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與日俱增:AlphaGo贏了柯潔;百度無人巴士量產;搜狗的AI主播上崗;索尼用AI創造了一首Beatles風單曲......
點擊播放 GIF 0.7M
隨之而來的,是教育風向的變化,除了語數外這「老三樣」,一門新的學科正在迅猛崛起,且大有燎原之勢——它就是「少兒編程」。
另外,加上政策的推動,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不讓孩子學編程,都不敢說自己受的是精英教育。
那麼,孩子到底有沒有必要學編程呢?幾歲開始學比較合適呢?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
01
少兒編程有必要學嗎?
學編程,現在是最好的時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把時間往回撥一撥,看兩個人。
個人電腦時代最偉大的兩個人:比爾蓋茨和賈伯斯,都生於1955年,大部分矽谷的傳奇人物也都出生在1955年左右,比如微軟的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前CEO史蒂夫·鮑爾默、谷歌前CEO埃裡克·施密特等等。
純屬巧合嗎?當然不是。巧合的背後,時代對個人成功的影響可見一斑,出生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1975年,全球第一臺個人計算機Altair橫空出世,而當時剛滿20歲的賈伯斯和比爾蓋茨已經學習編程近10年了!這樣少有的機遇,用比爾蓋茨自己的回答就是「全世界不到50個」。
從小學習編程的經驗,恰逢個人電腦革命的爆發,成就了賈伯斯和比爾蓋茨,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沒有電腦革命的爆發,他們或許會成為電腦領域的專家,但不會有改變時代的影響力。如果不是從小學習編程,機遇再好,也沒有能力把握。磨鍊多年的技巧,因時勢的改變突然之間變得極具價值。
而現在,以人工智慧為主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人類迎來改變世界的新機遇!
全球IT巨頭紛紛布局人工智慧領域:谷歌收購DeepMind、Facebook開發人臉識別技術、百度進軍無人汽車、騰訊打造AI實驗室......
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順勢而為,從小讓孩子學習編程,才能搶佔時代的先機,有機會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搶佔人工智慧最高點,因為少年強則國強,時不我待,現在就是從小學編程最好的時代。
02
「編程從娃娃抓起」在全球盛行
如今,編程的低齡化浪潮已經在全世界全面鋪開,少兒編程已經成為孩子們繼閱讀、寫作、算術三項基本能力外所需掌握的第四項必備技能,全球已有超24個發達國家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大綱及教學場景。
英國:STEAM教育發源地
英國是推動STEAM教育的發源地,並在2014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制5-16歲中小學生接受編程教育的國家,連英國的喬治小王子都在學習編程。
美國:少兒編程滲透率最高
根據HackerRank發布的《2017開發者技能報告》,美國是當前少兒編程教育滲透率最高的國家,達到44.8%,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亞(10.3%)。2016年美國政府提出「全民電腦科學教育」計劃,並投資40億美元開展編程教育。
芬蘭:最優質教育國家
芬蘭教育作為全球公認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2016年8月芬蘭全國實施新的《國家核心課程大綱》,首次將編程納入小學教學大綱,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授編程。
澳大利亞:2016年已全面普及
2016年,澳大利亞已正式將編程列入全國學校的必修課程,按照規劃,學生將從10歲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課程,培養編程思維,12歲起開始進入編程的實操階段。
日本:2020年全面普及
早在2016年的產業競爭力會議裡,日本政府就將中小學校必修編程科目加入到了新的成長戰略草案中。2020年以後,日本中小學都必須開始編程課程,學生必修此課程,日本的高考也將納入編程。
相比之下,目前中國少兒編程教育的滲透率僅有1%。而從2017年開始,中國教育部門已經連出多項規定,關於人工智慧教育的信息幾乎月月更新。
2017年7月,在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編程課走進中小學。
2018年1月,教育部宣布,人工智慧、機器人等要進入全國高中新課標。
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推動落實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並將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2018年11月,人工智慧教材正式亮相,進入了中小學生的課本。
......
從這些變化中我們足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人工智慧發展、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和推廣普及編程教育的決心。
03
孩子幾歲適合學編程?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也常常關注國外在教育方面的研究。
K·安妮·倫寧格,是斯沃斯莫爾大學的一名教授,她在美國頂級雜誌《大西洋月刊》上有篇文章,文章研究了興趣的發展過程,其中有個結論讓我印象深刻。
她稱,「神經科學已經證明,興趣是可以在外部環境的支持下發展形成的」。也就是說,在正確的幫助下,大部分人都能對幾乎任何東西產生興趣。
她還表示,孩子在8歲前會願意嘗試任何新事物,而在8到12歲之間容易與人比較,產生不安全感,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教育者的力量使他們保持興趣。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培養孩子學習編程的興趣,在8歲前是最容易的,8歲以後可以在專業老師的幫助下保持學習的興趣。
點擊播放 GIF 1.2M
等到孩子18歲,再培養他在編程方面的興趣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一代青少年是直接在網際網路中浸泡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被稱為「數字原住民」。這些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就知道手機和平板上可以看小豬佩奇,點開某個App 裡面的小動物可以說話。
他們可以熟練地瀏覽網頁、玩遊戲,卻不能用他們手中的工具去創造東西,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李開復,唯一一位在蘋果、微軟、谷歌三大公司擔任過高管的華人說過:
人類將進入人工智慧的偉大時代,人工智慧在創造巨大價值的同時也會取代很多領域的工作崗位。
未來15年,50%的人類工作將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編程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讓孩子從小就學編程,這會讓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更多的可能。
這幾年,人工智慧的技術迅猛發展。比如,各個電商平臺的人工智慧回復;比如,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再比如,自動駕駛技術等等。或許再過不久,電影《我,機器人》裡描繪的世界就會成真:
到2035年,具有高度智能的機器人已經融入到人類社會中,它們無償為人類提供各種服務,且毫無怨言。
而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什麼樣的人能獲得先機,甚至佔據主導地位呢?
毫無疑問,是懂得如何跟機器溝通的人。而編程,則是和機器人溝通的唯一語言。
我們常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
而只有能預測到風口,並願意不斷學習,順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的人,才能成為站在風口上的「豬」。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重讓孩子學習編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