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發布《恐怖分子手冊》 傳授犯罪方法罪獲刑

2021-01-08 中國法院網

2010-11-26 08:37:19 | 來源:中國法院網北京朝陽頻道

  搜集炸藥製造的信息並在百度網發布,日前,21歲的馮慶釗以傳授犯罪方法罪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6個月。

  馮某自行搜集涉及炸藥製造的信息,經整理形成一個電子文檔,命名為《恐怖分子手冊》。2009年11月26日及今年4月19日,馮某先後兩次在北京市朝陽區黑莊戶鄉家中,使用「但它」的用戶名,在百度網文庫欄目中發布《恐怖分子手冊》電子文檔,內容包括各種炸藥、燃燒劑、汽油彈、炸彈、燃燒彈等配方及製作方法。兩個文檔在網絡上共被瀏覽2065次,下載116次。馮某於今年5月20日被抓獲歸案。公安機關起獲了電腦硬碟1塊,現在案。

  法院認為,馮某將涉及炸藥製造方法的內容與涉及恐怖活動的文字相結合,以《恐怖分子手冊》的名稱在網際網路上公然發布,向他人傳授犯罪方法,其行為妨害了社會管理秩序,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依法應予懲處。在案之電腦硬碟1塊,予以沒收。鑑於馮某當庭自願認罪,有悔罪表現,故法院對其所犯罪行酌予從輕處罰。宣判後,馮某表示服判。

  此外,為營造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針對百度網站在信息安全保護、信息發布管理等環節上存在的問題,朝陽法院向百度公司發送司法建議,建議其加大對網站欄目的巡查力度,及時清理違法有害信息,切實履行信息安全保護職責。

相關焦點

  • 自學成「黑客」,還給別人「上課」,指導他人攻擊網站,犯傳授犯罪方法罪,小夥獲刑11個月
    對於這些特長,利用好了可以為社會作貢獻,但用於歪門邪道,就可能危害社會,甚至構成犯罪。阜南縣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男子,就利用自己的計算機天賦變身為網絡「黑客」,實施犯罪活動,最終獲刑。今年4月,阜南檢察院指控常立陽犯傳授犯罪方法罪,向阜南法院提起公訴。檢察機關認為,常立陽傳授他人犯罪方法,應當以傳授犯罪方法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常立陽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刑罰執行完畢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繫纍犯,依法應從重處罰。常立陽辯護人提出,常立陽歸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構成坦白;當庭自願認罪認罰,有明顯悔罪態度,建議從輕處罰。
  • 教唆罪與傳授犯罪方法罪之異同
    實踐中,人們常常把教唆罪與傳授犯罪方法罪混淆,給定案和罪名的確定以至於量刑都帶來很大的麻煩,直接影響到對刑事犯罪的打擊。因此分清它們的界限與區別,對於理論和實踐都是十分必要的。   教唆罪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行為。而傳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各種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傳授給他人的行為。二者相同和區別之處有以下幾點:   1、犯罪主體均為一般主體。
  • 酒後報警自稱恐怖分子 犯編造恐怖信息罪獲刑
    酒後報警自稱恐怖分子 犯編造恐怖信息罪獲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5日 18:16 來源:今晚報   一男子自稱是恐怖分子,編造爆炸威脅的恐怖信息,導致警方啟動反恐預案並出動大量警力。
  • 獲取240人裸聊視頻實施敲詐 犯罪集團首要分子獲刑七年
    犯罪集團獲取240名被害人的裸聊視頻,並對他們實施敲詐。今年9月15日,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經審理,以敲詐勒索罪判處該案首要分子李某有期徒刑7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2018年4月21日至同年5月22日間,被告人李某夥同丁某(已判決)經預謀,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東風區一處房屋,準備電腦、QQ號、軟體程序等作案工具,先後招募十餘人(均已判決),通過網上裸聊
  • 教授方法引誘犯罪騙取公安機關獎金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最高法院出版物公布的參考性案例中確定的審判規則)
    ,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 公訴機關以楊XX、尚XX、劉XX、張XX犯傳授犯罪方法罪,提起公訴。 【爭議焦點】 行為人為獲取公安機關獎金,為他人指定犯罪目標,並提前隱藏,引誘他人實施犯罪的,是否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
  • 不良PUA隱蔽難打擊 專家:或涉傳授犯罪方法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學員按所學內容實施犯罪行為,涉嫌違反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同時PUA組織可能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傳授犯罪方法罪等,應當針對其違法行為進行法律適用討論,為司法實踐提供指導。「豪哥」報價:拉群培訓3個月599元,更高級的導師一對一指導、私家門徒課程3000元,但如果報名「線下實戰把妹」,4天3夜需要5000元。
  • 法律重點打擊哪些網絡犯罪,網絡犯罪司法解釋
    另一種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實施的犯罪: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罪;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罪;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汙、挪用公款罪;利用計算機竊取國家秘密罪;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非法交易;電子色情服務、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商譽;在線侮辱、毀謗;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組織邪教組織;在線間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的犯罪。
  • 網絡犯罪如何報警,法律重點打擊哪些網絡犯罪
    網絡犯罪——網絡犯罪案例網絡犯罪案例一、案情被告人馮XX在家中自行搜集涉及炸藥製造的信息,經整理形成一個電子文檔,命名為《恐怖分子手冊》,並於2009年11月26日及2010年4月19日先後兩次使用「但它」的用戶名,在百度網文庫欄目中發布《恐怖分子手冊》電子文檔(一)至(十),內容包括各種炸藥、燃燒劑、汽油彈、炸彈、燃燒彈等配方及製作方法,其中穿插了一些涉及恐怖組織活動的字眼和語句
  • 利用「套路貸」實施詐騙 惡勢力犯罪集團首要分子獲刑20年
    來源:華聲在線華聲在線9月14日訊(記者 張鼎峰 通訊員 江仙陵 謝麗佳)9月14日,記者從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該院提起公訴的郭建波、彭丙坤、郭風雲等5人涉嫌詐騙、敲詐勒索、虛假訴訟等罪案一審宣判,首要分子郭建波獲刑20年。
  • 「東伊運」6大恐怖分子罪行曝光
    據新華社電 為進一步打擊「東突」恐怖勢力,在掌握「東伊運」恐怖活動組織部分成員確鑿犯罪證據的基礎上,經國家反恐怖工作領導機構依法認定,公安部4月5日發布公告,公布努爾麥麥提·麥麥提敏等6人為恐怖活動人員,同時決定對其資金及其他資產依法予以凍結
  • 首要分子獲刑12年6個月!南平宣判一起惡勢力犯罪集團案
    來源:延平法院拉攏、糾集刑滿釋放和社會閒散人員暴力威脅索取債務敲詐勒索聚眾鬥毆強迫交易惡勢力犯罪集團首要分子獲刑12年6個月另外10名被告人被判處7年11個月至1年1個月不等刑期7月27日,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一起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首要分子歐某昌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25萬元;主犯廖某敏、廖某凱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十一個月、六年八個月,均並處罰金8萬元;李某麟等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四年六個月至一年一個月不等刑期。
  • 阜南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楊路暢傳授犯罪方法罪一案作出一審判決
    日前,由阜南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楊路暢傳授犯罪方法罪一案,阜南縣人民法院經開庭審理作出一審判決,楊路暢犯傳授犯罪方法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
  • 皮勇: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國網絡恐怖活動及其犯罪立法研究
    網際網路也為恐怖活動人員收集信息和獲取實施恐怖活動所需的技術支持提供了幫助。網際網路上匯集了大量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如外國大使及其家屬的私人背景資料、居住地址、家庭關係和社交關係等,阿富汗的「基地」組織訓練手冊中曾建議恐怖分子利用公共資源而不是採取非法手段收集信息,至少可以獲得所需信息的80%。
  • 公安部公布8名"東突"恐怖分子名單及其主要罪行
    公安部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公安部《第二批認定的「東突」恐怖分子名單》以及其主要犯罪活動。 一、買買提明·買買提(二)主要犯罪活動1、參加並領導恐怖組織。1998年3月,買買提明·買買提非法出境,在南亞某國加入「東伊運」恐怖組織,並擔任「東伊運」恐怖訓練營軍事教官。
  • 8名「東突」恐怖分子名單及其主要罪行(組圖)
    中新網10月21日電 公安部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公安部《第二批認定的「東突」恐怖分子名單》以及其主要犯罪活動,以下為中國公安部第二批認定的「東突」恐怖分子情況介紹。  (二)主要犯罪活動  1、參加並領導恐怖組織。1998年3月,買買提明·買買提非法出境,在南亞某國加入「東伊運」恐怖組織,並擔任「東伊運」恐怖訓練營軍事教官。
  • 「掃黑除惡進行時」利用「套路貸」實施詐騙 惡勢力犯罪集團首要分子獲刑20年
    華聲在線9月14日訊(記者 張鼎峰 通訊員 謝麗佳)9月14日,記者從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該院提起公訴的郭建波、彭丙坤、郭風雲等5人涉嫌詐騙、敲詐勒索、虛假訴訟等罪案一審宣判,首要分子郭建波獲刑20年。檢察機關指控,自2014年以來,被告人郭建波、彭丙坤等人在湖南省寧鄉市以「套路貸」手段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16筆,涉及7項罪名。
  • 首要分子獲刑死緩!剛剛,這起67人涉黑案一審宣判!
    首要分子獲刑死緩經審,該起涉黑案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爆炸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等,首要分子陳子萬一審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自1999年以來,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先後有組織地實施了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爆炸、尋釁滋事、故意傷害、敲詐勒索等18起犯罪活動及12起違法行為,肆意殘害無辜群眾119人,其中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24人輕傷,53人輕微傷等,大量公私財物被肆意損毀等極其嚴重的危害後果,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生活秩序。本案67名被告人共涉及27起犯罪和12起違法事實。
  • 「兩高」發布司法解釋 嚴厲打擊洗錢、幫助恐怖活動犯罪
    央廣網北京1月31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 孫瑩)為依法懲治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犯罪活動,維護金融市場秩序,3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
  • 利用「套路貸」實施詐騙 首要分子獲刑20年
    記者昨日獲悉,鄭州市管城區法院近日公開宣判兩起涉惡犯罪案件。其中一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的首要分子被告人何某弟獲刑20年,並處罰金120萬元。  鄭州市管城區法院近日對被告人何某弟、黃某某等30人涉惡犯罪集團案件進行公開宣判。該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何某弟、黃某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20萬,有期徒刑18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10萬。其餘28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以下不等的刑期,並處相應罰金。
  • 生下孩子「送養」他人 狠心父母犯拐賣兒童罪獲刑
    最終,經法院審理認定,二人犯拐賣兒童罪,雙雙獲刑。狠心:男嬰出生當天竟被父母親手「送養」他人2020年5月29日,這起拐賣兒童案在市中區人民法院開庭。兩天後,就是「六一」兒童節。庭審查明案情的犯罪事實,令法官深感痛心,內心十分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