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中國西餐,重要的不是西餐吃什麼,而是西餐怎樣吃

2020-12-16 國家網文化

中國人是從觀察西人的生活習慣開始認知西方文化的。

早在外強進入中國之前,頑固的中國人就開始以自己固有的文化標準觀察西方人的種種生活習慣。

頑固的中國人發現:西人先喝湯,後吃飯;先吃飯,後飲酒。他們無法解釋這種反常於中國的生活習慣,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斷定,何以西人和中國人生活習慣相左,根本原因是,西人相信地球是圓的,中國人頭向上,西人頭向下,所以一切生活習慣就和中國人相左了。

中國人嚴重的排外心理,是一種妄自尊大的表現,也是頑固不化的精神傳統。這正如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中描寫的那樣,阿Q進城,看見城裡人煮魚用蔥絲,而不用蔥段,便覺得城裡人可笑。阿Q不能覺察自己的落後,反而以自己的閉塞為榮,頑固地堅守封閉的生活習慣,永遠不能和外來文化兼容。

鴉片戰爭後開埠通商,大批西人擁入中國。西人帶來了他們固有的生活習慣,此中,餐飲習慣又是生活習慣的重要內容。

西人除了生活需要之外,還有人際活動。西人為了交際,開始按照西人生活習慣開設餐館,於是中國出現了最早的西餐。先是上海,然後天津,西餐在中國漸漸擴大了影響,直到成為一種時尚,漸漸開始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關於西餐最早的文字記載,始見於晚清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一書,書中對於西餐做了較詳盡的介紹。首先,書中對於西餐做了基本界定,書中寫道:「國人食西式之飯,曰西餐。」這裡對於西餐所做的界定非常準確,西餐一說,是針對中餐一說而確立的。

最早的時候,中國人將西餐分為三類,一曰大餐,一曰番菜,一曰大菜。最早天津起士林餐廳,天津人就說是俄式大菜,大菜是相對小吃而言的。

小吃,便食,日本人稱為鳥食。過去天津起士林有兩處,一處在現在的起士林舊址,做俄式菜;另一家在勸業場側門對面,賣小吃,菜式只有一兩種,一盤配菜、一片麵包、一杯咖啡,上紀五十年代,定價二元。想吃熱菜、大菜,那就要到起士林餐廳去了。

番菜,即西餐,中國最早的西餐廳叫番菜館。清末小說《文明小史》寫過,幾個花花公子聚眾「來到江南屯要吃番菜」。這裡的番菜,就是西餐正餐。早年的中國人將一切的洋人都看做是生番,漸漸地西人來中國的多了,和中國人的交往也多,「番」字,帶有歧視色彩,這個「番」字,就被「西」字代替了。

在中國人的印象裡,重要的不是西餐吃什麼,而是西餐怎樣吃,於此,《清稗類鈔》中有詳細的記載:

席具刀、叉、瓢三事,不設箸。光緒朝,都會商埠已有之。至宣統時,尤為盛行。席之陳設,男女主人必坐於席之兩端,客坐兩旁,以最近女主人之右手者為最上,最近女主人左手者次之,最近男主人右手者次之,最近男主人左手者又次之,在其兩旁之中間者則更次之。若僅有一主人,則最近主人右手者為首席,最近主人左手者為二座,自右而出,為三座、五座、七座、九座,自左而出,為四座、六座、八座、十座,其與主人相對居中者為末座。

這裡記載著西人用餐時的座位排列順序,正好和中國人相反。中國人用餐,八仙桌,主人在正座,右為上,左為下,儼然有序。但一是圓,一是方,從入席規則,看出國人和西人禮儀之間的區別來了。

對於進餐禮儀,《清稗類鈔》中更有翔實記載:先進湯。及進酒,主人執杯起立,客亦執杯,相讓而飲。繼進餚,三餚、四餚、五餚、六餚,均可。終之以點心或米飯,點心與飯抑或同用。

這裡記載著西餐的進餐順序,把中餐的「先進食,後進湯」、以湯「灌縫」的用餐習慣,和西餐的「以湯開胃」進行了比較,看出西餐的科學。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西餐的用餐禮儀,書中寫道:「飲食之時,左手按盆,右手取匙。用刀者,須以右手切之,以左手執叉,叉而食之。事畢,匙仰向於盆之右面,刀在右向內放。叉在右,俯向盆右。」「一品畢,以瓢或刀或叉置於盤,役人即知此品食畢,可進他品。」「食時,勿使食具相觸做聲,勿咀嚼有聲,勿剔牙。」

通過中國人對於西餐最早的觀察,可以看出中餐、西餐之間餐飲觀念的差異。農業社會的餐飲觀念,底層民眾,「民以食為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吃飽肚子;進入上層社會,餐飲觀念的最高境界,是大飽口福,大飽眼福,「食不厭精」,將餐飲當作精神享受。

西人餐飲依從工業社會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於餐飲中體現社會等級歸屬。這裡的社會等級歸屬,不完全是生產關係的歸屬,更是精神等級的歸屬。《清稗類鈔》中記載的西餐禮儀,是西方上層社會的用餐禮儀,這種禮儀的內涵是個人修養和紳士風度。中國人接受西餐,打破了傳統儒學的等級觀念,打破了農業社會的尊卑觀念。

西餐進入中國,使中國人由飽餐一頓進入科學飲食。接受西人的飲食觀念,使中國人改變了吃飽肚子為第一要務的傳統觀念。應該說,西餐對於推動中國人的生活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

隨著生活進步,西餐也在與時俱進,快餐、自助餐的推行,改變了西人嚴格的用餐禮儀。工業社會生活節奏快,人們不可能將飲食只當作精神享受,美國從來沒有那樣嚴格的用餐禮儀,英國人看不起美國人,認為他們太粗野,原因在於英國人不理解美國人的生活節奏。麥當勞、肯德基的出現,適應了工業社會生活節奏的需要,許多美國人的午餐常常就是一個蘋果、一根香蕉,晚上才有時間飽餐一頓。他們對於飲食是按卡路裡計算的。

時代進步,餐飲習慣也在改變,傳統的西餐禮儀更在逐漸進步。現在沒有人將麥當勞、肯德基看作是西餐了,方便快餐將成為工業社會最便當的用餐方式;而正規西餐,將在社會交際和商業活動中扮演角色。審視未來生活走向,西餐必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發掘中國人可以接受的西餐方式,更是餐飲業的重要課題。

在中國,西餐不可能代替中餐,但西餐的市場潛力絕對不可低估。快餐、自助式的西餐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生活選擇,也正在改變著中國人的餐飲觀念。也許未來八人一桌的大宴將不再輝煌,快餐、自助餐式的西餐將成為中國年輕人的餐飲習慣。

相關焦點

  • 吃西餐刀叉怎麼拿 吃西餐的小技巧有哪些
    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去吃西餐,當牛排好的時候我就學著電視劇上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吃了起來。剛吃了一口朋友說你不是刀叉拿錯了。我看了一眼她是左叉右刀,而我是左刀右叉。我覺得這樣吃很舒服又順手就堅持自己是對的,她卻堅持她是對的,互不相讓。基於這個原因,今天小編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吃西餐刀叉怎麼拿的問題。
  • 吃「西餐」時,刀叉擺放的方式很重要,學會後吃西餐不再尷尬
    生活節奏如此快的今天我們難免會遇到「一個人吃西餐」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難免會感覺到有些孤單,但如果我們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又出現「吃到一半被服務員收走」的狀況就不只是孤單的事了,這個時候我們會出現懊惱、氣氛、悔恨融合到一起的情緒,心情特別糟糕。
  • 吃西餐怎麼拿刀叉 吃西餐刀叉的拿法
    吃西餐怎麼拿刀叉?餐桌上的餐具很多,吃每一樣東西要用特定的餐具,中國人用西餐是學習西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你在享受西餐雅致的就餐氛圍時,舉止更要正確得體,進餐有條有「禮」。下面來看看吃西餐刀叉的拿法吧。
  • 吃西餐時,有哪些行為會讓人顯得非常Low?吃西餐的基本禮儀
    吃西餐時,有哪些行為會讓人顯得非常Low?吃西餐的基本禮儀西餐,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優雅、紳士的代名詞。在過去,因為大家的經濟收入有限,很少有機會接觸西餐,但是近年來,伴隨社會的發展,西餐也已進入到大多數尋常百姓家,但是在這一接觸過程中,因為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也鬧了不少的笑話,所以,希望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可以讓你吃西餐的行為不再low!拿刀叉的方法:總的來說,右手拿刀,左手拿叉。鋸齒的刀用來切肉,普通的刀用來切蔬菜,最小的那種小刀,是用來抹果醬的。
  • 國家西餐地理:哪裡是中國西餐之都?
    No:1壹 中國人從來都不是排外的民族。早在史前時代,來自兩河流域新月沃土的小麥,就已由河西走廊進入中原腹地。先民們並沒有歧視外來者,而是大方地將小麥與本土的黃米、稻米並列,位列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五穀」之一。小麥磨成粉後,先民們的做法層出不窮。
  • 俄式西餐 英國西餐 哈爾濱老外帶你做地道家常西餐
    去年,哈爾濱更是被命名為國內唯一的「中國西餐之都」。「中菜西吃」、「西菜中吃」、「中西合璧」……西餐已成為哈爾濱包容、開放、洋氣城市精神的一種體現。眼下,正值第四屆中國國際西餐文化節暨第五屆哈爾濱國際西餐美食節,不僅有「發展論壇」、「西餐大賽」,中央大街上還有「大師教你做西餐」。
  • 你吃對牛排了嗎?吃西餐都有哪些講究,喜歡吃西餐的朋友學一下吧
    吃西餐都有哪些講究,喜歡吃西餐的朋友學一下吧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而且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西方的美食傳入中國,很多年輕的朋友都很喜歡去吃西餐,優雅的西餐廳成為很多人約會吃飯的首選,牛排,意面等等都深受大家的喜愛,但對於很多沒吃過西餐的朋友都覺得吃西餐很麻煩,怕吃不對丟人,接下來就教大家幾個要注意的點,讓大家懂得如何吃西餐,吃到好吃的西餐,享受一把浪漫的西餐約會。
  • 西餐禮儀時湯勺怎麼用/吃西餐湯匙的用法
    西餐中湯勺怎麼用才不失禮儀呢?今天小編就教大家怎麼使用西餐中的湯勺一般而論,西餐的湯匙大概會有兩把或者三把。如果是兩把的話,一把是喝湯的,一把是吃甜品的。有時,另外還有一把是喝紅茶、喝咖啡的。它也是需要從外側向內側取用的。
  • 吃西餐就是吃牛排嗎?吃西餐也要有禮儀,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西餐是一種迥然不同於我國飲食文化的外來品!許多人聽過也吃過,但不知是否對這種有點講究用餐禮儀的方式有了解呢!西餐禮儀大體可分為;儀容儀表、餐前禮儀、點菜禮儀、飲酒禮儀、用餐禮儀。西餐一般以刀叉為主,其細節大概表現為一下幾點:
  • 吃西餐時,為什麼面前有個空盤子?90%的不知道的西餐禮儀
    而外國人吃西餐時,有著諸多的禮儀,今天就來介紹一二。1.坐席西餐通常的就坐方式一般遵守三個原則:一男一女間隔開;伴侶拆散坐;男主人右手邊坐的是女vip,女主人右手邊坐的是男vip。2.餐巾西餐通常盤子上回放一個餐巾,餐巾的正確用法是對摺成三角形,攤鋪在大腿上。而並非戴在脖子上。
  • 吃西餐不僅僅是刀和叉,教你最正規的西餐禮儀
    但是很講究的男生不會帶逛夜市,而是去西餐廳。這下就難到我的小姐姐們了,因為吃西餐很講究禮儀的。看到這裡很多小姐姐就會說:吃西餐還有什麼難的。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吃的斯文些不就行了。那你們就太天真了。看看這張圖,告訴我該怎麼使用。相信很多小姐姐看了是一臉蒙。怎麼這麼多刀叉?
  • 吃西餐,牛排旁邊的「生雞蛋」這麼吃,服務員:西餐大師
    作為西餐的代表,吃牛排也越發的流行,無論是高檔的西餐廳,還是便捷的快餐店,都可以品嘗到牛排的美味。西餐比較注重格調,比如在吃西餐時,盤子中的牛排旁邊總是有一個「生雞蛋」,看似像沒有煎熟一樣,實則是流心雞蛋。外形在高溫作用下被固定,用筷子戳一下,雞蛋液就會流淌出來,也可稱之為溏心雞蛋。放在牛排旁邊,一方面是為了點綴,擺盤後整體的視覺體驗更好,更有食慾。另一方面則是營養豐富,與牛排的營養價值搭配更均衡。第三點則是為了吸收牛排的油脂,風味更多樣化。
  • 吃西餐的注意事項
    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品均稱為副菜。因為魚類等菜餚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餚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菜餚主菜有區別。西餐吃魚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 西餐吃牛排,上個廁所回來餐具被收了?被朋友笑話不懂西餐禮儀!
    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越過越紅火,從以前在家吃,到現在天天下館子,是人消費觀念的巨大變化。曾經西餐在人們心目中就是高端的代名詞,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浪漫,都會辛苦攢錢帶心愛的女人去享受一頓西餐,雖然很貴,但是卻可以擁有浪漫的氛圍,藉此打動女友的芳心。
  • 吃西餐的規矩你懂嗎?
    吃西餐對於我們來說,是越來越平常的是了,但吃西餐也要講究用餐禮儀。 (1)上菜程序 西餐的上菜程序一般是:麵包黃油-冷菜-湯鬥海鮮-主菜-甜點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湯可以同時就著麵包吃。 (2)怎樣使用刀、叉、匙 吃西餐的規矩,主要是懂得運用刀、叉、匙。西餐的湯匙,通常是橫擺在湯盤前面的,其他各道菜的刀、叉則分擺在兩旁,用刀叉的時候,由外而內,就不會弄錯了。 吃肉類、雞、鴨等,就必須用刀。
  • 教你吃西餐:到底應該如何吃西餐,西餐廳的點餐全攻略
    西餐可以說是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菜系了,到海外之後更少不了吃西餐的機會,有些朋友確實對於西餐呢,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些關於西餐的小知識。首先呢,我們要說的是前菜,前菜也叫做開胃菜。
  • 美國頂級西餐大廚說:海派西餐的賣點在於中西合璧
    很多老外到了上海後有一個觀點是與他相同的:「吃西餐可以回自己國家吃啊,我到上海就是要吃上海菜,或者是吃上海式的西餐。」上海的大廚們應該把東方菜式和西方菜式的優點結合起來,做出精美的上海式混合西餐,這個就會成為亮點和賣點。自上世紀30年代起,西餐在上海流行。那時上海就嘗試改良西餐,比如炸豬排必須配辣醬油,還改良了羅宋湯,更加符合上海人的口味。
  • 有哪些吃西餐非常 low 的行為?西餐的十大禮儀:讓你立馬變紳士
    推薦語:學點西餐禮儀還是很重要的,中餐禮儀也很多,也是需要學習的,不然會讓人覺得沒有禮貌。下文轉載自作者:今日環球美食現在生活水平、經濟水平普遍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們變得浪漫有情趣,吃西餐的人們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女性居多,對西餐廳的浪漫的氛圍、小資情趣和紳士的禮儀很是喜歡。但是你真的會吃西餐嗎?西餐,顧名思義是西方國家的餐食。
  • 吃西餐飲酒應搭配食用什麼食物最好?
    吃西餐飲酒時應該搭配食用什麼食物最好呢?數年來,吃西餐飲酒一般都選擇適當或固定食品似乎已成不變的規矩。隨著現代生活中新食品和新型酒類的不斷湧現,這些規矩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追求營養和口感相結合的需求。因此既符合營養、又滿足口感的搭配方式應用而生。
  • 西餐的禮儀
    (1)西餐座位的排列。西餐座位比較講究禮儀,非正式宴會座位遵守女士優先的原則,即男士主動為女士移動椅子讓女士先坐,坐右座、靠牆靠裡坐。吃西餐均使用長桌,同一桌上座位的高低以主人的座位的遠近而定。西方習俗是男女交叉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我國則依據傳統,照例主賓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不管是參加中式還是西式正式宴會,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可貿然入座。