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排隊買郵票的歲月嗎?馬甸郵市曾是全國風向標

2020-12-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導讀

郵票現在已經很少用到,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出現過席捲全國的集郵熱,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可以說,改革開放後,郵票成為群眾最先玩起來的收藏品、投資交易品。

2012年1月5日上午,龍年生肖票開售。集郵愛好者一大早就在建國門郵局外排起了長龍。張風/攝

1集郵的興起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人們的文化生活日漸豐富,而集郵因為門檻低,成了當時許多百姓的選擇。

1980年1月13日本報在4版刊登了即將重新出版的《集郵》雜誌第一期的要目。三四年後,這本雜誌的發行量已居世界所有集郵刊物之首。但當時,人們還並未意識到,一場席捲全國的集郵熱正在醞釀中。

那個年代集郵的人,大多都有從信封上剪郵票的經歷,集郵者之間也會進行交流和交換。那時,集郵可以說是純粹的文化活動。全國各地經常舉辦郵展和集郵講座等活動,文化氣氛很濃。

1983年11月29日,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全國性集郵展覽在北京舉行。這次郵展對以後集郵活動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1983年11月23日《北京日報》4版,《首次全國性集郵展覽即將舉行》)

1983年11月23日,《北京日報》4版

展覽舉行的同日,郵電部發行《中華全國集郵展覽1983·北京》紀念郵票一套。當天,很多人為了購買這套郵票從一大早就開始排隊。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北京人熱衷於收藏。集郵在所有的收藏活動中愛好者最為廣泛。每當新郵票發行,不論春夏秋冬,中國集郵總公司門口總是排著長隊。

到上世紀80年代末,北京集郵學會集體和個人會員已發展至十萬之眾,各廠礦、機關部隊等集郵學會也遍地開花。(1989年12月16日《北京日報》2版,《京華興起收藏熱》)

1989年12月16日,《北京日報》2版

2不得不提的「猴票」

在中國談起集郵,有一張繞不過去的郵票,那就是1980年發行的庚申「猴票」,這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枚生肖郵票,也是它真正揭開了集郵熱的大幕。

1979年,藝壇大師黃永玉受邀設計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生肖郵票——「猴票」。但黃永玉當時可能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這枚小小的「猴票」,開啟了怎樣的郵票神話。

「猴票」於1980年2月15日發行。全套一枚,以大紅為底色。它創造了新中國郵票史上的升值奇蹟。在民間甚至流傳著「一枚『猴票』一輛車,一版『猴票』一套房」的說法。雖然這說法有些誇張,但這說明了「猴票」的昂貴與難得。

先看官方標價,1983年,「猴票」由0.08元調至0.8元,1990年已經調至70元。而「猴票」在郵市的實際交易價格更高。1991年時,一枚「猴票」已經賣到150元,是其面值的1875倍!

到2010年時,「猴票」市價約為5600元一枚,整版(80枚)市價已達50萬元以上。而在2017年的一場拍賣會上,高品相整版「猴票」甚至拍出過200萬元的高價。

1991年1月5日,北京和平門南區郵電局外,等待購買生肖郵票的市民。「猴票」的身價倍增,引發生肖郵票熱,並持續多年。

其實,剛發行時,「猴票」並沒有引起多大動靜,甚至有些人還是為了給在郵局工作的親戚朋友幫忙,才購買了幾版「猴票」。不過這些人當時並沒有預料到「猴票」日後會如此珍貴,用這些郵票寄信或是送了人,都後悔不已。

「猴票」一直是集郵圈裡的熱門話題。

集郵者見面,常愛問:「你有『猴票』嗎?」以此來衡量對方的收藏水平。

談起郵票價格,人們總會問一句:「『猴票』漲到多少錢了?」因為「猴票」的身價往往折射出整個郵市的行情,具有公認的代表性和典型性。(1991年3月30日《北京日報》6版,《猴票》)

1991年1月12日,《北京日報》8版

「猴票」的升值神話,也刺激著更多的人走入郵市。

「猴票」為何能在郵壇有如此高的地位?

首先,「猴票」是我國第一套生肖郵票。至1992年,第二輪生肖「猴票」面市時,很多集郵者恍然大悟,怎麼手上少了第一套「猴票」呢?於是「庚申猴」的價格在市場直線飆升。

其次,物以稀為貴。最初這套「猴票」的公布印量是800萬枚,1988年國家更正發行量為430萬枚。而第一輪其他生肖票的發行量動輒達數千萬乃至上億枚。

其三,損耗量大。「猴票」局部塗有金粉,由於氧化的原因,實際存世票能稱為上品的,不足十分之一。「猴票」還採用了影寫版與雕刻版混合套印方式印製,當時的技術水平有限,廢品率相當高。另外,「猴票」發行得早,有很多都被用於郵資憑證貼寄信件,自然消耗也大。

當然,「猴票」的「大行其道」與它精美的設計也是分不開的。「庚申猴」圖案的繪製者是大名鼎鼎的黃永玉,雕刻者是身手不凡的姜偉傑。(2010年2月7日《北京日報》8版,《一「猴」激起千層浪》)

2010年2月7日,《北京日報》8版

3馬甸郵市曾是全國風向標

集郵是一項社會性文化活動,郵品流通日益頻繁。

自發郵市應運而生,初時集中在東華門、六部口、三裡河、禮士路、黃莊等繁華地段,有以票易票的,也有直接買賣的。

1985年5月17日,本報2版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其中反映:在和平門郵票總公司門前,每天都雲集了數以百計的集郵愛好者,交換、出售各種郵票。由於人越來越多,已經發展到阻塞交通的地步。交換郵票的人群有時把和平門路口由西向東的自行車專用道全部佔據,許多人甚至站在馬路上交換郵票。

1984年7月,北京市首次群眾郵票交換日紀念封、紀念張的發行,吸引了眾多集郵愛好者。胡敦志/攝

許多集郵愛好者呼籲,應當設置一個正當的交易場所。

1987年秋,廣大集郵愛好者翹首企盼的郵票市場終於誕生於月壇公園內。郵品流通活動總算有了合法的場所。(1992年7月3日《北京日報》6版,《月壇郵市啟封了》)

月壇集郵品市場後來發展成了中國第一郵市。

1997年5月,為恢復月壇公園的公益休閒功能,經市政府批准,月壇集郵品市場整體搬遷至西城區黃寺大街的福尼特家具城新址。後來郵市還搬遷和更名過幾次,最終坐落於馬甸橋東附近,大家習慣稱其為「馬甸郵市」。

集郵熱烘託之下,馬甸郵市的名氣越來越大,各地郵迷紛至沓來。郵市鼎盛時期,市場為了安全甚至想出了賣門票的辦法,場內最多容納5000顧客,出去一個才能再進去一個。

到2014年時,馬甸市場經營面積已達2萬多平方米,商戶增加到1000多戶。據權威數據統計,2013年該交易市場中,集郵票品、錢幣、磁卡的交易總額佔全國郵幣卡交易總額的60%以上。這裡早已成為全國郵幣行情的風向標。(2014年8月27日《北京日報》10版,《馬甸郵幣卡市場搬新家》)

2014年8月27日,《北京日報》10版

4郵市風雲見證祖國發展

在集郵熱的大背景下,郵市裡的交易越來越熱鬧,以至於在一段時間裡,位於和平門的中國集郵總公司開始辦理郵票預訂證。預訂戶需憑預訂證和「購郵品券」購買郵票和集郵品。(1988年11月18日《北京日報》2版,《現起辦理1989年郵票預訂證》)

1988年11月18日,《北京日報》2版

1991年,郵市迎來了一波價格瘋漲。

據1991年11月2日本報6版《郵市瘋潮錄》記載,當年,一個並不常到郵市的人,聽人說「夜宴圖」行情看好,就花1.5萬元買了500版,合每版30元。回到家,包也沒開,數也沒數,就扔進抽屜裡,1個月後原封不動地重返郵市,每版已漲至60元,轉手賣出,帶回家3萬元。

一個人頭天買了數百枚郵資片,每枚5元。第2天上午到郵市問價,又驚又喜:每枚已漲至12元。他立即以10元「打出」,幾個人聞聲圍上來搶買,把他的提包都搶壞了。一夜之間,連本帶利翻了一番。

有人說:「月壇郵市滿地都是錢,前面的耙子摟過去,後面又鋪滿了。」

人們的集郵觀也發生了改變,一些人集郵並非出於喜愛,而是單純為了「保值、增值。」

一位看自行車的老頭,辛辛苦苦攢了一筆錢,託人把存摺換成了郵票,原因是「存錢不如存郵票」。

一位外地的施工隊長,請集郵者幫著代買1萬元的郵票。問其買何種郵票,他說:「我也弄不懂,啥值錢就買啥。」

為了維護郵市正常秩序,公安、工商部門和月壇郵市管理人員曾兩次聯合行動,抓了一些高價倒賣郵品者。月壇郵市還曾被短期關閉。集郵總公司拿出一些庫存票品,在窗口零售。郵電部門則重申整頓新郵發行渠道,堵住後門。

當時,有集郵評論家分析說,郵市風雲不能局限於觀察郵市本身。倘若作些由微觀及宏觀的調查,你還可以從更廣闊的背景上發現種種端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為集郵活動大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即有錢,有閒,有識,特別是有集郵知識。

1994年11月舉行的北京郵品拍賣會創下了三個全國第一,即拍品底價、總成交額、單件郵品成交額第一。翟偉/攝

1997年初,郵市再迎一波高潮,達到了巔峰。但也是當年,郵市又經歷了暴跌,此後陷入了一段低潮,也逐漸回歸到正常軌道,人們的集郵活動日趨冷靜。

時到如今,郵票的收藏史尤其以年代和重大事件為載體,小小郵票也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和強盛。

例如2010年,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笑傲天宮: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暨「和平頌——神七太空飛行藝術之旅」兩周年》紀念郵冊,吸引了眾多集郵愛好者。(2010年10月17日《北京日報》8版,《方寸記憶》)

2015年7月25日,《中國夢——人民幸福》特種郵票首發,集郵愛好者們早早地在郵局外排隊,等待購買。

2010年10月17日,《北京日報》8版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侯莎莎

監製:尹文勝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劉傑璋

相關焦點

  • 小小一枚猴票,是如何開啟郵票神話,在中國郵市混得風生水起?
    那時的人們或許都沒有預料到,這枚小小的猴票的誕生,開啟了怎樣的郵票神話,會在今後的中國郵市經歷怎樣的風生水起……郵票市場的神話說猴票是中國郵票市場的神話、生肖郵票的傳奇,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否認。中國郵票總公司於1980年2月15日發行的中國第一枚生肖郵票《庚申年》,面值8分,以大紅為底色,圖案採用畫家黃永玉繪製的「金猴」,由郵票藝術家姜偉傑雕刻。「猴票」之奇在於它創造了新中國郵票史上的升值奇蹟,這小小的、面值僅為8分錢的郵票,在過去的40年中,其市場價格一路飆升,在民間甚至流傳著「一版猴票一套房」的說法。
  • 郵市「龍抬頭」 好日子有多久?
    可沒想到的是,2012年,郵市 「龍抬頭」,開始重拾升勢,在龍票的帶動下, 2011年底的下跌品種又上漲回去10%-20%。  只是,這次的 「龍抬頭」行情究竟能走多遠呢?  鏡頭回放  難忘2010年,在生肖板塊帶動下,郵票市場迎來1997年以來久違的特大牛市。
  • 2020年抗疫郵票被爆炒,我們可以試水郵市嗎?
    中國郵票市場已經沉寂多年,除了一直以來一些郵票「鐵粉」繼續訂購郵票以外,郵票已經淪落為無人關注的收藏品。前幾年,本地幾家大型的郵票社也逐漸倒閉,留下來少數店鋪也是慘澹經營。抗疫郵票套票但是今年前些日子發行的抗疫郵票似乎讓人們看到了郵市復甦的跡象,面值9.6元的四方聯,被人炒到了230元,漲幅20多倍。
  • 看2019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你內心有多少只羊駝呼嘯而過?
    小刀馬在排隊購買2018年最後一套年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候,如果不是要首日實寄的話,誰還去排隊?而排隊的大爺大媽們也是寥寥無幾了。要知道,以前方聯是集郵愛好者心中多麼神聖的一個品種啊,如今也已經變得一文不值了,可見郵市的蕭條。在閒聊的過程中,大家對於中國郵政的發行量頗有微詞,並且對於2019年的減量也不抱有什麼希望,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訂量,到時候去市場直接買打折票去,而且還能各個位置去挑選。於是乎,預訂量估計是近年來最低的一次了。
  • 2019年郵票預定即將慘澹收場
    在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2019年郵票預定就要結束了,今年的市場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慘澹的一次了,年冊隨便訂,不需要搖號,加上今年新郵打折率極高,今年發行郵票套數又是歷史最多的一次,郵政繼續奉行「 總量調控、適度從緊」政策方針,完全無視市場的悲慘局面,我行我素。
  • 郵票大珍進入市場穩定期
    讀者:請專家幫我鑑定這幾枚郵票(上圖)的真假和價值。現在收藏舊時的郵票有價值嗎?還是套現更好?   鑑定:根據圖片初步判斷,這幾枚郵票應該都是真品,並屬於郵票中的大珍。其中的梅蘭芳郵票套票因為帶有廠銘,比較稀少,市場價格可以達到45000元/套左右。「從小愛科學」(圖①)的價格約為12000元左右。猴票(圖②)目前穩定在11000元/枚左右。
  • 大龍郵票堪稱「無價之寶」!快來看~值錢的郵票價格一覽!
    郵票外觀精巧、文化底蘊深厚、升值空間巨大,也正是因為這些,使郵票成為大眾收藏視線中的焦點。隨著歷史的演變,那些闖過烽火歲月的郵票,或是因錯而被回收,又歷經消耗,存世量極少的珍貴郵票,身價一枚賽一枚的變成了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下面為大家盤點中國郵壇史上最貴的幾枚郵票,看看你家有幾張?
  • 郵票收藏要有五心
    郵票是特殊商品,兼有貨幣和商品的特殊屬性。郵票不但可以欣賞,而且有收藏價值和保值增值的功能。那麼,郵票收藏投資要有哪五心呢? 一要有愛心。
  • 創新郵票高價售賣,自帶郵票不讓寄信,還是郵政最懂郵票的處境
    2020年9月26日,中國首枚NFC晶片郵票發行,通過此晶片,用戶可以使用手機軟體掃描郵票的序列碼、螢光暗碼等身份信息,具有較強的防偽功能,也是新中國郵票發行史上又一次重大創新。
  • 郵票年冊收藏應該關注什麼及怎樣保護郵票?
    全國山河大一片紅郵票:1968年9月"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除臺灣省外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成立了革命委員會。為了紀念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郵電部決定於1968年11月25日發行1枚"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面值8分,影寫版,但據說樣票印出後有關領導因嫌票幅太大而未能批准,因此"大片紅"只有樣票流出,數量稀少,極其珍貴。「大一片紅」存世僅數枚,如今屬新中國郵票中的著名珍郵,併名列世界珍郵之列。
  • 創新郵票高價售賣,自帶郵票不讓寄信,拿紙換錢,郵政是專業的
    2020年9月26日,中國首枚NFC晶片郵票發行,通過此晶片,用戶可以使用手機軟體掃描郵票的序列碼、螢光暗碼等身份信息,具有較強的防偽功能,也是新中國郵票發行史上又一次重大創新。中國首枚NFC郵票-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NFC晶片理論上並不複雜,其實早在2013年,很多手機就已使用上NFC技術,通過NFC可以實現近距離點對點無線通信,尤其是NFC電子標籤,
  • 光復紀念郵票發行中鮮為人知的故事
    由政府特發兩項郵票,以昭紀念,其—光復紀念郵票,前臨時大總統孫文肖像在焉;一為共和紀念郵票,臨時大總統袁公像在焉。凡此兩版其數目種類俱同,其種類區分為1分、2分、3分、5分、8分、l角、l角6分、2角、5角、l元、2元、5元,計十二類。兩版同時由各郵政局頌給各等郵政處廳,發售截至中華民國二年(即1913年)四月卅日,未經售盡之票一律撤回銷毀,無論有何情形概不增印。
  • 電視臺曝光郵局拒收包裹貼郵票!
    作者:L3000說錢幣個人整理,謝謝閱讀郵市篇先來盤點下郵市的相關消息眾所周知,四輪牛郵票揭曉&2021年新郵預訂會在下月1號正式開啟,不過今日網上竟然流出了2021新郵預訂方法!話不多說,上圖!
  • 中國郵政葫蘆娃郵票怎麼買 葫蘆娃郵票哪裡買?
    據中國郵政官網消息,中國郵政定於 2020 年 6 月 1 日發行《動畫——葫蘆兄弟》特種郵票一套 6 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七色葫蘆、夢窟迷境、絕路逢生、水火奇功、巧奪如意、七子連心,全套郵票面值為6. 40 元。計劃發行數量 750 萬套。
  • 郵迷告郵局限制使用郵票(圖)
    「特快專遞的操作要按照市場經濟特點進行,如果憑個人意志,可能郵票貼滿信封也不夠,這樣下去特快專遞快速高效的優勢就將減小。」郵局代理人的話剛落,旁聽席上的集郵愛好者就鬨笑起來。「郵票就不適用市場經濟了嗎?」程先生律師說,「這很可笑,港澳地區的特快專遞就允許貼郵票。」  庭審現場,雙方各不相讓。法庭宣布擇日宣判。
  • 收藏品行情來了,你會賺錢嗎?我的收藏經歷能讓你找到答案.
    只要出手買過藏品,基本上都會被套過,無非時間長短不同。而我應該被套的時間是最長的,到現在恐怕也沒有解套。1997年收藏品市場為什麼會出現超級大行情。1,郵票1994年到1996年連續三年減量,1996年時已經減到1991年的水平。並且在1996年的郵票目錄中大幅調高了各種郵票價格,特種郵票調整幅度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