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報警自稱恐怖分子 犯編造恐怖信息罪獲刑

2021-01-08 央視網

酒後報警自稱恐怖分子 犯編造恐怖信息罪獲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5日 18:16 來源:今晚報

  一男子自稱是恐怖分子,編造爆炸威脅的恐怖信息,導致警方啟動反恐預案並出動大量警力。鑑於該男子歸案後自願認罪,河東區法院日前以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

    37歲的紀某系本市無業男子。去年年底,紀某酒後用手機兩次撥打110報警電話。在電話中,紀某自稱是恐怖分子,已在本市河東區王串場一號路華昌大街附近安裝了炸彈。公安機關接到紀某的報警電話後迅速組織警力趕到華昌大街,對該地區進行封鎖,同時啟動了反恐預案。市公安交管局對該地區實行交通封鎖管制3小時;市公安消防局出動16部消防車輛到現場處置。後公安機關通過查詢被告人報警所用電話的相關信息,於2006年12月20日凌晨3時許在紀某家中將其抓獲。

    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紀某無視國家法紀,編造爆炸威脅的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其行為已構成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遂依法作出如上判決。(記者孫啟明 通訊員劉辰 張旭)

責編:李星池

相關焦點

  • 網上發布《恐怖分子手冊》 傳授犯罪方法罪獲刑
    2010-11-26 08:37:19 | 來源:中國法院網北京朝陽頻道   搜集炸藥製造的信息並在百度網發布
  • 吉林男子為發洩情緒10個月報警340多次,獲刑1年6...
    尋親無果後為發洩煩躁情緒 9小時內4次編造引爆炸彈虛假信息李某光前往瀋陽尋找家人無果後,為發洩情煩躁緒,時常酒後撥打瀋陽、吉林兩地報警電話,求助警方尋找其在瀋陽市于洪區怒江北街加油站對面鴨脖店的大姐李某玲等人,經屬地公安機關已多次告知其經走訪查問該地區從業人員未發現吉林人員李某玲等人後,其仍屢次在酒後撥打騷擾報警電話,或是拔通後不接,或是以有炸彈相威脅。
  • 男子酒後屢報警揚言殺人獲刑 稱警察能辦事
    因為多次報警揚言殺人、爆炸,楊某被指控犯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當庭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    山東人楊某租住在北京石景山區衙門口,以當包工頭承接零散工程為業。幾年前,他就曾因盜竊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兩次受到過處罰。    檢察機關指控稱,今年5月29日至6月1日,楊某在其租住的房屋內惡意撥打110報警電話10餘次,聲稱要實施爆炸及殺人行為。
  • 女子哭訴「是不是被強姦才能報警」被證偽,犯尋釁滋事罪獲刑一年緩刑一年
    03獲刑一年2019年7月14日,裴某因涉嫌犯尋釁滋事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16日,馬鞍山市公安局華山分局發布通報,通報稱裴某所售手鍊確係假冒產品,其在視頻中稱被郭某威脅、性騷擾,公安機關對其報警不予受理等相關言辭,均系編造。
  • 恐嚇罪並非恐怖罪 翟田田事件被誤讀?
    翟田田從一開始被控的就是「恐嚇」罪而非「恐怖」罪,兩者的英文表述頗為相似,罪名性質、罪行輕重卻都截然不同,我們應從中得到啟示。7月29日,美國聯邦法院再次開庭審理中國留美博士翟田田一案,最終法官當庭批准翟田田自動離境申請,恢復其自由身。
  • 《恐怖直播》——你知道比恐怖分子還恐怖的是什麼嗎?
    尹英華很生氣:你再打騷擾電話,我們就要報警了…話音未落,窗外響起了爆炸聲,尹英華親眼看見麻浦大橋處在一片濃煙之中。為了重振自己的事業,他選擇了與恐怖分子合作上演新聞直播賺取收視率,而不是在收到爆炸消息的第一時間報警。
  • 虛假恐怖信息犯罪司法解釋解讀及其適用探析
    一、《解釋》及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的基礎  《解釋》共五條,近千字,全部圍繞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展開,宗旨即在完善刑法之所疏,彌補法典之不備,其最主要者在該罪構成要件客觀方面的規範。
  • 男子扛著煤氣罐到加油站耍酒瘋 自己報警說「炸了」結果傻了
    疫情期間,抱著自家煤氣罐跑到加油站報警喊「炸了」,10月9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該男子被北京昌平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檢方指控,2020年1月22日下午5點左右,李某在酒後,將自家廚房中使用的液化氣罐扛到了北京市昌平區某地的加油站附近。並撥打了報警電話,謊報有爆炸警情。
  • 敘利亞電視臺播出慘烈畫面 稱"恐怖分子"犯重罪
    敘利亞電視臺播出慘烈畫面 稱"恐怖分子"犯重罪   上述電視臺援引當地居民的話說,武裝分子對該地區進行襲擊並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政府軍士兵在接受上述電視臺採訪時說:「恐怖分子殘餘力量殺死了達拉亞地區的民眾,焚燒了來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匈牙利和一些非洲國家武裝分子的屍體,以使屍體身份難以辨認。」  敘利亞國家通訊社25日稱政府軍已佔領達拉亞,並繼續追擊「恐怖分子」。
  • 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法不容!
    在如今這個信息格外發達的全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多了,辨別信息真偽的成本也提高了,信息先生產後過濾、邊生產邊過濾、只生產無過濾的生產模式,以及信息過寬的準入制度,造成了虛假信息泛濫,給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
  • 英國穆斯林男童寫錯單詞被老師當恐怖分子報警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1月21日報導,英國蘭開夏郡一名10歲穆斯林男童,因誤將「排屋」(terraced house)寫錯成「恐怖分子住所」(terrorist house),老師大驚下報警求助,令男童無辜被警方拘捕及盤問,該男童也因此遭受心理創傷,至今不敢寫字。他的家人要求老師和警方道歉。
  • 《自然》調查恐怖分子的道德判斷標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6月3日晚發生的倫敦恐怖襲擊事件,已造成7人遇難,48人受傷。倫敦警方稱,目前仍有36人在醫院接受治療。近3個月來相繼發生的恐襲事件引起人們的恐慌,公眾普遍認為,恐怖分子的行為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但恐怖分子為自己辯護的邏輯是「目的決定手段」。恐怖分子究竟如何看待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係並依此作出道德判斷,一直以來人們知之不多。
  • 男子緩刑期內稱「飛機上有炸彈」 再獲刑3年半
    2019 年 5 月 27 日,顧某到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新區分局報警稱其信用卡被盜刷,被公安民警抓獲。一審時,白雲區人民法院認為,顧某無視國家法律,編造爆炸威脅恐怖信息並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其行為已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 【評論】埃爾多安冗長的「恐怖分子」名單
    如果你正處心積慮地為每個人貼上「恐怖分子」的標籤,那你就應該確保自己不會被指控犯有同樣的「罪行」。2019年,土耳其和法國在北約峰會上就YPG是否應該被稱為「恐怖分子」發生爭執,馬克龍表示,法國與土耳其在有關「恐怖主義」的定義上「無法達成共識」。3.
  • 犯了編造並傳播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一般怎麼判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犯了編造並傳播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一般的判刑根據《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 在肯德基安炸彈 學生造虛假恐怖信息被判刑2年
    在肯德基安炸彈 學生造虛假恐怖信息被判刑2年     資料圖片:8月4日李茂春編造炸彈謠言後,肯德基餐廳緊急疏散顧客,不少群眾在警戒線外圍觀,警察忙進忙出  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9月29日宣判一起編造虛假恐怖信息案,被告人李茂春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 武漢市首起「同桌、不同車、同罪」判決了 同犯危險駕駛罪雙雙獲刑
    明知下屬喝了酒,仍讓其駕駛車輛上路作業,結果二人均因犯危險駕駛罪獲刑。近日,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全市首起「同桌、不同車、同罪」雙危險駕駛案,被告人方某(駕駛員)、羅某(車隊負責人)均被判處拘役三個月,並處罰金10000元。11月10日上午,兩名被告人被收監執行。
  • 女子哭訴「是不是被強姦才能報警」被證偽,獲刑一年
    03獲刑一年2019年7月14日,裴某因涉嫌犯尋釁滋事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馬鞍山市公安局花山分局取保候審。16日,馬鞍山市公安局華山分局發布通報,通報稱裴某所售手鍊確係假冒產品,其在視頻中稱被郭某威脅、性騷擾,公安機關對其報警不予受理等相關言辭,均系編造。
  • 唱KTV想逃單,男子報警稱感染新冠?警方出手了!
    據巴州公安消息,2020年10月18日23時許,四川巴中巴州區公安分局西城派出所接到報警稱:風谷街某ktv發生一起糾紛,有人自稱自己近期從緬甸、山東青島回到巴中,有咳嗽的症狀,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此外,一名男子為了拖延時間挽留女友,編造女友是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虛假信息
  • 日本中央大學收到恐怖分子炸校通知
    日本中央大學主頁通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衍龍】《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21日上午微博發布消息稱,今天,日本中央大學的主頁上顯示,學校收到了恐怖分子的炸校通知,聲稱將於本日10:30(北京時間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