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個人簡歷信息洩露惹的禍!

2020-12-12 嶽陽網警巡查執法

你曾經遇到過多年沒聯繫,突然加你微信的「老同學」嗎?他能準確地說出一些你的過往,和你熱聊幾天後,這位「老同學」突遭麻煩,苦苦懇求你出手幫忙……

「領導」或者「大Boss」打電話吩咐你:「小夥子表現不錯,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你滿心歡喜,以為升職有望。忽然「領導」說人在外面,帳戶出了問題,讓你先幫忙交個什麼錢明天找財務報銷……

話你知(告訴你),以上通通都是騙局!

點解?(為什麼)他們怎麼會那麼了解我?

因為都是你自己提供的呀!來源是求職簡歷!

近日,廣東雲浮網警重拳出擊,成功打掉一個從收集求職者信息到實施詐騙,再到洗錢的犯罪團夥。

【現實版「萬萬沒想到」】

你是否從未想過,你精心製作的簡歷信息,會被人隨意倒賣?

你有沒有想過招聘其實不是真招聘,只是一種以招聘為名,釣魚為實的精準收集公民信息的手段?

沒錯!現在詐騙團夥為了實施精準詐騙,通過與上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團夥勾結,由「侵公」團夥通過虛假招聘,精準收集各類求職者信息,再針對特定人群編寫劇本,實施詐騙。

你簡歷裡的種種信息,都會被犯罪分子加以利用,對你實施精準詐騙。

2020年4月,廣東雲浮110接到熱心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網際網路上販賣公民信息,警察隨即對此展開調查。

【深入調查,端掉整個產業鏈】

廣東雲浮網警經過縝密偵查,發現一條完整黑色產業鏈。

上遊「漁夫」:魚兒、魚兒,快快來!!!(偽造營業執照,在招聘網站發布招聘信息,準備收集公民個人信息 )

我遊,我遊,我自由地遊!

(一五一十地填寫了詳細的「個人簡歷」)傻傻「魚兒」

上遊「漁夫」:哇偶!釣到了!好多!(收集到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準備販賣給下家)

中遊「廚師」:這條清蒸、這條紅燒!(向「漁夫」下單,購買特定求職者信息,並針對這些信息編寫劇本,實施詐騙)

下遊「清潔工」:收到,我洗白白,我洗白白!(通過洗錢平臺把詐騙所得錢財進行洗白)

「哇哇大哭」(被各種騙局圈入彀中)傻傻「魚兒」

2020年6月18日,在充分掌握該團夥的人員信息和犯罪事實後,在廣東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的統一指揮下,廣東雲浮網警展開收網行動,在廣東惠州和茂名、雲浮等地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5人,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深挖擴線中。

No zuo No die,why you try!

網警提醒

正值「畢業季」,初次踏入社會的畢業生切莫因為求職心切而亂投簡歷;簡歷內容要注意適當保護隱私,不要事無巨細全部如實填寫,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多年不見的「老同學」緊急求救,不要怕沒面子,想借錢?人來,當面借!

從來沒搭理過你的「領導」「大Boss」需要你幫忙支付?不好意思,你怕是想多了,這種借錢,通通都是假的。畢竟有詩為證:

求職路上套路多,邪魅齊唱騙人歌;

信息保護心頭記,套路陷阱奈我何!

圖片 | 網絡截圖

素材 | 廣東網警

相關焦點

  • 簡歷信息被販賣,你的個人信息被洩露過嗎?
    央視曝光,不少人在招聘平臺投遞簡歷後,被「刷單、貸款、賣車、賣房」等電話騷擾,有人詢問「來電方」後得知,自己的信息被人從招聘網站下載後變賣了。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九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將有一大批求職者勢必會通過招聘平臺尋找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又可能有新一批的信息被洩露。
  • 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大學生簡歷被公開出售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40元可買十萬簡歷信息,個人信息為何如此廉價洩露又這麼頻繁?
    信息洩露最近又被一條新聞震驚到了,40元可買到十萬條簡歷的信息,我們費盡心思製作簡歷難道就只值0.0004元?隱私信息如此上網不該叫上網衝浪了,應該改叫沙灘上裸奔。事情起因這次個人隱私的洩露起因是某快遞公司的員工有內鬼,通過有償租借自己的系統內部帳號給別人,導致快遞信息上個人隱私的洩露。根據報導洩露的信息包括地址,姓名,手機號等敏感信息,一條完整的具有6個緯度的信息被以1元多一條的價格出售。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 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原標題: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來源:新京報網被圓通快遞內鬼洩露的四十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只是龐大信息販賣江湖的冰山一角。得知自己的信息被洩露後,南京的一位信息被洩露者尤為焦躁,表示不知道誰洩露的,並反覆詢問記者該怎麼辦。北京的一位信息被洩露者則較為淡定,她表示「現在個人信息被洩露很正常。」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這些被洩露的信息中均含有「希望寶寶旗艦店」的字眼。記者在天貓及京東上均搜索到該店鋪,網店經營者營業執照信息均顯示,該網店的運營主體為杭州豪悅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網投簡歷需謹慎,51job簡歷被內鬼洩露,10萬份個人信息僅售40元
    我們都知道一般的咱們的簡歷上都是會有很多的咱們的個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還有各種經歷,聯繫方式等等,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簡歷更加的豐滿,很多的人都是會將經歷寫得更加的詳細和豐富一些,但這其實是埋下了非常大的禍根,沒有出事還好,一旦出現了問題,就絕對不會是什麼小事情。
  • 信息洩露那些事兒
    在當下洩露隱私算得上是最困擾大家的問題之一,為解此困,稻城法院特製短視頻《都是住店惹的禍》,在短片中法官、書記員輪番現身說法用他們精彩的表演詮釋了——信息洩露那些事兒,用一種輕鬆娛樂的方式讓群眾學到切身的法律知識。在今後的工作中稻城法院願做一束微光照亮「丁真們的世界」,讓他們心中的火、眼中的光永不熄滅,讓每一個「丁真」都能「從心微笑」向陽而生,用法的利刃守護這方雪域淨土和諧康寧!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來源:新京報網記者:李大偉被圓通快遞內鬼洩露的四十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只是龐大信息販賣江湖的冰山一角。1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引起大眾對於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的重視。
  • 央視曝光求職者簡歷資料被洩露販賣!個人信息資料岌岌可危
    最近很多關於信息洩露的新聞,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900萬的高校畢業生。原本應是用於求職者求職和招聘企業招聘人才的招聘平臺,忽然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有信息販賣者稱:一天能掙幾千塊。
  • 人臉照片三分一張、應聘簡歷五毛一份 誰為個人信息洩露負責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人臉照片三分一張、應聘簡歷五毛一份,誰為個人信息洩露負責在數據交流群裡,有人賣簡歷、有人賣招聘網站的企業帳號、有人幫助認證人臉信息。數位化便利了我們的生活的同時,稍有不慎,信息洩露就會讓用戶變成網際網路上的「透明人」。誰來為信息洩露負責?
  • @師生家長,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
    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
  • 人臉照片三分錢一張、簡歷五毛一份 誰來為個人信息洩露負責?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人臉照片三分錢一張 應聘簡歷五毛一份 誰來為個人信息洩露負責作者:胡豔明「二手0.5,一手1.5。」抱著求職心態在招聘網站投出的簡歷,或許正被人暗中提取和交易;在網店的買賣交易信息,有可能在某些隱秘的角落流轉……數位化便利了我們的生活的同時,稍有不慎,信息洩露就會讓用戶變成網際網路上的「透明人」。11月19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在某「數據交流群」裡發現,群中充斥著其它大量販賣個人信息的消息。
  • 招聘網站低價「批發」求職簡歷 求職者信息洩露
    網上投過簡歷的首都師範大學碩士生王芳,最近每天都能接到十來個類似的簡訊和電話。「開始挺興奮的,但後來一聯繫,才知道都是招賣保險的,我根本沒向他們投過簡歷呀,是誰洩露了我的信息?」  八成大學生有網投經歷  由於網絡的快捷方便,信息海量,網上投簡歷已成為大學畢業生普遍的求職方式,有調查顯示,至少八成大學畢業生有過網投簡歷的經歷。
  • 找工作也能洩露個人信息?求職者個人信息不需填寫太詳細
    求職者韓靜蕾猜測,估計是她在網上「海投」簡歷的時候,個人信息被其他招聘單位或網站洩露了。 應屆畢業生蘇愛娟也表示,自從她上個月參加了一次網上招聘會投了幾份簡歷出去之後,最近就老收到一些垃圾簡訊還有騷擾電話,就連許久未使用的郵箱在登錄之後也收到了大量的垃圾郵件。
  • 40萬條快遞信息被洩露背後: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北京的一位信息被洩露者則較為淡定,她表示「現在個人信息被洩露很正常」。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被洩露的信息中均含有「希望寶寶旗艦店」的字眼。記者在天貓及京東上均搜索到該店鋪,網店經營者營業執照信息均顯示,該網店的運營主體為杭州豪悅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人臉照片三分錢一張 應聘簡歷五毛一份 誰來為個人信息洩露負責
    來源:經濟觀察報人臉照片三分錢一張 應聘簡歷五毛一份 誰來為個人信息洩露負責胡豔明「二手0.5,一手1.5。」抱著求職心態在招聘網站投出的簡歷,或許正被人暗中提取和交易;在網店的買賣交易信息,有可能在某些隱秘的角落流轉……數位化便利了我們的生活的同時,稍有不慎,信息洩露就會讓用戶變成網際網路上的「透明人」。11月19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在某「數據交流群」裡發現,群中充斥著其它大量販賣個人信息的消息。
  • 求職信洩露個人信息?大數據資訊時代如何拒絕隱私裸奔?
    同時,對現有的平臺監管、簡歷被洩露後的維權以及如何保護個人信息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報導。內容指出,有不少求職者在網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接到陌生騷擾電話和簡訊息。據記者調查發現,知名求職網站一手簡歷每條1.8-2.5元,二手簡歷每條0.8-1.5元,其他網站每條價格0.6-1元,這種網上簡歷的售賣目前已形成「一條龍」產業,使眾多求職者掉進信息洩露「陷阱」,如何扼制網上簡歷洩露?成為當日熱門話題,吸引媒體和網民紛紛參與探討。
  • 一元即可購買簡歷?引熱議!信息洩露到底怎麼辦?
    早在去年,智聯招聘被曝出有員工倒賣個人信息,引發廣泛爭議。9月20日,據中國青年報報導,有畢業生在網上投遞簡歷,竟遭遇信息洩露」陷阱「。中國青年網記者進行調查後發現「一元即可購買簡歷」!消息一出,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表示:「每天要接無數個推銷電話,個人隱私形同虛設,信息洩露誰來管管?」
  • 你的個人信息可能是這樣洩露的,務必小心
    2社交小細節洩露信息  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與人進行線上互動時,不自覺透露姓名、職務、單位等信息;家長在朋友圈曬娃的同時,無意中透露了孩子的姓名、就讀學校、所住小區;部分網友旅行發朋友圈打卡、曬火車票、登機牌時,忘了將身份證號碼、二維碼等敏感信息進行模糊處理……這些網上社交的小細節,都有可能出賣你的個人信息。
  • 簡歷慘遭倒賣,個人信息洩露,網絡招聘平臺能否信任?
    類似於小賈的遭遇,在很多求職者身上都發生過。有媒體調查此現象,發現了一條倒賣個人簡歷的黑色產業鏈。商家表示,購買的企業帳號可以自己發布,也可以找人代發招聘信息,通過發布熱門崗位或進行充值會員,一天就能收到2000多份簡歷,這種行為行話稱為「發帖」。這樣收來的簡歷保證是「實時而且是一手的」。一手簡歷的價格在2-5元不等。如果覺得貴也可以購買二手簡歷,一份在幾毛錢左右。
  • 你的簡歷被人販賣了!警惕,一個人信息洩露事件被央視曝光
    最近又一條關於個人信息被販賣的消息被央視新聞曝光出來,那就是簡歷信息被販賣的新聞,隨之這條新聞也登上了各個平臺熱搜,不少人在招聘平臺投遞簡歷後,被「刷單、貸款、賣車、賣房」等電話騷擾,通過和「來電方」溝通後才得知自己的信息被人從招聘網站下載後變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