宜人,這是南飛的候鳥最為鍾愛的一片土地。當清晨的霞光漸漸灑向大地,順峰山公園漸漸熱鬧了起來,此起彼伏的鳥鳴響徹天際。在公園裡散步、鍛鍊健身的人們會看到一個美麗的場景:鷺鳥結伴而來,盤旋著在這裡覓食,這些潔白的精靈在湖面上或低或高地盤旋著尋找食物,一時間,整個順峰山公園都似乎充滿了靈氣與活力。
是責任是使命,這裡聚集著愛動物之人
去年,順德區農業綜合監督所聯合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對農莊進行檢查,在一家農莊發現疑似草鷺4隻,疑似黑水雞11隻,疑似豪豬1隻,疑似夜鷺12隻,疑似土撥鼠2隻,經華南野生動物物種鑑定中心鑑定,其中草鷺、黑水雞、豪豬,夜鷺均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根據相關管理規定,區農業局對農莊負責人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野生動物並處以罰款。該批野生動物隨後送至佛山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進行救助。
不法分子利用野生動物違法經營
利用野生動物進行違法經營的事情在順德偶有發生,但近年來,順德人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逐漸加強。
喜鵲老師是一名生物老師,他喜歡動物,尤其喜歡鳥。他和學生們組成「德勝觀鳥社——野趣活動室」,名字來源於《春日山莊》中的「自然成野趣」,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謙卑地走進大自然,欣賞、體悟、感知、汲取、分享,愉快地連結自然,傳遞熱愛大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愛的教育。他們多次前往順峰山公園、倫教鷺鳥天堂、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大門汙水處理廠、南國絲都、新地休閒農場、深圳灣公園等地進行自然觀察和實踐活動。「從興趣出發,卻不止於娛樂,而是追求對自然更深的認識和了解」。這是喜鵲老師的初衷。
「德勝觀鳥社——野趣活動室」,依託於校內外自然資源,開發設計《野·自然》《趣·生活》《探·奧秘》三大系列課程。每年3月,順德德勝學校觀鳥社還舉辦「愛鳥周」系列活動,並通過貫穿全年的導賞活動、講座、觀鳥課程等培養學生觀鳥的興趣,認識珍貴的鳥類。
對於倫教翁祐中學生物科組長胡麗珍來說,由於上課的需要,她平時接觸和了解野生動物比較多,更清楚動物與環境的關係體現了生態環境的和諧,為此她的行動目的更為直接。成立保護動物的課題小組,課題名字就叫「怒放的生命」,並開展了保護動物人人有責的活動。胡麗珍說,通過攝影課堂、手抄報,把保護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的想法落實到行動中。「通過一次次活動,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動物,感受動物的珍貴,從而規範自身行為並影響他人,愛護野生動物。」
愛心情聚,眾多點滴之力為野生動物護航
愛護野生動物,不只是個別人之舉。順德就發生過不少愛護野生動物的溫暖之事。
2018年11月4日,勒流衝鶴村一個偏僻的施工工地上,挖掘機工人發現水泥縫裡藏著一條大蛇,渾身布滿暗棕色斑紋。現場工人沒有用暴力解決,而是立即報警。最後經順德農業部門鑑定,該條大蛇屬於野生蟒蛇,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誤入梁小姐家受傷的貓頭鷹(受訪者供圖)
2018年11月7月晚,家住大良逢沙的梁小姐忽然聽見窗外傳來一聲大響,原來是一隻貓頭鷹不小心撞到了牆墜落於陽臺。梁小姐5歲的兒子歡喜不已,想要用鳥籠飼養,梁小姐馬上教育他,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可以私人飼養,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本想把貓頭鷹放生的梁小姐一家卻發現貓頭鷹因為受傷,每飛幾下就會掉下來。出於對貓頭鷹安全的考慮,梁小姐一家先把貓頭鷹放入有洞的櫃中休息一晚,並上網查詢了貓頭鷹的食譜後給它餵食了早起買的新鮮肉,然後再聯繫大良農社局工作人員,把它平安地送到了佛山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2018年10月31日,順德市民反映在大良恆大帝景銷售中心大堂發現一隻野生動物,經鑑定,該鳥學名小鴉鵑,俗名小毛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外,還有不少市民發現的山雞、夜鷺等野生動物,都經由順德農業部門工作人員鑑定後送往了佛山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生態環境和諧,順德也有觀鳥好去處
當鷺鳥在順德城市的上空高高飛起,當不小心闖入市民家中的野生動物們都能被溫情對待,我們的城市將與自然更加完美地相融,人與生態、與自然也會更加和諧地相處。
喜鵲老師感嘆在順德,鳥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圖為喜鵲老師在南方醫科大順德校區指導小學生及家長觀鳥
位於容桂馬崗,地處西江支流,四面環水的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是喜鵲老師和學生們觀鳥的好去處。這裡植被豐富,樹林、花海、草地、湖泊、小山、荷塘等一系列自然生態環境應有盡有。在這裡,喜鵲老師和學生們觀測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鴉鵑、普通鵟、紅隼、黑鳶、黑翅鳶、褐翅鴉鵑、扇尾沙錐,以色列國鳥戴勝,《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白鷺等鳥類超過30種,其中還有多種鳥類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成為「三有」動物。
「德勝觀鳥社——野趣活動室」建立之初,他們多跑到廣州和中山、深圳等地觀鳥,但後面發現順德也有很多很好的資源資源,如桂畔海、潭州水道、李小龍樂園等。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是近一年多才發現的鳥點,裡面整體環境好,鳥類數量眾多,還有一些平時不容易看到的鳥類如戴勝、蟻鴷等,也越來越多地吸引周邊地區的觀鳥者過來觀鳥,前不久還有中山的鳥友在此開展了活動。喜鵲老師不禁感嘆,由於順德的自然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在桂畔海和順峰山公園都比較直觀地感受到鳥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
近年來,順德區農業部門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貫,希望讓市民關注野生動物保護,關注自然環境保護,進一步了解、愛惜和保護野生動物。此外,順德區不斷提升城市發展的綠化指標,增綠提質。2017年,順德區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018年又進一步提升創建高品質森林城市,越來越多鳥兒的留守正表明了順德城市綠化和生態環境建設提升。(鍾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